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

出版時間:1999年2月  出版社:內(nèi)蒙古文化出版社  作者:米蘭·昆德拉  譯者:張玲,湯睿  
Tag標(biāo)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本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忘了誰講說好看
      在飛機上一路讀完
      長大后唯一能看懂一點深意并自主去品味的書
      
      好多自己任性想法都在其中找到救贖這么說可能過于矯情
      可是生活原本復(fù)雜沉重脆弱
      這樣清醒平和卻又深刻的愛也太難得
      
      原本就不喜讀這樣好似哲學(xué)的小說
      可是還偏想要成為哲學(xué)家
      這樣矛盾的我
      
      女主角的性格有我內(nèi)心最深處的任性與瘋狂
      讀進去之后就愈發(fā)著迷
      沉溺在情節(jié)里
      感受著情節(jié)的跌宕
      有一種吃肉時候的大快朵頤之快
  •     比起《玩笑》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相對弱一些,書不長,一兩個小時就能看完。只有123……章節(jié)之分,感覺不知道是譯本還是怎樣,邏輯略差。書寫了一個有一定年紀(jì)的女人與比她小四歲同居男性的一些現(xiàn)狀、還有內(nèi)心世界、夢、死亡。有些亂
  •     我從來都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文學(xué)評論”。我沒有學(xué)過。
      
      我從來都沒覺得過米蘭昆德拉有在講故事,一個有頭有尾的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發(fā)生的故事。那些文字好像是在說故事,有男人有女人,有時間有地點,但是在我的意識里無論如何都不是發(fā)生在這個地球上。
      就好像地球上一定不會有絕對的圓形,但是這并不妨礙幾何學(xué)的存在。
      
      那些字是為了“原理”而生的。我想。那些抽象出來的“原理”,somehow,滿足了一些人追尋“本質(zhì)”的需求,對于隱約看到輪廓而又無法、無能力去清晰表達的人來說。
      
      對本質(zhì)的探尋不過是與時間 的對抗。你活著,不想被時間碾碎。于是發(fā)出一系列單音。昆德拉的字,起碼把那些“啊啊”作響的單調(diào)聲音,譜成樂曲。
      
      啊啊作響的啞巴覺得,嗯,或者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我想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米蘭昆德拉。其實大面積地看米蘭昆德拉已經(jīng)是大學(xué)時候的事情了,在05年左右,大約是看完了80%。我不確定能深刻理解,但是隱隱綽綽輪廓的相符已經(jīng)是莫大歡欣鼓舞。
      
      最記得的是只剩下那些隱喻,搭車游戲;那些無能,靈與肉的分離;那些憤怒(譏諷?),什么都不知道卻掌控一切的面孔;那些洞察,只有當(dāng)你不相信,你才能隨波逐流,而當(dāng)你真心相信,便會發(fā)現(xiàn)漏洞百出。
      
      《身份》像是一個整合(或許太多了一些,到了莊周夢蝶的地步)。
      我當(dāng)然不確定我是不是真的理解,我只是看到——
      
      靈與肉的分離(尚塔爾無法控制的紅暈)
      
      “假扮”對真實的背叛和揭露(讓-馬克偽造的信對“現(xiàn)狀”的破壞)
      
      集體(同化)和個人(隱私)的對抗(居住在大別墅中往昔;尚塔爾說“我買下這套房子是為了自由,是為了不被人窺伺…”)
      
      自我的保有和隨波逐流(讓-馬克奢侈的邊緣和尚塔爾不會放棄你帶著無數(shù)的面孔呆在這隨大流的城堡)
      
      永恒時間流動下的無意義(用單音對抗時間的碾碎)
      
      對世界/生活的鄙視和漠不關(guān)心,和你與世界/生活的連接點(讓-馬克說只有她將他從漠不關(guān)心中解放出來)
      
      可能性之樹和無法逃離的既定(“離開家的時候,她自以為又找到了自己的獨立性”)
      
      我也從來沒覺得米蘭昆德拉有在說愛情。所有愛情(故事),都是對于揭示“原理”的工具。關(guān)于自我,生活,強權(quán),自由。上面所說的那一切tension。
      
      讓馬克的目光讓尚塔爾從“應(yīng)該是她的”生活中拉出來,她鄙視那“應(yīng)該”的生活,但是“不得不”附敵(不相信,才能隨波逐流);她以為自己可以獨立,而終歸沒有強大到不依賴讓馬克的目光而逃離現(xiàn)實、保持自我——如果“自我“需要依靠一個”非我“來支撐,那是否仍是”自我“?誰又可以have the good fortune of knowing(此處有梗,呃……)一個能被當(dāng)作”自我“一樣存在的人,一個跟他像跟自己在一起一樣的人?無法逃離,就只有妥協(xié)是嗎。
      
      而對于讓馬克而言,尚塔爾將他從對生活的漠不關(guān)心中解放出來。他舒服地生活在邊緣,尚塔爾是他與這個他physically“不得不“寄宿的世界唯一的連接點——如果他不能放棄與世界的連接點,是因為他依戀這個點,還是這個世界?如果是后者,似乎不過是一個溺水的人要抓住救命稻草。如果是前者,你要用勇氣或是麻木來迎接失去后被徹底放逐在邊緣的結(jié)局。
      
      他依賴她本身,她是永恒時間中的那一點意義。他是她逃離的工具,因為她沒法拽著頭發(fā)將自己抬離地面。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是在生活的邊緣、之外,相聚,相伴(最后我想到了1984)。
      
      FIN。
      
  •     一本薄薄的書,講述的僅僅是尚塔爾與讓-馬克這對戀人兩個的人故事,除了那個突然闖入的大姑子,在兩人之間基本不存在第三者來干擾彼此的生活。只是,饒是如此,這生活的步調(diào)竟也會以一種不受控制的形式緩慢推進。從沒深深的想過,兩個人之間只是靠著漫無目的自我試思考就可以制造出深不見底的鴻溝……
      
      或許每個人都是一座孤獨的山峰,由種種不為人知的想法逐漸堆砌而成,越是孤獨深邃就越是高不可攀,于是在人與人之間就形成了那幽深難以跨越的深淵,哪怕是戀人,或者說,也正因為是戀人,彼此之間難以言明的想法便更多,以至于在潛移默化中變得更為陌生和難以碰觸。
      
      在文章的末尾處,留下了這樣的疑問:
      
      “從哪一刻起他們的真實生活變成了這兇險惡毒的奇思異想?”
      
      “究竟確切地是在哪一刻,真實變成了不真實,現(xiàn)實變成了夢?當(dāng)時的邊界在哪里?邊界究竟在哪里?”
      
      也許沒有人能回答這樣的問題,即便在書中你找到了那么一個限定點,明確的指出是在沙灘讓-馬克想想尚塔爾死去而自己飛奔過去的那一瞬,也許說是尚塔爾說出“沒有人再回頭看我”的時候??稍谡鎸嵉纳钪心兀空l能為許許多多個彼此之間找到一個準(zhǔn)確的點?誰又會說自己不會有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想法?無論是想自己還是想他人,像尚塔爾想自己是玫瑰香,讓-馬克想愛人那漫不經(jīng)心的一句話一樣。想不透甚至誤解了最親密的人的想法,就可能會成為那搭建在鴻溝之上的橋梁的腐蝕劑……
      
      讀過這本書,突然想明白許多事情,好多情況下,我們的恐懼、憤怒、傷感、慌亂和猜疑均來源于內(nèi)心得不到明確回應(yīng)時的揣測,我們會搜羅各式各樣的遙遠證據(jù),甚至曾經(jīng)并未注意到的細枝末節(jié)來證實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然后漸漸坐實了這個想法,給內(nèi)心蒙上一種確定的情緒!
      
      明知應(yīng)該放下對旁人毫無根據(jù)的主管臆測,只是許多東西總是會這樣的不受控制。就像是空氣中摻雜了難聞的氣味,絲絲縷縷的向你身體里鉆,不受控制,但卻令你無法拒絕。也許這種感覺就是弗朗索卡.里卡爾在評論中所提到的那種“脆弱”吧!
      
      如何才能擺脫這樣的脆弱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就只能努力令自己變得寬容與包容,努力在人群中搭建信任,或許信任真的是跨越這深淵最完美的橋梁,但牢不可摧的信任必定是在反反復(fù)復(fù)的的努力種建立的。
      
      于萬千人群中尋找一個目光再不會放開彼此的人,跨越幽暗的深淵,架一座信任的橋梁,這般千難萬難后你便不再是一座孤獨而高不可攀的懸崖了!
  •     來自小說附錄部分弗朗索瓦·里卡爾的書評:
      
      
      
      
      
      
       情人的目光
      
       弗朗索瓦·里卡爾
      
      
      
       《身份》的讀者首先會因昆德拉的這第九部小說,跟在此之前不久出版的《慢》那么相似而感到驚訝。同樣的簡短,同樣分為五十一個小分段的結(jié)構(gòu),同樣的劇情所欲表述的內(nèi)容的集中,同樣的行文上的準(zhǔn)確與簡練。甚至在《身份》中的第一個場景——尚塔爾到達的那個外省旅館——都讓人想起在《慢》中劇情展開的那個城堡——酒店。
      
        當(dāng)然,這兩部小說也有不同之處。最明顯就是每部小說的敘述調(diào)式或者說主導(dǎo)的調(diào)子的不同:在《慢》中沉浸著的是一種開懷大笑,一種強烈的譏諷,那些可笑的人物聚集在一起開一個昆蟲研討會;而在這部小說里,氛圍要嚴(yán)肅得多,至少收斂許多,更具“隱私性”。其原因也許就是在其中占據(jù)中心的、幾乎排除一切的位置的,是一對情人。同樣,在《慢》中的時間與空間都及其緊湊(一個夜晚,一個場所),在這里則變成一個運動變化著的劇情,在好幾個地方得到展開(諾曼底城市、巴黎、布魯塞爾、倫敦),而且在時間上延伸為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這還不算那些眾多的追憶,使人物的有些非常遙遠的記憶也得以重新出現(xiàn)。
      
        但我覺得這些區(qū)別跟這兩部小說的相似之處相比顯得不太重要,所以我認(rèn)為《身份》,繼《慢》之后,可以說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又向前走了一步,我們可以稱之為昆德拉小說的第二個周期,即“法國周期”,是對“捷克周期”的延續(xù)?!锻嫘Α匪囆g(shù)開啟了“捷克周期”,而《不朽》則顯然已將這一周期完美地終結(jié)了。
      
        這一新的周期具體會是什么樣子,現(xiàn)在說當(dāng)然太早了。從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看,它的特點可能會是繼續(xù)探索這一跟“捷克周期”中的小說形成反差的形式:簡短。只有一層鋪陳,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相對很少。但是,從主題以及它們的展開方式來看,要定義出這兩個周期之間的區(qū)別就困難一些。因為在《身份》與《慢》中,有著同樣的對存在的分析,以變奏曲的方式出現(xiàn),而正是這種形式給那些用捷克語撰寫的小說一種意義上的豐富性與美感。也許正是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這一新的周期文本的主要新穎之處和接受的挑戰(zhàn):在一個最小的空間里,容下最大的深度感、變奏以及語意上的復(fù)雜性;在一中極為集中的小說形式中注入一種充盈的意義,綿綿不斷,讓人無法“簡述”,這一點跟昆德拉最后的一批“捷克小說”中的那些龐大的敘述機器一樣。
      
       《身份》從這一角度來看,是部杰作:在小小的一百多頁當(dāng)中,故事情節(jié)簡單而有效,同時又有大量的片斷與“意想不到的情節(jié)”,讓讀者跟在《笑忘錄》或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一樣,又一次地進入思考,進行一種沒有止境的主題漫游(或者說主題漫步)。
      
