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黃文杰 寧波出版社 (2011-06出版) 作者:黃文杰 頁數(shù):467
前言
解讀寧波的新視角袁湛江讀完黃文杰老師的新作《悅·讀寧波》,我情不自禁地打開書房的窗子,有一種破窗而出、展翅飛翔的沖動。目光漸遠、心靜如水,心中漸漸呈現(xiàn)出“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八個字。我在想:為什么這個湖南作者的文字能在面向全球征集的四萬多條寧波城市形象主題口號中脫穎而出、獨占鰲頭?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它最獨到最有創(chuàng)意地表現(xiàn)了寧波特有的文化和形象。略有不同的是,黃文杰老師用的是一本書,一本熔鑄了他的思想、行為、情感、素養(yǎng)以及他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表達的一本書,來闡釋寧波的精神和形象。黃文杰老師是寧波人。確切地說是寧波余姚人,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文化源流——河姆渡文化就發(fā)祥于他的家鄉(xiāng),在中國歷朝歷代的文化名人中都可以找到他的鄉(xiāng)賢,他就是踩著這塊具有豐富營養(yǎng)的土地成長起來的,但是在此之前,我仍然不能斷定他和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有什么必然的淵源。直到我看了這本書,才忽然感覺到,一個風塵仆仆的年輕人,背著自己的行囊,風餐露宿,披荊斬棘,從大氣豐厚的歷史文化中走來,我們分明感受到了河姆渡地層中七千年稻谷的金色光芒在他臉上的映射,我們隱約看到了王陽明、黃宗羲、余秋雨這些文化學人,的精神在他堅毅的目光中閃耀,但他來不及駐足,只是擦一把,臉上的汗水,又匆匆向風云變幻的心靈深處前行,他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勇敢無畏的探索者的背影。這本書對于讀者的價值是,為深度了解和理解寧波、走進和親近寧波提供了一把鑰匙。也許這不是唯一的一把鑰匙,但肯定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一把鑰匙。它是行走的文字。黃老師熱愛他的故鄉(xiāng),就像熱愛他的父母和親人一樣,文字中的溫情和眷戀處處可見。全書以水為線,他把“對四明山水的天然依戀,對運河之水的深情眷顧,對走向大海的天然渴望”都熔鑄在他行走的腳步中,他帶領(lǐng)學生有選擇地走訪了寧波有代表性的水路;而他自己則走遍了寧波的山山水水,在一塊一塊樸素的石板構(gòu)成的古街和青磚灰瓦的建筑中敲擊出古老的回聲,尋找失落的家園;更多的時候,他是在和水的親近與對話中受到觸動,獲得靈感,夕陽下福泉山古井品茗聽山泉淙淙,深山古寺夜訪道士問芭蕉細雨,在余姚古渡聽運河濤聲。到象山港灣中流擊水。讀了黃老師這些寫水的文字,或許你會對寶玉為什么常常用“水”來比喻他喜歡的女孩子而浮出會心的微笑。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v使古時交通不便,但如何能夠束縛得住諸如李白、孟浩然那一顆顆詩一樣的靈魂,而今天的社會已經(jīng)變得如此功利和浮躁,種種限制和誘惑,即使不做浮躁的強盜,大多數(shù)人早已經(jīng)是名利的俘虜了,而黃老師卻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仍然持有一顆純純處子之心。不亦樂乎!它是沉思的文字?!稅?,讀寧波》不僅僅是對寧波山水自然的一種忠實的記錄,也不僅僅是對寧波歷史文化的一種考證和挖掘,我覺得它的可貴之處在于:在歷史的見證面前,黃文杰老師表現(xiàn)出一個知識分子的嚴謹?shù)闹螌W風氣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很多人們司空見慣的歷史定論面前,他沒有輕信定論。