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道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作者:鐘慶  
Tag標簽:無  

前言

理想與現實之痛    鐘慶    在人類發(fā)展史上,現代文明只是短短的一頁。人類改變自己的基因,發(fā)展智力用了大約450萬年或者更久,相比起來,人類對自我與社會的認識才剛剛開始。    平等的理想在人類的社會意識中揮之不去,而現實常常背道而馳。    在生存的痛苦中,逃避從來不能解決問題??梢园l(fā)現,危險和壓力往往是導致人類改變自我的最好誘因,例如生養(yǎng)我的這片土地——中國,其傷痛、其沖突在不斷上演著紛繁的場景,她是我不能不為之關切、為之擔憂的地方。我已經定居日本多年,但離開愈久,愈加覺得在別人眼中給予自己的態(tài)度,往往是對待“中國人”的態(tài)度。作為中國人我是多么地希望自己的國家健康發(fā)展,人民更加智慧,生活與環(huán)境更加美好,因此,我也從未停止過對中國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關注和思考。    我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得出的一些觀點,來自于不容改變的歷史事實,也來自于我的親身體驗。我曾經經歷的留學生活與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矛盾沖突頗有相像之處。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付學費,不得不先去刷盤子來維持學業(yè)。中國發(fā)展中的經濟矛盾猶如我刷盤子兼讀書的矛盾狀況,猶如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盾般地不可調和。    讀書的留學生要時刻抵御刷盤子的誘惑,因為自己的生活比全心全意刷盤子的留學生要差不少。用多長時間刷盤子?用多長時間讀書?刷盤子的收入是用于讀書還是改善生活?一旦抵御不住眼下的誘惑,松懈下來,原來所讀的書全都白費,還要從頭刷盤子。當然,拿到了學位,找到好工作,收入遠非刷盤子可比,而且更有發(fā)展前途。但這要堅持一段很長的時間減少消費,潛心讀書。    之所以從中國經濟現狀扯到刷盤子,是因為國際社會其實與一個國家的內部結構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國家好比讀過書的白領,可以制造和出售技術,有的國家只能刷盤子,出賣簡單勞動和資源。成為白領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家道殷實,則生下來就能上大學當白領,但這類國家就那么幾個。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間也能變成白領,但這種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計。其余的國家要成為白領只能靠自己努力。    日本就是個模范生。日本人祖上的遺產不多,既缺土地也缺資源,手工業(yè)還不發(fā)達,刷盤子是扭轉不了命運的,只有讀書這一條出路。    在通信和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有個收音機就不錯了,國民很難受到物質誘惑,只有專心“讀書”是樂趣,既提高了技術水準,還沒有浪費和“同學”比拼的時間。用了不到一個世紀,日本就掌握了全套先進工業(yè)技術。由于技術水平高,少量的技術產品就從世界市場換回了大量的糧食和資源,有效保存了本土的有限資源。日本20世紀30年代,平民生活水平還與中國持平;40年代打仗,平民沒有飯吃;但是50~60年代家電就普及起來;70年代汽車就進入普通家庭。    中國就沒有那么幸運。可能是祖上還留有家業(yè),有些土地和資源(雖然人均也不多),所以自鴉片戰(zhàn)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這段時間,總是在想:是不是賣賣地、賣賣糧食、賣賣資源,就可以了?就這樣走過來,這種古老的“原生態(tài)”交易帶來的收入一時也不少,于是社會精英們愜意地改善生活,比如買“福壽膏”,比如到十里洋場去耍耍,就這樣蹉跎了約一百年。其間雖然也想學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學費沒產出,也就放棄了。到了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的槍炮不過是“漢陽造”——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為挽救日漸衰敗的清王朝,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現代軍事工業(yè)之一的湖北槍炮廠,后為漢陽兵工廠,全力以赴地在武漢制造當時最好的槍炮?!皾h陽造”因此成為中華民族強國強軍夢想的一個縮影。    而同期日本已經制造出自己的大和戰(zhàn)艦、零式戰(zhàn)斗機了(因此才得以在二戰(zhàn)中一時間所向披靡)。工業(yè)發(fā)達、國土狹小的日本將未來發(fā)展瞄準了近在咫尺的中國,曾經的泱泱大國已搖搖欲墜,列強爭搶瓜分,此時不打更待何時?當時的中國,既沒本事,又空守著一份家業(yè)!    到了50年代,中國人安心讀了10年書,而不是“刷盤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盤子”——賣糧食和賣資源的收入,由國家統(tǒng)一充做工業(yè)化的“學費”,沒有購買國外的彩電、冰箱等消費品。由于心無攀比雜念,“學習成績”自然很顯著,從零開始,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里,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第一架飛機、第一顆衛(wèi)星……創(chuàng)造了無數“中國第一”,培養(yǎng)了大批工業(yè)人才和市場(后又打倒大批學術權威),復現了日本的發(fā)展歷程。如果沒有相繼掀起的各種“運動”造成的停滯,大批“學術權威”相繼被打倒,中國工業(yè)文明的腳步幾乎是可以追上日本的。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讀”了近百年的“書”,中國的改革開放只用了30年。但是,現在的中國成了“世界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越來越多地出賣簡單勞動,經濟學家們越來越關心GDP的增長,計算著多少年后會達到什么水準。經濟學家們的這種算法,就像計算靠“刷盤子”的收入多少年可以成為百萬富翁一樣可笑?,F在的GDP增長率固然很高,但經濟學家也許沒想過,靠“刷盤子”,就是再干100年,也還是二流國家,只能拿著刷盤子的錢解決溫飽,還要處理大量刷盤子留下來的“泔水”污染。如果繼續(xù)“讀書”深造,“勤儉持家”,不追求一時的GDP增長率,那么或許只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成為一流國家,人均GDP也會趕上發(fā)達國家。

