中國考試制度史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鄧嗣禹  頁數(shù):35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科舉制度曾被當做封建糟粕,受到過猛烈的批判——“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比欢?,西方人卻認為它是一種最公正的選拔方法,并在其影響下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文官制度,贊譽它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我們該如何看待科舉制度呢?早在上個世紀初,鄧嗣禹先生就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吨袊荚囍贫仁贰愤@本書通過對大量史料列舉分析,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科舉制”在中國產(chǎn)生、發(fā)展、繁榮、衰弱、消亡的歷史。有橫向的各朝考試制度詳盡史料分析,也有縱向的歷史沿革描述,更有對歷代考試制度進行了得失略評,深入淺出,理性而客觀。而平實的文風、超出于時代的獨特歷史視角,更能讓大家領略到鄧先生學貫中西的史學大家風范。

作者簡介

  鄧嗣禹(1905.7.25-1988.4.5),字持宇,湖南常寧黃洞鄉(xiāng)人,著名史學家、漢學家。早年留學哈佛大學,師從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先生,與林語堂、陳寅恪等同為哈佛燕京學社成員。后長期任教于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并被哈佛等名校聘為客座教授,是尼克松首次訪華時的代表團成員之一。主要著述有《中國考試制度史》、《通俗漢語(附文法注釋)》、《清朝政治制度》、《太平天國起義史編纂》、《現(xiàn)代通俗漢語》、《太平天國起義和西方政權》、《文化革命后中國的教育》等。與費正清合著的《中國對西方的反應》一書,被劍橋、麻薩諸塞、哈佛等大學用作教材。許多論著已成為歐美各大學研究中國近代史所必備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編 緒言
  考試之旨,首在取士。取士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學,漢以后出于郡縣吏,魏晉以后出于九品中正,唐至明清出于科舉,列代相沿,由來遠矣。顧所謂學,所謂郡縣吏,所謂九品中正,皆屬選舉。雖間有射策對策,以補選舉之不實,而少落第者,不能稱為真正考試。唐以后之科舉,令士人投牒自進,公同競爭,高低貴賤,一以定之。且普遍施行,垂為永制,沿襲千余年而不變,使天下士人共出于一途,斯為考試之極軌,然古籍所載,不言考試,通稱選舉,蓋本鄉(xiāng)舉里選之遺意。合以今義,迥乎不同:證以唐后之制,亦不甚合。積習相因,未能改耳。今將唐以前之選舉時代,列為緒論,俾明考試之根基,由唐至清,方稱本論,而其試藝之變遷,積習之因循,于政治文化,風俗社會。關系基巨。搜羅歸納,作為結論。冀明其得失利弊,聊為觀今鑒古之助??啾宋渑e,又當別論,茲編概付闕如。又如吏部考績,別為門徑,亦不蔓及。憶斯制之行,亙二千余年,古籍所紀,汗牛充棟,抵觸繆誤、所在皆是。淺學寡識,欲于短期之間,搜討完備,考證詳確,殆不可能。謹就正史所紀,糾其牴牾,復旁參諸書,補其未備。亟欲提綱挈領,尋求通例,整齊排比,勒為專書。無如時迫才短,終不愜意,是則著書之難,唯有待于異日補訂已。
  第一章 考試起源
  世人以考試始于《堯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周禮》三年大比,賓興賢能;又以貢舉辟召,始自董仲舒;開科取士,肇于隋代:茲試論之。
  第一編 緒言
  中國考試制度史
  甲《堯典》、《周禮》等書所載者
  《尚書·堯典》:
  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于,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痹涝唬骸爱愒?!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尚書》文義簡古,《史記》釋為;
  堯曰:“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眻蛟唬骸磅呚撁鼩ё?,不可。”岳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于是聽岳用鯀,九載功用不成。(卷一五《帝本紀》)
  據(jù)此,知堯時用人,先薦舉,次察品德,然后試之。
  《堯典》又曰:
  五載一巡狩,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按巡狩之時,察核以整吏治。是“明試以功”,乃考察功績。然《堯典》又有考績之舉,詞云: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欽哉!惟時亮天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br />  董仲舒之考功名篇云:
  考績這法,考其所積也?!伎凎碲欤嬍鲁龔U。……有功者賞,有罪者罰?!瓌t百官勸職,爭進其功。
  考試之法,大者緩,小者急;貴者舒,而賤者促。諸侯月試其國,州伯時試其部,四試而一考。天子歲試天下,三試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計。(《春秋·繁露》第二十一)。
  班固《白虎通》曰:
  所以三歲一考績何?三年有成,故于是賞有功,黜不肖。(卷三《考黜篇》)
  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賢抑惡,重民之至也?!渡袝吩?,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同上)
  根據(jù)上列數(shù)端,知古代考績,乃考其所積。此外復有稱述《周禮》、《禮記》之三年大比,以為考試之制所自始者。
  周禮地官司徒曰:
  鄉(xiāng)大夫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周禮正義》卷二十一)
  及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鄉(xiāng)老及鄉(xiāng)大夫,帥其群吏與其眾寡,以禮禮賓之。厥明,鄉(xiāng)老及鄉(xiāng)大夫群吏,獻賢能之書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內(nèi)史貳之。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入使治之。(同上)
  《禮記·王制》第五云:
  命鄉(xiāng)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鄭注:移民于司徒也。秀士,鄉(xiāng)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藝者。)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可使習禮者,學,大學。)升于司徒者不征于鄉(xiāng);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不征,不給其徭役。造,成也。能習禮則為成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移名于司馬;司馬夏官,鄉(xiāng),主邦政者。進士,可進受爵祿也。)論進士之賢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
  其論鄉(xiāng)大夫教萬民則曰: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禮記·學記》第十八)
  據(jù)此,知周取士之法,養(yǎng)士于塾與庠序,然后鄉(xiāng)老及地方之長,考察其德行道藝,而升諸大學。大學擇其優(yōu)者,以告于王,給與仕進。故《通典·選舉志序》曰:“鄉(xiāng)大夫鄉(xiāng)老舉賢能而賓其禮,司徒教三物而興諸學。司馬辨官材以定其論。太宰詔廢置而持其柄,內(nèi)史贊與奪而貳于中。司士掌其版而知其數(shù),論定然后官之,任官然爵之,位定然后祿之。擇材取士,如此之詳也?!保ň硎?br />  《禮記·射義篇》第四十六曰:
  射者進退周旋必中禮,內(nèi)志正,外體直,……此可以觀德行矣?!滦辛?,則無暴亂之禍矣。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諸侯歲獻貢士于天子,天子試之于射宮。……而中多者得與祭,……少者不得與于祭。(\[鄭注\]《舊說》云:大國三人,次國二人。)……射之為言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熳訉⒓?,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
  而《白虎通·鄉(xiāng)射篇》云:
  射正何為乎?曰射義非一也,夫射者執(zhí)弓堅固,心平體正,然后中也。二人爭勝,樂以德養(yǎng)也。勝負諸降,以崇禮讓,可以選士。(卷四)
  ……

