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脈

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頁數(shù):425  字數(shù):36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此書是繼《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當今中國當代文史領(lǐng)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嘆當前“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因此以這部重大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來提醒和彌補。中國文脈,就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fā)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本書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jīng)》講起,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tǒng)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xiàn)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為廣大讀者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第一核心篇目《中國文脈》,酣暢地通論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和美學主脈。此前從未發(fā)表過;此書第二核心篇目《筆墨歷史》,也酣暢地通論了作為文脈載體的三千年中國書法史。此前均從未發(fā)表過。在這兩個核心篇目之后,是對每個時代文脈的精細論述,組成了一部罕見的《中國文化人格史》和《審美精神流變史》。其中不少文章,已成當代經(jīng)典。

作者簡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經(jīng)由教育文化界的多次民意測驗和專家推舉,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并任上海市中文專業(yè)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shù)專業(yè)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二十多年前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闡釋中華文明諸多被埋沒的重要遺址。這些遺址由此受到保護和弘揚,他也被公認為當代中國重新梳理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寫作品,開創(chuàng)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追慕者眾多。二十世紀末,又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shù)萬公里考察人類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作為國際間唯一親身完成這種穿越的人文教授,及時判斷了新一輪恐怖主義的發(fā)生地,準確預言了歐洲不同國家的經(jīng)濟危局,在海內(nèi)外引起極大關(guān)注。在這過程中所寫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在臺灣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獎、桂冠文學家獎、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有影響力書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以高層級的思考性作品,持續(xù)二十年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暢銷奇跡。直至二○一○年一月,國內(nèi)發(fā)行量最大的《揚子晚報》和江蘇教育出版社在全國各省青年學生中票選“誰是您最喜愛的當代作家”,仍名列第一,且遙遙領(lǐng)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雜志等機構(gòu)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于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自二○○二年起,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中外文化對比史”等課題,廣受好評。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最近幾年,兼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奠基教授、香港鳳凰衛(wèi)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shù)學院院長。

書籍目錄

中國文脈
筆墨歷史
猜測黃帝
感悟神話
發(fā)現(xiàn)殷墟
老子和孔子
黑色光亮
稷下學宮
第一詩人
《離騷》今譯
歷史母本
那一家
魏晉絕響
田園何處
走向大唐
佛教的事
仰望長安
唐詩幾男子
亂麻蘊藏
陌生人
斷裂
六百年郁悶
十萬進士

章節(jié)摘錄

中國文脈一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fā)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種潛流,在近處很難發(fā)現(xiàn),只有從遠處看去,才能領(lǐng)略大概,就像那一條倔犟的山脊所連成的天際線。正是這條天際線,使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并領(lǐng)略了一種注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因為太重要,又處于隱潛狀態(tài),就特別容易產(chǎn)生誤會。因此,我們必須開宗明義,指出那些最常見的理論岔道,不讓它們來干擾文脈的潛流——一、這股潛流,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是官方主流;二、這股潛流,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是民間主流;三、這股潛流,屬于文學,并不從屬于哲學學派;四、這股潛流,雖然重要,但體量不大;五、這股潛流,并不一以貫之,而是時斷時續(xù),斷多續(xù)少;六、這股潛流,對周圍的其他文學現(xiàn)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尋得這股潛流,是做減法的結(jié)果。我一向主張,研究文化和文學,先做加法,后做減法。減法更為重要,也更為艱難。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減法難做,首先是因為人們千百年來一直處于文化匱乏狀態(tài),見字而敬,見文而信,見書而畏,不存在敢于大膽取舍的心理高度;其次,即使有了心理高度,也缺少品鑒高度,與多數(shù)轟傳一時的文化現(xiàn)象相比,“得脈”者沒有那么多知音。大膽取舍,需要銳利斧鉞。但是,手握這種斧鉞的人,總是在開山辟路。那些只會坐在涼棚下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的人,大多不懂斧鉞。開山辟路的人沒有時間參與評論,由此造成了等級的倒錯、文脈的失落。等級,是文脈的生命。人世間,仕途的等級由官階來定,財富的等級由金額來定,醫(yī)生的等級由療效來定,明星的等級由傳播來定,而文學的等級則完全不同。文學的等級,與官階、財富、療效、傳播等因素完全無關(guān),只由一種沒有明顯標志的東西來定,這個東西叫品位。其他行業(yè)也講品位,但那只是附加,而不像文學,是唯一??傊肺粵Q定等級,等級構(gòu)成文脈。但是,這中間的所有流程,都沒有清晰路標。這一來,事情就麻煩了。環(huán)顧四周,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訓世,結(jié)果讓人擔憂。有些“儒商”為了營造“企業(yè)文化”,強制職工背誦古代那些文化等級很低的發(fā)蒙文言;有些電視人永遠在繪聲繪色地講述著早就應該退出公共記憶的文化殘屑;有些當代“名士”更是染上了古代的“嗜痂之癖”,如魯迅所言,把遠年的紅腫潰爛,贊之為“艷若桃花”。頗讓人不安的,是目前電視上某些文物鑒定和拍賣節(jié)目,只要牽涉到明清和近代書畫,就對作者的文化地位無限拔高。初一聽,溢美古人,無可厚非,但是這種事情不斷重復也就顛覆了文化的基本等級。就像一座十層高塔,本來輪廓清晰,突然底下幾層要自成天臺,那么上面的幾層只能坍塌。試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國古代一流詩人”,那么,我們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詩》付之一炬了。書法也是一樣,一個驚人的天價投向一份中等水準的筆墨,就像一堆黃金把中國書法史的天平壓垮了。面對這種情況我曾深深一嘆:“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充鵬?!闭绽恚奈飳<也欢拿},億萬富翁不懂文化,十分正常。但現(xiàn)在,現(xiàn)代傳媒的滲透力度,拍賣資金的強烈誤導,使很多人難以抵拒地接受了這種空前的“文化改寫”,結(jié)果實在有點恐怖。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jīng)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嘩中不可收拾。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么,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后來為民眾知道,并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體會他們的內(nèi)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shù)、再有資金,也與優(yōu)秀文學基本無關(guān)。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我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lǐng)域,應該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坐標,重建普世范本。為此,應努力撥去浮華熱鬧,遠離滔滔口水,進入深度探討。選擇自可不同,目標卻是同歸,那就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墻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凈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天才再臨。由此,中華文化的復興,才有可能。二文脈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漢字大約起源于五千多年前。較系統(tǒng)的運用,大約在四千年前。不斷出現(xiàn)的考古成果既證明著這個年份,又質(zhì)疑著這個年份。據(jù)我比較保守的估計,大差不差吧,除非有了新的驚人發(fā)現(xiàn)。漢字產(chǎn)生之后,經(jīng)由“象形——表意——形聲”這幾個階段,開始用最簡單的方法記載歷史,例如王朝譜牒。應該夏朝就有了,到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已相當成熟。但是,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句,還構(gòu)不成文學意義上的“文脈之始”。文學,必須由“意指”走向“意味”。這與現(xiàn)代西方美學家所說的“有意味的形式”,有點關(guān)系。既是“意味”又是“形式”,才能構(gòu)成完整的審美。這種完整,只有后來的《詩經(jīng)》,才能充分滿足?!对娊?jīng)》產(chǎn)生的時間,大概離現(xiàn)在二千六百年到三千年左右。然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雖然在文句上還沒有構(gòu)成“文脈之始”,但在書法上卻已構(gòu)成了。如果我們把“文脈”擴大到書法,那么,它就以“形式領(lǐng)先”的方式開始于商代,比《詩經(jīng)》早,卻又有所交錯。正因為此,我很喜歡去河南安陽,長久地看著甲骨文和青銅器發(fā)呆。甲骨文多半被讀解了,但我總覺得那里還埋藏著孕育中國文脈的神秘因子。一個橫貫幾千年的文化行程將要在那里啟航,而直到今天,那個老碼頭還是平靜得寂然無聲。終于聽到聲音了,那是《詩經(jīng)》。《詩經(jīng)》使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稻麥香和蟲鳥聲。這種香氣和聲音,將散布久遠,至今還聞到、聽到。十余年前在巴格達的巴比倫遺址,我讀到了從楔形文字破譯的古代詩歌。