內容概要

《大國之道:中國憑什么實現強國夢》講述了在通信和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有個收音機就不錯了,國民很難受到物質誘惑,只有專心“讀書”是樂趣,既提高了技術水準,還沒有浪費和“同學”比拼的時間。用了不到一個世紀,日本就掌握了全套先進工業(yè)技術。由于技術水平高,少量的技術產品就從世界市場換回了大量的糧食和資源,有效保存了本土的有限資源。日本20世紀30年代,平民生活水平還與中國持平;40年代打仗,平民沒有飯吃;但是50——60年代家電就普及起來;70年代汽車就進入普通家庭。

作者簡介

鐘慶,男,1970年生人,網名愚蠢小豬。在合肥工業(yè)大學電機專業(yè)畢業(yè)后,1992年在華中理工大學數控中心攻讀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yè)留校任教。2001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東渡日本從事自然語言機械翻譯研究。于2005年出版《刷盤子還是讀書》在中國經濟界獲得極大反響。本書是應廣大熱心讀者的要求重新修訂改版而成。作為一名留日的工學博土,他在本書葉,以實際并極具可操作性的“工科語言”,剖析了英、美、德等世界大國,尤其是中國的近鄰日本幾度興衰的命運。通過回顧中國近代以來的變革進程,認識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思路,解構了中國強盛之路上的操作誤區(qū)和認識誤區(qū)。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見解指出時弊所在,更提出了趕超強國的應對之策。

