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萊爾

出版時間:2006-1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讓-保爾·薩特  頁數(shù):178  字數(shù):115000  譯者:施康強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薩特一系列存在主義精神分析法剖析作家及其作品的第一部分傳記性專著,堪稱文學批評獨創(chuàng)之答。他認為波德萊爾的一生都是他自我選擇和設(shè)計的,從生活作風、立身處世到詩歌創(chuàng)作皆擇惡取之,為惡而惡,最終達到惡的反面——善,給世人留下千古絕唱《惡之花》。  西方文藝思潮和流派名目繁多,興衰更迭,文藝理論著作層出不窮,幾乎每個時代都出現(xiàn)過影響深遠的文藝理論家。既為文藝理論家,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指導及至主宰著當時的文壇。

作者簡介

薩特(1905-1980),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二十世紀世界思想發(fā)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數(shù)十年多方面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學著作、政治評論和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存在與虛無》、《自由之路》、《蒼蠅》、《惡心》、《波德萊爾

書籍目錄

原序波德萊爾薩特年表

章節(jié)摘錄

  這個閃電般的直覺毫無意義:孩子剛才確信自己不是隨便哪個人,然而正是在他獲得此一確信時,他成了隨便哪一個人。他與其他人不同,這一點肯定無疑;可是其他人中的每一個人同樣也是與別人不同的。他無非經(jīng)歷了分離帶來的純粹否定性的考驗,而且他的經(jīng)驗涉及主觀性的普遍形式,即黑格爾用"我:我"這個等式來界定的無效果的形式。一項發(fā)現(xiàn)使人害怕,又不能帶來收益,拿它又有什么用呢?大部分人會趕緊遺忘它??墒前炎约航d在絕望、憤怒和嫉妒中的那個孩子,將花掉整個一生去思索自己形式上的特殊性而毫無進展?! ∷麑Ω改刚f:"你們驅(qū)逐了我,你們把我從這個完美的一切中趕出來,不讓我在其中沉溺,你們判決我分開來存在。那好,現(xiàn)在我與你們對抗,要求這種存在。假如你們?nèi)蘸笙氚盐依^去,重新消融我,那時候再也辦不到了?! ∫驗槲乙呀?jīng)意識到與你們對抗的自我……"而對迫害他的人,對中學的同學和街上的頑童,他將說:"我是另一個。我與你們不同,而你們讓我受苦。你們可以迫害我的肉體,但是不能損害我的他性……"在此一聲明中既有要求,也有挑戰(zhàn)。他是另一個:他不能觸及,因為他是另一個,而且?guī)缀跻呀?jīng)報復成功了。他偏愛自己勝過一切,因為一切都拋棄他。可是這個偏愛,首先是個自衛(wèi)行為,從某一方面來看也是一種禁欲行為,因為它使孩子面臨對于他自身的純粹意識。它同時是對抽象的英勇的、報復性的選擇,絕望的剝離,放棄和肯定,它有一個名字:驕傲。