那些詩歌是悲哀的,慌張的,絕望的,好像強敵剛剛離去,很快就會回來。因此,歌唱者只能抬頭盼望神祇,苦苦哀求。這種神情,與那片土地有關(guān)。血腥的侵略一次次橫掃,人們除了奔逃還是奔逃,因此詩句中有一些生命邊緣的吟詠,彌足珍貴。但是,那些吟詠過于匆忙和粗糙,尚未進入成熟的文學形態(tài),又因為楔形文字的很早中斷,沒有構(gòu)成下傳之脈。同樣古老的埃及文明,至今沒見過古代留下的詩歌和其他文學樣式。盧克索太陽神廟大柱上的象形文字,已有部分破譯,卻并無文學意義。過于封閉、過于保守的一個個王朝,曾經(jīng)留下了帝脈,而不是文脈。即便有氣脈,也不是詩脈。印度在古代是有燦爛的文學、詩歌、梵劇、理論,但大多是圍繞著“大梵天”的超驗世界。同樣是農(nóng)耕文明,卻缺少土地的氣息和世俗的表情?!对娊?jīng)》的吟唱者們當然不知道有這種對比,但我們一對比,它也就找到了自己。其實,它找到的,也是后代的中國?!对娊?jīng)》中,有祭祀,有抱怨,有牢騷,但最主要、最拿手的,是在世俗生活中抒情。其中抒得最出色的,是愛情。這種愛情那么“無邪”,既大膽又羞怯,既溫柔又敦厚,足以陶冶風尚。在藝術(shù)上,那些充滿力度又不失典雅的四字句,一句句排下來,成了中國文學起跑點的磚砌路基。那些疊章反復,讓人立即想到,這不僅僅是文學,還是音樂,還是舞蹈。一切動作感漲滿其間,卻又毫不魯莽,優(yōu)雅地引發(fā)鄉(xiāng)間村樂,詠之于江邊白露,舞之于月下喬木。終于由時間定格,凝為經(jīng)典。沒有巴比倫的殘忍,沒有盧克索的神威,沒有恒河畔的玄幻?!对娊?jīng)》展示了黃河流域的平和、安詳、尋常、世俗,以及有節(jié)制的譴責和愉悅。但是,寫到這里必須趕快說明,在《詩經(jīng)》的這種平實風格后面,又有著一系列宏大的傳說背景。傳說分兩種:第一種是“祖王傳說”,有關(guān)黃帝、炎帝和蚩尤;第二種是“神話傳說”,有關(guān)補天、填海、追日、奔月。按照文化人類學的觀念,傳說和神話雖然虛無縹緲,卻對一個民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歷久不衰的“文化基因”。這在中華民族身上尤其明顯,誰都知道,有關(guān)黃帝、炎帝、蚩尤的傳說,決定了我們的身份;有關(guān)補天、填海、追日、奔月的傳說,則決定了我們的氣質(zhì)。這兩種傳說,就文化而言,更重要的是后一種神話傳說,因為它們?yōu)橐粋€龐大的人種提供了鴻蒙的詩意。即便是離得最近的《詩經(jīng)》,也在平實的麥香氣中熔鑄著偉大和奇麗。于是,我們看到了,背靠著一大批神話傳說,刻寫著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著一首首《詩經(jīng)》,中國文化隆重上路。其實,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為代表的先秦諸子出場前的精神背景。先秦諸子出場,與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巨人們一起組成了一個“軸心時代”,標志著人類智能的大爆發(fā)?,F(xiàn)代研究者們著眼最多的,是各地巨人們在當時的不同思想成果,卻很少關(guān)注他們身上帶著什么樣的文化基因。三先秦諸子,都是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沒有一個是純粹的文學家。但是,他們要讓自己的思想說服人、感染人,就不能不運用文學手段。而且,有一些思維方式,從產(chǎn)生到完成都必須仰賴自然、譬引鳥獸、傾注情感、形成寓言,這也就成了文學形態(tài)。思想家和哲學家在運用文學手段的時候,有人永遠把它當做手段,有人則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其實也算得上是一個文學家。先秦諸子由于社會影響巨大,歷史貢獻卓著,因此對中國文脈的形成有特殊貢獻。但是,這種貢獻與他們在思想和哲學上的貢獻,并不一致。我對先秦諸子的文學品相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莊子、孟子;第二等級:老子、孔子;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在這三個等級中,處于第一等級的莊子和孟子已經(jīng)是文學家,而莊子則是一位大文學家。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級,實在有點委屈這兩位精神巨匠了。我想他們本人都無心于自身的文學建樹,但是,雖無心卻有大建樹。這便是天才,這便是偉大。在文脈上,老子和孔子誰應領(lǐng)先?這個排列有點難。相比之下,孔子的聲音,是恂恂教言,渾厚懇切,有人間炊煙氣,令聽者感動,令讀者縈懷;相比之下,老子的聲音,是鏗鏘斷語,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頒下律令,使聽者驚悚,使讀者銘記??鬃娱_創(chuàng)了中國語錄式的散文體裁,使散文成為一種有可能承載厚重責任、端莊思維的文體??鬃拥暮裰睾投饲f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著一個健康君子的斯文瀟灑。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來成了千年正統(tǒng),因此他的文風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風給予中國歷史的,是一種樸實的正氣,這就直接成了中國文脈的一種基調(diào)。中國文脈,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種樸實的正氣卻顛撲不滅。因此,孔子于文,功勞赫赫。本來,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學上站在老子面前,誰知老子另辟奇境,別創(chuàng)獨例。以極少之語,蘊極深之義,使每個漢字重似千鈞,不容外借。在老子面前,語言已成為無可辯駁的天道,甚至無須任何解釋、過渡、調(diào)和、溝通。這讓中國語文,進入了一個幾乎空前絕后的圣哲高臺。我聽不止一位西方哲學家說:“僅從語言方式,老子就是最高哲學。孔子不如老子果斷,因此在外人看來,更像一個教育家、社會評論家。”外國人即使不懂中文,也能從譯文感知“最高哲學”的所在,可見老子的表達有一種“骨子里”的高度。有一段時間,德國人曾驕傲地說:“全世界的哲學都是用德文寫的?!边@當然是故意的自我夸耀,但平心而論,回顧以前幾百年,德國人也確實有說這種“大話”的底氣。然而,當他們讀到老子就開始不說這種話了。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幾乎每個德國家庭都有一本老子的書,其普及度遠遠超過老子的家鄉(xiāng)中國。我一直主張,一切中國文化的繼承者,都應該虔誠背誦老子那些斬釘截鐵的語言,而不要在后世那些層級不高的文言文上廝磨太久。說完第二等級,我順便說一下第三等級。韓非子和墨子,都不在乎文學,有時甚至明確排斥。但是,他們的論述也具有了文學素質(zhì),主要是那些干凈而雄辯的邏輯所造成的簡潔明快,讓人產(chǎn)生了一種閱讀上的愉悅。當然,他們兩人實干家的形象,也會幫助我們產(chǎn)生文字之外的動人想象。更重要的是要讓出時間來看看第一等級,莊子和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繼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調(diào)上,他與孔子很不一樣,顯得有點驕傲自恃,甚至盛氣凌人。這在人際關(guān)系上好像是缺點,但在文學上就不一樣了。他的文辭,大氣磅礴,浪卷潮涌,暢然無遮,情感濃烈,具有難以阻擋的感染力。他讓中國語文,擺脫了左顧右盼的過度禮讓,連接成一種馬奔車馳的暢朗通道。文脈到他,氣血健旺,精神抖擻,注入了一種“大丈夫”的生命格調(diào)。但是,與他同一時期,一個幾乎與他同年的莊子出現(xiàn)了。莊子從社會底層審察萬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禮法制度,也看穿了試圖改革的宏謀遠慮,因此對孟子這樣的浩蕩語氣也投之以懷疑。豈止對孟子,他對人生都很懷疑。真假的區(qū)分在何處?生死的界線在哪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繼之以嘲諷。這就使他從禮義辯論中撤退,回到對生存意義的探尋,成了一個由思想家到文學家的大步躍升。他的人生調(diào)子,遠遠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別的“子”。但是這種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從世界和人生底部窺探,問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問題。但僅僅是這樣,他還未必能成為先秦諸子中的文學冠軍。他最杰出之處,是用極富想象力的寓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而在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這一下,他就成了那個思想巨人時代的異類、一個充滿哲思的文學家?!跺羞b游》、《秋水》、《人間世》、《德充符》、《齊物論》、《養(yǎng)生主》、《大宗師》……這些篇章,就成了中國哲學史、也是中國文學史的第一流佳作。此后歷史上一切有文學才華的學人,都不會不粘上莊子。這個現(xiàn)象很奇怪,對于其他“子”,都因為思想觀念的差異而有明顯的取舍,但莊子卻例外。沒有人會不喜歡他講的那些寓言故事,沒有人會不喜歡他與南天北海融為一體的自由精神,沒有人會不喜歡他時而巨鳥、時而大魚、時而飛蝶的想象空間。在這個意義上,形象大于思維,文學大于哲學,活潑大于莊嚴。四我把莊子說成是“先秦諸子中的文學冠軍”,但請注意,這只是在“諸子”中的比較。如果把范圍擴大,那么,他在那個時代就不能奪冠了。因為在南方,出現(xiàn)了一位比他小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那就是屈原。屈原,是整個先秦時期的文學冠軍。不僅如此,作為中國第一個大詩人,他以《離騷》和其他作品,為中國文脈輸入了強健的詩魂。對于這種輸入,連李白、杜甫也頂禮膜拜。因此,戴在他頭上的,已不應該僅僅是先秦的桂冠。前面說到,中國文脈是從《詩經(jīng)》開始的,所以對詩已不陌生。然而,對詩人還深感陌生,何況是這么偉岸的詩人。《詩經(jīng)》中也署了一些作者的名字,但那些詩大多是朝野禮儀風俗中的集體創(chuàng)作,那些名字很可能只是采集者、整理者。從內(nèi)容看,《詩經(jīng)》還不具備強烈而孤獨的主體性。按照我給北京大學學生講述中國文化史時的說法,《詩經(jīng)》是“平原小合唱”,《離騷》是“懸崖獨吟曲”。這個懸崖獨吟者,出身貴族,但在文化姿態(tài)上,比莊子還要“傻”。諸子百家都在大聲地宣講各種問題,連莊子也用寓言在啟迪世人,屈原卻不。他不回答,不宣講,也不啟迪他人,只是提問,沒完沒了地提問,而且似乎永遠無解。從宣講到提問,從解答到無解,這就是諸子與屈原的區(qū)別。說大了,也是學者和詩人的區(qū)別、教師和詩人的區(qū)別、謀士與詩人的區(qū)別。劃出了這么多區(qū)別,也就有了詩人。從此,中國文脈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不再合唱,不再聚眾,不再宣講。在主脈的地位,出現(xiàn)了行吟在江風草澤邊那個衣飾奇特的身影,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貴,離群而憫人。他不太像執(zhí)掌文脈的人,但他執(zhí)掌了;他被官場放逐,卻被文學請回;他似乎無處可去,卻終于無處不在。屈原自己沒有想到,他給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開了一個大玩笑。玩笑的項目有這樣兩個方面——一、大家都習慣于稱他“愛國詩人”,但他明明把“離”國作為他的主題。他曾經(jīng)為楚抗秦,但正是這個秦國,在他身后統(tǒng)一了中國,成了后世“愛國主義”概念中真正的“國”。二、他寫的楚辭,艱深而華贍,民眾幾乎都不能讀懂,但他卻具備了最高的普及性,每年端午節(jié)出現(xiàn)的全民歡慶,不分秦楚,不分雅俗。這兩大玩笑也可以說是兩大誤會,卻對文脈意義重大。第一個誤會說明,中國官場的政治權(quán)脈試圖拉攏文脈,為自己加持;第二個誤會說明,世俗的神祇崇拜也試圖借文脈,來自我提升??傊?,到了屈原,文脈已經(jīng)健壯,被“政脈”和“世脈”深深覬覦,并頻頻拉扯。說“綁架”太重,就說“強邀”吧。雅靜的文脈,從此經(jīng)常會被“政脈”、“世脈”頻頻強邀,衍生出一個個龐大的政治儀式和世俗儀式。這種“靜脈擴張”,對文脈而言有利有弊,弊大利小;但在屈原身上發(fā)生的事,對文脈尚無大害,因為再擴大、再熱鬧,屈原的作品并無損傷。在圍繞著他的繁多“政脈”、“世脈”中間,文脈仍然能夠清晰找到,并保持著主干地位。記得幾年前有臺灣大學學生問我,大陸民眾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吃粽子的游戲,是否肢解了屈原?我回答:沒有。屈原本人就重視民俗巫風中的祭祀儀式,后來,民眾也把他當做了祭祀對象。屈原已經(jīng)不僅僅是你們書房里的那個屈原。但是如果你們要找書房里的屈原也不難,《離騷》、《九章》、《九歌》、《招魂》、《天問》自可細細去讀。一動一靜,一祭一讀,都是屈原。如此文脈,出入于文字內(nèi)外,游弋于山河之間,已經(jīng)很成氣象。五屈原不想看到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秦國縱橫宇內(nèi),終于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幾乎所有的文學史都在譴責秦始皇為了極權(quán)統(tǒng)治而“焚書坑儒”的暴行,嚴重斫傷了中國文化。繁忙煙塵中的秦朝,所留文跡也不多,除了《呂氏春秋》,就是那位游士政治家李斯了。