書籍目錄

上篇 此消彼長的大國興衰之道 第1章 在戰(zhàn)火中誕生的發(fā)達國家 一、西班牙帝國的金山沉沒 二、英國用鴉片逆轉的自由貿易 三、美國在戰(zhàn)火中涅燊 四、德國用軍事工業(yè)加壟斷來超車 第2章 大工業(yè)之痛——后發(fā)國家的道路 一、大國戰(zhàn)略的首位一一重工業(yè)體系 二、西方工業(yè)化的路徑不可拷貝 三、有三條典型道路 四、必須應對四大挑戰(zhàn) 第3章 崛起奇跡——日本的再次騰飛 一、政企不分的經濟體制 二、財團控制下的政治體制 三、產經聯與日本平民的生活 四、日本經濟的改革隨機應變 五、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的表相 第4章 東亞神話——外資帶來的悲劇 一、亞洲模式的水際制造業(yè) 二、易蒸發(fā)的繁榮 三、神話破滅的內在規(guī)律 四、急驟變化的結果 五、文化變革和工業(yè)革命 六、最有力的競爭者一一印度 七、新時期的“共榮圈” 第5章 體系的秘密 一、唯求技術力,而非GDP 二、體系的根 三、循序漸進和超級繁殖能力 四、落后的根源 五、GDP的秘密 下篇 反思中日強國之路 第6章 中日追趕路徑比較 一、19世紀的日本:無悔的堅持 二、崩潰與復興 三、近代中國: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四、1949年的中國 五、毛澤東時代的重工之路 六、租不如買,買不如造 七、突進消費社會 第7章戰(zhàn)后重來 一、滿目瘡痍自整理/l56 二、技術立國與日本產經聯/160 三、什么是產經聯?/163 四、棄易建難的產經聯/167 五、個人力量是渺小的/170 六、交換之痛/172 第8章 界限下的中國 一、IT革命趨緩/176 二、IT革命引起的社會變革/l79 三、自然的界限/l84 四、人的界限/188 五、界限下的繁榮/194 六、冰火兩重天中路在何方/197 第9章 中國主流經濟學家批判 一、“小學文化程度”的主流經濟學家/204 二、閹割“可重復、可檢驗”的科學精神/207 三、生搬理論,硬套現實/210 四、百年“清流”嘴一張/212 五、中日兩國學者們的“神”/214 六、中國文士與日本武士/217 七、武士的刀與經濟學家的理論/222 八、問世間錢為何物/227 后記從過去走向未來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在德意志地區(qū),較早涉及工業(yè)革命的是一些著名的私人企業(yè)家。在威斯特伐利亞,弗里德里希·哈爾科特就建立起了煉鐵廠和煉銅廠,并投資于運河和鐵路建設,推動蒸汽船只的使用。 幾乎與此同時,弗里德里希·克虜伯還在靠近魯爾地區(qū)的埃森建立了德國第一家鋼鐵廠。而當時的埃森(日后成為德國著名的重工業(yè)城市)尚沒顯示出有什么發(fā)展前途,因此,克虜伯此舉實有先見之明。 在創(chuàng)建工廠的同時,德國的紡織行業(yè)也開始利用英國的機器和技術。早在1783年,德國就安裝了第一臺水力紡紗機;到1814年,僅薩克森就已有機械紡錠28萬枚:1831年,德國已經擁有1000臺以上的機械棉織機。當然,從整體上看,在19世紀30年代以前,德國受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還是微弱的。 德國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從進程上看可劃分為兩個階段。 19世紀30~40年代是德國工業(yè)革命的起步時期。與工業(yè)革命早期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德國的工業(yè)革命也是從紡織工業(yè)開始的。這一時期的德國紡織業(yè)與英國等發(fā)達國家相比較,仍顯得落后。 例如,到1846年時,其織布行業(yè)還幾乎聽不到機器的隆隆聲。即便是紡織業(yè)最發(fā)達的普魯士,其棉織機使用動力的仍不到4%,在柏林的4個棉紡廠中,所用的機器主要是手搖珍妮機。由此可見,在這一時期的德國紡織業(yè)中,手工生產仍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 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鐵路建設對德國的工業(yè)擴張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以紡織業(yè)為中心的輕工業(yè)迅速轉向以鐵路建設為重點的重工業(yè)。通過鐵路建設來帶動其他工業(yè)部門的發(fā)展,可以說是德國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后來居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1827~1832年,德國人已修建了一條從林茨到布德威斯之間長達79英里的用馬作牽引的鐵路。而德國第一條真正的用蒸汽動力作牽引的鐵路,即從紐倫堡到菲爾特之間長達6公里的鐵路,直到1835年才開通。 德國鐵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到1840年為止,私人企業(yè)一直在唱主角。在此以前修建的紐倫堡至費爾特、柏林到波茨坦、萊比錫到德累斯頓等鐵路,幾乎都是私人投資。 出于政治利益的考慮和傳統(tǒng)觀念的阻撓,德國各邦政府起初對這一新的交通運輸方式持觀望甚至反對態(tài)度。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ね酪矊ㄔO鐵路表示不解:為什么人們都想在半小時內從柏林趕到波茨坦去?他甚至抱怨,現在最普通的臣民也可以和他以同樣快的速度旅行了。人們或許覺得這位普魯士國王的想法有些可笑,其實,這是一位封建特權人物對工業(yè)化帶來的社會民主進步所產生的一種發(fā)自內心的不滿和抗拒。 然而,時代在進步。由于鐵路運輸可以降低運費,并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到1850年前夕,出于經濟利益和自身安全因素的考慮,各邦政府對鐵路建設的資助漸漸增多起來。19世紀40年代中期,全德國已建成20條鐵路。 必須強調的是,鐵路建設給德國其他工業(yè)行業(yè)帶來直接而巨大的推動作用。由于鐵路建設對鋼鐵、機車等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德國鋼鐵、煤炭以及機器制造工業(yè)的發(fā)展,焦煤取代木炭成為冶金業(yè)的燃料。

