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夫論箋校正

出版時間:1985-0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符  頁數(shù):492  字數(shù):389000  譯者:彭鐸 注解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子書是我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書產(chǎn)生在春秋末到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結(jié)晶。秦漢以後,還有不少思想家和學者寫過類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優(yōu)秀的作品。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華書局修訂重印了由原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這套叢書匯集了清代學者???、注釋子書的成果,較為適合學術(shù)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幾十年特別是一九四九年後一些學者整理子書的新成果,所收的子書種類不夠多,斷句、排印尚有不少錯誤,為此我們從一九八二年開始編輯出版新編諸子集成,至今已出滿四十種。
新編諸子集成所收子書輿舊奉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經(jīng)常要閱讀或查考的書。每一種都選擇到目前為止較好的注釋本,有的書兼收數(shù)種各具優(yōu)長的注本。出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還有不少讀者提出意見建議,幫助我們修訂完善這套書,在此謹致謝忱。
本套書目前以平裝本行世,每種單獨定價。近期我們還將出版精裝合訂本,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
凡例
卷一
 贊學第一
 務(wù)本第二
 遏利第三
 論榮第四
 賢難第五
卷二
 明闇第六
 考績第七
 思賢第八
 本政第九
 潛嘆第十
卷三
 忠貴第十一
 浮侈第十二
 慎微第十三
 實貢第十四
卷四
 班祿第十五
 述赦第十六
 三式第十七
 愛日第十八
卷五
 斷訟第十九
 衰制第二十
 勸將第二十一
 救邊第二十二
 邊議第二十三
 實邊第二十四
卷六
 卜列第二十五
 巫列第二十六
 相列第二十七
卷七
 夢列第二十八
 釋難第二十九
卷八
 交際第三十
 明忠第三十一
 本訓第三十二
 德化第三十三
 五德志第三十四
卷九
 志氏姓第三十五
卷十
 敘錄第三十六
附錄一傳贊
附錄二序跋
附錄三著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潛夫論箋校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我買到了一部在中國失傳了上千年的珍貴圖書——日本天明本《群書治要》,一段塵封的歷史也隨之浮出水面。 《群書治要》是唐初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根據(jù)唐太宗的要求而編纂的。此書取材于六經(jīng)、四史、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晉代,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經(jīng)、史、子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余萬言。是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經(jīng)典之作。
    然而,由于中國的雕版印刷術(shù)在唐代末年剛剛起步,魏徵等編撰的《群書治要》在未能廣泛流布,僅僅以抄本的形式在皇室內(nèi)部流傳。所以,到了宋代,《群書治要》就失傳了,《宋史 藝文志》已不見記載。
    所幸的是,日本金澤文庫藏有鐮倉時代(1192―1330年)日本僧人手寫《群書治要》的全帙。此時,正值中國的宋元時代,根據(jù)所能看到的文獻,當時的對外文化交流,遠不如唐代那樣繁盛。按照一般的推測,鐮倉時代的日本僧人寫本,應(yīng)該是傳抄本,底本很可能是遣唐使帶回的抄本。此僧抄本每葉十二行,一行約十七字。卷中有日本后深草天皇建長年間(1249―1255年)至花園天皇延慶年間(1308―1310年)日本清原教隆、藤原敦周、藤原敦綱、藤原經(jīng)雄、北條實時和金澤貞顯等學問大家的手識文。后來,此書歸德川家康,他在得到這個本子后,曾于1616年(日本元和二年)正月命令用活字排印。但此時的《群書治要》已經(jīng)缺失卷第四、卷第十三和卷第二十,殘存四十七卷了。今存《本光國師日記》“元和二年”條中,記錄了當時江戶幕府重印《群書治要》的全過程。《日記》中對于活字排印工序中的“切木”、“雕手”、“植手”、“摺手”、“校合”等,記載非常詳細。半年后,《群書治要》印成五十一部,每部凡四十七冊。不幸的是,此時德川家康突然后去世,印本只是分贈給了德川家康的后裔尾張、紀伊兩家藩主。事實上等于沒有公開發(fā)行,所以流傳在外間的不多。前幾年,中國嘉德曾經(jīng)拍賣過一部,可惜沒有引起充分的注意。