        在這種漫游中,有兩個人物做我們的向?qū)?。?馬克,特別還有尚塔爾。她是一個被憐憫的對象,也可以說是一種“敘述式愛情”的主角,使她成為昆德拉筆下那些最著名的女主角如塔米娜,薩比娜,阿涅絲,德·T女士等人的姐妹。還有幾個主題與主題語為我們標(biāo)明道路。這幾個主題與主題語不斷地重復(fù),不斷地受到質(zhì)疑,從一個處境移到另一個處境,從一個人物移到另一個人物,直到它們的價值與意義層變得既紛繁不同又緊緊相連。任何對它們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而單一性的陳述都變得不可能,而且它們就像一首詩中的各個意象一樣,成為構(gòu)成一種新語言的元素。這種新語言純粹是屬于小說的,也就是說是多義性的,絕對無法傳譯的。當(dāng)然,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身份”這一主題,整部小說就是以它為題目的,它成為一種星辰圖像的中心,在這一星辰圖像中閃爍著一系列的主題,可以說都是“身份”這一主題在存在意義與探討意義上的各個面:消失、月光、兩張面孔、身體、名字、死亡。但還有一些別的東西——假如我們只舉幾個例子——成為不斷出現(xiàn)的主題:夢、無聊、叫喊、唾液,尤其是紅色,它不斷地在尚塔爾的生活中與意識中像一個神秘而具威脅性的符號一樣地一閃一閃。
        
       《身份》與《慢》還在另一點上相似,那就是對夢境敘述的借助。昆德拉在他的那些“捷克周期”的作品中,就自覺的運用這種敘述,這位《小說的藝術(shù)》的作者還把它看作是現(xiàn)代小說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主要歸功于卡夫卡。但一般來說,“捷克小說”只是片斷性地使用這一手法,而且在現(xiàn)實與夢境之間的邊界是非常清楚的。比方說,在《生活在別處》中,那些寫“夢幻”人物克薩維爾的篇章和寫“真實”人物雅羅米爾的那些篇章是涇渭分明的。在《笑忘錄》中塔米娜在孩子島上的經(jīng)歷,或者在《不朽》中在歌德與海明威之間建立起來的關(guān)聯(lián)等,也都是這樣。
      
        從這個角度來看,隨著這兩部短短的小說的問世,一個明顯的變化出現(xiàn)了。不光是夢境的一面,或者至少說對人物與事件的本體身份性的不確切程度越來越強,而且在(現(xiàn)實與夢境)兩個領(lǐng)域之間的區(qū)別也越來越模糊。因此,在《慢》中,一方面,源自敘述者的思想的意象滑入了睡著的薇拉的夢中;同時,有兩個故事,在同一地點,在同一個夜里,一起發(fā)生:一個是當(dāng)代的,人物主要是參加昆蟲研討會的成員,另一個則來自十八世紀(jì)的維旺·德農(nóng)。然而,在這兩個故事之間,還殘存著某種分界。當(dāng)然,“真實”的世界與“不真實”的世界的最后還是相遇了,因為最后文森特與騎士相遇了。但這次相遇轉(zhuǎn)瞬即逝,而且只在清晨時才發(fā)生:它標(biāo)志著小說的結(jié)束。
      
        在《身份》中,這種夢與真的混淆就走得遠多了。我們見到的不再是兩個相對立的世界,而是一個世界漸漸變成了另一個世界,一種“真實”在人們當(dāng)時還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開始變化,移向夢的領(lǐng)地(或者,更確切地說,走向噩夢)。我們來重讀一下小說的頭幾頁:
      海邊的旅館,沙灘上滿是前來度假的人,一個女人來到這里等她的情人。總之,再沒有比這更“正?!钡牧恕N覀冊賮碇刈x一下同一部小說的結(jié)尾:在倫敦的一所房子里,窗戶上掛著紅色的窗簾,一群放縱的,幽靈般的群交者經(jīng)過了奇特的一夜;有人在將門釘死,一個赤裸身體的女人躲到一件儲藏室內(nèi),而且想不起來她的名字來了;與此同時,在對面的大街上,一個身無分文的男子大喊了一聲。這可是一個譫妄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那些正常的、“真實”的程式無法運轉(zhuǎn)。在這兩個場景之中,怎么可能一切就搖擺、崩潰了呢?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人物身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敘述者插入說)“……從哪一刻起他們的真實生活變成了著兇險惡毒的奇思構(gòu)想?……究竟確切地是在哪一刻,真實變成了不真實,現(xiàn)實變成了夢?當(dāng)時的邊界在哪里?邊界究竟在哪里?”
      
        這部小說的一大成功之處就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讓它永遠存在一個懸念。兩種不同的敘述完美的結(jié)合在了一起,相互交融,讓讀者一下子醒悟到自己已在夢境中,但又無法說清楚究竟這夢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甚至究竟它是否開始過。因為事實上,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過渡是那么微妙,那么自然?!斑吔缇烤乖谀睦铮俊碑?dāng)然。當(dāng)我們也可以再問:真的有邊界么,有那么一個正常的現(xiàn)實止住而譫妄開始的點嗎?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從來沒有像在這里一樣讓人產(chǎn)生疑問。
      
        假如說這種從現(xiàn)實向夢境的過渡只不過是一種技巧上的成功,那么它的意義是有局限性的。在《身份》一書真正顯示出它的價值(以及它的美)的,是這種過渡直接為小說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服務(wù),并讓人看到任何一個別的手段、別的形式技巧所無法讓人那么清晰地看到的東西。這小說所要說的東西,或者至少讓我看來成為整部小說的最有力的語義中心的東西,就是“脆弱性”這一意象。當(dāng)然有身份的脆弱性,但也有(而且是更深刻意義上的)愛情的讓人難以忍受的脆弱性——而同時也是愛情的無窮的力量。
      
        事實上,《身份》與昆德拉的大部分作品一樣,可以看做是對愛情的思考。從很多方面來看,這是對一個原有的敘述元素的重新使用。這一敘述元素在《好笑的愛》的第三篇短篇小說《搭車游戲》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個男人,出于游戲的目的,并為了向一種他認(rèn)為是他所愛的女人的欲望作出回應(yīng),讓她經(jīng)歷了一次“體驗”,對她的愛進行考驗。但在《搭車游戲》與《身份》之間,還是存在一種很大的差別:在《搭車游戲》中,搭車的女人以及她的伴侶都是沒有什么經(jīng)驗的年輕人,而讓-馬克與尚塔爾則都是已經(jīng)有過生活的情人。我們不知道尚塔爾的確切年齡,但她比讓-馬克要大四歲,而讓-馬克又明顯已不再是一個年輕人;而且她已到了被人稱為“更年期”的年齡。
      
        一句話,尚塔爾是個成熟的女人。她跟讓-馬克之間的關(guān)系對她來說絕非像初戀那樣既盲目又抒情。她已經(jīng)進入愛情的第二春,這樣的愛情就好像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或者處在愛情的邊上。她不尋求激情或者性高潮,也不尋找什么可以讓她突破自我局限的瘋狂的色情行為。相反,她在讓-馬克身旁找到的是一種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她可以安靜地成為她自己,既清醒又平和。在小說中,就在匿名信情節(jié)出現(xiàn)之前的一個場景,很生動地表現(xiàn)這一點:
      
        “(她已經(jīng))跟讓-馬克一起生活了好多年,有一天跟他一起來到了海邊:他們在露天用晚餐,坐在一個搭在水上的木板陽臺上。在她的記憶中,那是一片白色:木板、桌子、椅子、桌布,一切都是白的。路燈柱漆成了白色,在夏日的天空下,燈光也是白色的。天還沒有全黑下來,天上的月亮也是白色的,將周邊映得一片白?!?br />   
        這一“白色的沐浴”對尚塔爾來說,正是她對讓-馬克的愛的氛圍與意象。但是,在這一場景中讓人心動的(這一場景也有點夢境的意味),是它也可能表現(xiàn)了死亡,或者至少是一個處于時間之外的領(lǐng)地。在那里,生活就像是懸空了一樣:白色、寧靜、鏡子、月光投射下的半是黑夜的氛圍;在那里,任何色彩、任何運動。任何激情仿佛都被抹去了,被遺忘了。而就在這什么都不在了的氛圍之中,只剩下了兩個人,跟一切都隔絕,相對而視,害怕丟失了自己。
      
        因為這就是讓-馬克與尚塔爾的愛情:一個在世界邊緣安排出的空間,遠離生活,實際上跟生活相對立,所以是一種“異端行為,是對人類共同體不成文的法令的違背……”這一對情人的愛情,他們各自相對于對方的“絕對的在場”,實際上是一種“不在場”,是一種逃避,甚至對包圍著他們的世界而言,是一種背叛。
      
        逃兵。尚塔爾是一名高貴的逃兵。從她的兒子去世之后,在她身上的一切就都是決裂以及有意識的流放。她不光遺棄了她的丈夫與她的家庭,還遺棄了一切從外部(社會)或者從內(nèi)部(她年輕時代的夢想)逼著她以某種方式去行動、去生活、去思想或者去感受,并就此將她跟世界與生活的喜劇拴在一起的東西。從此以后,它就屬于昆德拉的那小小的人物畫廊中的一員,面臨生活(尤其是現(xiàn)代生活)的深深的、無窮無盡的玩笑,不再接受游戲規(guī)則,而選擇了逃避,躲藏起來,遠離塵囂,遠離或者來自他們同時代的人,或者來自自身的鬼臉,也就是遠離他們自身上需要別人、需要這個世界才得以生活的那個部分,
        一個失落了的人在這樣隱退、消失之后,就不再具有身份。尚塔爾不光感到并希望從他的兒子那里解脫出來,而且還感到并希望從自己身上解脫出來,從她的過去、她的身體、她的年齡以及她的職業(yè)對她的要求那里解脫出來。但是,更深層的是,她已離開了身份的領(lǐng)地,也就是說那個每個人都必須展示一張面孔并為之捍衛(wèi)到死的世界。有時為了做到這一點,可以不惜一切騙術(shù)。讓-馬克清楚這一點,他有時為之而痛苦:尚塔爾有好幾張面孔,她不能也不愿在其中做出選擇,事實上,這也就是說她不想有任何一張面孔,不想有任何別的面孔,除了她決心要有的那一張;她不想有任何別的身份,除了她選擇了要躲到里面的那一個:成為讓-馬克的愛情的目光的對象,成為情人、被愛的人。
      
        事實上,對尚塔爾來說,讓-馬克的愛是一所可以隱居的房子,在里面她可以不再屬于這世界,完全脫離她的過去。維旺·德農(nóng)的情人們說,沒有明天;尚塔爾可以再加上一句:沒有昨天,也沒有別處。這就是為什么,跟讓-馬克坐在陽臺上,身處白色的包圍之中,她可以那樣幸福地“品味毫無艷遇這一事實”以及在她心中的年青時代的玫瑰的凋謝。在《被背叛的遺囑》中我們可以讀到,“生活,就是一種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努力是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中,在原位中永遠堅定地存在?!弊陉柵_上,在讓-馬克的目光的包容下,有那么一刻,這種“沉重的努力”松懈了,尚塔爾可以在她唯一承認(rèn)的身份中休憩。
      
        然而,這一幸福的休憩,正是脆弱性的本身。尚塔爾不斷地威脅著它、要摧毀它的攻擊。最經(jīng)常性的攻擊來自她自身的身體、她的夢、她的紅暈以及那些讓她厭惡的陣陣熱潮,因為它們使她不得不服從于她已經(jīng)逃離的生活。但最壞的考驗來自她的情人本人:于是就有了那些書名為C.D.B的信的片段。
      
        當(dāng)尚塔爾說男人們不再看她了的時候,讓-馬克一開始沒有明白她那些話的意思。他以為給她寫那些充滿欲望的信會讓她高興。誰知,事實上,他就這樣擾亂了他們愛情的脆弱的平衡,因為他誘使(甚至逼迫)尚塔爾采納一種身份,擺出一張她已經(jīng)不愿意再有的面孔,也就是一個不愿意衰老的、絕望地抓住別人的目光以確信自身的存在與美麗的女人的身份。愛情對她來說原是一個被白色籠罩著的寧靜的大陽臺,他卻讓她去穿上紅色,投身到一些艷遇之中,而這些艷遇一直將她引至自身的消失,也就是說再也看不見所有那些讓她成為自己的東西:對世界的拒絕以及讓-馬克的愛。
      
        尚塔爾唯一需要的目光,從中她唯一可以認(rèn)出自己真正的面孔的,是他包容住她的目光。這一目光是她的房子,她的隱蔽之處,是她身份的外殼。通過這一目光,她可以逃避所有窺伺她、判斷她,將她縮減為僅僅是她的身體的目光。一旦她出了這一保護的目光的范圍,她身上的一切就都垮了,魔鬼就開始來吞沒她,現(xiàn)實崩潰了,她忘掉了自己的名字,墜入噩夢之中。
      
        在《搭車游戲》的結(jié)尾,受到驚嚇的年青女子對她的伴侶喊道:“我是我,我是我,我是我……”在《身份》的結(jié)尾,尚塔爾從她的倫敦艷遇中醒過來時,對讓-馬克說:“我的目光再也不放開你。我要不停的看著你?!?br />     因為這就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愛;兩個人的眼睛再不移開,因為他們知道各自的身份就包容、隱藏、寄存在對方的目光中,那脆弱的目光將他們連在一起,并在他們身旁形成一個代表著他們的孤獨和幸福的白色陽臺。
  •     看書的過程,一直記著一句話:我們所愛的到底是誰?沉迷于愛情中的我們,到底是誰?
      在想一個問題,很多時候,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想要的又是什么,那又談何去了解他人?
      如果了解他人是這樣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那么愛又如何成為一種可能?當(dāng)我們說愛的時候,我們愛的是什么?
      