編輯推薦

《中國考試制度史》總結傳統(tǒng)文化得失,了解歷史。從源頭更好地理解現(xiàn)代文官制度,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公務員選拔考試進行聯(lián)系對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考試制度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科舉制度曾被當做封建糟粕,受到過猛烈的批判。然而,西方人卻認為它是一種最公正的選拔方法,并在其影響下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文官制度,贊譽它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對于研究中國考試制度,的確是一本權威之作!
  •   這是一部對科舉制度給出最系統(tǒng)研究的經(jīng)典之作。作者在西方漢學界的學術地位及其中學功底,確保了本書質(zhì)量的**。至于對科舉制度的研究視角,隨著現(xiàn)在史學的多維發(fā)展,還會有更新。無論視角如何更新,本書都將成為未來巨作的基石之一。
  •   一本難得的好書,作者不僅把歷史各代的的取士方法,考試程序科試內(nèi)容,考試制度作了詳細的介紹,把考試制度的利弊得失作了剖析,甚至還講到了狀元,進士以及士子的待遇。是一部很好史料
  •   對于了解教育制度的演進很有用處。
  •   內(nèi)容豐富,書質(zhì)量越好,值得入手
  •   快下手吧
  •   看了在評論
  •   該書對于考試制度有很細致的介紹,通過文獻的征引,讀來并不乏味,封面很別致,很喜歡~
  •   老書,好書,有內(nèi)容。挺不錯的。
  •   有塑料薄膜包裝,感覺很好!還未讀,希望物有所值!
  •   當當?shù)目爝f真是爛透了。
  •   這本書尤如馮鞏評價足球教練一樣————說的太好了,一句也沒有聽懂。里邊引用的資料文言文據(jù)多,且數(shù)量臣豐,是一般讀者啃不動的一本書。沒有文言文的功底想讀懂它太難了,或者說根本不可能。所以一般的讀者在購買這本書之前一定要考慮好,這本書對于一般的讀者尤如一本天書。
  •   史料詳盡,旁征博引;流變異同,一目了然;有正有反,觀點中允。原以為,科舉不外乎作八股,考狀元。讀后方知,科舉制肇始于隋唐,終于光緒,凡1284年,期間興廢不定,考試科目或多或少,中舉及弟之人,授官與否,授官高低,能否抵罪,歷朝歷代,各不相同。托情舞弊,又與防范之策此消彼長。??浦?,還有制科。賴此,不僅一技之長,皆有所用,天下英雄,盡入吾彀,帝王還能借此市恩。本論之外,書后附有《中國考試制度西傳考》。作者以翔實資料證明了中國科舉制影響了歐美及印度的考試制度及文官制度。本書以較為通俗的文言文寫成。雖然我未讀過其他同類的書,但我推測,應該沒有出其右者了。
  •   書籍封面古典精美,值得收藏。內(nèi)容詳實,多方考證;條理清晰,脈絡完整。好書自能千古
  •   吉林出版社的這套叢書都挺不錯的,正在爭取收集完全套
  •   作者的其他作品未曾見過,只是這本寫得很翔實,值得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