這是斯多噶派的驕傲,不為社會榮譽、成就和任何公認的優(yōu)越性,不為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滋養(yǎng)的驕傲,它作為一個絕對事件,一個先驗的、沒有理由的選擇確立自身,居高臨下,失敗不能擊垮它,也不需要成功來支撐它。這種驕傲的不幸與其純粹性相等,因為它在空轉(zhuǎn)并以自身為養(yǎng)料:它永遠不知滿足,永遠被激怒,恰好在肯定自身的行為中消耗自身;它不依托任何東西,它虛懸在空中,因為確定它的那個差異本是一種空洞的普遍形式。然而這個孩子要享受他的差異;他要感覺自己不同于他的兄弟,猶如他感到他的兄弟不同于他的父親;他幻想一種可以憑視覺,靠觸覺就能把握的,像一種純凈的聲音充溢耳朵一樣充溢整個人的單一性。他那純粹的形式差異對他來說好像是一種更加深刻的特殊性的象征,并且與他是的那個東西合而為一。他俯身觀看他自己,他企圖在這條灰色的、平靜的、始終勻速流淌的河流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形象,他窺伺自已的欲望和怒意以便發(fā)現(xiàn)即是他的本性的那個秘密的河底。由于他無止無休地關(guān)注自己的情緒的波動,他于是對我們變成了夏爾·波德萊爾。波德萊爾的原初態(tài)度是個俯身觀看者的態(tài)度。俯向自身,如同那喀索斯?! ≡谒砩?,沒有任何直接意識不為一道犀利的目光所穿透。對于我們其他人來說,看見樹和房子就夠了;我們?nèi)褙炞⒂谟^看樹和房子,忘卻了自身。波德萊爾是從不忘記自身的人。他看著自己看見了什么;他看是為了看見自己在看;他觀看的是他對樹和房子的意識,物件對于他只有透過他的意識才能呈現(xiàn),顯得更蒼白、更小、不那么感人,就像他透過觀劇鏡看到它們似的。物件并不彼此指示,如同箭頭指明道路,書簽指明書頁,而波德萊爾的精神從不迷失在物件組成的迷宮里。相反,物件的直接使命是把意識發(fā)回它自身?! ∷麑懙溃?位于我之外的真實是個什么樣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只要它能幫助我活著,讓我感到我存在著,感到我是什么。"乃至在他的藝術(shù)中,他關(guān)心的也是如何透過一層厚實的人的意識表現(xiàn)物件,既然他將在《哲學藝術(shù)》中說道:"遵照現(xiàn)代觀念,什么是純藝術(shù)呢?這是創(chuàng)造一種暗示性的魔法,它能兼容客體和主體、外于藝術(shù)家的世界和藝術(shù)家本人。"以致他完全可以寫一篇論文闡述這個外部世界缺少真實性。物件無非是借口、反映、屏幕,它們的價值從來不在它們自身,除了給他提供機會,讓他在看見它們的同時觀看他自己,它們沒有別的使命?! 〔ǖ氯R爾與世界之間存在一個原初距離,它不同于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在物件與他之間始終隔著一種有點潮濕,氣味很大的半透明性,猶如夏日熱空氣的顫動。而這個被觀察、受窺視,在其完成自己的習慣操作的同時感到自己被觀察的意識,在同一過程中便與在成人眼皮底下游戲的兒童一樣,失去其自然。此一為波德萊爾如此仇恨,如此遺憾的"自然",在他身上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摻了假,因為一切都受到偵查,最小的情緒波動,最弱的欲望在其誕生時已被觀看、解讀。只要我們記起黑格爾賦予"直接"這個詞的意義,我們就會明白,波德萊爾深刻的特殊性,在于他是一個沒有直接性的人?! 〔贿^,如果說這個特殊性對于我們這些從外部看見他的人來說有其價值,對于他--他從內(nèi)部審視自己--這個特殊性卻完全失逸了。他