      或許,很難完全了解一個人,但是了解一部分倒是可能的,那我們說愛的時候,只是愛這部分嗎?
      這是愛嗎?當(dāng)了解更多時候,是否能依然如初地愛著?
  •      由于讀得比較快,而且最近心緒不寧,很多情節(jié)都忘了。只剩下感覺。
       這本書,是我從圖書館草草地借回來的,此前完全不熟悉昆德拉和他的作品。在以前的讀書經(jīng)歷里,偶爾會看到米蘭.昆德拉的名字,所以二話不說就借了。
       全書的感覺是壓抑的,作者好像要試著探討兩個人很深很深的感情世界以及里面衍生出來的種種猜忌和游戲。略顯裝逼,但裝得還行,里面有心理的飄忽不定的變化有時候也是讓人頗有感覺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街上看見一個完全不熟悉的人,但是那一刻,你很想跟那人做愛一樣,被他剝光衣服,被他的手或者舌頭觸撫?!渡矸荨吩谀撤N情況下看是一種欲望的噴張,和挑逗。
       女主角是一個曾經(jīng)年輕貌美的女人,經(jīng)歷失敗的婚姻經(jīng)歷,兒子在五歲的時候死亡,在職場上和生活中分別得使用兩張面孔做人。她或許心有不甘,但也鐘于安穩(wěn)地過日子,在自己和男主角一起生活的房子里需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男主角的角度,他深愛女主角。希望她快樂。于是試著以陌生人的身份寫挑逗的情書給女主角,希望她能夠得到歡愉。
       但是女主角并沒把收到情書的事情告訴男主角,兩者都陷入了猜忌。情節(jié)并不算多,但是卻圍繞這件事的經(jīng)過,布置了許許多多紛繁復(fù)雜的心理描寫。
       我想到的是政治上的維穩(wěn)。不求有功,只求無過。一段 關(guān)系也是這樣,維持穩(wěn)定就好。而男主角的舉動無疑驚擾了兩個人關(guān)系的平衡。
       男主角患得患失,女主角陷入狂喜后發(fā)現(xiàn)書信的執(zhí)筆人原來就是身邊的愛人,帶來失望。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都試著離開對方一陣子。結(jié)果雙方在異鄉(xiāng)相遇。冰釋前嫌。大團圓結(jié)局,想看里面的心理描寫,請買一本或像我一樣去圖書館借一本。
      
  •     小說很短,寫的愛情故事很簡單,但是很細膩
      也不僅僅只寫了愛情
      對話中還有友情,親情,有現(xiàn)實,有欲望
      
      故事以男女主人公的視角分別來寫,還蠻特別的
      
      女主人公大概已是屬于那種半老徐娘但風(fēng)韻猶存的女人吧,事業(yè)還是有所小成,能支撐自己或者多些人
      
      男主人公要比女主人公小,但是男人在那個年紀(jì)估計不顯老吧,尤其是自己的女人還比自己大點,但是經(jīng)濟上估計是那種勉強活口的吧
      
      我想大概女人都是極其怕老的,尤其年輕的時候是美麗的,年老后沒有那種受矚目的目光,更覺得凄慘。
      
      男主人公肯定是個浪漫的人,匿名寫信給女主人公,讓她覺得自己還是有默默的追護者的,故事的起點是那么美好,只是想寬慰一下她,后來的發(fā)展卻又那么出乎人意料,一開始是安慰,后來卻又是試探。如果這信結(jié)束的早一些,早在女主人公發(fā)現(xiàn)之前,那么好很多
      
      可惜,女主人公細心
      即使有點被愛慕?jīng)_昏頭腦,但是還是發(fā)現(xiàn)了
      
      女主人公除了細心,她也是極其需要被尊重的成功女性
      從之前的身份里努力脫離,就是為了找尋自我的真實存在
      怎么能允許被窺探
      何況還是在屬于她的領(lǐng)域中,她的房子
      
      還好,他們是相愛的
      已經(jīng)不是那種熱戀中追求感情,追求欲望的男女
      
      分開后,女主人公的噩夢
      男主人公的追尋
      
      分開后,更知道對方的意義
      也許也更明白,這件事背后的意義,只是為了對方吧
      
      
      關(guān)于男主人公和他朋友F的一段,有一段還是震撼到我了
      男主人公又一次不在公司,然后開會的時候被群攻,作為朋友的F沒有起來幫他聲援維護,只是默默的坐在旁邊
      
      此后,男主人公再也沒有和F聯(lián)系了,覺得這是被朋友的背叛
      看到那,我覺得自己挺能夠理解的
      
      后來,經(jīng)過多年后,去看望生病的F后,作出的一番話語,讓我有點悵然。
      
      他說他對友情的要求也太高了,他要求朋友要做的比中立更多,但是也許因此朋友也會碰這個朋友圈子給驅(qū)逐,會被仇恨,自己也會有麻煩。他怎么可以讓朋友這樣呢?不應(yīng)該要求朋友做不禮貌的事情,這樣就不是朋友了。
      
      看到這話時,我想到我大學(xué)時很要好的閨蜜
      那時,她有個男朋友
      嘴巴很毒,因為他們吵架,我就幫我朋友說了他幾句,結(jié)果居然罵我
      要知道,真心沒怎么被人當(dāng)面罵過
      更何況還是被認(rèn)識的男生
      一般男生都會選擇謙讓
      
      當(dāng)時真心氣瘋了,我想作為我朋友,他又當(dāng)時那么對你,你早該和他說拜拜了,至少也要為我罵他幾句啊
      
      好吧,后來還是和好了,我算是被白罵了
      當(dāng)時覺得,什么友情啊,也就是普通朋友吧
      我還為她去打抱不平
      
      可是看到這段話,才覺得,人家那么做其實是正常的。
      是自己要求多了,想多了。要求朋友去做傷害自己利益的事情,本身就不禮貌,何況是對朋友呢。
      
      這本書,看到了人性很多東西
      被一些話語感動到
      
      愛人的目光是包容一切的良藥。
      若找到了,也需要好好溝通
      
  •     看了這本書之后,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我。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當(dāng)一個人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沒有愛人,沒有一切與之有關(guān)的人,甚至地球上就剩了他一個人,那他是不是也就沒有了自己,變成了虛無。我們在人群中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扮演在別人眼中的角色,而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呢。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別人的目光;當(dāng)沒有別人的目光時,我還存在嗎???
  •     忘記了是米蘭昆德拉的哪一本書里有這樣一個意象:愛情,不再是耀眼的太陽,而是讓人寧靜的月光。
      
      從開始真實的現(xiàn)實世界,故事一路向夢境駛?cè)?,分不清界限。倫敦故事是個明顯的夢境,及至更早呢?大姑子帶著孩子們的出現(xiàn)非常像是一個夢,甚至,這會不會通篇是一個諾曼底海邊旅館里的夢?
      
      男人變成了“孩子樹”或者專心放風(fēng)箏的老男孩兒,年華漸漸逝去的美麗女子不再引人注目了。被我們頌揚的“生活”可能歸根結(jié)底是無聊的,在皎潔月光引退的時候,”我要讓燈光整夜亮著,每夜都亮著。“
      
      愛是個最美的夢,在真實/夢想/臆想中走累了,來夢里歇歇腳吧。“我的目光再也不放開你,我要一直看著你?!睆慕褚院?,我只做這一個夢,莊公夢蝶,不夢麻雀、雄鷹、知了或者天鵝。
      
      最近我一直想:我要愛誰,要怎樣愛,為什么我會想這樣去愛,我得學(xué)什么才能如此去愛,我得成為怎樣的人才能得到我希冀的愛…當(dāng)我將之分解細致一絲呼吸,實質(zhì)最終顯現(xiàn):在我離開人世前,我想成為某一人最愛的藏身之所,一個能將所有致命、私密、孤僻、緊張安放之所,并深信在我這里,絕對安全——紀(jì)安洙
      
  •      在諾曼底海濱小城的旅游,尚塔爾說:“男人們不再回頭看我了?!弊?馬克在回到家后,以陌生人的身份暗中給尚塔爾寫信,想借這些來自“陌生人”的仰慕讓尚塔爾感覺到還有男人回頭看她。當(dāng)尚塔爾發(fā)現(xiàn)信件是讓-馬克寫的時,憤怒失控,以為丈夫是在考驗她對于愛情的忠誠,于是離開。最終二人又發(fā)現(xiàn)都無法離開對方。
       如果試圖避免這種誤會,在主動為他人做事情時,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省查行為背后的動機與意義以及潛在的事情辦雜的后果。
  •     三年前初二的時候,第一次讀米蘭昆德拉,最著名的那本《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那時候?qū)?jīng)典有種敬畏之情,在閱讀的時候努力要以做語文閱讀理解類似的方式參透出個所以然來。和朋友一邊讀一邊探討何謂生命之輕,奈何不可承受,所以總認(rèn)為昆德拉的小說里包含著無限隱喻。
      
      三年后讀到他的《身份》,感覺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能是由于前者是昆德拉早期捷克語所作,而后者是用法語所寫,在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上會有變化,也可能是增加的三年閱歷以及不再刻意追求故事內(nèi)核的閱讀習(xí)慣讓我反而對隱喻有了些開悟。
      
      當(dāng)然關(guān)于小說的解讀,我個人還是應(yīng)該處于比較淺層次的。覺得小說中關(guān)于“身份”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尚塔爾和讓馬克二人對于社會的身份。尚塔爾之于死去的兒子,之于前夫的姐姐,讓馬克之于兒時的舊友弗,他們的態(tài)度是回避而冷漠的。對于在不同人面前不同的身份,是這二位主角所害怕和厭惡的。其二則是尚塔爾與讓馬克二人的愛情之間彼此身份的失去和找回。尚塔爾因為“男人們不會再看我了”而憂慮,讓馬克而因為認(rèn)錯了情人而心驚。前者失去的是對自己身份的認(rèn)同,后者失去的是對平生所愛的身份的確定性。讓馬克偽造追求者的匿名信給尚塔爾,而尚塔爾對此的回應(yīng)卻加深讓馬克對情人身份的不確定性。在尚塔爾發(fā)現(xiàn)了讓馬克的行為之后,她由于讓馬克對她隱私的侵入而同樣對他有了陌生之感。身份的迷失把尚塔爾代入被強加新名字的群交噩夢,卻在讓馬克的懷中醒來——她不知道從何開始才是夢境的開端,卻在夢醒時重新找回了愛人彼此間的身份。
      
      很喜歡這部小說,是因為昆德拉在兩位主角的心理刻畫上能讓我找到一種共通之處——就是對熟悉的人的身份的懷疑。會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所愛也許并非心中所想,或者突然發(fā)現(xiàn)他與其他人沒有任何不同。這種身份的缺失為愛情帶來了輕浮和不真實之感。
      
      覺得一部好的小說并非高深到俗人難以理解,能讓人找到共鳴,就足夠了。
  •     避開對方的目光,他們就找到不到自己的存在。
      
      要再花幾段痛苦的經(jīng)歷去尋找一個身份的話,怕是難得超越了生存。
      
      其實我的理解是,尚塔爾和讓-馬克都是逃避者,只是馬克的逃避是種顯性的而已。
      
      幸運的是,這兩者可以自如活在對方目光中,這就是他們的身份。
      
      也許不該把這看做一種絕望的狀態(tài),起碼,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書中說,自由就是你的選擇。在一種泥沼似地生活中,你是痛苦還是高興,自由,就是你的選擇。
      