他寫的《諫逐客書》不錯,而我更佩服的是他書寫的那些石刻。字并不多,但一想起就如直面泰山。對秦始皇的譴責是應該的,但我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卻有另一番見解。我認為,秦始皇有意做了兩件對不起文化的事,卻又無意做了了兩件對得起文化的事,而且那是真正的大事。他統(tǒng)一中國,當然不是為了文學,卻為文學灌注了一種天下一統(tǒng)的宏偉氣概。此后中國文學,不管什么題材,都或多或少地有所隱含。李白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可見這種氣概在幾百年后仍把詩人們籠罩。王昌齡寫道:“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秦人為后人開拓了情懷。不僅如此,秦始皇還統(tǒng)一了文字,使中國文脈可以順暢地流瀉于九州大地。這種順暢,尤其是在極大空間中的順暢,反過來又增添了中國文學對于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視野和責任。這就使工具意義和精神意義,產(chǎn)生了相輔相成的互哺關(guān)系。我在世界上各個古文明的廢墟間考察時,總會一次次想到秦始皇。因為那些文明的割裂、分散、小化,都與文字語言的不統(tǒng)一有關(guān)。如果當年秦始皇不及時以強權(quán)統(tǒng)一文字,那么,中國文脈早就流逸不存了。由于秦始皇既統(tǒng)一了中國又統(tǒng)一了文字,此后兩千多年,只要是中國文人,不管生長在如何偏僻的角落,一旦為文便是天下興亡、炎黃子孫;而且,不管面對著多么繁密的方言壁障,一旦落筆皆是漢字漢文,千里相通??傊?,統(tǒng)一中國和統(tǒng)一文字,為中國文脈提供了不可比擬的空間力量和技術(shù)力量。秦代匆匆,無心文事,卻為中華文明的格局進行了重大奠基。六很快就到漢代了。歷來對中國文脈有一種最表面、最通俗的文體概括,叫做: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在這個概括中,最弱的是漢賦,原因是缺少第一流的人物和作品。是枚乘?是司馬相如?還是早一點的賈誼?是《七發(fā)》、《子虛》、《上林》?這無論如何有點拿不出手,因為前前后后一看,遠遠站著的,是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關(guān)漢卿、曹雪芹啊。就我本人而言,對漢賦,整體上不喜歡。不喜歡它的鋪張,不喜歡它的富麗,不喜歡它的雕琢,不喜歡它的堆砌,不喜歡它的奇僻,當然,更不喜歡它的歌頌阿諛、不見風骨。我的不喜歡,還有一個長久的心結(jié),那就是從漢代以后二千年間,中國社會時時泛起的奉承文學,都以它為范本。漢賦的產(chǎn)生是有原因的。一個強大而富裕的王朝建立起來了,確實處處讓人驚嘆,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思想文化統(tǒng)治使很多文人漸漸都成了“潤色鴻業(yè)”的馴臣。再加上漢武帝自己的愛好,那些辭賦也就成了朝廷的主流文本,可稱為“盛世宏文”。幾重因素加在一起,那么,漢賦也就志滿意得、恣肆揮灑。文句間那層層渲染的排比、對偶、連詞,就怎么也擋不住了。這是文學史上的一種奇觀,如此抑揚頓挫、涌金疊銀、流光溢彩,確實也使?jié)h語增添了不少詞藻功能和節(jié)奏功能。說實話,我在研究漢代藝術(shù)史的時候曾從不少賦作中感受過當時當?shù)氐臍庀?,頗有收獲;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賦,畢竟那么缺少思想、缺少個性、缺少真切、缺少誠懇,實在很難在中國文脈中占據(jù)太多正面地位。這就像我們見過的有些名流,在重要時段置身重要職位,服飾考究,器宇軒昂,但一看內(nèi)涵,卻是空泛呆滯、言不由衷,那就怎么也不會真正入心入情,留于記憶。這,也正是我在做過文學史、藝術(shù)史的各種系統(tǒng)闡述之后,特別要跳開來用挑剔的目光來檢索文脈的原因。如果仍然在寫文學史,那就不應該表達那么鮮明的取舍褒貶。漢賦在我心中黯然失色,還有一個尷尬的因素,那就是,離它不遠,出現(xiàn)了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和《史記》,這是我心中永遠的太陽。大家可能看到,坊間有一本叫《中國文化四十七堂課——從北大到臺大》的書,這是我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shù)學院的部分學生講授“中國文化史”的課堂記錄,在大陸和臺灣都成了暢銷書。四十七堂課,每堂都歷時半天,每星期一堂,因此是一整年的課程。用一年來講述四千年,無論怎么說還是太匆忙,結(jié)果,即使對于長達五百年的明、清兩代,我也只用了兩堂課來講述(第四十四、四十五堂課)。然而,我卻為一個人講了四堂課(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堂課)。這個人就是司馬遷??此苹奶频谋壤憩F(xiàn)出我心中的特殊重量。司馬遷在歷史學上的至高地位,我們在這里暫且不說,只說他的文學貢獻。是他第一次,通過對一個個重要人物的生動刻畫,寫出了中國歷史的魂魄。因此也可以說,他將中國歷史擬人化、生命化了。更驚人的是,他在漢賦的包圍中,居然不用整齊的形容、排比、對仗,更不用詞藻的鋪陳,而只以從容真切的樸素筆觸、錯落有致的自然文句,做到了這一切。于是,他也就告訴人們:能把千鈞歷史撬動起來浸潤到萬民心中的,只有最本色的文學力量。大家說,他借用文學寫好了歷史;我則說,他借用歷史印證了文學。除了虛構(gòu)之外,其他文學要素他都酣暢地運用到了極致。但他又不露痕跡,高明得好像沒有運用。不要說他同時的漢賦,即使是此后兩千年的文學一旦陷入奢靡,不必訓斥,只須一提司馬遷,大多就會從夢魘中驚醒,嚇出一身冷汗。除非,那些人沒讀過司馬遷,或讀不懂司馬遷。我曾一再論述,就散文而言,司馬遷是中國古代第一支筆。他超過“唐宋八大家”,更不要說其他什么派了。“唐宋八大家”中,也有幾個不錯,但與司馬遷一比,格局小了,又有點“做”。這放到后面再說吧。七不要快速地跳到唐代去。由漢至唐,世情紛亂,而文脈健旺。我對于魏晉文脈的梳理,大致分為“三段論”——首先,不管大家是否樂見,第一個在戰(zhàn)火硝煙中接續(xù)文脈的,是曹操。我曾在《叢林邊的那一家》中寫道:“曹操一心想做軍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卻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我還拿同時代寫了感人散文《出師表》的諸葛亮和曹操相比,結(jié)論是:“任何一部《中國文學史》,遺漏了曹操都是難于想象的,而加入了諸葛亮也是難于想象的?!辈懿俚能娛聶?quán)謀形象在中國民間早就凝固,卻缺少他在文學中的身份。然而,當大家知道,那些早已成為中國熟語的詩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筆,常常會大吃一驚。哪些熟語?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東臨碣石,以觀滄?!保弧扒镲L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還有那些描寫亂世景象的著名詩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在漫長的歷史上,還有哪幾個文學家,能讓自己的文句變成千年通用?可能舉得出三四個,不多,而且滲入程度似乎也不如他廣泛。更重要的是等級。我在對比后曾說,諸葛亮的文句所寫,是君臣之情;曹操的文句所寫,是宇宙人生。不必說諸葛亮,即便在文學史上,能用那么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的,還有幾個?而且從我特別看重的文學本體來說,像他那么干凈、樸素、凝煉的筆墨,又有幾個?曹操還有兩個真正稱得上文學家的兒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中,文學地位最低而終于做了皇帝的曹丕,就文筆論,在數(shù)千年中國帝王中也能排到第二。第一是李煜,以后的事了。在三國時代,哪一個軍閥都少不了血腥謀略。中國文人歷來對曹操的惡評,主要出于一個基點,那就是他要“斷絕劉漢正統(tǒng)”。但是我們?nèi)绻麖暮暧^文化上看,在兵荒馬亂的危局中真正把中國文脈強悍地接續(xù)下來的,是誰呢?這是“三段論”的第一段。第二段,曹操的書記官阮瑀生了一個兒子叫阮籍,接過了文脈。還算直接,卻已有了懸崖峭壁般的“代溝”。比阮籍小十余歲的嵇康,再加上一些文士,通稱為“魏晉名士”。其實,真正得脈者,只有阮籍、嵇康兩人。這是一個“后英雄時代”的文脈旋渦。史詩傳奇結(jié)束,代之以恐怖腐敗,文士們由離經(jīng)之議、憂生之嗟而走向虛無避世。生命邊緣的掙扎和探詢,使文化感悟告別正統(tǒng),向著更危險、更深秘的角落釋放。奇人奇事,奇行奇癖,隨處可見。中國文化,看似主脈已散,卻四方奔溢,氣貌繁盛。當然,繁盛的是氣貌,而不是作品。那時留下的重大作品不多,卻為中國文人在血泊和奢侈間的人格自信,提供了眾多模式。阮籍、嵇康是同年死的。在他們死后兩年建立了西晉王朝,然后內(nèi)憂外患,又是東晉,又是南北朝,說起來很費事。只是遠遠看去,阮籍、嵇康的風骨是找不到了,在士族門閥的社會結(jié)構(gòu)中,文人們玄風頗盛。玄談,向被詬病。其實中國文學歷來雖有寫意、傳神等風尚,卻一直缺少形而上的超驗感悟、終極冥思。倘若借助于哲學,中國哲學也過于實在。而且在漢代,道家、儒家又被輪番征用為朝廷主流教化,那就不能指望了。因此,我們的這些玄談文士們能把哲學拉到自己身上,尤其出入佛道之間,每個人都弄得像是從空而降的思想家似的,我總覺得利多于弊。胡辯瞎談的當然也有不少,但畢竟有幾個是在玄思之中找到了自己,獲得了個體文化的自立。其中最好的例子要算東晉的王羲之了。他寫的《蘭亭序》,大家只看他的書法,其實內(nèi)容也可一讀,是玄談中比較干凈、清新的一種。我在為北大學生講課時特地把它譯述了一遍,讓年輕人知道當時這些人在想什么。學生們一聽,都很喜歡。王羲之寫《蘭亭序》是在公元三五三年,地點在浙江紹興,那年他正好五十歲。在寫完《蘭亭序》十二年之后,江西九江有一個孩子出生,他將開啟魏晉南北朝文學“三段論”的第三段。這就是第三段的主角,陶淵明。就文脈而言,陶淵明又是一座時代最高峰了。自秦漢至魏晉,時代最高峰有三座:司馬遷、曹操、陶淵明。若要對這三座高峰做排列,那么,司馬遷第一,陶淵明第二,曹操第三。曹操可能會氣不過,但只能讓他息怒了。理由有三:一、如果說,曹操們著迷功業(yè),名士們著迷自己,而陶淵明則著迷自然。最高是誰,一目了然。在陶淵明看來,不要說曹操,連名士們也把自己折騰得太過分了。二、陶淵明以自己的詩句展示了鮮明的文學主張,那就是戒色彩,戒夸飾,戒繁復,戒深奧,戒典故,戒精巧,戒黏滯。幾乎,把他前前后后一切看上去“最文學”的架勢全推翻了,呈現(xiàn)出一種完整的審美系統(tǒng)。態(tài)度非常平靜,效果非常強烈。三、陶淵明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田園”為標幟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種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不僅如此,他還在這種“此岸理想”之外提供了一個“彼岸理想”——桃花源,在中華文化圈內(nèi)可能無人不知。把一個如此縹渺的理想鬧到無人不知,誰能及得?就憑這三點,曹操在文學上只能老老實實地讓陶淵明幾步了,讓給這位不識刀戟、不知謀術(shù)、在陋屋被火燒后不知所措的窮苦男人。陶淵明為中國文脈增添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氣、潔凈之氣、淡遠之氣。而且,又讓中國文脈跳開了非凡人物,而從凡人身上穿過,變得更普世了。講了陶淵明,也省得我再去笑罵那個時代很囂張的駢體文了。那是東漢時期開始的漢賦末流,滋生蓬勃于魏晉,以工整、華麗的“假大空”為其基本特征。而且也像一切末流文學,總是洋洋得意,而且朝野吹捧。只要是“假大空”,朝野不會不喜歡。八眼前就是南北朝了。那就請允許我宕開筆去,說一段閑話。上次去臺灣,文友蔣勛特意從宜蘭山居中趕到臺北看我,有一次長談。有趣的是,他剛出了一本談南朝的書,而我則花幾年時間一直在流連北朝,因此雖然沒有預約,卻一南一北地暢談起來了。臺灣《聯(lián)合報》記者得知我們兩人見面,就來報道,結(jié)果出了一大版有關(guān)南北朝的文章,在今天的鬧市中顯得非常奇特。蔣兄寫南朝的書我還沒有看,但由他來寫,一定寫得很好。南朝比較富裕,又重視文化,文人也還自由,可談的話題當然很多。蔣兄寫了,我就不多啰唆了,還是抬頭朝北,說北朝吧。蔣兄沉迷南朝,我沉迷北朝,這與我們不同的氣質(zhì)有關(guān),雖老友也“和而不同”。我經(jīng)過初步考證,懷疑自己的身世可能是古羌而入西夏,與古代涼州脫不了干系,因此本能地親近北朝。北朝文化,至少有一半來自涼州。當然,我沉迷北朝,還有更宏觀的原因,而且與現(xiàn)在正在梳理的宏觀文脈相關(guān)。文脈一路下來,變化那么大,但基本上在一個近似的文明之內(nèi)轉(zhuǎn)悠?;蛘哒f,就在黃河和長江這兩條河之間輪換。例如:《詩經(jīng)》和諸子是黃河流域,屈原是長江流域;司馬遷是黃河流域,陶淵明是長江流域。這么一個格局,在幅員廣闊的中國也不見得局促。但是那么多年過去,人們不禁要問,作為一種大文化,能不能把生命場地放得再開一些?于是,公元五世紀,大機緣來了。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由于文明背景的重大差異,本該對漢文化帶來沉重劫難,就像公元四七六年歐洲的西羅馬帝國被“北方蠻族”滅亡,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一時陷入黑暗深淵一般;誰料想,北魏的鮮卑族統(tǒng)治者中有一些杰出人物,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居然虔誠地拜漢文化為師,快速提升統(tǒng)治集團的文明等級,情況就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他們既然善待漢文化,隨之也就善待佛教文化,以及佛教文化背后的印度文化。