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7-01 出版社: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作者:侯登科 頁數(shù):204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紙上紀(jì)錄片·在路上系列之一種。本系列通過作者的行歷,以真實的影像和文字記錄講述了1985—1995年之間有關(guān)中國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面,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時代賦于人們的想像、思索、困惑與爭辨。
作者簡介
侯登科 1950年7月出生在陜西鳳翔農(nóng)村。1966年初中畢業(yè)。1969年12月起參加工作,在西安鐵路局做過工人、俱樂部放映員、工會干事和集團(tuán)公司辦公室副主任。1980年起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參與組織舉辦了1985年的《西北風(fēng)》攝影展和1 987年的《艱巨歷程》全國攝影公開賽,1989年出版了《侯登科攝影作品集》。1997年與他人合作拍攝并出版攝影集《四方城》。2000年出版《麥客》。先后發(fā)表了《現(xiàn)狀與思考》(1986)、《自覺的歷程》(1987)、《現(xiàn)實與幻想》(1989)、《以現(xiàn)實的名義》(1999)等長篇文論。2001年,《麥客》文字獲《中國作家》年度散文大獎。2003年2月因病逝世,享年53歲。
章節(jié)摘錄
我拍《麥客》 侯登科 我是比較熟悉麥客的?! 『⑻釙r代,每到五黃六月,麥客一撥撥出現(xiàn)在我的故鄉(xiāng)。我和同伴們常追在他們后邊戲嚷:“你是哪嗒人?“曹是西和禮縣人”,“炒面客,炒面客,‘算黃算割’到陜西”。前一句話是擬與麥客的一問一答:你是哪人?我是甘肅西和(縣)、禮縣人。自然,小孩子笑其“謂我為曹”,并不知這“曹”與古語“我’’的瓜葛和后一句的“炒面客”中欺生的味道。早先,甘肅,寧夏一帶的麥客一路乞食到陜,所帶食物多是一小袋用燕麥、黑豆、豌豆、高梁混合磨就的“炒面粉”(不像今日去皮所磨的面粉),以備口糧斷頓所用。吃時手撮入口,閉氣,或用水拌而食之?!俺疵婵汀纱硕鴣?。雖是謔稱,但關(guān)中人善待麥客,還是謔而不虐的(現(xiàn)今出版的陜西《風(fēng)翔縣志》,還將“白蒸饃,漿水面…‘善待麥客”列入本地民風(fēng))。后半句“算黃算割”一辭多義:每至麥黃前后,布谷鳥北遷,其鳴與“算黃算割”諧音;“算黃算割’’在關(guān)中西部方言中意為麥子“邊黃邊割”,算,含認(rèn)作、確認(rèn)的意思;麥客西來東進(jìn),一路由綠而黃,行止麥?zhǔn)爝咟S邊割邊退是謂。我家地少,不曾請過麥客,但屋檐下睡過的麥客不在少數(shù),亦常有麥客乞食討水,曾祖母總是一邊嘮叨著“可憐人”一邊賜予,無多有少。記得有一次,實在受不了“炒面”香味的引誘,我偷了家中的玉米面饃去換,掬之吞下,嗆得鼻涕眼淚的一臉面粉,這才知道了吃炒面要閉氣的原由。童年記憶中的麥客是難忘的,要不我也畫不出“麥客圖”。我新奇于他們圓尖底的背簍,據(jù)村里人說,他們與我一樣是秦人的后代,秦修長城時怕勞役們停歇,律令之下,背簍的方底就編成了圓尖形,放不住,至今未變,而我家的背簍卻已成方底?!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