      昆德拉似乎也是個悲觀主義者,至少看著書的時候,腦袋里浮現(xiàn)的都是陰沉風(fēng)腥的海景,以及窄小幽暗的陽臺。
      
      其實很好玩,尚塔爾和讓-馬克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就像是兩個在月臺等待火車的乘客,他們的“任務(wù)”是等車。然后,去往一個未知的目的地。然后,他們分開了,于是他們各自在火車早已開走的月臺等待,這時,不是很容易就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嗎?就像讓-馬克離開醫(yī)學(xué)院時的感覺。
      
      我不知道他們之間算不算是愛情,但是,這種微妙的感情其實也是存在于眾人之間的。
      
      陷入其中和不陷于其中,是幸與不幸,這是種自由。
      
  •      愛情就像戰(zhàn)爭,一攻一守,一強一弱,有出擊的一方,有還擊的一方。一方暗送秋波,一方故意冷若冰霜,好像這種游戲怎么玩也玩不厭一樣,好像只有這種調(diào)情才能使生命有點點價值一樣。一個人和他的愛情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義,他生下來是要愛的,至于愛誰,其實不太重要,雖然他自己也許覺得很重要。他遇見一個心儀的人,把自己的深情付給她, 把她盛贊成這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以至于讓女人都幾乎以為自己真的有女神一般的威力。這個賦予一個事物深情的行為,所有的情書,甜言蜜語,時時刻刻的思念以及那些悸動,懷疑,羞澀,憤怒,嫉妒,一切的感情都是一種自戀的行為的變形——當(dāng)他遇見她之前, 他最愛他自己,而當(dāng)她遇見她之后,他似乎最愛她——他將對自己的愛都賦予給了她,就像那些詩人們,贊美鮮花時一樣的心理。戀人是作為物品而被愛,而不是作為人被愛,他愛她只因為他的愛情無處安放時,而她恰好出現(xiàn)了。他愛上她,似乎他的生命有了意義,他不再孤單,對生活充滿了熱情,他把這世界的一切,包括良辰美景和瑣事都說給她聽,似乎他的生活通過她而與世界連結(jié)起來了,于是一切都美好極了。
       有的人通過自戀達不到滿足,因此他們注定要去愛,至于愛誰,一點不重要,哪怕愛人無動于衷,那些焦躁,盼望,喜悅和失落都在那么美好——“即便她不愛我,但是天啊,請別從我身邊奪走她!”大約就是這樣的意義,她載著愛情呢,而他追逐著她——他愛情的載體,就好像海盜追尋著寶藏,俠客們追尋著劍譜一般,失去她,他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會猝然崩塌,他的愛情就會再次懸在空中,他的軀體和心靈也將被懸在空中,一切再次黯然無光。他得蜷縮在角落,追思著他曾經(jīng)的愛情,等待新的姑娘將他的愛情拾起,穿戴在身上,然后他又追著新的姑娘,走遍天涯海角。
       在無數(shù)年的歲月里,他的愛情就好像一個氫氣球,而他呢,就像一個小孩子,追著氣球跑啊跑啊,一路經(jīng)過了無數(shù)的森林,無數(shù)的溪流,看過天上無數(shù)種形狀的白云和晚霞,聽過無數(shù)種鳥兒的啁啾,然而始終停不下追逐氣球的腳步。而姑娘們呢,就是那長在路邊的樹,有高有低,各種姿態(tài),各有風(fēng)情,偶爾,氣球掛在了樹枝上,他就停下來,開始爬樹,有的時候,能爬上這棵樹,有的時候樹太高,或者樹干太滑,他爬不上,就在樹下仰頭張望著那粉色的氣球,嘴里嗚嗚,似乎孩子般撒嬌的哭泣。可能氣球又被風(fēng)吹走,他有繼續(xù)跑著追,可能氣球就掛在樹上了,他也就不追了,在樹下守候。
       他也不記得太多了,愛情是必須要放飛的氣球,而追逐是他生命中唯一非做不可的事情。
       如果沒有愛人,他便無法確認(rèn)自己的身份,他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他覺得粉色氣球雖然是被他放飛的,但是氣球是直奔它的主人而去的,他就這樣追逐,永恒地追逐著氣球,期待某一天氣球被一顆大樹攫住,以為這便是屬于他的樹。
       所以他似乎愛過許多人,然而終究他愛的唯有他自己,他故意要放飛一個氣球,說氣球要找他的主人,然而不過是他的謊言,他的追逐是為了證明他的存在,他的追逐是因為他希望作為一個追逐者而閃閃發(fā)光,到頭來,樹的影像已經(jīng)模糊,他記得的是關(guān)于他和氣球的部分,這些記憶讓他可以再次容光煥發(fā),讓他再次覺得年華不曾虛度,他感到他的追逐已經(jīng)被千萬雙眼睛注視著,因而偉大起來,因而確信了自己的存在。
       偉大的欲望驅(qū)使著這個世界在斗爭中蓬勃發(fā)展,無論是不是基因的傳承欲望作為原動力,有一點毋庸置疑,和平是虛偽的表象,欲望產(chǎn)生的熱情注定要在斗爭中被發(fā)泄釋放出來,除了那戰(zhàn)爭中的你死我活外,斗爭的形式早已經(jīng)變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各種各樣方式,在愛情中,在運動中甚至在交談中,一詞一句,一舉一動,每分每秒都是人類的斗爭,犬牙交錯,你死我活,從未停止過。然而斗爭的對象呢,已經(jīng)不會重要了,好比愛情,愛情才是重點,愛情的載體不重要;斗爭中發(fā)泄才是重點,和誰斗爭,為何斗爭完全不重要。這便是人類的無聊之處了,在無窮無盡的時空中還不忘記搖旗吶喊,試圖聽到一絲來自哪怕宇宙深處的回應(yīng)以證實自己確然存在,可憐的人類,自誕生之日就不能獨活,可憐的人類,自誕生之日就想追逐氣球一般追逐自己生命的價值,這一個可悲可憐的群體,在那浩渺的宇宙之間茍延殘喘之時還不忘嘴里發(fā)出“嗚嗚嗚嗚”的呻吟聲,向這個世界的無聊作最后的依然是徒勞的抗?fàn)帯?br />   
      因為自私永遠無法得到寬宥
      唯有盲目才可以幫助人安然度過一生
      Amen
  •      其實讀《身份》時候我有點恍惚,關(guān)于友誼的描述,關(guān)于不同身份的描述都不是重點描寫對象,就好像是順帶著把提點了下。主要都還是圍繞著兩個人的愛情,通過兩個不同視角去闡釋整個故事。大部分是心理描寫,沒有看出人格分裂的跡象。
      
       大概每個人都會用不同的面孔去面對不同的世界。極少個別人會在所有人和所有不同的世界前完全用同一種面孔去面對,這樣的人要么是特別單純,要么就是特別愚蠢,當(dāng)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知道世界有多亂卻寧愿繼續(xù)保持自我統(tǒng)一的去看待對待世界,暫且稱其為假裝不知道型。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型,必然會受到這個社會的傷害。
      
       于是學(xué)會擁有不同面孔去生活幾乎成了人們成長保護自己的一種必然手段。于是大家長大了,都變成了同一種人。虛偽,冠冕堂皇,炫耀,唯利是圖,恐懼,窺視。。。
      
       記得不清了,貌似有段這樣說,大概。。。:他們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愛情世界和生活里,他們需要別人周圍人環(huán)境這個世界去獲得聊天的話題以至于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不會無聊。然后他們又從和對方聊天中抽離出這個世界,靠對方逃離出這個世界,從而活在只有他們二人的真實的愛的世界里。他們靠對方來審視自己,失去了對方,他們將什么都不是。于是就有了兩個身份,活在世界上一個,在愛人面前另外一個。一個真實,一個虛假。
      
       如果誰要把這兩個身份弄混了,混淆了,那么愛情就要消失了。
      
       是這樣嗎?繼續(xù)下去,就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愛情就是在這世界上找到身份的一直方式。唯有找到真實身份的愛情才是真的愛情。
      
       是可以這樣去理解嗎?其實我不知道。。。
      
       于是關(guān)鍵問題又出現(xiàn)了,你如何判斷兩個人在一起是否能夠找到互相真實的身份?。。。然后又想到了一理論,關(guān)于愛情和對方擁有你熟悉氣味的理論。
      
       Oh,有點亂,吃飯去了。。。
  •     “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愛:兩個人的眼睛再不移開,因為他們知道各自的身份就包容、隱藏、寄存在對方的目光中,那脆弱的目光將他們連在一起,并在他們身旁形成一個代表他們孤獨和幸福的白色陽臺?!?br />   尚塔爾在失去兒子的那一刻就丟失了身份,她一直在半夢半醒中面對自己的生活,讓-馬克思試圖幫她從自我中走出,這份愛讓尚塔爾恐懼,讓她逃避,讓她四處沖撞。
  •     因為那些不愿意參加休閑活動的人們正是在與厭倦作
      激烈而頻繁的斗爭中的逃兵。他們不應(yīng)該得到關(guān)心
      -----------抗擊boredom,是啊,這才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活動。
      
      
      
      她就換了一份工作。她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但報酬卻是以前的
      三倍。她感到有些內(nèi)疚,因為自己為了錢而放棄了自己的愛好。
      但這卻是惟一能使她獲得自立的方法。不過,要獲得自立,單憑
      錢是不夠的。她還需要一個男人,一個用另一種方式生活的男人。
      -----------獲得自立是最重要的事情。yes.永遠記住這一點。
      
      
       “生命’這個單詞是最關(guān)鍵的。其他所有的
      單詞都是圍繞它而展開的。 ‘冒險’ , ‘未來’ ,還有‘希望
      
      
      假如在那次單獨會面之前,他們
      一起在其他人中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那他還會愛上她嗎?假如
      他只見過她展現(xiàn)給她同事,她老板,還有她下級的一面,他還會
      為她癡迷,為她心醉嗎?
      ------------是啊,一個醉心于保護自己隱私的人,一個有著兩張面孔的人,
      到頭來,一個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不一致的人,到頭來,還是很苦的。
      
      
      
      也許造成他那種疏遠感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句“男人再也不會
      回頭來看我”對他的影響太大了。由于尚塔爾說了那句話,他感
      覺她變得陌生了。那句話不象是她說的。
      -----------或許,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ideas.
      
      
      那曾經(jīng)讓他傾倒的美貌,已不能讓
      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年輕些
      
      
      無論他告訴她,他有多么地愛她,他認(rèn)為她是多么地美麗,
      他深情的目光都無法撫慰她傷感的心。因為那種深情的目光是孤
      零零的。讓·馬克想,兩個老人之間孤獨的愛情其他人是看不到
      的。那種悲傷的孤獨預(yù)示著死亡。不,她所要的并不是深情的目
      光,而是完全不同的,粗魯?shù)?,好色的目光。那種目光毫無鑒賞
      力地,根本不體貼地,居心叵測地在她身上掃來掃去— — —那種目
      光是命中注定不可避免的。就是這種目光成了她在人世間的精神
      支柱,而他那種愛的目光則把她從那些目光中拉了過來。
      -----------是啊,這就是差別吧。
      
      開始,他是強者,她是弱者。這種不平等從一開
      始就溶人他們愛的根基之中。這種不公平的不平等,不公正的不
      平等。她是個弱者,因為她年齡比他大。
      -----------感情是有強者和弱者的。
      
      
      她對他的反應(yīng)沒有信心,她怕他會把自己當(dāng)成怪物。
      ----------所以,non-judgemental的人比較受人信任。
      
      
      “如果有人敵意地攻擊你,或者你受到了無理的譴責(zé),你可
      以期待人們的有幾種反應(yīng):有些人會參與到這場宰殺中去,另一
      些人則會謹(jǐn)慎地裝作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沒聽到。事后,你還
      會繼續(xù)與他們聯(lián)絡(luò),與他們交流。第二類人,謹(jǐn)慎而圓滑,他們
      是你的朋友。這就是如今判斷朋友的標(biāo)準(zhǔn)。
      ----------現(xiàn)實中的朋友,已經(jīng)不再是武俠中的拔刀相助了,中立即是朋友。
      
      
      因為在每個人都貪戀性生活的同時,也憎恨著它。它是
      他們精神上受到傷害的源泉。
      
      
      他們只是隨便聊一些事,但他們聲音的語調(diào)卻清楚地
      表明他們彼此需要對方。他們退到一個空無一人的走廊中,在一
      片靜默中,他們接吻了。她輕啟櫻唇,把舌尖探到讓·馬克口中,
      渴望征服任何她在里面能接觸到的東西。他們那種接吻的渴望并
      不象征著一種性欲的必然,但它卻是一種想讓對方清楚,自己想
      與對方做愛的渴望,希望立即地,在片刻之間地,徹底地,狂野
      地,不失時機地與對方做愛。他們的唾液并不能帶來渴望和快
      感,它們只是使者。沒有人會有勇氣公開地大聲宣布: “我想和
      你做愛,馬上,不要再猶豫了。 ”所以他們讓自己的唾液傳達了
      他們的思想。那就是為什么,在他們的做愛過程中(那是緊接著
      他們的初吻幾小時后發(fā)生的) ,他們的嘴或許(她已經(jīng)記不清楚
      了,但她現(xiàn)在卻越來越肯定)對對方的興趣已經(jīng)沒有了,不再接
      觸,不再舔舐,甚至都懶得顯示它們已相互失去了興趣。
      ----------------reality.
      