這一來,已經(jīng)在犍陀羅等地相依相融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乃至巴比倫文化也一起卷入,中國北方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明大會聚。從此,中國文化不再只是流轉(zhuǎn)于黃河、長江之間了。經(jīng)由從大興安嶺出發(fā)的浩蕩胡風,茫茫北漠,千里西域,都被裹卷,連恒河、印度河、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波濤也隱約可見,顯然,它因包容而更加強盛。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可以作為這種文明大會聚的最好見證,因此我在那里題了一方石碑,上刻八字:“中國由此邁向大唐?!边@就是說,在差不多同時,當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的文脈被“北方蠻族”突然阻斷,而且會阻斷近千年的當口上,中國文脈,卻突然被“北方蠻族”大幅提振,并注定要為全人類的文明進程開辟一個值得永遠仰望的“制高點”。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蔽矣X得,北魏就是一個歷史支點,它撬起了唐朝。當然,我所說的唐朝,是文化的唐朝。為此,我長久地心儀北魏,寄情北魏。即使不從“歷史支點”的重大貢獻著眼,當時北方的文化,也值得好好觀賞。它們?yōu)橹腥A文化提供了一種力度、一種陌生,讓人驚喜。例如,那首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边@里出現(xiàn)了中國文學中未曾見過的遼闊和平靜,平靜得讓人不好意思再發(fā)什么感嘆。但是,它顯然闖入了中國文學的話語結(jié)構(gòu),不再離開。當然,直接撼動文脈的是那首北朝民歌《木蘭詩》?!斑筮髲瓦筮?,木蘭當戶織”,這么輕快、愉悅的語言節(jié)奏,以及前面站著的這位健康、可愛的女英雄,帶著北方大漠明麗的藍天,帶著戰(zhàn)火離亂中的倫理情感,大踏步走進了中國文學的主體部位。你看,直到當代,國際電影界要找中國題材,首先找到的也還是花木蘭。在文人圈子里,南朝文人才思翩翩,有一些理論作品為北方所不及,如劉勰的《文心雕龍》、鐘嶸的《詩品》。而且,他們還在忙著定音律、編文選、寫宮體。相比之下,北朝文人沒那么多才思。但是,他們拿出來的作品卻別有一番重量,例如我本人特別喜愛的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和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這些作品的紀實性、學術(shù)性,使一代散文走向厚實,也使一代學術(shù)親近散文。酈道元和楊衒之,都是河北人。九唐代是一場審美大爆發(fā),簡直出乎所有文人的意料。文人對前景的預料,大多只從自己和文友的狀況出發(fā)。即便是南朝的那些專門研究來龍去脈的理論家、文選家,也無法想象唐代的來到。人們習慣于從政治上的盛世,來看待文化上的繁榮,其實這又在以“政脈”解釋“文脈”。政文兩途,偶爾交錯。然而,雖交錯也未必同榮共衰。唐代倒是特例,原先醞釀于北方曠野上、南方巷陌間的文化靈魂已經(jīng)積聚有時,其他文明的滲透、發(fā)酵也到了一定地步,等到政局漸定,民生安好,西域通暢,百方來朝,政治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極好的平臺,因此出現(xiàn)了一場壯麗的大爆發(fā)。這是機緣巧合、天佑中華,而不是由政治帶動文化的必然規(guī)律。其實,這種“政文俱旺”的現(xiàn)象,在歷史上也僅此一次。不管怎么說,有沒有唐代的這次大爆發(fā),對中國文化大不一樣。試看天下萬象:一切準備,如果沒有展現(xiàn),那就等于沒有準備;一切貯存,如果沒有啟用,那就等于沒有貯存;一切內(nèi)涵,如果沒有表達,那就等于沒有內(nèi)涵;一切燦爛,如果沒有迸發(fā),那就沒有燦爛;一切壯麗,如果沒有會聚,那就沒有壯麗。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展現(xiàn)、迸發(fā)、會聚,都因群體效應產(chǎn)生了新質(zhì),與各自原先的形態(tài)已經(jīng)完全不同。因此,大唐既是中國文化的平臺,又是中國文化的熔爐。既是一種集合,又是一種冶煉。唐代還有一個好處,它的文化太強了,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不以政治取代文化的朝代。說唐朝,就很難以宮廷爭斗掩蓋李白、杜甫。而李白、杜甫,也很難被曲解成政治人物,就像屈原所蒙受的那樣。即使是真正的政治人物如顏真卿,主導了一系列響亮的政治行動,但人們對他的認知,仍然是書法家。魯迅說,魏晉時代是文學自覺的時代。這大致說得不錯,只是有點夸張,因為沒有“自立”的“自覺”,很難長久成立。唐代,就是一個文學自立的時代,并因自立而自覺。文學的自立,不僅是對于政治,還對于哲學?,F(xiàn)代有研究者說,唐代缺少像樣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這種說法也大致不錯,但不必抱怨。作為一種強大而壯麗的審美大爆發(fā),不能不讓哲學的油燈黯淡了。文學不必貫穿一種穩(wěn)定而明確的哲學理念。文學就是文學,只從人格出發(fā),不從理念出發(fā);只以形式為終點,不以教化為目的。請問唐代那些大詩人各自信奉什么學說?實在很難說得清楚,而且一生多有轉(zhuǎn)換,甚至同時幾種交糅。但是,這一點兒也不影響他們寫出千古佳作。為什么一個時代不能由文學走向深刻呢?為什么一批文學家不能以美為目標,而必須以理念為目標?唐代文學,說起來太冗長。我多年前在為北大學生講授中國文化史時曾鼓勵他們用投票的方式為唐代詩人排一個次序。標準有兩個:一是詩人們真正抵達的文學高度;二是詩人們在后世被民眾喜愛的廣度。北大學生投票的結(jié)果是這樣十名——第一名:李白;第二名:杜甫;第三名:王維;第四名:白居易:第五名:李商隱;第六名:杜牧;第七名:王之渙;第八名:劉禹錫;第九名:王昌齡;第十名:孟浩然。有意思的是,投票的那么多學生,居然沒有兩個人的排序完全一樣。這個排序,可能與我自己心中的排序還有一些出入。但高興的是,大家沒有多大猶豫,就投出了前四名: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這前四名,合我心意。在一個琳瑯滿目的世界,學會排序是一種本事,不至于迷路。有的詩文,初讀也很好,但通過排序比較,就會感知上下之別。日積月累,也就有可能深入文學最微妙的堂奧。例如,很多人都會以最高的評價來推崇初唐詩人王勃所寫的《滕王閣序》,把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說成是“全唐第一佳對”,這就是沒有排序的結(jié)果。一排,發(fā)現(xiàn)這樣的駢體文在唐代文學中的地位不應該太高??衫斫獾氖?,王勃比李白、王維大了整整半個世紀,與唐代文學的黃金時代相比,是一種“隔代”存在。又如,人們也常常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贊之有過,連聞一多先生也曾說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但我堅持認為,當李白、杜甫他們還遠遠沒有出生的時候,唐詩的“頂峰”根本談不上,更不要說“頂峰上的頂峰”了。但是,無論是王勃還是張若虛,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讓人眼睛一亮的初唐氣象。在他們之后,會有盛唐、中唐、晚唐,每一個時期各不相同,卻都天才噴涌、大家不絕。唐代,把文學的各個最佳可能,都輪番演繹了一遍。請看,從發(fā)軔,到飛揚,到悲哀,到反觀,到個人,到凄迷,各種文學意味都以最強烈的方式展現(xiàn)了,幾乎沒有重大缺漏。因此,一個杰出時代的文學藝術(shù)史,很可能被看成了人類文學藝術(shù)史的濃縮版。有學生問我,如果時間有限,卻要集中地感受一下中國文化的極端豐富,又不想跳來跳去,讀什么呢?我回答:“讀唐詩吧?!迸c我前面列述的中國文脈的峰巒相比,唐詩具有全民性。唐詩讓中國語文具有了普遍的附著力、誘惑力、滲透力,并讓它們籠罩九州、鐫刻山河、朗朗上口。有過了唐詩,中國大地已經(jīng)不大有耐心來仔細傾聽別的詩句了。因為有過了唐詩,傾聽者的范圍早就超過了文苑、學界,拓展為一個漫無邊際的不確定群落。他們粗糙,但很挑剔。兩句聽不進去,他們就轉(zhuǎn)身而去,重新吟誦起李白、杜甫。十再說一說唐代的文章。唐代的文章,首推韓愈、柳宗元。自司馬遷之后九百多年,中國散文寫得最好的,也就是他們兩位了,因此他們并不僅僅歸屬于唐代,也算是“千年一出”之人。他們兩位,是后世所稱“唐宋八大家”的領(lǐng)頭者。我在前面說過,“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在整體上還比不過司馬遷一人,這當然也包括他們兩位在內(nèi)。但是,他們兩位,做了一件力挽狂瀾的大事,改變了一代文風,清理了中國文脈,這是司馬遷所未曾做過的。他們再也不能容忍從魏晉以來越來越盛熾的駢體文了。自南朝的宋、齊、梁、陳到唐初,這種文風就像是藻荇藤蔓,已經(jīng)纏得中國文學步履蹣跚。但是,文壇和民眾卻不知其害,以為光彩奪目、堆錦積繡,就是文學之勝,還在競相趨附。面對這種風氣,韓愈和柳宗元都想重新接通從先秦諸子到屈原、司馬遷的氣脈,為古人和古文“招魂”。因此,他們發(fā)起了一個“古文運動”。按照韓愈的說法,漢代以后的文章,他已經(jīng)不敢看了。(《答李翊書》:“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這種主張,初一看似乎是在“向后走”,但懂得維護文脈的人都知道,這是讓中國文化有能力繼續(xù)向前走的基本條件。他們兩人,特別是韓愈,顯然遇到了一個矛盾。他崇尚古文,又討厭因襲;那么,對古人就能因襲了嗎?他幾經(jīng)深思,得出明確結(jié)論:對古文,“師其意而不師其辭”,學習者必須“自樹立,不因循”。甚至,他更透徹地說:“惟陳言之務去”。只要是套話、老話、講過的話,必須刪除。因此,他的“古文運動”,其實不是模仿古文,而是尋找千年來未頹的“古意”。“古意”本身,就包含著創(chuàng)新,包含著不可重復的個性,即“詞必己出”。他與柳宗元在這件事上有一個強項,那就是不停留在空論上,而是拿出了自己的一大批示范作品。韓愈的散文,氣魄很大,從句式到詞匯都充滿了新鮮活力。但是相比之下,柳宗元的文章寫得更清雅、更誠懇、更雋永。韓愈在崇尚古文時,也崇尚古文里所包含的“道”,這使他的文章難免有一些說教氣。柳宗元就沒有這種毛病,他被貶于柳州、永州時,離文壇很遠,只讓文章在偏僻而美麗的山水間一筆筆寫得更加情感化、寓言化、哲理化,因此也達到了更高的文學等級。與他一比,韓愈那幾篇名文,像《原道》、《原毀》、《師說》、《爭臣論》等等,道理蓋過了審美,已經(jīng)模糊了論文和文學的界限。總之,韓愈、柳宗元他們既有觀念,又有實踐,“古文運動”展開得頗有聲勢。駢體文的地位很快被壓下去了,但是,隨之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后果。在駢體文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已經(jīng)逐漸自覺,雖觸目秾麗,也是文學里邊的事?,F(xiàn)在“古文運動”讓文章重新載道,迎來了太多觀念性因素。這些因素,與文學不親。十一唐朝滅亡后,由藩鎮(zhèn)割據(jù)而形成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度曾經(jīng)詩情充溢的北方已經(jīng)很難尋到詩句,而南方卻把詩文留存了。特別是,那個南唐的李后主李煜,本來從政遠不及吟詠,當他終于成了俘虜被押解到汴京之后,一些重要的詩句穿過亡國之痛而飄向天際,使他成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詞”的里程碑人物。李煜又一次充分證明了“政脈”與“文脈”是兩件事。在那個受盡屈辱的俘居小樓,在他時時受到死亡威脅而且確實也很快被毒死的生命余隙之中,明月夜風知道:中國文脈光顧此處。從此,“春花秋月”、“一江春水”、“不堪回首”、“流水落花”、“天上人間”、“倉皇辭廟”等等意緒,以及承載它們的“長短句”的節(jié)奏,將深深嵌入中國文化;而這個倒霉皇帝所奠定的那種文學樣式“詞”,將成為俘虜他的王朝的第一文學標幟。人類很多文化大事,都在俘虜營里發(fā)生。這一事實,在希臘、羅馬、波斯、巴比倫、埃及的互相征戰(zhàn)中屢屢出現(xiàn)。在我前面說到的涼州到北魏的萬里蹄聲中,也被反復印證。這次,在李煜和宋詞之間,又一次充分演繹。十二那就緊接著講宋代。我前面說過,在唐代,政文俱旺;那么,在宋代,雖非“俱旺”,卻政文貼近。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宋代重視文官當政,比較防范武將。結(jié)果,不僅科舉制度大為強化,有效地吸引了全國文人,而且讓一些真正的文化大師如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占居行政高位。這種景象,使文化和政治出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高端聯(lián)姻”,文化感悟和政治使命混為一體。表面上,既使文化增重,又使政治增色,其實,并不完全如此,有時反而各有損傷。第二個原因,宋代由于文人當政,又由于對手是游牧民族的浩蕩鐵騎,在軍事上屢屢失利,致使朝廷危殆、中原告急。這就激發(fā)了一批杰出的文學家心中的英雄氣概、抗敵意志,并在筆下流瀉成豪邁詩文。陸游、辛棄疾就是其中最讓人難忘的代表,可能還要包括最后寫下《過零丁洋》和《正氣歌》的文天祥。這確實也是中國文脈中最為慷慨激昂的正氣所在,具有長久的感染力。但是,我們在欽佩之余也應該明白,一個歷時三百余年的重要朝代的文脈,必然是一種多音部的交響。與民族社稷之間的軍事征戰(zhàn)相比,文化的范圍要廣泛得多、深厚得多、豐富得多。