也不迷信權(quán)威,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新的觀點進行了論證。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比如說,在討論“余姚河姆渡文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這個問題時,黃老師對把“河姆渡歸結(jié)為長江文化”這一傳統(tǒng)而且具有統(tǒng)治力的觀點覺得有些牽強并提出強烈的質(zhì)疑,他非常鮮明地指出:“就像余姚河姆渡實際上不屬于長江水系,甚至與錢塘江水系也無干。它只是一條源于境內(nèi)四明山夏家?guī)X、奔向東海的叫做姚江的獨立水系沃灌的文明。卻要歸之于長江流域一樣。為什么不能接受?為什么有大江大河才能產(chǎn)生深遠的文明呢?希臘文明影響世界,它與大河毫不相干。我們?yōu)槭裁床荒軖侀_大河文明情結(jié),作一深入地追尋呢?”我以為,這不僅反映了一個年輕人的勇氣,而且表現(xiàn)了一個學者的執(zhí)著。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學術(shù)風氣不很嚴肅的今天,對于一個年輕的教師來說難能可貴。它是飛翔的文字。獨特的視角,凝重的思考,深度的開掘,樸實而又不乏靈動的文字,共同構(gòu)成了《悅,讀寧波》的敘述風格:情趣盎然,韻味悠長。就像是三五好友相聚,以文會友,談古論今,針砭時弊,偃仰嘯歌,清茶淡酒,樂在其中,情趣相投也。我讀黃君之文,始于受人之托,索序于余,總有忙中偷閑完成作業(yè)之感;繼而被書中文字所吸引,常常覺得眼前的文字手舞足蹈,在空曠的視野中跳躍、飛翔,竟然手不釋卷,欲罷不能,興奮得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終于掩卷沉思?;匚队崎L,洗盡鉛華,沉淀浮躁,放飛靈魂,竟有繞梁三日、揮之不去的纏綿。論及寧波人的精神特質(zhì),作者借助地理文化的契機,畫龍點睛,寧波人的特殊氣質(zhì)躍然紙上:“他們有極強的進取之心與冒險精神,他們自由活潑而不甘固守一地,他們出征世界,并不’是因為這塊土地的貧瘠,而是來自大海的召喚?!碧孤实刂v,這本書,不論你從哪一部分切入,只要你是個真正的讀書人,都很容易營造一種對話的氣氛,而且會在對話之中感受到精神回歸家園的那種自由、親切和沖動。當然,黃文杰老師目前還是一個年輕的學者,是一個在普通高中一線任教的教師,每天要面對的是很現(xiàn)實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們還不能奢望他有充沛的精力對寧波文化猶如他的鄉(xiāng)賢前輩那樣精深地系統(tǒng)地研究,目前他也還不具備諸如魯迅、胡適等學者從家鄉(xiāng)走出去經(jīng)過比較鑒別以后形成的更為廣闊的也更為科學的文化視角。但是,我們可以見證的是:黃老師的勇氣和熱情,純粹與執(zhí)著,智慧和素養(yǎng),他踏上了一條健康的學術(shù)之路,因此,我們有理由對這位年輕人充滿期待。
內(nèi)容概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懷著這種樸素的想法,我和2011屆學生在閱讀和寧波相關(guān)的書籍的同時,由山溪到運河、由湖泊到大海實地尋訪舊跡。我們把這一活動課程稱為“沿著水路走讀寧波”。寧波以歷史文化名城獨特而豐厚的底蘊、以樸野而淳美的自然,充實地支撐起歷時三年的文化之旅。在走讀過程中,有心靈感悟,有思想碰撞,記錄下來就成了《悅·讀寧波》。企望這些帶著腳印的文字與圖片,能讓人重新審視生長自己的家園,找尋到滲透地域的襲裹心魂的氣場與力量?! S文杰
書籍目錄
