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法)達妮埃爾·薩樂娜芙 頁數(shù):440 譯者:黃葒,沈珂,曹冬雪
Tag標簽:無
前言
對今天的中國讀者來說,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名字或許會讓人只聯(lián)想到一個確切的歷史時期,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她出版巨著《第二性》的那個年代。但這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因為一句革命性的話濃縮了全書的精華:“女人不是先天生就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對致力于推動男女平等的有志之士而言,這句話不啻為一個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的確,通過這句話,西蒙娜·德·波伏瓦肯定了區(qū)分兩性的大多數(shù)特征都不是先天特征上的差異,而是讓兩性角色分配合法化的一種人為建構(gòu):賦予一個性別(男性)對另一性別(女性)的統(tǒng)治權(quán)。分給男性的是:公共空間,行動,思想,政治;分給女性的則是:私人空間,持家,照顧孩子、病人和老人。一切都把女人歸結(jié)到“為人母”這一能力之上,以此禁閉她們、限制她們。但對西蒙娜·德·波伏瓦而言,母性應(yīng)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義務(wù),一個范式或是一種由天性注定的命運。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她激進的女權(quán)主義,在中國、在其他地方顯然也一樣。在高度工業(yè)化的國家,如歐美,尤其是在一些正在崛起的國家,兩性平等遠沒有得到完全實現(xiàn),即使女人取得了一些新的權(quán)利。
內(nèi)容概要
“戰(zhàn)斗的海貍”:1939年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一張小照片背面的寫下的這幾個字就像一個許諾,描繪了她在私人和公共生活領(lǐng)域同樣一絲不茍的人生規(guī)劃。 戰(zhàn)后、冷戰(zhàn)時期、反殖民時期的政治沖突把她推向激進,思想中幾乎沒有懷疑、寬容和妥協(xié)的余地。她作品的大獲成功,《第二性》在并非全是女性的讀者那里引起的全球性反響,勾勒出了她的形象,之后《回憶錄》讓這一形象更加鮮明。一個被她塑造、由她掌控、清晰明確的形象。有時候缺少一個狂熱的、被生活的熱忱和虛無的恐懼所困擾的女人內(nèi)心的種種矛盾。 描繪西蒙娜·德·波伏瓦作為“戰(zhàn)斗的海貍”的形象,同時也意味著在講述20世紀,這個“極端的世紀”。一個徹底對抗的世界,法國知識分子在其中還有一個角色可以扮演,那就是“偉大的良知”,慷慨激昂、不屈不撓,有時到了盲目的境地。種種偉大意識形態(tài)的破滅、歐洲霸權(quán)的終結(jié)、全球化都標志著我們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但重讀西蒙娜.德.波伏瓦火熱的作品,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把對絕對的熱衷讓位于一種對她曾經(jīng)直面的大問題沒有給出答案的相對主義,我們是否該因此而沾沾自喜?
作者簡介
達妮埃爾·薩樂娜芙(1940-)法國作家。巴黎高等師范學(xué)院畢業(yè),曾任巴黎十大文學(xué)教授多年,費米娜獎評委,《世界報》、《歐洲信使》、《現(xiàn)代》等報刊雜志特約撰稿人,發(fā)表著作三十余部,有小說、戲劇、散文、游記、論著,多次獲法國和歐洲的文學(xué)大獎,如小說《古比奧之門》獲勒諾多獎(1980),她本人因文學(xué)成就獲法蘭西學(xué)院大獎(2005),小說《弗拉加》獲讓·吉奧諾大獎(2005),戲劇《畢竟》獲瑪格麗特·杜拉斯大獎(2006),傳記《戰(zhàn)斗的海貍》榮膺歐洲文學(xué)獎(2008)。