      
      穿著她那件光彩照人的紅色睡袍向他走來。她繞著他,躲
      避著他,一會兒讓他靠近,而一會兒又逃離他。她用這個游戲引
      誘著他,讓他滿屋子地追逐她。突然間,它再現(xiàn)了女人被男人追
      逐的古老情景。她向大圓桌跑去,她已陶醉在這種男人追逐女人
      的情景中。
      ------------the chaste
      
      那向往吸引全世界男人的玫瑰的芬芳
      ---------
      
      
      她青春期時那朵幻想中的玫瑰并沒有給她帶來多少奇
      遇,它甚至沒給她帶來什么特別一點的變化— — —除了那個英國人
      留給她的可笑的回憶。那個人比她老很多。
      ----------
      
      
      讓·馬克又回到他的話題上來: “我所說的,是厭倦的數(shù)量。
      如果可以估量厭倦的話,那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比原來多得多了。因為
      過去的職業(yè),沒有熱情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農(nóng)民們熱愛他們的土
      地;我的祖父,是能變出漂亮桌子的魔術(shù)師;鞋匠可以用心記住
      每一個村民的腳的尺碼;還有伐木工人;園??;甚至士兵,為了
      他們的熱情也可能愿意獻出生命。生命的方式并不是問題,它總
      在那兒伴隨著他們,非常自然地,在他們的工作室中,在他們的
      田野里。每一種職業(yè)都創(chuàng)造了它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自己的方式,
      一個醫(yī)生的思考方式就和一個農(nóng)民不同,一個士兵的言行舉止就
      和一個教師不同。現(xiàn)在,我們幾乎都是一樣的,對工作的冷漠限
      制了我們。那種冷漠又變成了激情,一種我們時間的偉大的共同
      的激情。 ”
      -------------職業(yè)與倦怠
      
      
      
      “可當(dāng)我遇見你,一切都改變了,不是因為我那份微不足道
      的工作變得讓人興奮了,而是因為我們總是有著共同的話題并且
      很投機。 ”
      -----------所以,talking makes me high.難道之前都是因為厭倦?
      
      “這不只是一個放棄學(xué)業(yè)的挫折,那時,我真正放棄的是志
      向。我突然變成了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失去了志向,我突然發(fā)現(xiàn)
      自己正站在這個世界的空白處。更糟的是:我已經(jīng)失去了斗志
      了。除了不要經(jīng)歷危險之外,我已經(jīng)沒有更多的期望了。但如果
      你沒有抱負(fù),如果你不渴望成功,不渴望獲得別人的肯定,那你
      就已經(jīng)把自己推到了毀滅的邊緣。雖然我自己覺得很滿足,但我
      畢竟是把自己推到了毀滅的邊緣,所以說把我和那個乞丐相比,
      而不是把我與這家豪華餐廳的老板相比,是一點也不夸大其詞。 ”
      ----------毀滅的邊緣
      
      
      “我在想,假如你和我記憶中的不一樣了,假如我對你本性
      的確認(rèn)發(fā)生了錯誤。 ”
      -------------yes
      
      
      如果一個男人給一個女人寫信,那他的目的就是準(zhǔn)備
      接近他,然后引誘她;如果那個女人對那些信很保密,那是因為
      她想用今天的謹(jǐn)慎而保護明天的奇遇,如果那個女人保留了他
      們,這則是意味著她已準(zhǔn)備把明天的奇遇希冀成是愛情的發(fā)生。
      ----------
      
      她已經(jīng)被汗水濕透了。眼前的這個男人是如此的年
      輕,他用傲慢的目光盯著她可憐的身體。在那個年輕人的目光
      下,她感到自己正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變老。在大庭廣眾之下。
      ---------年老的人的自卑。
      
      
      他問自己,個人隱私是什么?是不是我們隱藏的一個人最曖
      昧的,最異常的,最原始的事?她的個人隱私是不是就是導(dǎo)致他
      愛尚塔爾,把她看得無與倫比的原因呢?不。人們保密的都是一
      些最平凡,最基本的,最平凡的事,這些事在每個人身上都可能
      發(fā)生的:人的肉體和它的欲望,它的病態(tài),它的躁狂—--
      -------隱私其實很平常
      
      
      尚塔爾離婚以后就中斷了與他們的聯(lián)系感到不安。為什么在她結(jié)
      婚后的那些年里,她表現(xiàn)得如此愉快,如此順從呢?她不知道,
      那段時間她到底抱著什么樣的態(tài)度,馴順的?虛偽的?麻木不仁
      的?自制的?當(dāng)她兒子還活著的時候,那個骯臟的共同體中生活
      的命運她已經(jīng)完全接受了。那共同的骯臟,周圍幾乎都是強制性
      的裸體主義和缺乏坦誠的隱蔽。
      --------坦誠VS隱私
      
      
      他賺的錢是她的五分之一,他們所有的關(guān)系建立在
      他們從不介意這種不平等的心照不宣的彼此認(rèn)可上。
      
      
      她已下定決心要按她自己認(rèn)為合適的方式生活了,不再為他考
      慮。從今以后,她會當(dāng)著他的面讀她的情書。她的不滿意預(yù)示著
      讓·馬克的不存在。對她來說,他已不在這兒了,她早已把他從
      心中驅(qū)逐出去了。
      -------
      
      
      他聽到了有規(guī)律的呼吸聲。他告訴自己,她并沒有自己想
      象得那么脆弱?;蛟S當(dāng)他把自己當(dāng)成強者,而把她當(dāng)成弱者時,
      他就錯了。
      實際上,誰才是強者呢?當(dāng)他們置身于愛情地帶之中時,或
      許他真的是強者。但當(dāng)愛情跟他們擦肩而過時,她卻成了強者,
      而他成了弱者。
      ----------
      
      
      在這兒,隨波逐流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就象我現(xiàn)在這樣,被
      一群推搡著的,歡樂的,喧鬧的人群帶去。
      -------隨波逐流這這么一件容易的事。。。。謹(jǐn)防。
      
      
      她想起了有關(guān)那朵在所有
      男人之中穿梭的玫瑰的想象,并對自己說,她一直被愛情束縛
      著,現(xiàn)在,她要遵循玫瑰的神話,融入那令人暈眩的芬芳中。
      ---------
      
      
      現(xiàn)在,他只感到害怕,為尚塔爾害怕。他想為
      她做點什么,但他不知道該做些什么。那才是最讓人難以忍受
      的:他不知道該怎么去幫助她。他是惟一一個可以幫她的人,
      他,只有他。因為她在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其他人了,在世界上任何
      一個地方都沒有了。
      ------------
      
  •      有一天,獨自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還是會清晰的想到你們,四個跟我一起度過大學(xué)四年的女朋友們。我們開始有了不同的生活,這些,在兩個月前我?guī)缀鯖]有想過。
      
      
       看米蘭昆德拉的第一本書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命到底有多輕。跟4月份我看過的那本與納蘭容若有關(guān)的書很不一樣。只能說此輕非彼輕。這本《身份》是我看過的米蘭昆德拉的第三本,由于對上一本《生活在別處》并不是特別的感興趣,所以,買這本書的時候,只是抱著看看的態(tài)度來讀的。但是不到四分之一的時候,我改變了看法,我要好好的讀一讀。
       首先,我看到女主角尚塔爾收到匿名信的時候,我就猜想,是不是讓馬克寫的。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想到的,可是就是簡單的想到了。每個人都會有那么些個小秘密,她也不例外。她會想到那些與讓馬克初遇的時刻驚心動魄的感動,她以為讓馬克一定是忘記了,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沒了那些觸動。圍繞這些劇情發(fā)展的,是尚塔爾那去世了的孩子。她無疑是可憐的,需要憐憫的對象。
       《身份》就像是部電影,剛開始焦距放大到尚塔爾獨自在海邊等待讓馬克。她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動讓人看著有些觸目驚心,又有些責(zé)備她的奇怪的想法,接著你會聯(lián)系到風(fēng)很大,沙灘空曠無垠的沙灘。尚塔爾的視線是不同的男人帶著自己的孩子,她的想象,她的驕傲,她的不屑...另外一邊,讓馬克,在擔(dān)心著她,而她卻只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知道,讓馬克愛著她,尚塔爾。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我們都處于“當(dāng)局者迷”的狀態(tài)。我們有意無意的輕視別人給于的愛,并拋棄于腦后。
       “男人們不再回頭看我了”,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觸最多的就是年輕真好!可是,沒有人能跟年齡抗拒,她會老,你也會。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接受自己的老,我們會覺得自己愛著的人覺得我們越來越老,越來越丑,成為另外一個女人。
       讓馬克為了讓尚塔爾對生活自信點,他害怕失去她,甚至?xí)鲆恍┢婀值纳兴栯x開他的夢。開始給她寫匿名信,但是他誤解了“男人們不再回頭看我了”這句話本身的含義。
       尚塔爾開始帶上那串紅色的珍珠項鏈,開始穿上紅色的睡衣,這樣的匿名信讓她感受到自己被愛,感受自己的朝氣,自己的魅力,甚至自己的年輕!她仿佛又回來了,回到那個跟讓馬克一起戀愛的時期,那個會悄悄臉紅的女子。
       她開始懷疑自己身邊的每個人,公車上的黑人、西里爾杜巴洛、乞丐...
       “她依舊跟讓馬克一起生活了好多年,有一天跟他一起來到了海邊:他們在露天用晚餐,坐在一個搭在水上的木板陽臺上。在她的記憶中,那是一片白色:木板、桌子、椅子、桌布,一切都是白的。路燈柱漆成了白色,在夏日的天空下,燈光也是白色的。天還沒有全黑下來,天上的月亮也是白色的,將周邊映得一片白?!?br />    這些仿佛是尚塔爾對他們之間愛情的想象,什么都沒了,全是白色的,什么都被抹去了,都被遺忘了。絕緣體。還清晰的記得里面有一句“那句‘某種人為地添加到您生活中的東西’原先她認(rèn)為是針對讓馬克的一種笨拙的攻擊。實際上是讓馬克本人帶有自戀性質(zhì)的獻殷勤”。騙局,一切都是騙局,我想她肯定是這樣的想法。真的,世界雖然實在讓人瞧不起,但他們需要這個世界來進行談話。讓馬克說的很對:“沒有任何愛情可以在一言不發(fā)中繼續(xù)存在”。
       當(dāng)尚塔爾知道真相之前,她想到的是那個乞丐,讓馬克與尚塔爾說,可我真想跟他(乞丐)說說,因為他是另外一個我。對他說:您在經(jīng)歷著我命運,我只是僥幸躲開了。我可以讀出他內(nèi)心的無助,就像是喜歡的人,你卻沒有辦法跟他訴說你有多愛他一樣。
       故事在最終還是跟紅色有關(guān),在倫敦,窗戶上掛著紅色的窗簾,一群放縱的群交者經(jīng)過了這樣的一夜,有人將門釘死,赤身裸體的女人躲到儲藏室中,同時,在對面的大街上,一個剩下的錢只能買張回家的車票的男人大喊了一聲。而這個男人,是深深愛著的她的男人。
       其實結(jié)局是我喜歡的,也是所有故事大抵都會有的同樣的劇情,甚至我能想到它的結(jié)局,本身是沒有什么懸念的,可是又有巨大的誘惑力。我希望他們通過這樣的一種掙扎,能找到屬于自己最深的愛。愛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語言。
       那天,躺在床上,凌晨四點的時候,我在思考,這二十三年我都在充當(dāng)什么樣的角色,我笑了。
       昨天晚上與萍聊天,她說后年訂婚,大后年結(jié)婚。我真的祝福他們,不容易,真的。
       她說你的夢想是我們無法實現(xiàn)的奢望,而她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每個人的幸福都不一樣。盡管不一樣,卻都是最適合自己的幸福。
       前幾天看到了一句話:一個人一生必須艱苦跋涉,越過一大片土地,貧瘠、地勢險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現(xiàn)實的門檻。
       我的心里,包含了那么多的好心好意,那么多的祝福,給你們。
  •     這本書原本是朋友兩年前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幫助完成我對于米蘭昆德拉所有作品的收藏, 不知道為什么我偏偏在這個夏天把它翻出來讀了一遍. 是天意吧. 就像米蘭昆德拉在這部作品里提到過的, "這個邏輯是存在于事物內(nèi)部的, 換句話說, 它屬于上帝的規(guī)劃的一部分...人不是這一演變的作者, 只是一個執(zhí)行者, 這種邏輯性不屬于我們, 它只屬于上帝, 我們在這里只是為了服從他, 好讓他做他樂意做的事情."
      