因此,文脈的首席,讓給了蘇東坡。蘇東坡也曾經(jīng)與政治有較密切關(guān)系,但終于在“烏臺詩案”后兩相放逐了:政治放逐了他,他也放逐了政治。他的這個轉(zhuǎn)變,使他一下子遠遠地高過于王安石、司馬光,當然也高過于比他晚得多的陸游、辛棄疾。他的這個轉(zhuǎn)變,我曾在《黃州突圍》中有詳細描述。說他“突圍”,不僅僅是指他突破文壇小人的圍攻,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他自己沉溺已久的官場價值體系。因此,他的突圍,也是文化本體的突圍。有了他,宋代文化提升了好幾個等級。所以我寫道,在他被貶謫的黃州,在無人理會的徹底寂寞中,在他完全混同于漁夫樵農(nóng)的時刻,中國文脈聚集到了那里。蘇東坡是一個文化全才,詩、詞、文、書法、音樂、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詞作、散文、書法三項,皆可雄視千年。蘇東坡更重要的貢獻,是為中國文脈留下了一個快樂而可愛的人格形象?;仡櫸覀兦懊嬲f過的文化巨匠,大多可敬有余,可愛不足。從屈原、司馬遷到陶淵明,都是如此。他們的可敬毋庸置疑,但他們可愛嗎?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證明。曹操太有威懾力,當然挨不到可愛的邊兒。魏晉名士中有不少人應該是可愛的,但又過于怪異、過于固執(zhí)、過于孤傲,我們可以欣賞他們的背影,卻很難與他們隨和地交朋友。到唐代,以李白為首的很多詩人一定可愛,但那時詩風浩蕩,一切驚喜、感嘆都凝聚成了眾人矚目的審美典范,而典范總會少了可愛。即便到了晚唐只描摹幽雅的私人心懷,也還缺少尋常形態(tài)。誰知到宋代出了一個那么有體溫、有表情的蘇東坡,構(gòu)成了一系列對比。不管是久遠的歷史、遼闊的天宇、個人的苦惱,到他筆下都有了一種美好的誠實,讓讀到的每個人都能產(chǎn)生感應。他不僅可愛,而且可親,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長、老友。這種情況,在中國文學史上幾乎絕無僅有。因此,蘇東坡是珍罕的奇跡。把蘇東坡首屈一指的地位安頓妥當之后,宋代文學的排序,第二名是辛棄疾,第三名是陸游,第四名是李清照。辛棄疾和陸游,除了前面所說的英雄主義氣概之外,還表現(xiàn)出了一種品德高尚、懷才不遇、熱愛生活的完整生命。這種生命,使兵荒馬亂中的人心大地不至下墮。在孟子之后,他們又一次用自己的一生創(chuàng)建了“大丈夫”的造型。李清照,則把東方女性在晚風細雨中的高雅憔悴寫到了極致,而且已成為中國文脈中一種特殊格調(diào),無人能敵。因她,中國文學有了一種貴族女性的氣息。以前蔡琰曾寫出過讓人動容的女性呼號,但李清照不是呼號,只是氣息,因此更有普遍價值。李清照的氣息,又具有讓中國女性文學揚眉吐氣的厚度。在民族災難的前沿,她寫下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詩句,就其金石般的堅硬度而言,我還沒有在其他文明的女詩人中找到可以比肩者。這說明,她既是中國文脈中的一種特殊格調(diào),又沒有離開基本格調(diào)。她離屈原,并不太遠。十三在宋代幾位一流的文學家中,辛棄疾是最后一個壓陣之人。他在晚年曾勇敢地趕不少路去吊唁當時受貶的朱熹。朱熹比他大十歲,也算是同輩人。他在朱熹走后七年去世,一個時代的高層文化,就此垂暮。在我看來,這也許是我心中整個中國古典文脈的黃昏。朱熹算不上文學家,我也不喜歡他重道輕文的觀念。但是,觀念歸觀念,這位杰出的哲學家對文學的審美感覺卻是不錯。哲學講究梳理脈絡,他在無意之中也對文脈做了點化,讓人印象深刻。朱熹說,學詩要從《詩經(jīng)》和《離騷》開始。宋玉、司馬相如等人“以浮華為尚,而無實之可言矣”。相比之下,漢魏之詩很好,但到了南朝的齊梁,就不對了?!褒R梁間之詩,讀之使人四肢皆懶慢不收拾。”這種論斷,切中要害。朱熹對古代樂府、陶淵明、李白、杜甫都有很好的評價。他認為陶淵明平淡中含豪放,而李白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對他自己所處的宋代,則肯定陸游的“詩人風致”。這些評價,都很到位。但是,他從理學家的思維出發(fā),對韓愈、柳宗元、蘇東坡、歐陽修的文學指責,顯然是不太公平。他認為他們道之不純,又有太多文人習氣。在他之后幾十年,一個叫嚴羽的福建人寫了一部《滄浪詩話》,正好與朱熹的觀念完全對立。嚴羽認為詩歌的教化功能、才學功能、批判功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吟詠性情、達到妙語。他揭示的,其實就是文學超越理性和邏輯的特殊本質(zhì)。由于他,中國文學在今后談創(chuàng)作時,就會頻頻用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透徹玲瓏,不可湊泊”、“水中之月,鏡中之像”等等詞語,這是文學理論水準的一大提升。但是,他對同代文學家的評論,失度。從朱熹和嚴羽,不能不追溯到前面提到過的《文心雕龍》、《詩品》等理論著作。那是七百多年前的事了,我之所以沒有認真介紹,是因為那是中國文論的起始狀態(tài),還在忙著為文學定位、分類、通論。當然這一切都是需要的,而《文心雕龍》在這方面確實也做得非常出色,但要建立一種需要對大量感性作品進行概括的理論,在唐朝開國之前八十多年就去世了的劉勰畢竟還缺少宏觀對比的時間和范例。何況,南朝文風也不能不對概念的裁定帶來局限,影響了理論力度。這只要比一比七百多年后那位玩遍了一切復雜概念的頂級哲學家朱熹,就會發(fā)現(xiàn),真正高水準的理論表述,反倒是樸實而干凈。十四李清照、陸游、辛棄疾、文天祥他們都認為,中國文脈將會隨著大宋滅亡而斷絕,蒙古馬隊的鐵騎是中華文明覆滅的喪葬鼓點。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元代的詩歌、散文,確實不值一提。但是,中國文脈在元代卻突然超常發(fā)達。那就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一個重大缺漏,在這個不到百年的短暫朝代獲得了完滿彌補。這個被彌補的重大缺漏,就是戲劇。不管是古希臘悲劇還是古印度梵劇,都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已經(jīng)充分成熟。而中國,不僅孔子沒看到過戲劇,連屈原、司馬遷、曹操、李白、杜甫、蘇東坡都沒有看到過,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情況,而元代又為什么會改變,這是很復雜的課題,我在《中國戲劇史》一書中有系統(tǒng)探討。有趣的是,既然中國錯過了兩千多年,照理追趕起來會非常困難,豈能料,不知從哪里冒出來關(guān)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紀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創(chuàng)作的元雜劇。結(jié)果,正如后來王國維先生所說,中國可以立即在戲劇上與其他文明并肩而“毫無愧色”。此時的中國文脈,在《竇娥冤》,在《望江亭》,在《救風塵》,在《西廂記》,在《趙氏孤兒》,在《漢宮秋》……在這里,我和王國維先生一樣,并不是從表演、唱腔著眼,而只是從文學上評價元雜劇。那些形象,那些故事,那些沖突,那些語言,以及它們的有機組合,在中國文學史和藝術(shù)史上幾乎是空前的。是不是絕后呢?還不好說。但是如果與明代的傳奇——昆曲相比,昆曲雖然也出現(xiàn)了湯顯祖這樣的作家,寫出了《牡丹亭》這樣的作品,但放在元雜劇面前,卻會在整體張力上略遜一籌。多數(shù)昆曲作品過于冗長、秾麗、滯緩、入套,缺少元雜劇那種活潑而爽利的悲歡。比《牡丹亭》低一等級的《桃花扇》、《長生殿》又過于拘泥歷史,減損了作為一種民間藝術(shù)的生命力。至于清代后期勃發(fā)的京劇,唱腔很好,表演雖然沒有戲迷們幻想的那么精彩,也算可以,而文學劇作,則完全不能細問。沒有文學就只能展示演唱技能了,在整體上當然不能與元雜劇相提并論。因此,中國文脈之于中國戲劇,如果以十分計,那么,大概是六分歸元雜劇,三分歸昆曲,一分歸地方戲曲。京劇已經(jīng)不是地方戲曲,如果不是從文學、而是從音樂唱腔著眼,它的地位就會不低。由于元代的統(tǒng)治者是少數(shù)民族,一些本該退色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官方支撐,因此比較徹底地掙脫了文詞間的道統(tǒng)氣、宮廷氣、阿諛氣、頭巾氣、腐儒氣,為貼近自然的天籟式創(chuàng)造留出了空間。這種空間看似邊緣,卻很遼闊,足以伸展手腳。由此聯(lián)想到同樣產(chǎn)生于元代的那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富春山居圖》。比之于宋代那些皇家畫院里的宮廷畫師,黃公望只是一個居無定所的流浪卜者,但是,即使把宋代所有宮廷畫師的最好作品加在一起,也無法與他相比。元雜劇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們哪怕是把后來京劇從慈禧太后開始給予的全部最高權(quán)力的扶持加在一起,也無法追趕元雜劇的依稀蹤影。元雜劇即使衰落也像一個英雄,完成了生命過程便轟然倒下,拒絕有人以“振興”的說法來做人工呼吸、打強心針。一切需要刻意“振興”的文化,都已經(jīng)與文脈無關(guān)。而且,極有可能擾亂了文脈的自然進程?,F(xiàn)在社會上經(jīng)常有人忙著要把那些該由博物館保護的文化遺產(chǎn)折騰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而且動靜很大,我就很想讓他們聽聽元雜劇轟然倒地的壯美聲響。十五明清兩代五百四十余年,中國文脈嚴重衰弱。我在給北京大學學生講授中國文化史的時候指出,這五百多年,如果要找能與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guān)漢卿可以并肩站立的文化巨人,只有兩個,一是明代的哲學家王陽明,二是清代的小說家曹雪芹。我們今天所說的文脈,范圍要比我在北大講的文化更小,王陽明不應列入其中,因此只剩下曹雪芹。這真要順著他說過的話,感嘆一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么驚人的情況?原因之一,是明清兩代統(tǒng)治者實行的文化專制主義已發(fā)展到了文化恐怖主義(如“文字獄”)。這就必然毀滅文化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大量的文化侍從、文化鷹犬、文化侏儒。當然也產(chǎn)生了一些文化叛逆者和思考者,但囿于時間和空間,叛逆和思考的程度都不深。有人把他們當做“啟蒙主義者”,其實言之有過,因為并沒有形成“被啟蒙群體”。真是可稱得上啟蒙的,要等到近代的嚴復。原因之二,是中國文脈的各個條塊,都已在風華耗盡之后自然老化,進入蕭瑟晚景。這是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guī)律,無可奈何。文脈,從來不是一馬平川的直線,而是由一組組拋物線組成。要想繼續(xù)往前,必須大力改革,重整重組,從另一條拋物線的起點開始。但是明清兩代,都不可能提供這種契機。除了這兩個原因外,從今天的宏觀視野看去,還有一個對比上的原因。那就是在中國明代,歐洲終于從中世紀的漫長夢魘中醒了。而且由于睡得太久,因此醒得特別深刻。一醒之后,他們重新打量自己,然后精力充沛地開始奔跑。而中國文化,卻因創(chuàng)建過太久的輝煌而自以為是。歐洲文藝復興發(fā)生在中國的什么時候?我只須提供一個概念:米開朗琪羅只比王陽明小三歲。明清兩代五百年衰微中,只剩下兩個光點,一是小說,二是戲劇。但明清戲劇我在前面已經(jīng)作為元雜劇的對比者而約略提過,因此能說的只有小說了。小說,習慣說“四大名著”,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我們中國人喜歡集體打包,其實這四部小說完全沒有理由以相同的等級放在一起。真正的杰作只有一部:《紅樓夢》。其他三部,完全不能望其項背。《三國演義》氣勢恢宏,故事密集。但是,按照陳舊的正統(tǒng)觀念來劃分人物正邪,有臉譜化傾向?!端疂G傳》好得多,有正義,有性格,白話文生動漂亮,敘事能力強,可惜眾好漢上得梁山后便無法推進,成了一部無論在文學上還是精神上都是有頭無尾的作品,甚為可惜?!段饔斡洝肥且徊烤哂芯窀窬值脑⒀孕≌f,整體文學品質(zhì)高于上兩部,可惜重復過多、套路過多,影響了精神力度。如果要把這三部小說排序,那么第一當是《西游記》,第二當是《水滸傳》,第三當是《三國演義》。這些小說,因為有民間傳聞墊底,又有說書人的描述輔佐,流傳極廣。在流傳過程中,《三國演義》的權(quán)謀哲學和《水滸傳》的暴力哲學對民間有嚴重的負面影響,于今猶烈?!都t樓夢》則完全是另外一個天域的存在了。這部小說的高度也是世界性的,那就是:全方位地探尋人性美的存在狀態(tài)和幻滅過程。它為天地人生設置了一系列宏大而又殘酷的悖論,最后都歸之于具有哲思的巨大詩情。雖然達到了如此高度,但它的極具質(zhì)感的白話敘事,竟能把一切不同水準、不同感悟的讀者深深吸引。這又是世界上寥寥幾部千古杰作的共同特性,但它又中國得不能再中國。于是,一部《紅樓夢》,慰撫了五百年的荒涼。也許,遼闊的荒涼,正是為它開辟的仰望空間?因此,中國文脈悚然一驚,猛然一抖,然后就在這片遼闊的空地上站住了,不再左顧右盼。明清兩代,也有人關(guān)注千年文脈。關(guān)注文脈之人,也就是被周圍的荒涼嚇壞了的人。例如,明代李夢陽、何景明等“前七子”提出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口號。他們還認為“今真詩乃在民間”,例如《西廂記》能與《離騷》相提并論。他們得出結(jié)論:各種文學的創(chuàng)建之初雖不精致但精神彌滿,可謂“高格”,必須追尋、固守。這種觀點,

編輯推薦