序言解讀寧波的新視角/001地脈梳理/001寧波:沿著水路走讀/003煌煌出海曙/008新江北/021浪漫江東/032彩蝶翩躚鄞州風/042潮涌鎮(zhèn)海/051走向大海的新寧波:北侖/061風韻名邦余姚/069滄海桑田話慈溪/078和樂奉化/089罡風化寧海/096大海之子:象山/106文脈追尋/115儒釋道的圓融與寧波地域人格的成長/117框景沛然流溢的寧波經(jīng)典文學/129用藝術(shù)的眼睛感受寧波/140最華麗的雕刻、刺繡、編織與剪紙/154文化視野下的寧波風景/162熔鑄地域特性的十大風俗文化/170色彩炫美的民間傳說/182溫情浸漫說風物/189燃情綻放寧波人(一)/199燃情綻放寧波人(二)/209山海走讀/223雪裹四明山/225云河漂流/232春到梁弄/238春天,寂靜的庭院/246青山綠水藏秘瓷/253溪口探幽/259前童:美麗石頭村/267醉美南溪溫泉/273松蘭山看海/278風情漁港石浦/284處處烽火臺/290尋訪達蓬山/299招寶山望海/305梅山鹽田:消逝在地平線上的美麗/312東方風來滿港春/320有橋如虹美/325東方可饕餮/331運河流韻/341運河名邑/343古渡·人家/351高橋·故事/356慈城:營造千年的美麗/362新三江口/370天一生水/378煙水月湖/386外灘之戀/394天封塔、永豐庫、安慶會館及其他/403錢湖覽勝/412天童寺聽濤/419鄞南鄉(xiāng)村古韻/425山水相親是鳴鶴/430鄉(xiāng)村,讓城市更向往/437潮起紅幫時尚/443寧波話里聽水聲/450尾記/459讀書·行走/461參考目錄/465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這樣的心態(tài),構(gòu)建的是一種自足圓滿的生活。我們可以比較兩個全國文明村,一個是余姚泗門鎮(zhèn)的小路下村,一個是奉化蕭王廟鎮(zhèn)的滕頭村。兩個名氣都很大,經(jīng)濟實力都很強。小路下村明顯有工業(yè)化色彩,以云環(huán)集團帶動整個村鎮(zhèn)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nóng)業(yè)只是一個點綴,村里是現(xiàn)代化的廠區(qū)與現(xiàn)代別墅交相輝映。滕頭村工業(yè)企業(yè)產(chǎn)值雖不及小路下村許多,但它有特點,它致力打造生態(tài)村鎮(zhèn)、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環(huán)繞前后的農(nóng)莊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樹種得別樣好,園藝業(yè)在全國都有影響。它打造的現(xiàn)代化農(nóng)村生活,滿足人對未來鄉(xiāng)村生活的構(gòu)想,也非常贏得贊賞的眼光:早在1993年就獲聯(lián)合國“全球生態(tài)500佳”。滕頭館是上海世博會唯一的鄉(xiāng)村館,鄉(xiāng)村館里面展現(xiàn)的全是奉化人對于現(xiàn)代文明生活的理解。奉化人喜歡這樣做,也做出了名堂。由此來看,奉化的經(jīng)濟,在寧波地域中,是農(nóng)業(yè)色彩最濃厚的區(qū)域之一。習慣于用工業(yè)化的眼光來看的人,會感到奉化城市化的發(fā)展相對比較遲緩,還是一種小城的味道,道路小,除了溪口和奉化之間的彌勒大道與到寧波的鄞奉路還算整潔開闊,其他簡直是鄉(xiāng)間小道了。有人說奉化發(fā)展相對較慢是因為離寧波太近了,有錢了都到寧波買房子:但實際上關(guān)鍵不在這里,而是奉化人的傳統(tǒng)心態(tài)結(jié)構(gòu)。奉化人崇尚和合、安逸,可能在建置之初,唐官方就有這樣的印象。唐開元二十六年江南東道采訪齊浣,奏諸朝廷,析越州縣地,設(shè)鄞、慈溪、奉化、翁山四縣。并增置明州。奉化的縣治在大橋鎮(zhèn),即現(xiàn)在的錦屏街道。南宋陳著《題奉化圖志揭首》說奉化是“以民皆樂于奉承王化得名”,明曹學儉《輿地名勝志》也說“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奉化人看起來常常歸類為順民之列。但是我們也會驚異于這個區(qū)域里潛藏的桀驁不屈的剛性。799年1月,奉化西箬坑等地山民參加明州栗锃義軍,殺刺史虞云;860年3月,剡西人裘甫率領(lǐng)農(nóng)民起義軍攻人奉化;1130年,董之邵、李佾、任戩率鄉(xiāng)勇在蕭王廟鎮(zhèn)大戰(zhàn)金兵:1644年1月,胡乘龍在雪竇山聚眾起義,其部下與王翊、吳奎明結(jié)合,集寨四明,成了東南沿海重要的抗清勢力;1852年1月,連山鄉(xiāng)農(nóng)民聚眾進城,抗議縣署強征新糧,搗毀縣署:等等。