      告別捷克時期對愛情的思考, <身份>一書在米蘭昆德拉寫作的法國時期讓人有一種親切感. 對于一封又一封的匿名信, 當(dāng)尚塔爾發(fā)現(xiàn)了讓馬克的秘密以后二人對于同一件事不同的理解與分析到底是出于好意和惡意, 簡直是對于所有愛情模式吵架原因的隱喻. 原因再簡單不過, 男女思維方式終究是不同的. 然而對于事后情節(jié)發(fā)展至讓馬克離開家去了倫敦追尋情人的步伐這一橋段我起初并不理解. 因為如果按照之前的邏輯發(fā)展下去, 讓馬克與尚塔爾的互相不理解是不會促使讓馬克做出這種事情的, 更何況如讓馬克自己所說, 他只是個邊緣人, 而尚塔爾才是隨大流的城堡的中心.
      
      事后發(fā)現(xiàn)這一切是一場夢境也恰巧解釋了我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不理解. 第五十章尚塔爾夢醒后"我"對于邊界的質(zhì)問, 實在是有趣極了. "我"這一個第三人, 只有最后兩章才出現(xiàn), 然而弗朗索瓦 里卡爾在"情人的目光"里并沒有對這一轉(zhuǎn)變做出分析. 如果按照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別處>一書里面的思路分析, <身份>在現(xiàn)實與另一現(xiàn)實姑且稱之為夢境的轉(zhuǎn)換之間可謂上了一個層次. 不過這一手法和捷克時期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開篇倒也相似. 寫作手法畢竟是一個作家的本質(zhì). 最后兩章重拾了對于米蘭昆德拉作品的親切感.
      
      至于勒魯瓦對于生命意義的分析, 透徹的令人發(fā)指. "所有的表態(tài), 所有的姿態(tài)都是同一價值的, 可以互相摩擦, 互相交叉, 互相觸摸, 互相混淆, 互相亂摸, 互相纏綿, 互相交配..." 至于價值是什么, 人類不需要知道. "因為<圣經(jīng)>并不要求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它只要求我們生育. 相愛吧, 然后生育. 一定要明白: 這句"相愛吧"的意義是由"生兒育女"所決定的..."去操吧!"...人生活的意義就在于此, 而且盡在于此. 別的全是扯淡." 我想起高中在Pierce的World Religion課上他給我們講印度教的各種duties, 說只要可以順利完成這些duties, 那人生就是有意義的. 米蘭昆德拉在此提到的是上帝, 并非古老的印度教. 就像Pierce所說的吧, 宗教的魅力在于無論是哪一教, 目的都是到達山頂, 路線不同而已.
      
      進而想到了關(guān)于free will的問題. 10年暑假在Yale讀的Robert Kane的"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Free Will", 在米蘭昆德拉的<身份>面前仿佛失去了形而上學(xué)的意義. 進而慶幸當(dāng)初放棄了哲學(xué)這一專業(yè). 如果唯一的自由是如勒魯瓦所說的在快樂與苦澀之間的選擇, 那么也許生活是可以被簡化的. 但是為什么人們做不到呢? 可能自由意志壓根不存在吧. 也許人連在快樂與苦澀之間做出自由選擇的能力都不具備.
      
      弗朗索瓦 里卡爾最后對于尚塔爾那句"我的目光再也不放開你. 我要不停地看著你." 的分析是, "因為這就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愛:兩個人的眼睛再不移開, 因為他們知道各自的身份就包容, 隱藏, 寄存在對方的目光中, 那脆弱的目光將他們連在一起, 并在他們身旁形成一個代表著他們的孤獨和幸福的白色陽臺." 這也正巧解釋了為什么兩個人相愛只想過二人世界而他們不能, 就像讓馬克提到的, 愛情是不能在一言不發(fā)中進行下去的. 也正因如此, 對方或許是唯一的真實, 外在的一切真實或許就只反映在一個人身上, 你愛的這個人身上. 也許讓馬克是更愛尚塔爾的吧, 所以他寧愿做他的配角, 寫匿名信也是為了她, 一切都是為了她. 而尚塔爾, 習(xí)慣了做主角, 擁有太多個身份, 也只有在讓馬克的目光里, 她才會得到一份寧靜.
      
      <被背叛的遺囑>里米蘭昆德拉寫到, "生活, 就是一種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努力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 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中, 在原位中永遠堅定地存在." 也許唯有在情人的目光里我們才可以做回自己唯一承認(rèn)的身份. 尚塔爾衰老了沒有人愛了也好, 那就是她的身份, 即便讓馬克希望對方開心因此捏造出一個虛假的她, 這份平衡只會因此而被打破. 如果是這樣, 想像的愛永遠無人認(rèn)領(lǐng), 想像的那個她永遠不會在你的目光中得到安寧.
  •     關(guān)鍵詞:友誼 夢 窺視 玫瑰香的隱喻 兩張面孔 愛情與圈套
      
      《身份》講了一個愛情故事,在狹小空間和真實與夢境里男女主人公經(jīng)歷了愛情的隱私與圈套、欲望與窺視、艷遇與回歸的變奏舞曲。昆德拉是處理愛情細節(jié)與精神分析的高手,在丈量每一階段情人之間距離的把握上從來都不會差之毫厘。每一個帶有愛情終極命題的拷問都融化在男女主人公猜疑、和解、摩擦和救贖的平常形態(tài)中,讀者不會遠離這種形態(tài),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身在其中。
      故事從女主人公尚塔爾在一家諾曼底海濱小城中的旅館等待與她情人的會合開始,在等待的過程中,她做了一個長長的夢,這個夢是她困惑的開始。尚塔爾不喜歡做夢,因為夢將過去與現(xiàn)在等值看待,從而使得現(xiàn)實可以被替代、無足輕重。尚塔爾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她活在一種由真實的愜意編織起來的時空里,任何一種異質(zhì)的闖入都是她警惕的,更遑論她那由破碎和悲痛包裹起來的過去。
      讓—馬克是尚塔爾的情人,他與F的友誼充滿背叛和誤解,他努力忘掉年青時候關(guān)于友誼細節(jié)的回憶,因為在讓—馬克看來,友誼真正與唯一的意義在于,為對方提供一面鏡子,讓他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形象。當(dāng)彼此的形象不那么美好時,友誼的記憶之門就被選擇性地關(guān)閉了。
      在昆德拉變奏式地敘述中,尚塔爾和讓—馬克互相在夢里試探、在現(xiàn)實中摩擦,這種摩擦或者說故事發(fā)展的高潮,是以尚塔爾發(fā)現(xiàn)“男人們不再回頭看我了”為開端的。這個發(fā)現(xiàn)令她如此沮喪,是因為在她十六七歲時,她想成為一種玫瑰香。玫瑰香的隱喻是艷遇。她希望帶著玫瑰香去征服男人,在千百色的世界中,艷遇成為她關(guān)于自身誘惑的一個想象和許諾。十六七歲的夢想是朦朧而抒情的,這只關(guān)乎對神秘的窺探和對未知的美好憧憬。所以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男人們不再回頭看我了”這一假想中的事實時,她變得脆弱而惶恐。拿來檢驗自身魅力的想象在一個庸常的日子里毫無聲息的破碎掉了,就如溫柔夜色里你不得不卸下濃妝面對自己的衰老一樣。
      故事繼續(xù)進行,一封匿名信給她的沮喪帶來了安慰。早晨,尚塔爾收到了一封沒有地址也沒有郵票的信,這封信只有一句話:我像一個間諜一樣地跟蹤您,您很美,非常美麗。尚塔爾起先是感到不舒服——一種莫名的帶著窺視的眼光介入她生活中的方式,這讓她感到不舒服,甚至感到受到了嘲弄。但她沒有立即撕毀這封信,而是把它藏在了一個私密的地方,讓—馬克不知道。第二天她又收到了那位陌生人的信,這封信的署名是C.D.B,信中描述了她的生活細節(jié)和方式,尚塔爾有了一種游戲的快感。最后,事情水落石出,信的發(fā)出者是讓—馬克本人。同時,這也成了他們產(chǎn)生隔閡的導(dǎo)火索,尚塔爾認(rèn)為這是一個圈套,她認(rèn)為讓—馬克這么做是想擺脫她,用一種第三者介入的假象來試探和確信她的背叛,從而自動離開,因為她已經(jīng)老了,而他還年輕(尚塔爾比讓—馬克大四歲)。而讓—馬克認(rèn)為他是想讓尚塔爾擺脫“男人不再回頭看我了”的沮喪感。他想以這種方式讓尚塔爾意識到她本身的魅力和吸引力,因為另一個男人給一個女人寫的贊美信,會小心翼翼地喚起她關(guān)于十六七歲的玫瑰香的隱喻。同時,讓—馬克也在尚塔爾收到信后的種種改變中煎熬著。尚塔爾把這些信件當(dāng)成了一個秘密,讓—馬克認(rèn)為“假如一個女人把這些信作為秘密,那是她希望通過今天的小心翼翼來保得明天的艷遇。假如她還把它們保存起來,那就是說她愿意把這一未來的艷遇看作是一場愛情。”
      這封匿名信對尚塔爾的影響是巨大的,她從周圍都是白色的空氣中喜歡上了大主教胭脂紅的大衣,在與讓—馬克的調(diào)情中,她亦有了被拉回玫瑰叢的瘋狂。尚塔爾覺得她與讓—馬克的調(diào)情是有人窺視的——這就是那個匿名信的主人。人在窺視中欲望被雙重放大,她在看與被看中滿足一種想象中的第三人在場所帶來的快感。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尚塔爾帶著憤怒和屈辱離開,這種作者精心安排的離開,是為了讓尚塔爾真正去實踐她關(guān)于艷遇的夢想。在真假難辨的夢境與現(xiàn)實中,尚塔爾身陷困境,而她此刻唯一想得起來的人是讓—馬克,在飄忽不定中她想到了死亡和過去難以啟齒的傷痛以及她無法抽離出傷痛的逃避,她在絕望之后倒下,在讓—馬克的呼喚中醒來。當(dāng)她開始思考夢與真實的邊界問題時,她才真正開始擁抱新的生活。故事的最后,尚塔爾看著讓—馬克說:我的目光再也不放開你,我要不停地看著你。
      至此,尚塔爾回歸了她真實的面孔,由隱私和不愿讓人觸及的地帶所構(gòu)成的面孔就如黑暗中的群魔,它們陰暗卻無處不在地和另一群偽善的面孔做著交易。尚塔爾承認(rèn)她有很多張面孔,在她與讓—馬克的關(guān)系中,她只愿用一種表面的和諧與愉快來面對讓—馬克,而絲毫不允許他踏入其他領(lǐng)地半步,這是他們猜疑和隔膜的真正原因。她一直生活在一種遁世的愛情中,而最后,他們一起回歸了現(xiàn)實。
      小說《身份》是昆德拉熟練運用夢境和哲理來編排的一個愛情故事。尚塔爾和讓—馬克的愛情只在世外才是和諧而美好的,一旦那些零碎的幻想——比如尚塔爾關(guān)于艷遇的幻想滲透進這種世外的生活,在實際與幻想的對立中,生活的殘酷與虛偽、玩笑和猜疑就都統(tǒng)統(tǒng)找上門來了。尚塔爾在進退、遲疑中尋找著自己真正的身份,而不是偽善的面孔,最終她解脫了,無論是玫瑰香的隱喻還是玫瑰最終的凋謝,她不過是在自己構(gòu)筑的一個個身份中迷失了自己,而這種迷失顯然是清醒的。她在絕望中看到了陽光,看到了那個脆弱的自己,她在愛人的目光中安詳而踏實,并最終懂得,驅(qū)逐孤獨和脆弱、偽善和逃避的唯一法寶是愛人的目光,那是包含幸福,包含理解與寬容,包含彼此呵護與信任的目光。
      這是一個很好的愛情故事。
      