《中國文脈》編輯推薦:余秋雨說:“這是除《文化苦旅》之外,我最重要的作品。” 余秋雨教授在很多重要場合一再聲明《中國文脈》是一部意義重大的作品,并將其隆而重之地放在余秋雨書系的第一卷,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值得關(guān)注!余秋雨教授全新作品,最好看最耐讀的中國簡明文化史。《中國文脈》核心篇目《中國文脈》《筆墨歷史》,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為文脈載體的三千年中國書法史,為余秋雨教授全新作品,此前從未發(fā)表過。在這兩個核心篇目之后,是對每個時代文脈的精細論述,組成了一部空前絕后、文采飛揚的《中國文化史》。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中國文化脈絡,深度解讀中國文化靈魂?!吨袊拿}》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jīng)》講起,其間著重談及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秦漢時期的大一統(tǒng)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xiàn)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靈魂脈絡,稱得上當下最有文采、最好看的一部中國文化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文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3條)

 
 

  •   是繼《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當今中國當代文史領(lǐng)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嘆當前“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因此以這部重大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來提醒和彌補。中國文脈,就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fā)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中國文脈(便攜本)》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jīng)》講起,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tǒng)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xiàn)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為廣大讀者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    《文化苦旅》后余秋雨最珍視的總結(jié)之作!
      余秋雨教授感嘆當下“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因此以這部重大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來提醒和彌補。此書肯定是中國當代文史領(lǐng)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余秋雨在很多重要場合一再聲明,《中國文脈》是一部“意義重大的作品”,是“中國當代文史領(lǐng)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并將其隆而重之地放在余秋雨書系的第一卷,可見其地位之重要!我們可通過本書,讀懂中國文化精神內(nèi)核,找回文化自豪感,重塑民族自信。
      隆重梳理中國文化脈絡,瞻仰巔峰文人的生命格調(diào),探尋中國人的精神主脈。
  •   很佩服余秋雨教授的作品,他的作品堪稱當今中國當代文史領(lǐng)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嘆當前“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因此以這部重大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來提醒和彌補。中國文脈,就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fā)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jīng)》講起,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xiàn)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為我們讀者詳細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   當年一部《文化苦旅》余秋雨創(chuàng)造了閱讀的奇跡,而如今,這位各種榮譽加身的文化史學者又用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散文梳理了一遍中國文化的脈絡。這本書就是《中國文脈》。這本書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jīng)》講起,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引發(fā)爭議的是,在這本書中余秋雨認為“文學必須分等級”的觀點。在余秋雨看來,文學必須分等級,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么,屈原、司馬遷、陶淵明也不過是普通作者和記錄者而已。 對于關(guān)注,余秋雨風輕云淡地說:“我寫這本書,原來只想‘存檔在安靜處’,沒料到,會招引來那么多年輕的眼睛?!?建議:民族的文化符號要融入世界語匯系統(tǒng) 余秋雨對中國文化的梳理,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一件需要膽識并且很冒險的事情。盡管如此,很多人讀過這本書之后還是覺得隨著余秋雨的梳理,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概念清晰了一些。對此,余秋雨并不認為自己在做一種引導工作,雖然讀者可能通過他的書了解稀有而珍貴的中國文學第一等級的作品?!安煌牡燃壎加醒芯康膬r值,不要去嘲笑那些‘泥坑’里的辛勤勞動。就像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去旅游,時間有限,當然要選擇一些真正重要的景點,而不能相信每個村莊伸出的招引之手?!庇嗲镉耆绱苏f。 而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民間以及在業(yè)內(nèi)向來都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推崇古老的文化,總是覺得越古老越好,而對于這樣的觀點,余秋雨一直是批判的態(tài)度,在他看來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說過,如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為什么中國從近代以來還要那么多志士仁人前赴后繼為現(xiàn)代化而奮斗?如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大山溝里的封閉老農(nóng)都可以去擔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了。”余秋雨說,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要融入世界語匯系統(tǒng)和當代審美系統(tǒng),必須經(jīng)過極為嚴格的篩選、升級、交融、重構(gòu)。 觀點: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成就非常低 中國每個時期的文化都有其特點,而在今年來出現(xiàn)了一股熱潮就是推崇民國文化,甚至很多民國時期的小學生寫的作文都被結(jié)集出版,備受追捧,很多人覺得現(xiàn)在的中國文脈出現(xiàn)了“大斷層”,而民國的文化昭示著中國文化的根基猶存。在大家都熱捧民國文化的時候,余秋雨的觀點卻完全不同,在他看來民國時期的文化和文學都不太行。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成就非常低。明清兩代五百多年只出了兩個一流文人,那就是哲學家王陽明和小說家曹雪芹。而從近代到現(xiàn)代,偌大中國,沒出過一個近似于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出過一個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說家。由于兵荒馬亂、民生凋敝、顛沛流離,改革思維很快又被救亡思維替代,文學和文化都很難拓展自身的主體性,顯出實力的魯迅和沈從文都過早地結(jié)束了文學生涯。而在當代作家中,余秋雨倒是很看重賈平凹、莫言、余華、張煒等人。 從《文化苦旅》到現(xiàn)在的《中國文脈》,余秋雨毫不例外的都是用優(yōu)美的散文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此,余秋雨說:“我的目標不是散文,而是研究中華文化在千年時間和全球空間中的地位,這是一個宏大的學術(shù)課題。但我不想用慣常的那種‘學術(shù)方式’,而是采用了瀟灑談論的散文風姿。我是為學術(shù)找到了散文化的表達方式”。
  •   余秋雨的文化探尋 讀完余秋雨的《中國文脈》,就像站在一座高峰上俯瞰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不禁生發(fā)出諸多感慨。 余秋雨從《文化苦旅》開始,并一直致力于對中華文化的探索、追思、反省,并且探尋的路程不斷擴大,直至放到世界文化的坐標上,這可是在目前中國文化人士中幾乎唯一的一個能做到這一高度上的,因此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旅行者。 《中國文脈》一書,他把文化的源頭追溯到黃帝時代,于是一路走下來,從神話到殷墟;從屈原到魏晉;從大唐到明清,對中國文化,包括詩歌、雕塑、書法、繪畫、戲劇等疏理了一下,讓人深深地感到了一種精神的滋養(yǎng),特別對于今天的中國人,這種滋養(yǎng)是非常必須的,而且也是具有實在意義的。如果一個民族對于本身的文化脈絡都不了解,那么這個民族的存在是短暫的,因為它會失去根基,因此在這個方面,余秋雨可謂功德無量,他把中國文化中最好的、最有價值的、最精髓的部分介紹給中國人,為的是讓后人能更好地繼承、更好在發(fā)展。有人曾認為《中國文脈》其實并無“脈”的考量,而僅是對各代文化進行排序,誰是詩歌第一、誰是書法第一、誰是小說第一等等,這僅僅是一個方面,排序的目的,也是為了能顯示出最好的部分,給后人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而最重要的部分是通過對中國文化走向、文化脈絡的疏理,才能更容易讓人看清文化價值所體現(xiàn)的真正內(nèi)涵所在?他對后世的影響在哪里?因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畢竟內(nèi)容龐雜,即使是專業(yè)人士也只能在某一領(lǐng)域有所建樹,因此有必要對此進行一種提綱摯領(lǐng)般地提示,這個工作無論對于普及文化還是繼承文化都是很重要的。 《中國文脈》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它既通俗,又很有份量,它既是大眾的,又適合于精英閱讀。最后五篇《大地小人》頗有意味,對四種低劣人群一一闡述,值得讓人深思。其實文化小人也是文化的產(chǎn)物,揭示它、認清它的面目,也是能起到凈化文化的作用。 此書作為“余秋雨書系”的第一部,可見余秋雨對這部作品的重視程度了。