作品:《阿姆斯特丹之旅,或交談的法則》(1977)、《古比奧之門》(1980)、《一個寒冷的春天》(1983)、《幽靈生活》(1986)、《羅馬,換言之》(1986)、《夫妻談話》(1987)、《永別》(1988)、《逝者的饋贈》(1991)、《途經(jīng)東方》(1991)、《城與城》(1991)、《廢墟的原則》(1991)、《魔鬼的三分鐘》(1994)、《死亡信札》(1995)、《強暴》(1997)、《愛情》(2002)、《我們的法蘭西之愛》(2002)、《上帝.com》(2003)、《弗拉加》(2005)、《我們,我們不愛讀書》(2009)。
書籍目錄
中文版序 引言 波伏瓦的肖像:“戰(zhàn)斗的海貍” 第一章 我背負著上帝行走第二章 我們的額頭上寫著孿生子的標記第三章 秋波互送的魔力第四章 時光破碎,大地進裂,我變了第五章 恐懼、憤怒、無能為力第六章 我真正的位置、溫暖的位置,就在您愛意融融的胸口第七章 后世,我不在乎,幾乎不在乎第八章 我年近半百:很快一切都將消失第九章 去親眼看一看行進中的革命第十章 我的內(nèi)心有另一個我在哭泣第十一章 他的死讓我們分離,我的死卻無法讓我們再相聚結(jié)語 若用一句話來概括譯后記 三重奏、四重奏、藍調(diào)芝加哥附錄一 西蒙娜.德。波伏瓦作品列表附錄二 讓-保爾·薩特作品列表
章節(jié)摘錄
問題來了:如何去閱讀這些回憶錄?最常見的問題:如何去閱讀回憶錄?像讀一個歷史敘事一樣去讀,還是像讀一本小說一樣去讀?老實說,兩者兼而有之,盡管歷史和小說跟真實的關(guān)系不盡相同;歷史,就像利科1說的,對過去肩負著某種責(zé)任,是“欠逝者的一筆債”;敘事的唯一任務(wù)就是要嚴謹,它的逼真、布局和魅力所在就在于它的“真實”。沒有哪個回憶錄作家不曉得如何巧妙利用這一模糊:敘事的邏輯總是對真實有些許改動,但并不一定要改頭換面?!拔也粫f出一切”,海貍明確地說過?;蛟S。但沉默并沒有被聽見或被看出來:戰(zhàn)斗的海貍在回憶錄中給出的她的人生、介入和她自己的形象是一個清晰、可理解的形象,沒有拐彎抹角也沒有遮遮掩掩;沒有中斷也沒有接縫。但是無論哪個讀者都不能就此止步不前:否則,他所做的就不能被稱之為閱讀,而只是毫無距離地全盤接受他所陌生的一長串畫面和詞語的展現(xiàn)。閱讀,是一種疏離;閱讀,是潛入文本的表面之下,為了能把文本掀起,看到審視、理智、批評和自省精神的薄薄的刀鋒。不是為了刻板地運用這種現(xiàn)代的激情,可悲的激情中最可悲的一種——不信任;或者是嘗試去窺破他永遠無法破解的秘密;或者是懷著病態(tài)或惡意的好奇心去尋找隱藏在說出的話“背后”的東西;而是為了圓滿地完成讀者的使命,如果沒有這一使命,文本只不過是些死氣沉沉的文字。一個文本只有通過被閱讀才得以存活延續(xù);閱讀有一種積極的、催化和生成的作用;它會在閱讀者的身上動員起力量和稟賦,為了去挑戰(zhàn)一個文本,面對它,賦予它生命。但是閱讀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回憶錄是一項難得讓人卻步的練習(xí),因為她的行文不容置疑且直接、嚴謹、緊湊,讓讀者不由得肅然起敬,摻雜著他很難疏離的一種文本的誘惑。癡迷的讀者會不由自主地被回憶錄生動、優(yōu)美的調(diào)子所左右。一些不乏尖刻、幽默的人物描寫。某些充滿詩意和遐想的時刻交替出現(xiàn),就像當她提到鮮花盛開的栗子樹或梅里尼亞克紫色的山毛櫸,還有那些憂傷時刻,當自我沾染上了“永遠不再”的色彩。被誘惑、被迷住、被一只堅定的手牽著邁同樣的步子,讀者感到自己受到了挑戰(zhàn);只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付強手,那就得找強中手,對付海貍那就用更多的海貍。在這個讓他一刻不得閑、一直在解釋、描寫、展現(xiàn)、界定、評說、詮釋的聲音中,他必須打破這種不由自主的迷戀。他必須遠離這種影響,進而打破她施加于他的控制和癡迷;他應(yīng)該學(xué)會依靠自己,從自始至終貫穿回憶錄的強烈信念中抽身出來,為了能夠仔細、忠實、客觀地審視它,迫使文本打開、展現(xiàn)在他眼前。在這種奇異的體驗中,讀者應(yīng)該和海貍本人一樣思想活躍和堅定。因此,也要富有戰(zhàn)斗精神。要用海貍寫作回憶錄的方式去閱讀它,以同樣警醒、熱切的節(jié)奏,不滿足于回憶錄呈現(xiàn)出的正面的視角。要敢于去探索。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為了嘗試在一個警醒的思想和不容置疑的行文的迂回處去理解海貍,他就必須重新把回憶錄放回到她的全部作品的整體中去,把它們從海貍本人刻意賦予它們的特殊位置上拉下來。