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翟玉忠 頁數:285
Tag標簽:無
前言
有幸先睹玉忠先生的《中國拯救世界》書稿,不禁眼前一亮:中國尚有如此以經世濟民的實用精神、探求中國文化瑰寶的學者,可謂國之幸矣!玉忠先生首先提出一個人們熟知、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細致研討的問題:為什么中華文明能夠與自然相和諧、綿延五千年而不衰?玉忠先生從政治、經濟、生活方式等多角度,將其歸結于中華文化的精髓——內圣外王之道。這種內圣外王之道,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概念,而是一種制度,一種模式,其中蘊含著解決當代世界環(huán)境與和平問題的根本方法。玉忠先生的大作,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中國人獨特的政治制度、偉大的知識體系和理性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深刻反思中國知識界自絕于中國文化、屈膝跪拜西方文化的歷史悲劇。百年來,中國文化人已習慣,一切皆“西是而中非”,“西長而中短”。文化自卑,病人膏盲。這是一種真正的“新蒙昧主義”,籠罩百年中國知識界。二十多年前,中國知識界有一個流傳甚廣的三段式:近代中國嘗試器物現(xiàn)代化失敗了(洋務運動),制度現(xiàn)代化也失敗了(戊戌變法),只有根本從“文化心理結構”上去實行“文化現(xiàn)代化”,才能真正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在當時中國文化人心目中,西方正代表了人類的“現(xiàn)代文化”,中國則還處于尚未啟蒙的“前現(xiàn)代”。西方的今日,必然是中國的未來。因此,走向西方,就是走向未來、走向現(xiàn)代,此即所謂八十年代的“文化啟蒙”。自己深度蒙昧,還自命要給別人啟蒙。荒謬可笑,不亦甚乎?二十多年已逝矣。盡管今日中國知識界相當一部分人依然沒有走出這種“八十年代”思維模式,但已經有人數可觀的中國知識界人士,開始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對當時這種走向西方的“西化熱”進行反省。當初的中國人是多么浪漫,飄離自己腳下的大地,對蔚藍色西方充滿天真的夢想。這可以理解,因為當時人們都是從書本上去想象憧憬西方之今日——中國之未來。
內容概要
《中國拯救世界:應對人類危機的中國文化》主要內容:與西方經濟學將生態(tài)系統(tǒng)排斥于經濟生活之外不同(西方學者在定義“經濟學”這個概念時所指的“稀缺資源”主要是指能夠生產用來分配的商品的資源),華夏禮義文明最顯著特點就是從政治、經濟、價值觀、生活方式等角度維系有限自然資源與無窮人類欲望間的平衡。在生態(tài)危機越來越嚴重的今天,人類要想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只有走上華夏禮樂文明的康莊大道經由形式上的不平等實現(xiàn)實質上的平等,靠復雜的制衡機制實現(xiàn)社會各階層之間、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在此意義上,華夏禮義文明成為21世紀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
作者簡介
翟玉忠,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財經評論家。原《中國產經新聞》國際部主任,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法制新聞》雜志社新聞部主任,現(xiàn)任新法家網站(中英文版)總編輯。
主要著作:《道法中國——二十一世紀中華文明的復興》(2008年);《新帝國主義時代與中國戰(zhàn)略》(與房寧、王炳權合著,2003年)。
譯著:《孔門理財學》(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原書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1年出版;2009年)。
書籍目錄
代序導言 中華文明——21世紀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 與西方經濟學將生態(tài)系統(tǒng)排斥于經濟生活之外不同(西方學者在定義“經濟學”這個概念時所指的“稀缺資源”主要是指能夠生產用來分配的商品的資源),華夏禮義文明最顯著特點就是從政治、經濟、價值觀、生活方式等角度維系有限自然資源與無窮人類欲望間的平衡。在生態(tài)危機越來越嚴重的今天,人類要想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只有走上華夏禮樂文明的康莊大道經由形式上的不平等實現(xiàn)實質上的平等,靠復雜的制衡機制實現(xiàn)社會各階層之間、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在此意義上,華夏禮義文明成為21世紀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 一、維齊非齊:形式上的不平等才能實現(xiàn)實質上的平等 1.何為“華夏” 2.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3.形式上的不平等才能實現(xiàn)實質上的平等 4.維齊非齊與“普遍正義 二、四民分業(yè):一種復雜的勞動分工理論 1.