  •   研究文化和文學,先做加法,后做減法。減法更為重要,也更為艱難。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減法難做,首先是因為人們千百年來一直處于文化匱乏狀態(tài),見字而敬,見文而信,見書而畏,不存在敢于大膽取舍的心理高度;其次,即使有了心理高度,也缺少品鑒高度,與多數(shù)轟傳一時的文化現(xiàn)象相比,“得脈”者沒有那么多知音。大膽取舍,需要銳利斧鉞。但是,手握這種斧鉞的人,總是在開山辟路。那些只會坐在涼棚下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的人,大多不懂斧鉞。開山辟路的人沒有時間參與評論,由此造成了等級的倒錯、文脈的失落。等級,是文脈的生命。人世間,仕途的等級由官階來定,財富的等級由金額來定,醫(yī)生的等級由療效來定,明星的等級由傳播來定,而文學的等級則完全不同。文學的等級,與官階、財富、療效、傳播等因素完全無關(guān),只由一種沒有明顯標志的東西來定,這個東西叫品位。其他行業(yè)也講品位,但那只是附加,而不像文學,是唯一。總之,品位決定等級,等級構(gòu)成文脈。但是,這中間的所有流程,都沒有清晰路標。這一來,事情就麻煩了。環(huán)顧四周,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訓世,結(jié)果讓人擔憂。有些“儒商”為了營造“企業(yè)文化”,強制職工背誦古代那些文化等級很低的發(fā)蒙文言;有些電視人永遠在繪聲繪色地講述著早就應該退出公共記憶的文化殘屑;有些當代“名士”更是染上了古代的“嗜痂之癖”,如魯迅所言,把遠年的紅腫潰爛,贊之為“艷若桃花”。頗讓人不安的,是目前電視上某些文物鑒定和拍賣節(jié)目,只要牽涉到明清和近代書畫,就對作者的文化地位無限拔高。初一聽,溢美古人,無可厚非,但是這種事情不斷重復也就顛覆了文化的基本等級。就像一座十層高塔,本來輪廓清晰,突然底下幾層要自成天臺,那么上面的幾層只能坍塌。試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國古代一流詩人”,那么,我們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詩》付之一炬了。書法也是一樣,一個驚人的天價投向一份中等水準的筆墨,就像一堆黃金把中國書法史的天平壓垮了。面對這種情況我曾深深一嘆:“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充鵬?!闭绽?,文物專家不懂文脈,億萬富翁不懂文化,十分正常。但現(xiàn)在,現(xiàn)代傳媒的滲透力度,拍賣資金的強烈誤導,使很多人難以抵拒地接受了這種空前的“文化改寫”,結(jié)果實在有點恐怖。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jīng)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嘩中不可收拾。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么,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后來為民眾知道,并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體會他們的內(nèi)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shù)、再有資金,也與優(yōu)秀文學基本無關(guān)。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   本書核心篇目《中國文脈》《筆墨歷史》,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為文脈載體的三千年中國書法史,為余秋雨教授全新作品,此前從未發(fā)表過。
  •   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jīng)》講起,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tǒng)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xiàn)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為廣大讀者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   的確是本好書!好像是在寫歷史,其實不然,他是沿著中國歷史的大脈絡,講中國文化歷史非常有生命力的潛流,不是在講中國文學史,也不是講文學品鑒,不是官方的文史,也不是民間的戲說,是品位決定等級,等級構(gòu)成文脈的中國文脈。筆調(diào)優(yōu)雅、意境優(yōu)美、思想幽深,把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揭示的酣暢淋漓,不僅陶冶了身心,也震撼了心靈。非常值得細細讀、細細品,是看過了還想再看的經(jīng)典好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li>
  •   很喜歡余秋雨的作品,從《文化苦旅》到《中國文脈》,從他的書中,不斷思考,親近了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脈絡?!拔膶W只從人格出發(fā),不從理念出發(fā),只以形式為終點,不以教化為目的。文學沒有必要從文字走向深刻,卻以美為目標。”“文脈,從來就不是一馬平川的直線,而是由一組組拋物線組成。要想繼續(xù)前行,就必須大力改革,重整重組,從另一條拋物線的起點開始?!敖?jīng)典不可復制,也警醒我們,敬畏經(jīng)典,對經(jīng)典高山仰止,不啻是當今傳承經(jīng)典、保護經(jīng)典,乃至延續(xù)中國文脈應該有的一種積極態(tài)度。”
  •   讀懂中國文化精神內(nèi)核,找回文化自豪感,重塑民族自信。隆重梳理中國文化脈絡,瞻仰巔峰文人的生命格調(diào),探尋中國人的精神主脈。
  •   余秋雨,現(xiàn)代中國最像文人的文人,也許他一如歷史上的文人有瑕疵,但和他一起瞻仰巔峰文人的生命格調(diào),把握中國人的精神主脈,我們還是敬仰他,并和他一起自信。
  •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余秋雨的書,看過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現(xiàn)在又趁著特價買了他的《中國文脈》,書很便宜,而內(nèi)容的話,很有文化底蘊,真的是物有所值,且是超值。余秋雨以其學者的獨特視角,獨到的表現(xiàn)方式以及深沉思考,用優(yōu)美的文筆,鏗鏘的音韻,飄逸的語言來去展現(xiàn)中國的歷史現(xiàn)象。像其中的《十萬進士》、《大地小人》寫得都非常深刻,讀來很有收獲!強力推薦?。?!
  •   當年一部《文化苦旅》余秋雨創(chuàng)造了閱讀的奇跡,而如今,這位各種榮譽加身的文化史學者又用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散文梳理了一遍中國文化的脈絡。這本書就是《中國文脈》。
  •   沒想到這本書這么厚實,有四百多頁,太超值了。從很小就開始讀余秋雨老師的書,第一本當然是《文化苦旅》這本永久的經(jīng)典,對于在鄉(xiāng)鎮(zhèn)長大、書籍匱乏的我來說,簡直可以說,給我打開了一扇門!從余老師的書里,我知道了天一閣,知道了納蘭性德,知道了莫高窟。。。。。知道小鎮(zhèn)之外,原來還有那么廣闊的一片天!大一那年,第一次出遠門,我的不二之選就是岳麓書院,也是源于余老師的指引。“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站在這匾額之下的時候,我的心情簡直無可名狀的激動!這么多年過去了,一直都很喜歡余秋雨的書。當然,我在漸漸長大,余老師也上了年紀,居然是60多歲的老人了,但從《何謂文化》《中國文脈》之中,仍可看到其思想之火花,不管別人對余秋雨存在如何非議,在我心中,他的一切都難能可貴。他從沒停止過寫作,從沒停止過思考,從沒停止過旅行,一直在路上。這種狀態(tài)才是作家該有的心理狀態(tài),充滿活力的狀態(tài)。
  •   余秋雨最珍視的新作!瞻仰巔峰文人的生命格調(diào),把握中國人的精神主脈,找到民族自信的理由!
  •   記得十年前,高中時期很迷余老師。進入大學以后,逐漸接觸到各種關(guān)于他的負面言論。于是矯枉過正,甚至以高中時期的經(jīng)歷為恥,與余老師劃清界限。這么多年過去,自己逐漸成熟,也終于洗盡鉛華,再次沉下心來決定閱讀余老師的文章。無可爭議,余老師的文筆是相當優(yōu)美的,且文氣貫通,這在當代,已屬難得。不論其中的謬誤究竟有多少,作為知識普及與審美傳播的載體,亦可以完全勝任。中國文脈,不止對于文史出身的學生學者,對于普羅大眾而言,都是一次重溫我國經(jīng)典和古人精神境界的好機會。與先人對話,與中國人的靈魂對話,反思我們的民族,反思我們自身。在此推薦。
  •   余秋雨的這本作品與在北大進行的文化講課一脈相承,只是這本從思路上更流暢。從詩經(jīng)起到近代作者,重點仍放在古代,對一些人物的推崇也基本與北大一書中一致,但講述更為細致。其實說大了是文脈,說小了也不過是余秋雨自己喜歡的文人,以及對這些人物為何喜歡的評價??v觀此書,實在無法理解世人對其評價為何如此之高,遍尋大陸也不是沒有此等水平的學者作者。
    從文字本身而言,還是可以一讀。推薦。
  •   余秋雨的散文,感覺自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都是蠻好的,到后面的借我一生就差了點,這本中國文脈則更次一等,才看了幾篇,實在很反感其那種口氣,不是議論或思考,而是直接憑自己的意思來臧否,對前賢對歷史缺乏一顆敬畏之心,有點倚老賣老的感覺??床幌氯チ耍瑏G在那以后有時間繼續(xù)吧!
  •   余秋雨,現(xiàn)在的文章寫的更成熟了,也可能是我更成熟了,慢慢的發(fā)現(xiàn)我已告別了文化苦旅的飄逸,愛上了中國文脈的深沉!
  •   一直喜歡余秋雨的文章,最近交替讀《何謂文化》《中國文脈》,收獲很多精神的因子。
  •   余老師的書總是讓人有一種感動。雖然是對過去一些內(nèi)容的總結(jié),也添加部分新的東西??傊麑χ袊幕乃伎际侵档镁磁宓?。他的見解也有很多的獨特的地方。至少他是真正堅持自我的那種學者。雖然很多人對其有意見,但卻無法掩飾他對中國文化做出的積極思考,對文化傳播做出的貢獻。他的這本中國文脈很值得一讀,特別是對剛?cè)腴T和對文化有興趣的朋友的首選。其思路梳理整個中國文化的脈絡,簡單而易于理解。他對某些文化人物或現(xiàn)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褒貶。作為讀者也可以跟隨余老師的思路去尋找那個沉浸在你內(nèi)心的文化人物?;蚺u,或贊揚。從而形成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中國文化是需要學習繼承和傳播。我希望盡我最綿薄的力量,同時借助于大師們的努力共同來發(fā)揚我們中華文化。弘揚的它的價值,使其得以綿延。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該有的氣魄和必須主動承擔的責任。感謝大家對中華文化的支持!
  •   看過余老師的《借我一生》、《文化苦旅》。《借我一生》是我第一次看余老師的作品,還是別人不要的書,無聊時拿起來翻翻,然后很快看完,被余老師文化底蘊折服。緊接著在當當買了《文化苦旅》,第一章《道士塔》看的我心里五味陳雜,滿腔熱血想去敦煌一睹風采,又怕看到后那種捶胸頓足的挽惜??傊谝徽挛液芟矚g。也許是我國學修養(yǎng)欠佳,這又是一本需要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書,后面的章節(jié)還沒那么多感想。買別的書無意中看到《中國文脈》還五折,就買了。買回好久,某天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這本書主要是對中國文化的疏理,觀點獨到精辟,文章行云流水,看每一章都有看道士塔那種悸動,直想穿越到書里寫的每個地方。對我這種喜歡歷史,喜歡文化,但是上學時又沒好好學的人來說,算是一補心中之憾吧??傊嬲鎯菏且槐緲O好的書。
  •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很好,看看中國文脈如何。
  •   余秋雨的文章真的很好,這本中國文脈記錄了從神話時代到清朝的各路文人墨客,寫的很棒。我最喜歡的是他寫魏晉和清朝,有我喜歡的嵇康向秀呂安和納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書很舊的樣子,有勒痕,還有些不知道哪來的膠。
  •   &;ldquo;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rdquo;
  •   早在一年前就在《新華文摘》上讀了他的以該書名相同的文章,還認真做了筆記。 所以這次從好友那里聽說,以此文章為標題有一本新書,遂買來。以為像他一貫的做法,是多篇散文結(jié)集出版,而以其中一片文章命名而已。 讀后才知非也。固然是他的散文集,書名的確也是其中第一篇文章的名字,但隨后的文章則是沿著這篇文章的脈絡展開。 “中國文脈”這是個第一次聽到的說法,不能全部領(lǐng)會,卻也頗為認同。在首篇“中國文脈”中大致講了觀點后,活血覺得不過癮,在隨后的文章里,又逐個朝代地詳細解來,一一闡述他的觀點,等于第一篇是總論,后面則是詳述。其中不乏精彩之處,精彩不僅在于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的觀點,也有對中國的人物,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歷史的簡介。相比之下,王立群黯淡了。獲益匪淺。 也直率地提點意見,感到了他的為文之不足,即排比句過多,有時顯得過濫。 但不得不佩服其淵博的知識,和融會貫通的智慧,以及他絕不肯茍同于他人的獨立。實為當代中國一不可多得的獨立知識分子。
  •   余秋雨的書只看過倆本,一本是千年一嘆 另一本是山居筆記 《中國文脈》是老師極力推薦的 所以還是很期待內(nèi)容的 書的包裝很好
  •   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fā)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
  •   余秋雨書系中,大愛這一冊。叩著歷史的足音,觸摸文學的脈搏,中國文脈,生生不息,當是中國夢的一部分。
  •   很喜歡他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嘆》《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作品,濃郁的文化氣息彌漫其中,如品香茗、如啜美酒,在美感中有所得。希望這本《中國文脈》會讓我有更大的驚喜!
  •   余秋雨的書還是值得一看的,他對中國的文脈把握得很好
  •   余秋雨老師從另一角度解讀《中國文脈》!
  •   余秋雨的作品一直是自己比較喜愛的文學作品,之前的文化苦旅已經(jīng)全部買下,希望通過這本作品能更好的學習中國文學發(fā)展脈絡
  •   余秋雨的這本《中國文脈》文筆好,內(nèi)容豐富。
  •   讀過這本多中國文脈梳理的書,驀然想起劍膽琴心這個詞,有些俠之意味。是因為秋雨教授區(qū)隔于一般文化學者的非常強烈的擔當意識。個性鮮明,觀點獨到,敢于愛憎。自有一種赤子情懷,很多感動。很喜歡這本書。
  •   之前讀了《文化苦旅》,再來讀《中國文脈》。每每總會陷入沉思,好書!