首先要在這根結(jié)實的主軸上嫁接海貍其他的自傳性作品:她的信件、日記、青春手記,都是在她去世后發(fā)表的,就像在一根多分支的樹干上嫁接枝葉一樣。同樣也要鏈接上她的論著和小說,在相應(yīng)的位置、相應(yīng)的時間,根據(jù)他們各自的導(dǎo)向,因為所有作品都見證了她最初的計劃,全都在她的人生中編織了一些預(yù)告了隨后的真實事件和經(jīng)歷過的感情的夢想和思緒。最終,把她的全部作品——不論小說、論著,還是回憶錄——重新放回到見證了作品誕生的那個時代,作品所反映、所折射的那個時代中去。那個薩特和她一起寫書、體驗友誼和愛情、規(guī)劃他們的行動的世界,他們外出拜訪、游歷的世界,還有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一個通過他們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一個他們所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的世界的樣子,有時這一形象更契合他們的愿望而不是現(xiàn)實本身。1955年,他們在中國做了一次“官方”旅行,她帶回了她的手記——《長征》,而當時的中國究竟為何?多年來她陪伴薩特去蘇聯(lián),而蘇聯(lián)究竟為何?他們?nèi)タ?、去理解、去分析大寫歷史的方式并勾勒出了他們自身的形象:和他們同時去閱讀那段他們所經(jīng)歷的歷史,讀到的并不總是同樣的歷史,對同樣的事件也不會給予同樣的關(guān)注。透過所有這些角度,海貍的形象失去了這種回憶錄賦予它的有點造作、刻意的一致性;它有了新的、讓人始料不及的起伏。呈現(xiàn)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海貍形象;不停地衍射和反射、解構(gòu)和重組,根據(jù)不同作品、不同觀點、不同時刻——緊張的時刻和放松的時刻,快樂的征服時刻和沮喪的絕望時刻。一些公開的戰(zhàn)斗(和時代、和錯誤、和背叛、和時間)和一些沉思甚或憂郁的小憩。置身其間,海貍失去了有時過于明晰的輪廓,一些陰影在游移,一片云朵在奔走。我們可以把這些身影稱作是“變形影像”,只有把圖畫放在某一個確切的角度才能看得清楚。閱讀的作用正在于此:不停地變換角度——逐字逐句從各個角度去閱讀。一切都在作品里,沒有任何東西是在游離在外的。沒有隱匿的世界:一切都在作品中呈現(xiàn),但有時躲在角落里,有時完完全全暴露在光線之下,但有時也像埃德加·坡’的《失竊的信件》一樣不可見。作家的一生就像一座大樓,只有作品才是登堂入室的鑰匙;當作者死去,他就完全退隱在他所留下的作品里面。他活在他寫下的每一個文字里,但永遠都不是直接或透明的,他永遠都是“真”的,不管是他描述一連串的真實事件,還是當他創(chuàng)造了虛構(gòu)人物讓他們代言或當他以“我”自詡的時候。在對奧爾嘉的感情問題上,誰更加“真實”?是經(jīng)歷過1935—1937三年漫長的關(guān)系危機后最終和她和平共處的西蒙娜·德·波伏瓦還是弗朗索瓦茲?1943年《女賓》中作者的替身,她殺害了格扎維埃爾——奧爾嘉的替身,因為“一切意識都在追求他者的死亡”?
后記
每個心靈的成長歸根結(jié)底都是孤獨的:在時間的魔沼里迷失、陷落,沒有人聽見你撕心裂肺的呼救,必須靠自己在黑暗中一陣慌亂的摸索,在絕望沒頂之前抓住那根自救的繩索,奮力從命運的泥潭里掙脫出來,像那朵智慧的蓮花。1926年,18歲的西蒙娜·德·波伏瓦決定開始寫日記,“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剛剛出現(xiàn)了一個徹底的斷裂”。斷裂,意味著和童年、和過去生活的訣別。第一次放逐,被放逐到一個沒有庇護的成人世界,一個人站在存在令人眩暈的黑洞面前,她第一次如此強烈地意識到了自我,感到一種“填滿”的需要。用什么去填滿,文字?或許。一開始只是朦朦朧朧的預(yù)感,預(yù)感到內(nèi)心寂寞的發(fā)酵、一個正在化蛹成蝶的“我”,要積聚力量,為自己打造全副甲胄,必須堅強,足夠堅強,然后就可以勇敢地面對,一切苦厄。
編輯推薦
《戰(zhàn)斗的海貍:西蒙娜·德·波伏瓦評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