當然,這個抗爭的性格在歷史人物蔣介石的身上表現(xiàn)得更為淋漓盡致。在過去的歷史書上,一直把蔣介石描寫成痞氣十足、殺人不見血的魔王,也不盡容觀。奉化人有這樣的表現(xiàn),可能是受南面臺州地區(qū)的影響,寧海人的性格比較剛健,富有革命性。但奉化人,從根子里講,血液里流淌的肯定不會是決絕的叛逆,而是一種和合。比如說蔣介石,在鄉(xiāng)民的眼里,也就是還原到生活本真來看,可能會更多了解到他包容、和合的一面。蔣介石對母親至孝,走過蔣母墓道,拜過簡樸的陵墓,讀過蔣氏親自寫作的《哭母文》,無不為之惻然。注意蔣介石寫的是“哭母文”,而不是“悼母文”,表現(xiàn)的不是程式性的紀念,而是深透文字的赤子之情。蔣介石與兄長有交惡,終和諧相處。蔣介石對母親指定的婚姻并不滿意,但也為成全母親的意思,與毛福梅生下了蔣經(jīng)國。蔣介石為迎娶宋美齡,答應(yīng)與毛福梅離婚,毛福梅卻依然是蔣氏故宅豐鎬房的女主人。在回溪口的日子,蔣介石依舊常??赐Y(jié)發(fā)妻子,盡他的努力維護臉面上的和合。蔣介石發(fā)跡后想要擴大舊宅,但是有一戶鄰居就是不肯搬遷,不遷也可以,絲毫沒有強力實現(xiàn)的意思。蔣介石在西安事變后,要張學良到奉化靜養(yǎng)思過,請雪竇寺高僧太虛大師講解佛理,可能在心底里希望故鄉(xiāng)的彌勒能給這位血性方剛的將軍有所作用,只是蔣介石當時自己未明白時代大義,張學良在這里感受的多半還是志向難伸。蔣介石一生崇拜余姚人王陽明,王陽明的“心學”里,何嘗沒有和樂的思想呢?也許。到了溪口。見過蔣氏故居門前清清洌洌的剡溪,特別是見過日落之時,婦女們在剡溪邊三五一群搗洗衣服,剡溪邊紅色的燈籠依次亮起,遠處山色蒙上淡靄的風情;然后坐在溪岸上的條石凳上,對著充滿民國風情的長長的街鋪,再聽聽鄉(xiāng)里人用濃厚的聲腔。講講蔣介石兩次回鄉(xiāng)退隱的事情,我們才會從復(fù)雜的歷史中,感受到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奉化人,尤其是溪口人,對蔣氏感情不錯,溪口最好的別墅區(qū)取的名字就是蔣介石媳婦的名字,叫美齡山莊。2008年度浙江評選新魅力之城,奉化榜上有名,省建設(shè)廳專家對奉化的評價是“當代桃花源”。確實,和合的奉化,以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基地、著名旅游度假勝地、最佳休閑人居勝地的魅力,正越來越吸引更多的人去追尋它的風采。在周末,寧波城西的機場路上,上海、江蘇等外地牌照的汽車絡(luò)繹不絕,直奔奉化。這些奔向山林的外地人可能沒有想到過,奉化也是一個沿海的城市,它的海岸線也是比較長的,在瀕臨象山港的一面,排開了莼湖、裘村、松岙3個集鎮(zhèn)。奉化不只是商量崗的滑雪場、三隱潭的泉水、巖頭古村的班溪漂流;不只是水蜜桃、千層餅,各種筍制品:不只是彌勒故事、民國故事;還有一個開闊的海灣。這個海灣盛產(chǎn)肉肥血多、味道鮮美的奉蚶。只是這塊區(qū)域連奉化人也常常遺忘,在明清時,嚴厲的海禁使得這一帶一度居民稀少。奉化的海洋文明并不發(fā)達。讓人振奮的是,奉化人似乎要重新審視被其忽視的海洋的意義。近年來,把開發(fā)象山港、發(fā)展臨港產(chǎn)業(yè)作為統(tǒng)籌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建造浙江造船廠,旨在打造全省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敏杰物流、世捷物流等大型物流公司落戶松岙,圍墾16000畝的紅勝海塘續(xù)建工程主堤合龍,都讓我們想起圍墾大海的慈溪人。相信一座濱海新城的崛起會給人一個嶄新的奉化。
后記