    1781年,也就是日本天明元年,尾張藩主家的大納言宗睦,有感于《群書治要》未能流布,便從楓山官庫中借得原“金澤文庫”藏僧人抄本《群書治要》,重新???786年(日本天明六年)重印本告成,分贈諸藩主和各位親臣。這就是今天流傳于世的天明本《群書治要》,從??秸匠霭?,前后花了5年時間。
    天明本《群書治要》相當于中國的藩府刻本,開版弘朗,選用當時極好的白皮紙印成,細膩而富有韌性。書前前有“天明七年丁未四月朝敬大夫國子祭酒林信敬謹序”、魏征序及尾張國校督學臣細井德民“刊群書治要考例”。原書五十卷,實為四十七卷。林序?qū)懣?,字大如錢。正文每半頁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白口,單魚尾,版心上書“群書治要”,魚尾下書卷數(shù)及頁數(shù),書分兩截,眉批欄約2字高,間有批語。

    天明本《群書治要》問世十年后,1796年(日本寬政八年),尾張藩主得知《群書治要》在中國國內(nèi)已經(jīng)失傳,便以五部移送當時掌管長崎海關(guān)的近藤重藏,托他轉(zhuǎn)送中國。近藤氏以一部存長崎圣堂,一部贈諏訪社,三部贈唐商館,托中國商人攜回本土。因此,最初進入中國的天明本《群書治要》只有三部。根據(jù)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的記載,此書原裝本應(yīng)該是二十五冊,橫18*2 cm,縱31 cm。
    清嘉慶七年(1802年),鮑廷博編撰《知不足齋叢書》,他在第二十一集《孝經(jīng)鄭注序》中提到了《群書治要》:“此書久佚,僅見日本天明刻本”,由此可知,天明本《群書治要》已經(jīng)在中國藏書家之間流傳。稍后,阮元編輯《宛委別藏》,也將《群書治要》編入其中。其題曰:“《群書治要》五十卷,原缺卷四、卷十三、卷二十。唐魏徵等撰,日本天明刊本?!焙髞?,《連筠移叢書》、《粵雅堂叢書(三編)》等都從《宛委別藏》中輯入了《群書治要》,為清人??浼鹆瞬恍〉淖饔?。到今天,它仍然是學者???、輯逸的一部重要的類書。
    根據(jù)相關(guān)資料顯示,目前國內(nèi)僅國家圖書館藏有一部天明本《群書治要》。另外,香港中文大學及臺港各藏一部。其中,臺灣所藏的一部,很可能就是抗戰(zhàn)初期中國存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那一部。上世紀三十年代,北平圖書館善本部主任王重民先生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編寫善本書目時,看到的就是這一部,后來收錄《中國善本書目》中。
    天明本《群書治要》重回中土后,世人驚為秘笈,除了輯入《連筠移叢書》、《粵雅堂叢書(三編)》以及《宛委別藏》外,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和臺灣分別以日本天明本為底本影印出版,涵芬樓還以《宛委別藏》本為底本影印出版了《群書治要》。
    日本天明本《群書治要》的刊刻時間相當于中國乾隆末年,當初進入中國的僅三部,此外不見其他任何記載,考慮到當時清政府的海禁很嚴格,不可能有大量圖書進口。只是到了清代末年,中國國門被堅船利炮打開后,中國人才有機會直接到日本去淘書。根據(jù)《日本訪書記》和《書舶庸譚》的相關(guān)記載,黎庶昌、董康等人在日本訪書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過天明本《群書治要》,但是否采購,則沒有明確的記載,董康本人還曾親見過金澤文庫藏鐮倉時代日本僧人的手寫本。所以,就目前的資料推斷,天明本《群書治要》在中國的存量不會很多,樂觀地估計,也就十部左右吧。就是在日本本國,由于經(jīng)歷了二戰(zhàn)的慘烈掃蕩,圖書資料的破壞也是非常嚴重。
  •   新編諸子集成這套書編寫的很好,正在努力搜集中。
  •   諸子集成
  •   中華書局諸子集成,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此次收藏快全了,該書印刷也不錯。讀起來很舒服。
  •   東漢時期的儒家著作,有新興地主階層的經(jīng)濟思想。
  •   幫同學買的 不錯 很合意
  •   都是經(jīng)典,要慢慢地讀
  •   等待發(fā)掘的財富
  •   古書精華,讀藏兩宜,多讀明智明性。
  •   總結(jié)歷史,敬告當世。
  •   豎排繁體字。也很不錯
  •   好久了,終于買到了
  •   漢代的子書
  •   10年3印
  •   書很好哦,正版的,我喜歡。
  •   買了很多書。。。都不是我看的。。。
  •   很有知識性的書.
  •   了解漢代社會的好書~~~
  •   這套書收集的也差不多了
  •   這套叢書里比較重要的差不多都集全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