中國古典四民分業(yè)理論 2.四民間復雜的制衡關系 3.中國古典經濟思想中最典型的市場調節(jié)方式 三、華夏禮義文明:21世紀拯救世界的諾亞方舟 1.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 2.制國用,量入以為出 延展閱讀:等級意識扎根大腦上編 內圣之路 與西方消費主義不斷激發(fā)人類欲望、縱情自恣相反,中華禮義文明主張節(jié)制人類欲望,少私寡欲,以達到人類無限欲望與有限自然資源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因為資源的有限性,欲望越強,人類幸福之路越窄,人的幸福感越容易減少;節(jié)制欲望,相對于有限的資源,等于拓寬了人類幸福之路,人的幸福感也就越容易增加。故《老子》云:“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隋代大儒王通也說:“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文中子中說·王道篇》)面對全球性的生態(tài)危機,堅持當代西方主流社會放縱欲望的生活方式還是遵循囚人情節(jié)人欲的華夏禮義之道,這是人類必須做出的生死抉擇! 第一章 禮——21世紀人類生活方式革命 1.人類必須做出的生死抉擇 2.道:內靜而外敬 3.禮:因人情節(jié)人欲 4.21世紀的人類生活革命 延展閱讀:日本培育精英注重心性的修行 第二章 禮之用,和為貴 1.中華原典對“和”思想的闡述 2.“和”與中國古典政治經濟理論 3.“和為貴”,不是“同為貴” 延展閱讀:(禮記·中庸)中的入道秘訣 第三章 恢復中華禮義文明傳統(tǒng)的尚武精神 1.男兒是弓 2.目標之箭 3.武是國魂 4.國魂之殤 延展閱讀:諸葛亮的“修身三書”中編 外王之學 社會內部的動態(tài)平衡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基礎,中國古典政治經濟理論的最顯著特點是由一個代表社會整體利益的中性政府平衡各階層關系,防犯個別利益集團壟斷公共權力,防止影響全社會穩(wěn)定的階級鴻溝的出現(xiàn)而西方民主政治的特點是作為利益共同體的黨派自由競爭,以海盜分贓的形式瓜分公共權力和社會資源。這種政治不是中性的,始終代表個別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所以,中國古典政治經濟思想反對黨爭,對超黨派政治孜孜以求這使得中國傳統(tǒng)政府呈現(xiàn)法治(rule of law)、共治(rule With all)和自治(rule by self)的特點——它比1863年亞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說》(Gettysburg Addless)申提到的民有(of the people)、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for the people)政府具有更為深廣的內涵?!〉谒恼?“中國模式”的歷史之維 1.國學成了割裂中國本土學術的西學 2.中國文明發(fā)展的內在邏輯 3.中國政治的超黨派特征 4.再造當代人文學術 延展閱讀:資本主義是奢侈的產物 第五章 論中國古典法治、共治、自治政府 1.法治(rule of law) 2.共治(rule with all) 3.自治(rule by self) 延展閱讀:《黃帝內經》中的中國古典政治經濟原則 第六章 中國被趕上了民主懸崖 1.東西方獨立的政治演化進程 2.中國科舉制拯救了西方民主制度 3.民主懸崖上的沉思 延展閱讀:《九章算術》是中國古典政治經濟的應用數學下編 大道一貫 西方學術源于古希臘私學,而中國學術源于西周王官學。二者學術起點的不同似乎決定著:西方學術的發(fā)展呈現(xiàn)不斷分科和碎片化的趨勢,而中國古典學術則在長達兩三千年的時間里保持著統(tǒng)一和互通的特點現(xiàn)代科學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人類知識視野的不斷擴張使東西方知識體系的統(tǒng)一成為可能,而這種心智上的統(tǒng)一是人類實現(xiàn)持久和平和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條件! 大道一以貫之,這是怎樣偉大而激動人心的宇宙圖景啊!誠如幾十年前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言:“所有的宗教、科學和藝術都是同一棵樹上的枝條,人類對這三方面的追求都是為了從單純的物質世界里提升,而達到自由。 第七章 大道一貫——論人類知識體系的統(tǒng) 1.科學與宗教的統(tǒng) 2.內圣與外王的統(tǒng) 3.嶄新的知識地平線 延展閱讀:13世紀一位喀巴拉信徒的修行實錄 第八章 中國學術與西方學術的分野 1.錢穆在臺北素書樓上孤獨的吶喊 2.東西方迥異的思維方式 3.東西方學術范式的不同 延展閱讀:房中者,性情之極.至道之際 第九章 重新認識中國古典學術體系 1.西周史官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典學術 2.再談“六藝” 3.中國古典學術的輝煌大廈 延展閱讀:中國姓氏制度的世界意義附錄一 我的孔子觀(答武漢子貢書院院長陸聲俊先生)附錄二 讀翟玉忠先生《論中國古典法治、共治、自治政府》附錄三 從翟玉忠先生《中國古典經濟學及其三原則》談起附錄四 《道法中國》與中國本土政治經濟學附錄五 關于美國要在道義精神上全面征服中國的備忘錄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中國古典政治經濟理論特別強調節(jié)制資本,防止商人階層壟斷國家政權。