編輯推薦

  惡,何以成花?贏弱、無效、過失、性冷、陽痿、不育幻化而成的詩句,何以得踞文學高貴堂皇的殿堂?薩特的言說或許指出一條勘破悖論的精神小徑?! ∫驗樗仟毺氐模瓿闪藢_他的常識的超越和回歸;他完成了對束縛他的倫理的超越和回歸,因此他是獨特的。波德萊爾之惡與背叛、下賤、嫉爐、粗魯、吝嗇格格不入,他選擇了一種豪華的、貴族化的罪孽?! 〔シN惡之花,波德萊爾的天才登峰造極,以波德萊爾標本存在主義,薩特的智商是否為理性所窒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波德萊爾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該書是一本傳記文學,但寫的非常有特點,文學性很強。因為該書是由身兼多個頭銜的已故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薩特寫的,所以該書的寫作總體上要比其它的傳記性作品高出一籌。薩特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哲學家,而且還是一位作家,戲劇家,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本人的身世和經(jīng)歷就很有傳奇色彩,而且他也是法國人,相信他對波德萊爾的獨到,精準的講述和分析是最有可信性和到位,可謂剖析入理,栩栩如生,他很了解他。
  •   看完后覺得,這本書是完全可以和<惡之花>分離的.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波德萊爾"的人的奇異的精神世界.這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本叫"惡之花"的書,這個人也把自己的活變成了一件藝術(shù)品.本書就是這個藝術(shù)品的文字呈現(xiàn).非常精彩,非常奇異.不亞于那些文藝小說.
  •   薩特和夏爾是我很喜歡的兩位大師,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絕對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質(zhì)量印刷上都沒有問題,不過如果你僅僅是因為喜歡薩特而想買這本書的話,還是建議先去看看波德萊爾的詩歌散文,這樣才能弄懂這本書的含義。絕對的經(jīng)典之書?。?!
  •   由于是波德萊爾的忠實粉絲,所以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又因為它是薩特寫的,所以就更有興趣了,想也沒想就買了下來。
    文字有些艱澀隱晦,需要細讀。不過靜靜看下來還是覺得受益匪淺。薩特用他的哲學詮釋了波德萊爾,用他的眼睛反映出那位詩人的身影。總的來說是很不錯的書。
    不過不喜歡薩特,他的文字實在是太“學院派”了,以后大概不至于再看他的書。
  •   封面設(shè)計不錯,沖著波德萊爾的名氣買的,可能是因為語言不同的緣故,翻譯再好也無法領(lǐng)略原詩的風貌了
  •   是大家不曾了解的波德萊爾
  •   如果要送人就不要選擇,因為不高檔。當時內(nèi)容值得肯定。超喜歡,暴力書皮,當做枕邊書。
  •   這個系列的書一口氣買了幾本,只能說,還不錯吧。
  •   書的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非常難懂。
  •   在my1510上見過,隨后在圖書館碰到,感覺很不錯,收入囊中.很適合安靜地閱讀,順便回憶一下薩特和波伏娃的故事.排版簡潔,推薦收藏.
  •   書是好書,就是運來的時候封面和前幾頁被戳了一個大洞……
  •   還沒來得及看了 不過感覺蠻好 期待
  •   這本書很不錯,能以此書照見自己的心靈.
  •   之前在學校圖書館看過一本殘缺不全的《惡心》,但一直找不到那個版本。所以買了薩特的其他的來看,這本評論波爾萊爾的書實在看不下去,啰嗦,文字堆砌,思維擰結(jié),還是小說來得清爽。
  •   感覺和薩特和不來~~~
  •   這書很不錯,不錯得我都看不懂了.
  •   一直想買關(guān)于 波德萊爾 的書,現(xiàn)在買到了,感謝
  •     從這本書里,更多的是薩特本人用自己的思維重塑的波德萊爾來闡述他的存在主義哲學,而忽視了波德萊爾本身應(yīng)該占有的空間。
      所以,應(yīng)該說這本書無關(guān)波德萊爾,只有關(guān)薩特?;蛘哒f,這里的波德萊爾不會是作為詩人的波氏,而是作為薩特筆下一個人物的波德萊爾。
  •     沒想到薩特的《波德萊爾》這樣與眾不同,它讓我熱血澎湃。
      
      第一次讀薩特,選的是《存在與虛無》,那是一本果然真實存在而又高深得虛無飄渺的書,恕我沒讀懂。但是他和波伏瓦的故事,我卻一直銘記心頭,標為另類。然而,《波德萊爾》讓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薩特的才華和博學,還有他極具影響力的熱情和感性,同時也讓我接觸到了一個充滿矛盾而讓人欲罷不能地想去了解的波德萊爾。
      
      薩特說:“‘他的一生與他這個人不相稱?!@句給人安慰的箴言,為波德萊爾的一生似乎提供了最好的圖解。.........他本人與他的一生難道真有那么大的差別嗎?假如他的一生與他這個人恰好相稱呢?假如,如普遍接受的觀念相反,人們的一生從來都是與他們相稱的呢?這個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從開篇這一段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傳記,卻更像是一次探討。在傳記這個領(lǐng)域,無論自傳或是他傳,很少看到一部像這樣以剖析的角度來探討人物一生的,更多的是按時間順序歌功頌德的作品。于是,讀薩特的《波德萊爾》除了是跟隨薩特的思維和視角來了解看待波德萊爾此人,同時也是對自我人生的認知和探索。果然,薩特沒有讓我失望。
      
      講述波德萊爾,其實不僅僅是波德萊爾,每個引證,都可以看出薩特的博學多才,分析同一種心理感受,他可以分別舉出不同作家在不同作品中的描述,然后通過這種描述來讓讀者體會到波德萊爾的那種心理狀態(tài)。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很容易就像讀偵探小說一樣心弦緊繃,因為稍有疏失,你就感到恐懼,然后就要找來他引述的那些著述,讀過一遍,才能完全透徹的明白薩特所討論的境界。當然,所謂讀書不求甚解,你也可以完全忽視這些,薩特的文字有足夠的魅力讓你一拿起這本書就放不下,直到你讀完。盡管是翻譯的,也已經(jīng)足夠讓你感受到薩特的文字魔力了,如果是原著......要是你覺得學法語不夠有動力的話,那么讀讀這本書吧。
      
      我喜歡《波德萊爾》,我喜歡充滿性格魅力的作者和人物!
  •   要了解生平還是去讀《波德萊爾傳》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