讀書·行走讀書,是一件愜意的事情,讀與鄉(xiāng)土相關(guān)的書,更是一件溫暖心靈的事情。一年以來,我和我的學生就常常一起讀與鄉(xiāng)土相關(guān)的書,感覺特別有意義?,F(xiàn)在我的書桌上,就有《明儒學案》、《方孝孺》、《琵琶記》、《中國繪畫史》、《文化苦旅》等書,還有收錄寧波作家作品的如《古文觀止》一類的文集。犖犖大觀,可能許多同學的書櫥里也會有這樣一些書。這些書籍都是與寧波這塊土地相關(guān),或是這塊土地的生民的智慧,或是對這塊土地的吟唱。無論哪一本。在中國的文學史、文化史上都是非常鮮亮的一筆。老實說,我們的同學雖是高中生,但因為種種原因,實際讀的書并不多,就是連常常列舉的名著也未必真正閱讀過,更何況《明儒學案》一類的巨著呢?現(xiàn)在我們居然收藏起與自己土地相關(guān)的這么多的書籍,自然別樣欣喜。可能這些書,特別《明儒學案》這種學術(shù)性極強的巨著,對現(xiàn)在的同學來說,未必能夠懂得其中的多少,但是我知道他們一定會有一種朝圣的心情,為鄉(xiāng)土超凡的智慧感到驕傲。這些書在身邊,會引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關(guān)注,以及對自己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的確認。說實在話,自己對鄉(xiāng)土也并非很熟悉,更何況去梳理鄉(xiāng)土的文化呢。對其中的一些書不甚明了,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活動,也是逼著自己讀書,因為我總要做到能夠較好地引導(dǎo)學生讀哪些書,怎樣讀這些書,更何況有學生會拿著其中的一些疑問來問我呢:我常常擔心自己會回答不出學生的問題,但我卻時時盼著同學來問我。有時候做老師的快樂真的很簡單:就是與學生互相聊聊讀書的事情,他們讀的角度、想到的方面往往跟我不一樣,我談我的意見,他們有時堅持自己的想法,沒有教參的約束,我們自由地爭論。我感覺自己能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不僅讀,讀書以后還要去尋訪,尋訪回來再細細琢磨,互相交流,寫寫感受,形成一些共識,并出出一些小報紙。我們給活動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沿著水路走讀寧波”,走讀是走與讀相結(jié)合的意思?!白x”使我們對視界充滿期待,“走”使視界最終達到融合,“寫”使走讀的過程充滿內(nèi)省與反思,充滿探究與創(chuàng)造:而“水路”是我們選擇的一個走讀角度。畢竟我們的能力與時間有限,要梳理厚重的寧波文化的全部幾乎不可能,只能選擇一個角度;之所以選擇“水路”,是因為我們想創(chuàng)造一份詩意,擷取最美麗的幾幀,既能抓住寧波的靈魂,感受寧波的容貌,展現(xiàn)寧波的生態(tài)之美,又能在某些細部上讀得細些,領(lǐng)略得充分些。越讀我們越是感到,寧波與水的緣分特殊。比如我們讀慈城,讀馮驥才的一些文章,讀慈孝的故事,我們在慈城孔廟的“明倫堂”,聽語文組梁老師給我們上《論語·沂水春風》一課,我們也禁不住驚嘆慈湖之美;我們讀余秋雨的《鄉(xiāng)關(guān)何處》,當我們走進秋天的上林湖,漫山紅葉掩映下的碧湖是何其絢麗:我們讀李白、陸龜蒙、劉長卿等人的詩,沿著傳說中的唐詩之路走金斤嶺,到曉云、鹿亭漂流,滿耳是山溪潺潺的清唱;我們讀《琵琶記》,尋訪鄞南古村的時候,最動人的就是古樟樹橫蔽的河流、青苔斑駁的石板橋,我們在一條唐代建成的它山堰上久久地徜徉……記錄行跡的相冊中無處不是水的蹤影。中央電視臺“藝術(shù)人生”欄目在河姆渡“雙鳥舁日”雕塑下,共話端午龍舟競江的故事,我們在它的下面舉目遠眺姚江的悠遠;在煙波浩渺的東錢湖畔,我們尋訪南宋的石刻遺址,居然誤人一個千年的古村落韓嶺,撞進古樸的建筑群中,一張張亮麗的照片,,攝取了那一片午后靜謐的陽光,穿街過巷、繞戶人墻的溪流,橫于溪上幾方石頭幾塊木板做成的橋,淘洗水邊一臉寧靜安詳?shù)睦先?,以及我們驚訝的表情:有月湖婆娑的柳影,同學們在芳草洲念四川鬼才魏明倫的《寧波月湖銘》;香港寧波公學的學生來訪時,一起探訪南國書城天一閣,有一張相片定格的是兩地學生在明式簡樸的書櫥前,對著線裝的精美古籍,極力張望深邃的一種眼神,門外就是天一閣的假山與沁綠的池水……對著這些照片,我常常愜意地回味,靜靜地遙想。