這使中國長期存在一個代表人民整體利益的中性政府,沒有陷入資本主義的泥潭之中。因為正是商人階層獨大導致社會失衡,才使今天美國這樣的國家陷入政治信任危機和經濟金融危機寸一幾乎不能自拔。需要指出的是,節(jié)制資本不是消滅資本和資本家階層,也不是專門針對商人的政策。比如為了防止政治權力轉化為經濟利益,中國歷代都強調“食祿者不得爭利”等等。節(jié)制資本是為了制衡商人階層,《禮記·坊記第三十》引用孔子的話說:“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jié)文,以為民坊者也。故圣人之制富貴也,使民富不足以驕,貧不至于約?!保ù笠馐牵核^禮,就是順應人情而為之制定控制的標準,以作為防止百姓越軌的堤防。所以,圣人制定出一套富貴貧賤的標準,使富起來的百姓不足以驕橫,貧下去的百姓不至于窮困。)工業(yè)時代以前,農業(yè)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財富來源,抑商重農是中國持續(xù)數千年的國策,是節(jié)制資本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們的先哲看來,四民間并不具有完全均等的地位。商人階層更容易壟斷經濟,進而導致政治社會結構的整體失衡。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清楚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仆,物之理也。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保ù笠馐牵悍彩蔷帒舻陌傩?,對于財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會低聲下氣,多出百倍的就會懼怕人家,多出千倍的就會被人役使,多出萬倍的就會為人奴仆,這是事物的常理。要從貧窮達到富有,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太史公這里還應加上一句話:商不如政!戰(zhàn)國時代衛(wèi)國巨商,后來成為秦相的呂不韋和今天的美國猶太商人一樣懂得投資政治的巨大利益。《戰(zhàn)國策。秦策五》載:“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其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橛裰A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唬骸窳μ锛沧鳎坏门掠嗍?;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薄ù笠馐牵哄ш柹倘藚尾豁f到邯鄲去做買賣,見到秦國人趙為質的公子異人,回家便問父親:“農耕獲利幾何?”其父親回答說:“十倍吧?!彼謫枺骸爸閷氋I賣贏利幾倍?”答道:“一百倍吧?!彼謫枺骸叭绻麚砹⒁晃痪髂??”他父親說:“這可無法計量了?!眳尾豁f說:“如今即便我艱苦工……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中國傳統(tǒng)生活智慧一直強調順應自然,因人情、節(jié)人欲。人情是價值的合理限度,這意味著一種可持續(xù)的穩(wěn)健生活方式。翟玉忠先生的新著向人們力薦中國傳統(tǒng)生產生活智慧,試圖以此糾正違反自然的、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揮霍無度的生產生活方式。這是理性的呼聲,正義的吶喊!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聯(lián)合國教科文“哲學日”中國項目主持人 趙汀陽 玉忠先生這本新作,不僅意在拯救世界,更重要的是意在拯救中國自己:拯救延綿數千年、中絕百佘年的中國文化精氣神!五四或更早甲午以后,中國文化“精英”在精神上“揮刀自宮”,不斷貶低、棄絕中國自己的文化,長期以西學取代中學。文化自我殖民……玉忠先生此書,雄辯論證中國本土學術文化的卓越智慧和現(xiàn)代價值,是對迷信西方文化的中國知識“精英”新蒙昧主義的一記棒喝! ——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史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河清 我行年七十,在美國居住廠二卜五年、在大陸生活八年,在臺灣超過半輩子,可說對中、西生活方式均有深切感受,生活方式是文化的形成與文明的呈現(xiàn),中國的倫理道德可以放渚四海,西方的創(chuàng)造開拓則可以為世界提供物匝的進化。但由于人類追求有形的物質進化,拋棄了精神層面的倫理道德,就形成內心空虛惶恐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下愚者拜天求神,中智者得過且過;世人都應該細讀玉忠先生這本書,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生活方式的認知,發(fā)為心聲,著書立說。就現(xiàn)在大陸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功利掛帥原則的社會風氣而言,有醍醐灌頂的功能,在舉國上下追求財富,超趕美的風潮中,斯人也而有斷言,適當其吋,應為一贊! ——原美國加州《論壇報》社長,臺灣資深評論家 阮大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