后記

從過去走向未來    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后,特別是相對近鄰日本的落后,不是某個人或某個社會集團的問題,而是在工業(yè)革命這個大背景下,整個傳統(tǒng)社會的結構、文化相對不適應大工業(yè)時代的結果。進一步追尋傳統(tǒng)社會結構和文化的由來,我們會發(fā)現,身處舊大陸卻與其他文明中心相對隔絕,是中國農業(yè)文明高度發(fā)展、穩(wěn)定的原因。中國社會將農業(yè)一一手工業(yè)社會的制度發(fā)展到了極致,以至于在社會規(guī)律突然發(fā)生變化的時候無所適從,無法追趕取得先發(fā)優(yōu)勢的西方。    反觀日本,由于相對舊大陸其他文明更加隔絕,農業(yè)社會體制的穩(wěn)定性和精密程度都要差許多。而它在工業(yè)革命浪潮到來之際卻能迅速擺脫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尾巴,參照西方工業(yè)化歷程,建立了更適合建立重工業(yè)體系的體制,取得迅速發(fā)展。    一漲一落之間,中日產生了巨大的鴻溝,但這絕不能說明民族之間的優(yōu)劣,更不能決定未來,這只是數千年歷史發(fā)展大潮中一次歷時一個多世紀的小波動而已。當然,對于我們當代的人而言,意義重大。    工業(yè)革命以前的歷史進程不為個人努力所左右,有兩個關鍵原因:人類社會分散化和社會內部成員原子化。從整個世界而言,無數獨立的政治和文化單位在不同的經濟基礎之上發(fā)揮它們的作用,某種文化的影響和某個領導人的意愿都不能獨立壓倒歷史運行的大趨勢。    另外,在社會內部,鑒于古代社會的通訊和教育條件,領導人不可能用一己之力勸說整個社會改變運行方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永遠要以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有效的政府管理為前提。作為古代社會中的任何個體,都不得不把簡單的趨利避害作為人生的準則。    工業(yè)革命改變了這一切,工業(yè)革命在對歷史本身進行巨大沖擊的同時,帶來了另外一種歷史發(fā)展的可能性一一人類對歷史的主動影響。    一方面復雜龐大的經濟組織把整個世界聯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普遍教育使大多數人具備了觀察社會的能力,甚至組織起來改變社會。    與不斷發(fā)展的重工業(yè)體系和各種人類組織相比,一度廣闊無邊的世界也變得狹小起來?;谶@樣的前提,即便是中國這樣的龐大國家,也有可能因為某些人的理智思考和積極努力,扭轉傳統(tǒng)社會結構的慣性運行方向,建立自己的重工業(yè)體系,走向富裕和強大。    進入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進步成為生產力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全社會也已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形成了共識。但如果用不同的尺度去觀察這一命題,就可能得出令人困惑的結果。    從宏觀大尺度看,比如從百年的大時間尺度和全世界的大空間尺度看,科技確實是人類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歷次世界范圍內的大產業(yè)革命都是領先科技應用于生產領域的結果,從蒸汽機、電力、核能、信息技術等的發(fā)明和廣泛應用就可以證明。但在一個比較小的時間跨度和空間尺度看,比如從幾年的小時間跨度和一個行政區(qū)域的空間尺度看,科技的重要性和優(yōu)先性就不那么顯著。    技術的積累、開發(fā)、突破,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大量的投資,投資長、效益低,還不如直接購買現成的產品能很快產生效益。技術的開發(fā)雖然需要巨大的投入,但復制的成本幾乎為零,而購買產品則不同,需要不斷支付高昂的代價。    正是技術的這種特性,造成了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巨大差異。    由于長短期利益的差別,現實中GDP、財政收入、引進外資數目成了優(yōu)先的考核指標、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事關民族發(fā)展根本大計的“教科文衛(wèi)”則被放置到最后,教育、醫(yī)療、科研、文化等事業(yè)都產業(yè)化了,成為拉動內需、保持GDP的新增長點。    反觀日本,則是大舉進行義務教育,學校免費提供營養(yǎng)配餐,國民健康保險,定期免費體檢;在社區(qū)中設立免費的文娛活動場所——公民館和圖書館,價格低廉的體育館和游泳館;加強基礎科研的投入,進行長遠的科學發(fā)展規(guī)劃,大量吸收來自獨聯體和中國的人才。    東渡日本以后,除了經濟,我的另外一個困惑就是日本的教育。    按中國人原來的看法,日本的教育可以說一塌糊涂:從小學開始到大學,以一個字形容足矣,就是“玩”,基礎教育的“做題能力”、“考試能力”、絕不配與中國學生相提并論。    但是,在碩士以上的層次,中國學界的學術水平反而遠不如日本。    在企業(yè)里的表現也一樣,日本學生實踐幾年之后的成就更遠非中國學生可比。    是因為硬件設施差嗎?也不對,至少在高等學校之間沒有可明顯感受出來的差異。是體制問題嗎?也不對,日本的“鐵飯碗”、“大鍋飯”比中國要嚴重得多。    在論壇上與國內主流經濟學家或其代言人辯論幾番后,我一下子明白了中日教育體系的根本差異,那就是有無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比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東西。有了科學精神,無限的科學知識可以通過研究得來,如果科學精神不在了,再多的科學知識也只是別人的財富。    