  •     【2】
      
      這就是她不喜歡做夢的原因:它們在生命的各個階段強加了一個讓人不能
      
      接受的等價物,—個與某個人所經(jīng)歷的一切對等的時期。它們否認(rèn)了“現(xiàn)
      
      在”的這種有特殊權(quán)利的地位,它們懷疑“現(xiàn)在”。
      
      【6】
      
      厭倦有三種:一種是消極的厭煩,正如那邊跳舞邊打哈欠的女孩兒;另一
      
      種是積極的厭倦,象風(fēng)爭的愛好者;最后一種是反叛的厭倦,年輕人焚毀
      
      汽車,砸爛商店的玻璃就是這種情況。
      
      【10】
      
      那是一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很優(yōu)雅的微笑。你越是強大就越是覺得有
      
      必要顯得優(yōu)雅一些。
      
      切記:我們的信仰是贊美生命?!@個單詞是最關(guān)鍵的。其他所有
      
      的單詞都是圍繞它面展開的。‘冒險’,‘未來’,還有‘希望’。
      
      【14】
      
      我們可以責(zé)備一些行為,責(zé)備—些說過的話,但我們卻不能責(zé)備一種感覺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控制它。
      
      【16】
      
      友誼對于一個人本身的記憶功能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貞浳覀兊倪^去,讓
      
      它總是伴隨著我們,正如他們所說的,對于維持完全的自我來說是不可缺
      
      少的。
      
      為了確保自我的完整,保證它的內(nèi)容不輕易流失,記憶也象澆灌花朵一樣
      
      需要經(jīng)常被滋潤。這種滋潤需要靠定期與過去的目擊者交流來實現(xiàn),也就
      
      是說,和朋友。他們是我們的鏡子,我們的記憶。我們并沒向他們要求過
      
      什么,但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地擦亮鏡子,讓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自己。
      
      友誼已被掏空了它傳統(tǒng)的內(nèi)涵,那些日子把它改變成一種相互認(rèn)可的協(xié)議
      
      。簡而言之,是一種禮貌的協(xié)議。所以,讓朋友去做一些會各他難堪或令
      
      他不愉快的事是不禮貌的。
      
      “如果有人敵意地攻擊你,或者你受到了無理的譴責(zé),你可以期待人們的
      
      有幾種反應(yīng):有些人會加入到這場宰殺中去,另一些人則會謹(jǐn)慎地裝作什
      
      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沒聽到。事后,你還會繼續(xù)與他們聯(lián)絡(luò),與他們交流
      
      。第二類人,謹(jǐn)慎而圓滑,他們是你的朋友。這就是如今判斷朋友的標(biāo)準(zhǔn)
      
      。讓?馬克,其實我早就知道這些了?!?br />   
      【17】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被淹沒在唾液的海洋中,它把我們混合起來,變成一個
      
      唾液的共同體,一個潮濕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類。
      
      【19】
      
      親愛的,我親愛的寶兒,不要以為我現(xiàn)在不愛你了,或過去沒愛過你。正
      
      因為我愛你,如果你仍然活著,我就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有了孩子就不
      
      可能再去鄙視這個世界,因為這是我們將這個孩子放人其闖的世界。孩子
      
      讓我們關(guān)心世界,關(guān)心它的將來,并希望溶人它的喧鬧和混亂中去。這使
      
      我們嚴(yán)重地沾染上它那種不可救藥的愚蠢。你死了,我也就失去了和你在
      
      一起的快樂。但同時,你也使我得到了解脫。從我和我所鄙視的世界的對
      
      抗中得到了解脫。我允許自己可以鄙視它的原因就是你已經(jīng)不在了。我黑
      
      色的思想再也不會給你植下任何禍根了。我現(xiàn)在要告訴你,在你離開我之
      
      后的日子,我漸漸開始明白,你的死是上天賜給我的一件禮物。
      
      【21】
      
      在工作室制陶的時候,上帝讓我偶然發(fā)現(xiàn)了人體的一種狀態(tài)。我們每個人
      
      都會有一段時間保持著這樣的激情,但不幸的是,這種激情發(fā)生的方式太
      
      隨便了。我們怎么才能相信,眼前這個人是個自由的,獨立的人,是個是
      
      自己主人的人?如果確定了這些,我們就不得不忘記我們的制陶室。我們
      
      要心甘情愿地遺忘。是上帝把這種遺忘強加給我們的。
      
      【26】
      
      活著就要這樣面對時間,這種面對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知道,那是厭
      
      倦。我祖父用那種聲音表達了他的厭倦,用這種無止境的‘啊……’聲。
      
      我所說的,是厭倦的數(shù)量。如果厭倦是可以估量的,那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比原
      
      來多得多了。因為過去的職業(yè),沒有熱情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現(xiàn)在,我們幾乎都是一樣的,對工作的玲漠限制了我們。那種冷漠又變成
      
      了激情,一種我們時間的偉大的共同的激情。
      
      兩個相愛的人,如果孤零零地生活在世上,的確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他
      
      們的話題用什么來豐富呢?無論這個世界多么地令人不齒,它仍然是我們
      
      話題的中心。
      
      【27】
      
      這不僅僅是一個放棄學(xué)業(yè)的挫折,那時,我真正放棄的是志向。我突然變
      
      成了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失去了志向,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正站在這個世界的
      
      空白處。更糟的是:我已經(jīng)沒有去奮斗的渴望了。除了不要經(jīng)歷危險之外
      
      ,我已經(jīng)沒有更多的期望了。但如果你沒有抱負(fù),如果你不渴望成功,不
      
      渴望獲得承認(rèn),那你就已經(jīng)把自己推到了毀滅的邊緣。雖然我自己覺得很
      
      滿足,但我畢竟是把自己推到了毀滅的邊緣,所以說把我和那個乞丐相比
      
      ,而不是把我與這家豪華餐廳的老板相比,是一點也不夸張的。
      
      【32】
      
      對她來說,他已不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而如今紛亂的世界中也不再有
      
      她的立足點了。
      
      人們保密的都是一些最乎凡,最基本的,最平凡的事,那些在每個人身上
      
      都會發(fā)生的事:人的肉體和它的欲望,它的病態(tài),它的躁狂——比方說,
      
      便秘或是月經(jīng)。我們害羞地隱藏關(guān)那些私事,并不是因為它們多么地個別
      
      化,恰恰相反的是,它們太普遍化了。他怎么能對尚塔爾的 性別,對她
      
      與其他女人的相似之處,對她穿一件胸罩,并伴隨著一種內(nèi)衣心理而不滿
      
      呢?好像他自己不屬于某種永恒的男性的愚蠢似的!他們兩人的開始是在
      
      那個制陶工作室。在那兒,他們的眼睛被睛險那種不連貫的動作搞得一團
      
      糟。他們的腹部好似安置了一家蒸氣制造廠。他們兩人的靈魂在他們體內(nèi)
      
      幾乎都快沒有了位置。他們不應(yīng)該互相寬恕嗎?他們不應(yīng)該超越那藏在櫥
      
      柜底部的弱點嗎?
      
      【42】
      
      對于自由的敵人,不能給予自由。
      
      為什么我們要活著?向上帝提供新人類。因為圣經(jīng),我親愛的夫人,—沒
      
      有讓我們尋找生命的意義。它只要求我們繁衍后代。愛上另一個人,然后
      
      生育。記住這些:”愛上另一個“的意義是由”生育“決定的。這種”愛
      
      上另一個人“的愛與慈善的愛,憐憫的,精神的,性欲的愛沒有一點聯(lián)系
      
      ,它只意味著”做愛!“‘支配!”(他放低了他的聲音,湊到她耳邊)
      
      ‘性交!“(這位夫人象一個虜誠的信徒一樣看著他的眼睛。)它,只有
      
      它,構(gòu)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其他的都是沒有意義的。
      
      賴?yán)睦碛上笠话烟甑兑粯愉h利。尚塔爾同意:兩人之間成功的愛,忠誠
      
      的愛,只為一個人付出的愛——不,那是不存在的。如果它存在,它也只
      
      能作為一種自我懲罰,一種固執(zhí)己見,逃人修道院之中。她對自己說,即
      
      使它真的存在,愛情也不應(yīng)該存在。
      
      【43】
      
      生命的本質(zhì),是生育生命:它是分娩,還有位于它之前的性交;性交之前
      
      的,引誘,那就是接吻,在風(fēng)中飄動的長發(fā)、絲質(zhì)內(nèi)衣,剪裁精致的胸罩
      
      ,以及任何引起人們性欲的東西。就象好的食物——如果沒有好的烹調(diào)方
      
      法,就會成為一種沒人想再品嘗的過多過濫的東西,但這種食物卻是每個
      
      人都要買的——除食物之外,還有排泄。因為你知道,我親愛的夫人,我
      
      美麗的令人喜愛的夫人,你知道,吹捧衛(wèi)生紙,尿布在我們的職業(yè)中占據(jù)
      
      了多么重要的地位。衛(wèi)生紙,尿布,洗滌劑,食物,這是人類重要的循環(huán)
      