  •   余秋雨的書不用多說啊,從來沒有一本讓我失望過。這本書從炎黃開始梳理中國的千年文化。是了解中國文化最生動的教材。期待余秋雨更多的好書~
  •   以前讀過文化苦旅,中國文脈也很好,值得閱讀。
  •   暈死,換回的書還是“中國文脈”!我訂購的是“文化苦旅”啊!
  •   余秋雨無疑能稱為當代文化大家,以一種散文式的筆調(diào)道盡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脈絡,侃侃而談,一氣呵成,很喜歡!
  •   以前讀到&;ldquo;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dquo;總是不怎么確信,看了《中國文脈》猛然發(fā)現(xiàn)我們的國家是這樣富有。我們比任何國家的財富都多,他們永遠也比不上我們。
    全書文思泉涌脈絡清晰,從黃帝開講,以自身經(jīng)歷為線,梳理了中國文脈的起伏和壯闊。此書實為上佳之作。
  •   自己選書有誤,我想買"文化苦旅",結(jié)果是中國文脈,讀了讀,也不錯
  •   中國文脈與文化苦旅都是好書
  •   書中對中華文化進行了一番別樣而又合理的梳理,尤其是對文脈這一核心把握十分得當,將經(jīng)典加以自身的理解和闡釋,傳達了中華文化的魅力。而且書的字體很大,晚**枕邊書閱讀也很好,內(nèi)容也絕不枯燥,反而能給人新的思考。
  •   剛拿到書,簡單翻閱了一下。淺顯明白地梳理了中國文脈的傳承與流變,加入了作者自己的點評,文筆也一貫的優(yōu)美,對于愿意閱讀中國經(jīng)典的學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我準備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學生。
  •   很喜歡余秋雨的文字,書很有分量,但是有較多的自我情感,就文脈而言,尚有部分未涉及。
  •   瞻仰巔峰文人的生命格調(diào),探尋中國人的精神主脈。
  •   作者以如椽大筆為我們梳理中國文脈,不僅是高屋建瓴的敘述,更是法古求新,為時代之新青年提出要求,當下之文脈和后世文脈當有誰人為之?體現(xiàn)了作為文化傳人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
  •   余秋雨應該不算是書房學者吧,在很多人眼里應該是明星學者,不知道這個評價是否有貶義。無論評價是什么吧,有爭議沒錯,但因為爭議想把一個人打到似乎有點妄想,誰還能不犯點錯誤?從當年的《文化苦旅》開始,一直在追著他的作品看,除了太專業(yè)的論文外,幾乎都買過了,比較喜歡他的作品。這些作品還是能帶給人沉思的!不要期待每個人都會喜歡余秋雨!我覺得你還是忘記誰寫的書,先讀讀再說吧!
  •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系統(tǒng)的講了中國的大致文化脈絡,余秋雨老師的文化題材的書我看過基本,那種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的感情已深入骨髓,跟著余秋雨老師的腳步讓我理解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感受到了我們祖國5000年的文化傳統(tǒng),能深切體會到對文化的那種愛恨交加的強烈的情感。
  •   最愛余秋雨先生的書,讀起來很愉悅,獲益良多。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國偉大的中國文化,努力保護并發(fā)揚光大。
  •   《中國文脈》(平裝,很有文化品位,值得閱讀
  •   還記得第一次看余秋雨的書,是高中時同學的《千年一嘆》,寫得很深隧,很有哲理性,給人以啟迪,后來看他的《文化苦旅》,《霜冷長河》……都是極好的,越看越上癮,比干什么都舒服!
  •   余老師從文脈上描述了中國的一些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所提出的中國文化缺乏公共思維很值得我們思考~
  •   喜歡余秋雨這種風格,無論別人怎么說,這本書跨度很大,涵蓋量很足,至少對于我這種門外漢來說真心能體會作為一個中國人,被中國文化滋養(yǎng)的自豪感
  •   每天晚上的枕邊書,感悟中國文脈,聆聽大師從不同角度梳理中國五千年文明。值得讀。
  •   大浪淘沙,歷史沉浮,那一條貫穿中國文化的文脈正逢著抉擇的關(guān)節(jié)。我們面對著繼承與發(fā)揚的機遇與挑戰(zhàn),余先生的新作則點明了社會的現(xiàn)狀與背景的潮流。
  •   余秋雨對中國文化有十分嚴謹?shù)耐凭靠疾旌蜕羁痰钠饰?,此書深入淺出,用語通俗易懂,十分喜歡。
  •   經(jīng)典之作!通過各個時期的文人代表將中國的朝代有機的串聯(lián)起來,讓中國的歷史更飽滿,更大氣磅礴。夏商周都是一些略帶神話性質(zhì)的人物;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百花齊放;先秦屈原《離騷》;漢司馬遷《史記》;魏曹操;兩晉陶淵明;南北朝;隋朝;大唐以李白、杜甫、王維為代表的一批天才詩人使得唐詩達到了頂峰;唐安史之亂后的五代十國只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宋朝以蘇軾、辛棄疾、陸游、李清照等為代表的文學家使得宋詞又攀上了另一座高峰;元朝雖然為蒙古統(tǒng)治但是還是涌現(xiàn)了戲曲,像湯顯祖的《牡丹亭》;明清兩代由于大興文字獄,文化得到禁錮,明代僅王陽明;清代曹雪芹。特別講到宋代之亂,給我印象尤為深刻。宋的北面有契丹建立的遼,比宋要大,西北有夏國,后來又出現(xiàn)女真族建立的金國把遼滅了,然后又來滅宋;后來蒙古鐵騎以來,全都飛灰湮滅。成了元朝,這是因為宋朝汲取了唐被滅的教訓,重視文官,唯恐武官作亂,結(jié)果國防薄弱,屢屢被周圍的少數(shù)名族欺負。
  •   一直很喜歡余秋雨的書,讀懂中國文化發(fā)展脈絡。搞活動時買的,也很優(yōu)惠。
  •   初看了一下,第一篇《中國文脈》就與《新華文摘》2012年第23期發(fā)表的不同,書中少了一段關(guān)于書法的論述,其他文字也有不同,看來《新華文摘》發(fā)表的是最新修改過的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惜近年好書不多見。滿眼的穿越、玄幻,無聊透頂,建議多讀余秋雨的書,平撫躁動的心。
  •   單獨看本歷史的書看不下去,看看文學的書也有點生澀,我一般是先讀一些余秋雨的作品,照到自己感興趣的歷史和文化典籍,再讀一些專業(yè)的書
  •   這是余大師的階段性總結(jié)吧,從中國文脈讀讀中國人
  •   余秋雨先生寫給中國文化的一本書,有思想有感觸,值得推薦。。
  •   余秋雨老師的書,老師推薦的,這是我買的第一本余老師的書,一直想買一本文化苦旅,但是現(xiàn)在好像沒貨了。期待中?。。。?!
  •   喜歡讀余秋雨的書,了解歷史,了解中國文化
  •   《文化苦旅》,愛上余秋雨,讀該書,成為瞻仰。
  •   既沿著時間軸在深層次里談了中國文脈這一宏大的主題,又不時將作者的性格,想法滲透其中。很是有趣,可讀。如作者對那個寫詩表達他有辦法破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人不屑,很是說明了作者是很推崇曹操文采的。
  •   中國文脈,版本很好,內(nèi)容全面,大家的作品,值得擁有,,,,
  •   第一次看先生的文章是在《尋覓中華》。也是這本書的一系列,包裝什么的很好,快遞也滿意。是大大的一本硬皮書,看劃算。余秋雨的書,著重講文化,我很喜歡,其中夾雜了很多作者個人多年走南闖北的所見所聞。很多歷史事件都加以論證與說明分析。有邏輯有故事。很好
  •   余秋雨老師的書,往往不止是對中國文化發(fā)展史的鋪陳,而是包含著民族氣節(jié)在里面
  •   從諸子百家到魏晉絕響,再到盛世大唐,中國文脈源遠流長。雖然是平裝,但是字里行間依舊能讓人體會出它的大氣磅礴。
  •   拿到手就迫不急待地看了,一真比較喜歡余秋雨的書,喜歡他那種高屋建瓴的見地和對中國文化整體的認知.好書,推薦.
  •   一直很喜歡余秋雨的文字,同時覺得他個人是一個非常有內(nèi)涵的人,他的文字中總能透露著自己對中國文化的領(lǐng)悟
  •   余秋雨的語言確是沒什么可挑剔的,但是討厭他的那股傲嬌的文人作派,字里行間,好像全中國就他最行。。
  •   把中國的文脈真正梳理了一遍,但說實話還是挺喜歡漢賦的
  •   余秋雨寫的書本來就有莊重和嚴肅的感覺,對文化的深刻追求,好書,寫的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   余秋雨的書始終覺得還是文化苦旅最好,看的第一本余秋雨的書,不知道是不是先入為主~封面有一點點臟,還好,大部頭,手感好
  •   《中國文脈》一書很好,值得一讀。
  •   覺得是余秋雨文化苦旅后的有一部展現(xiàn)他實力的力作,但書到了后有點小破損,小傷心。。。
  •   讀余秋雨的書,一讀起來就不忍釋卷,這種痛快淋漓的感覺太難得了。余老師的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深厚,語言文字典雅圓熟、表意清晰準確、曉暢易懂,讀起來有一種溫柔敦厚的感受。盼著書系快點兒出齊。惟書的封面切得不齊,黑色下面露出一絲絲的白色;封底還粘了一道膠,用指甲刮了半天。整體感覺印裝質(zhì)量不如《何謂文化》。另外,封面上書名、作者的左右書序這兩本書也不同,立起來后書脊上的內(nèi)容也不整齊。作為書系,感覺上兩者統(tǒng)一起來更好。
  •   勾勒文化歷史,細疏中華文脈
  •   剛買這本書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自己會如此癡迷。我一直喜歡文化,而這本書文化積淀的厚重,則讓我對一直喜愛的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泱泱中華,文脈不息。綿延至今的燦爛文化,需要新一代去認識,去繼承。
  •   把中國文化娓娓道來,體現(xiàn)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觀。
  •   中國文脈其實就是‘尋覓中華’,只不過多幾篇更詳細些,很喜歡。
  •   理清了中國的文脈,不用對著5000年的悠悠歷史和浩如煙海的經(jīng)典發(fā)愁了。
  •   歲月會想落葉一樣隨風飄逝,中國文脈卻深深住進每個人的心中。
  •   余秋雨的散文真的很好讀,就像在談心,隨著的他文字,能看到好多隱藏在社會、歷史、經(jīng)濟發(fā)展下的真正的、民族的、文化的東西,真好,不僅能開闊眼界,更能了解自己的根源、民族、文化,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洗禮
  •   余秋雨,文化學者,散文作家。雖然說這說那的人很多,但是還得佩服他的文筆,太有才了,文章寫得太好了。這樣的文章,再過一千年還是好文章,不因為有幾個錯誤掩蓋了他的光芒。
  •   《中國文脈》一文寫得很詩意,層次也非常明晰
  •   余秋雨能把厚重的歷史文化寫的那么幽默流暢,可見其文學功底之深,學問之高
  •   最喜歡余秋雨了,很有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   這個浮躁的社會,我討厭越來越多的電子小說。我一直鐘愛讀拿在手里的紙張書。我們要永遠感謝蔡倫的偉大發(fā)明,我相信不管社會發(fā)展的有多進步。會一直有眾多像我意樣喜歡讀這種實實在在的書的人。 大家之作,就是處處閃爍著文學的光芒,讀余秋雨的書使人真的感覺能提升品位。如今這個時代這樣好的作家真是成為我們社會的稀缺資源。書很好,我喜歡
  •   《中國文脈》,收到,又快又好!?。?/li>
  •   非常喜歡 隨著余秋雨的文筆了解中國文學發(fā)展的脈絡,了解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
  •   余秋雨的“新作”,探尋中國人的精神脈絡,不錯~
  •   好書,感受中國文脈
  •   文脈傳承,品位見證!我配著中國文學史在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