人在求學的最初階段,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比科學知識的灌輸更重要。    日本的小學課程要求內容極少,每天早早放學,基本沒有家庭作業(yè),即使有也是查資料、調查之類的輕松事情;上課時經常請山野村夫、三教九流來做交流報告;經常組織學生去戶外旅游參觀考察,涉獵人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學各方面在生活中的實用,老師常在途中進行提問,讓學生們自己尋找答案。學生們常去的地方是未來科學館、船舶科學館、江戶博物館等等,許多大企業(yè)也在參觀之列。    未來科學館展示了日本的最新技術成就,H-2火箭發(fā)動機、磁浮列車、太空艙、機器人、燃料電池……或實物,或模型,或原理演示;很多展品還可以實際操作和實驗,工作人員在旁耐心地解說、指導和答疑。在這里,孩子們被種下了科學精神和實踐的種子,培養(yǎng)了科學的興趣,灌輸了“技術立國”的思想。普通日本人包括家庭主婦都知道自我表現技術的重要。    船舶科學館展示了日本航海的歷史,其實也記錄了日本成為一流工業(yè)國家的歷史。當時最大的水上飛機、最大的艦炮……面對這些巨大的展品,可以深切體會到現代工業(yè)的力量和人的渺小。    東京舊稱江戶,江戶博物館是東京歷史的見證,其實也是日本歷史的縮影。在博物館的現代部分,展示的是日本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輛黃包車、第一輛摩托車、第一輛汽車、第一臺電視、第一臺洗衣機……面對這些粗糙幼稚的展品,體會到“民族第一”的重要,每個“民族第一”的誕生,都標志著民族的一次躍進,邁入一個新時代。    日本的國家電視臺每周二有固定欄目《projectX挑戰(zhàn)者們》,講述的是這些第一背后的動人故事。那些無名的挑戰(zhàn)者們在簡陋的條件和艱苦的環(huán)境下,克服重重困難,歷經無數失敗,去拼搏,去奮斗,去構筑民族的基礎和柱石。節(jié)目的末尾會邀請?zhí)魬?zhàn)者們或親朋故舊到演播室做客,連同那粗糙幼稚的日本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作品。欄目的主題歌《地上之星》,催人奮進,催人淚下。挑戰(zhàn)者們是地上璀璨的明星、民族的脊梁。    到這些展館見學,我總是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青少年宮、航模隊、無線電小組……    當時小學校有航模隊,自己動手組裝模型飛機、動力、遙控等,很能夠鍛煉人,比現在小孩子直接買有意思多了。而今它們安在?我現在做工程,非本專業(yè)的知識,基本都是那個時代留下的。    在我的祖國,有人建國家大劇院,有人提議建“文革”博物館,有人拍攝格格和皇阿瑪,聽說有人還要去拿奧斯卡獎。但可曾有人提議修建中國的未來科學館、中國的江戶博物館、拍攝中國的《projectX挑戰(zhàn)者們》?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人會修漂亮的中心廣場給領導巡視,有人會修連片的開發(fā)區(qū)等外商投資,有人會把教育??瞠劷o高考狀元的班主任??墒?,當年中小學的無線電小組、少年宮科技活動,還有工業(yè)基礎課的現場實習,還有人組織嗎?當年覆蓋所有縣城的公立圖書館,所有鄉(xiāng)鎮(zhèn)都有的文化站,如今還有多少在運行?    東渡日本,讓我理解了現代國家的力量所在。    科學精神、長遠眼光和合作精神是一個民族復興的動力。科學精神是要腳踏實地,在實踐中、在現場中找出問題,發(fā)現規(guī)律,不斷修正前進的航向;長遠眼光是要使民族的每個成員從心底認識到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財富,才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合作精神則是集合民族全體的智慧和力量,去共同拼搏奮斗。    有了科學精神、長遠眼光和合作精神,具體采用什么樣的道路和模式并不重要。無論是計劃還是市場,保護還是開放,公營還是私營,沒有哪種模式是先驗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    英美模式、日本模式、蘇聯模式都只是在特定歷史條件和人文環(huán)境下的產物,有它們各自的合理性和特點,并不一定適合現在中國的人文環(huán)境和新的歷史環(huán)境。那么,“可重復、可檢驗”的科學精神就非常重要,需要制定長遠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分階段的發(fā)展步驟,在每個發(fā)展階段不斷進行實踐檢驗,找出實踐結果與理論期望的差異,找出新問題,總結新規(guī)律,不斷調整具體的實施方法。    但是,科學精神、長遠眼光和團結合作精神卻是我們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缺失的。我們的公民是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理性經濟人理論又進一步促使其散沙化。    散沙化、原子化使得個體沒有能力進行長遠規(guī)劃,而是追逐眼前的蠅頭小利;散沙化、原子化又使得個體沒有力量,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神奇理論和天堂般的制度上。過去崇拜的是孔圣人,后來則是洋理論,現在又是制度崇拜,總之就是神靈崇拜。以為有了神靈就自然可以進天堂,而唯獨沒有信仰科學精神。    如果缺乏科學精神、長遠眼光和合作精神,即便GDP增長率、基礎設施、外匯儲備、房地產……各種表面的經濟數據非常絢麗奪目,但民族賴以立足的根干——技術力卻令人憂慮。    如何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合作精神,讓每個人樹立對事物的客觀認識,真實地認識社會的本質,建立踏實理性的“格物致知”態(tài)度,正心誠意地面對自己的不足,不無據空談“治國、平天下”、打破“推理假設”的理論依據,是每個中國人都需要認真對待和思考的。    ——鐘慶