      。我們的使命不僅是要去發(fā)現(xiàn)它,抓住它,計劃它,而且還要讓它變得美
      
      麗,讓它唱歌。由于我們的宣傳,衛(wèi)生紙的銷路非常好。這就是一個很好
      
      的例子。我親愛的。
      
      自由?當(dāng)你在你的廢墟之外生活的時候,你可以開心也可以不開心。你的
      
      這個選擇就構(gòu)成了你的自由。你有這個自由把自己融人到帶著痛苦或快樂
      
      感覺的大多數(shù)人的熔爐中去。
      
      我們僅有的自由就是在苦痛和快樂之中選擇。既然這所有無關(guān)緊要的一切
      
      就是我們的命運,那我們就不應(yīng)該痛苦地忍受著它,而應(yīng)該學(xué)會享受它。
      
      【49】
      
      她已經(jīng)赤身裸體了,但他們還要剝掉她自己!剝掉她的命運。他們給她安
      
      排了一個新名字,然后把她遺棄在那些她都不能解釋清楚自己是誰的陌生
      
      人之中。
      
      她已不再抱有離開這兒的希望了。門都被釘死了。她必須順從地重新開始
      
      。她的名字就是第一個開始。她首先要做到的,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最低
      
      限度,就是讓這個人用她的名字叫她,用她真正的名字。這是她要他做的
      
      第一件事,也是命令他做的第一件事。但不久,她卻發(fā)現(xiàn),不知怎么地,
      
      她的名字在她腦中似乎被堵住了;她竟記不起它來了。
      
      【情人的目光】
      
      與幾部捷克時期的長篇比,法國時期的一個特色是,故事情節(jié)越趨向簡單
      
      。
      
      “這一新的周期文本的主要新穎之處和接受的挑戰(zhàn):在一個最小的空間里
      
      ,容下最大的深度感、變奏以及語意上的復(fù)雜性;在一種極為集中的小說
      
      形式中注入一種充盈的意義,綿綿不斷,讓人無法‘簡述’。
      
      尚塔爾她是一個被憐憫的對象是個成熟的女人。她跟讓-馬克之間的關(guān)系
      
      對她來說不是像初戀那樣既盲目又抒情。她已進入愛情的第二春這樣的愛
      
      情就好像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她不去尋求刺激或者性高潮也不尋找什么
      
      可以讓她突破自我局限的瘋狂的色情行為。相反她在讓-馬克身邊找到的
      
      是一種空間然而在這個空間里她可以安靜地成為她自己既清醒又平和。
      
      對于尚塔爾來說,讓-馬克的愛是一所可以隱居的房子,然而這一幸福的
      
      休憩,正是脆弱性本身。但是最壞的考驗來自她的情人本人,于是就有了
      
      那些署名為C、D、B的信的片斷。而馬克以為給她寫的那些充滿欲望的
      
      信會使她高興,誰知事實上,他就這樣擾亂了他們愛情的脆弱的平衡,從
      
      而引發(fā)了尚塔爾的種種噩夢。
      
      從此以后她就屬于昆德拉的那小小的人物畫廊中的一員面臨著生活的深深
      
      的無窮無盡的玩笑不再接受游戲規(guī)則而選擇了逃避躲藏起來遠離塵囂遠離
      
      或者來自他們時代的人或者來自自身的危險也就是遠離他們自己身上需要
      
      別人需要這個世界才得以生活的那個部分。
      
      一個失落了的人在這樣隱退消失之后就不再具有身份。尚塔爾不光感到并
      
      希望從她的兒子那里解脫出來而且還感到并希望從自己身上解脫出來從她
      
      的過去她的身體她的年齡以及她的職業(yè)對她的要求那里解脫出來。但是更
      
      深的是她已離開了身份的領(lǐng)地也就是說那個每個人都必須展示一張面孔并
      
      為之捍衛(wèi)到死的世界。有時為了做到這一點可以不惜一切騙術(shù)。讓-馬克
      
      清楚這一點他有時也為之痛苦,尚塔爾有好幾張面孔,她不能也不愿在其
      
      中作出選擇。事實上,這也就是說她不想有任何一張面孔,不想有任何別
      
      的面孔,除了她決心要有的那一張,她不想有任何別的身份除了她選擇要
      
      躲到里面的那一個成為讓-馬克的愛情的目光的對象成為情人被愛的人。
      
      事實上對尚塔爾來說讓-馬克的愛是一所可以隱居的房子在里面她可以不
      
      再屬于這個世界完全脫離她的過去。維旺德農(nóng)的情人們說沒有明天尚塔爾
      
      可以再加上一句沒有昨天也沒有別處。這就是為什么跟讓-馬克坐在陽臺
      
      上身處白色的包圍之中她可以那樣幸福地“品位毫無艷遇這一事實”以及
      
      在她心中的年青時代的玫瑰的凋謝。在《被背叛的遺囑》中我們可以讀到
      
      “生活就是一種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努力使自己
      
      在自我中在原位中永遠堅定的存在?!?坐在陽臺上在讓-馬克的目光的包
      
      容下有那么一刻這種“沉重的努力”松懈了尚塔爾可以在她唯一承認(rèn)的身
      
      份中休憩。
      
      然而這一幸福的休憩也正是脆弱性本身。尚塔爾不斷地感到威脅著它要摧
      
      毀它的攻擊。經(jīng)常性的攻擊來自她的身體她的夢她的紅暈以及那些讓她厭
      
      惡的陣陣熱潮因為它們不得不服從于她已經(jīng)逃離的生活。但最壞的考驗來
      
      自她的情人本人。
      
      當(dāng)尚塔爾說男人們不再看她了的時候讓-馬克一開始沒有明白她那些話的
      
      意思。他以為給她寫那些充滿欲望的信她會高興。誰知事實上他就這樣擾
      
      亂了他們愛情的脆弱的平衡因為他誘使尚塔爾采納一種身份擺出一張她已
      
      經(jīng)不愿意衰老的絕望地抓住別人的目光以確信自身的存在與美麗的女人的
      
      身份。愛情對她來說原是一個被白色籠罩著的寧靜的大陽臺他卻讓她去穿
      
      上紅色投身到一些艷遇之中而這些艷遇一直將她引致自身的消失也就是說
      
      再也看不見所有那些讓她成為自己的東西對世界的拒絕以及對讓-馬克的
      
      愛。
      
      尚塔爾唯一需要的目光從中她唯一可以認(rèn)出自己真正的面孔的是他包容住
      
      她的目光。這一目光是她的房子她的隱蔽之所是她身份的外殼。通過這一
      
      目光她可以逃避所有窺伺她判斷她將她縮減為僅僅是她身體的目光。一旦
      
      她出了這一保護的目光的射線她身上的一切就都垮了魔鬼就開始來吞沒她
      
      現(xiàn)實崩潰了她忘掉了自己的名字墜入噩夢之中。
      
      在《搭車游戲》的結(jié)尾受到驚嚇的年輕女子對她的伴侶喊到“我是我我是
      
      我我是我……”5在《身份》的結(jié)尾尚塔爾從她的倫敦艷遇中醒過來時對
      
      讓-馬克說“我的目光再也不放開你。我要不停地看著你?!? 因為這就
      
      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愛兩個人的眼睛再不移開因為他們知道各自的身份就
      
      包容隱藏寄存在對方的目光中那脆弱的目光將他們連在一起并在他們身旁
      
      形成一個代表著他們的孤獨和幸福的白色陽臺。
  •     夢境與現(xiàn)實的交織,情感與幻想的糾結(jié)........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底蘊不足的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很吃力,以至于現(xiàn)在我也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和情感......更加談不上評論了......
      所以就引用別人的書評好了......
      
      
      引用:
      顛覆愛情
       1996年秋,米蘭*昆德拉用法語向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老少戀的愛情故事,一個極富啟發(fā)力、又極具沖擊力的愛情故事。而且還用了懸念——他一向極不注重的懸念,加之,他在行文時能沉得住、靜得下,故事就極可讀也極耐讀了。
      
        這就是他的小說《身份》。又是一個極富形而上意味的名字。
      
        故事起因于諾曼底海濱。女主人公尚塔爾發(fā)現(xiàn)男人們不再回頭看她了——對女人來講,可能最殘酷、最具毀滅性的事,莫過于此了。她痛苦而憂郁地把這一發(fā)現(xiàn)告訴了情人讓*馬克。而讓*馬克在海濱尋找尚塔爾時,明明追攆上的是尚塔爾的背影,轉(zhuǎn)過臉來看他的,卻是一個陌生的老女人的臉 ,由此莫名其妙地懷疑,尚塔爾對他來說,不過是個幻覺。兩個情人間心里都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故事由此進一步展開。讓*馬克為了不讓尚塔爾再傷感,以一個崇拜者的身份給尚塔爾寫情書,一而再再而三地寫。尚塔爾像換了個人似的,不再抑郁,并將情書不動聲色地珍藏了起來——這似乎意味著背叛。讓*馬克無可挽回地嫉妒了,毀滅性的嫉妒……最后,尚塔爾竟然發(fā)現(xiàn),寫情書者竟是讓*馬克,繼而懷疑讓*馬克在戲弄自己。倆人間的情感陡然起了波瀾……
      
        這本小說延續(xù)了昆德拉小說一貫的風(fēng)格,注重于發(fā)掘和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一瞬間里,稍縱即逝的感覺和意念——而作品意蘊的拓展和增厚往往就靠這些感覺和意念來實現(xiàn)。作品的詩意也由此出來了。讀他的小說總讓人感覺有一層淡淡的、透明的東西氤氳在文字表面,是那種憂傷的、卻又深沉的東西。
      
        跟他的其它小說一樣,這本小說也同樣具有模糊多義性,讀完之后,你能想到關(guān)于人性、關(guān)于遺忘、關(guān)于背叛、關(guān)于身份等等很多東西。但最震撼人心的或許還是關(guān)于愛情——昆德拉似乎在顛覆愛情:在神圣的愛情里,你,這個我心目中的唯一,或許已不是原本的你了;或許只不過是無數(shù)個異性里的、跟我似無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了;或許你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個幻覺??偠灾?,你對我已經(jīng)無意義了。而我,唯恐你在我視線里消失的人,可能正被意外的愛情(外遇)激動著,也就是說,我跟任何異性都有可能有所謂愛情。這分明是一種灰飛煙滅的感覺。這種感覺把愛情從崇高的殿堂里拉了出來,讓愛情面目全非、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可憎了。
      
        很顯然,在這本書里,昆德拉延續(xù)并發(fā)展了他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里的愛情主題:愛情是輕飄失重的東西,倆人的結(jié)合是一系列偶然的結(jié)果。一句話,愛情里不談唯一。
      
        想來昆德拉這樣顛覆愛情,是有其哲學(xué)基礎(chǔ)的。薩特認(rèn)為,人是不是其所是(意指過去)和其所不是(意指未來)的一個存在。簡明點說,人的本質(zhì)是變動不居的,正是因其變動不居,而使這個人在現(xiàn)在就有多重面孔或者身份。
      
        總之,昆德拉在這本小說里,又顛覆了一座神殿。
      
      
      什么是情人的目光?
      
      "我的目光再也放不開你,我要不停地看著你."
      
      "因為這就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愛;兩個人的眼睛再不移開,因為他們知道各自的身份就包容,隱藏,寄存在對方的目光中,那柔弱的目光將他們連在一起,并在他們身旁形成一個代表著他們的孤獨和幸福的白色陽臺."
      
      這是書中后記的解析...
      
      各位童鞋,
      你地心目中的"情人的目光"又是怎么樣的呢???
      
  •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類似的春夢:
       夢見自己喜歡的女人和別人的男人做愛,你是旁觀者,你想回避你的視線,但是卻怎么也做不到。你想叫她不要這樣,但是你卻怎么也發(fā)不出聲音。仿佛就像是AV里的場景一樣,你只是個看AV的騷年。
       亦或許夢見自己喜歡的女人和別的男人各種曖昧,各種勾搭,最后離你遠去... ...
       當(dāng)著一切都在夢里發(fā)生之后,當(dāng)醒來之后,你會一種怎么的心情。無論女主角是你現(xiàn)在的愛人,還是曾經(jīng)的愛人,你有沒有一種不想再失去她的想法縈繞在心頭,也許只是一瞬間的想法。然后告訴自己這只是夢而已,或者是她已經(jīng)走遠了,不關(guān)你什么事情了。
       之所以會做春夢,也許你是的荷爾蒙分泌太過旺盛。之所以女主角是她,也許是你的心里(還)有她。如果還有機會的話,對你夢中的女主角好些,希望不要“夢想成真”......
      
  •      花了一個禮拜讀完了昆德拉大師的《本性》,我似乎只看到兩個神經(jīng)病在比較誰比誰神經(jīng)一些。
      
      
       女主角尚塔爾感慨歲月流逝,容顏漸老,然后很十三點的跟男主角馬克說:再沒有男人把目光停留在我身上了。其實這種話不需要跟男朋友說吧,即使是也不要說出來。
      
      
      
       更搞笑的是,男主角馬克竟然偽裝成一個愛慕著尚塔爾的陌生男子寫信給她,原因是想讓她重拾自信,借著這些信讓她知道還是有人深深的仰慕著她追隨著她。后來,尚塔爾把這些信件收藏了起來,她發(fā)覺自己越來越重視寫這些信件的素未謀面的陌生男子更甚于馬克了。馬克到后來竟然很妒忌他所扮演的另一個他,因為尚塔爾更愛另一個自己。
      
      
      
       是不是不明白到底在說什么,關(guān)系真的錯中復(fù)雜,這真的是一本感覺似夢的書,你看完應(yīng)該有和我一樣的感覺。
      
      
      
  •   “因為這就是超越于愛情之上的愛:兩個人的眼睛再不移開, 因為他們知道各自的身份就包容, 隱藏, 寄存在對方的目光中, 那脆弱的目光將他們連在一起, 并在他們身旁形成一個代表著他們的孤獨和幸福的白色陽臺.”
  •   也許,畢竟男生和女生不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