任何一頁,對我來說,都是充盈溫熱的一景一事。我們力圖使行走充滿詩意,成為充滿情感張力的醉讀。記得四月桃花盛開、春木華滋之時,我們走進了余姚化安山龍虎草堂——先賢黃宗羲曾經(jīng)在此發(fā)憤著述。我們在小小的四合院中舉辦詩會,誦讀姚江畔的先賢的詩文。魏以寧同學給大家讀黃宗羲的《山居雜詠》,“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最是慷慨激昂,當時關(guān)涵立同學拉起了二胡,配以蒼涼的《二泉映月》,其境讓人愴然淚下。不知同學們會不會忘記這些鄉(xiāng)土的美麗,鄉(xiāng)土的傳奇,以及我們曾經(jīng)感受過的不一樣情潮。因為讀,我們的視野遍及自然風景、城市鄉(xiāng)村、風土人情、歷史傳說、文學藝術(shù),乃至人物思想,我們從感性的收存,逐漸走向理性的梳理。繼而在心中,一個一個地域的生命化形象開始清晰起來,比如海曙的繁華、江北的變遷、江東的浪漫、余姚的風韻、慈溪的開拓、寧海的剛健等等;繼而一條晶亮的寧波地域人格成熟之路,在眼前逐漸清晰起來。我們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出一條條文脈。雖然這樣的見解顯得不盡完善,但每一次整理成文,都會給人發(fā)現(xiàn)的驚喜:我們明白了自己身上刻著地域自然與歷史的印記,我們都是大地之子。香港寧波公學來訪時,高史嘉同學代表班級向他們介紹這一個活動,他引用汪國真的一句詩來表達自己參加活動的感受:“我喜歡出發(fā)。每一次出發(fā)都是新的視界?!闭嫘南Ml(xiāng)土斯文風脈代代流傳。感謝幫助過我們的所有的單位和人。愿我們都喜歡出發(fā),都喜歡讀與鄉(xiāng)土相關(guān)的書。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每一個人身上都沉淀著地域的文化,這種與生俱來的規(guī)定影響著一個人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感、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這本書以充滿對話感的語言,讓我們滿懷欣悅地審視自己的家園,使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種種精神元素原來有如此切鑿的載體。在家園日益全球化、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重拾鄉(xiāng)土中這些如玉一般漾著文明光芒的東西,善莫大焉?! 螄?/pre>編輯推薦
《悅·讀寧波》為讀者深度了解和理解寧波、走進和親近寧波提供了一把鑰匙?!稅傋x寧波》以水為線,忠實記錄了寧波的山水自然,考證和挖掘了寧波歷史文化。《悅讀寧波》視角獨特,思考凝重,開掘深度,文字樸實而又不乏靈動,敘述情趣盎然,韻味悠長。我希望寧波與這個世界共同分享的不只是寧波制造的商品,更多的還應(yīng)該是地域文化。一半是大陸、一半是海洋、處于中國海岸線中央的寧波,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非常典型的邊緣混合文化。通過運河,以文史哲為核心的大陸文明源源輸入,寧波歷代名賢輩出,師徒相授,形成一道恢宏壯麗的人文景觀;又因甬江相對獨立,故而保持了相當純正的漢唐氣象,進而在明清兩代推動了儒家文化的轉(zhuǎn)型。他們自由活潑而不甘固守一地,天然地渴望走向大海,他們出征世界,是因為進取之心與冒險精神的激勵,而不是由于土地的貧瘠;在海陸之間興起并橫亙幾個世紀、愈走愈強的寧波幫,便是那獨特而精彩的剪影。我們在寧波的山水風景中穿越激蕩卷涌的風云。希望既有宏觀的思維、總體的透視,也有微觀的切入、細部的描寫;既是尋找熟悉的視域中流淌著的無限溫暖的情意,也在解讀寧波特色、寧波氣派、寧波風格的話語與思想中,覓求使人豁然敞亮的新視界。或許,有心人能從中理會更多。我希望寧波風景里所蘊含的精神價值,給力寧波由文化資源大市走向文化產(chǎn)業(yè)大市的夢想。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