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讀到這本書之前和之后,我的人生軌跡是完全不同的,就好像圣經能帶給人的改變一樣,從之前和大家一起的盲目樂觀,轉變?yōu)槟軌蚶硇钥创袊F在存在的各種問題。    ——冰塵絕霜    看完這本書,我們的確需要反思,就日本而言,我覺得我們最需要向他們學習的一點就是如何“向強者學習”。    ——楚山秋    愚蠢小豬的這本書可謂紅極一時的經典之作,它起的作用遠遠超過一般的經典,并存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關于現代經濟真實面目的大討論,這次大討論打破了對西方經濟學和市場經濟的迷信,打破了對市場經濟的迷信,在中國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高原紅

編輯推薦

《大國之道:中國憑什么實現強國夢》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薦

在讀到這本書之前和之后,我的人生軌跡是完全不同的,就好像圣經能帶給人的改變一樣,從之前和大家一起的盲目樂觀,轉變?yōu)槟軌蚶硇钥创袊F在存在的各種問題。 ——冰塵絕霜 看完這本書,我們的確需要反思,就日本而言,我覺得我們最需要向他們學習的一點就是如何“向強者學習”。 ——楚山秋 愚蠢小豬的這本書可謂紅極一時的經典之作,它起的作用遠遠超過一般的經典,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關于現代經濟真實面目的大討論,這次大討論打破了對西方經濟學和市場經濟的迷信,打破了對市場經濟的迷信,在中國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高原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國之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這本書使我的思想認識產生了全新的變化,好的國家應該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而中國就像一顆古老的大樹,營養(yǎng)不良還長滿病蟲和病菌,需要從根到葉的治療,需要充足的陽光和純凈的空氣和無污染的水分。
  •   這本書的文字和插圖都很好看,是一本很有見地,也很有品位的書。
  •   如題,看目錄,和作者的上一本書:《刷盤子,還是讀書:反思中日強國之路》幾乎一樣啊,是換了個名字,加點插圖么?
  •   作者愚蠢小豬揭示的世界經濟發(fā)展中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地借鑒和思考。只有這樣腳踏實地的學習,中國人才會真正聰明起來,中國文化真正發(fā)展起來,經濟才會隨之得到真正的發(fā)展,而不是用巨大的資源消耗來換取可憐的一點點“代加工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