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唐詩接受史

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查清華  頁數(shù):33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欣喜地看到清華這本《明代唐詩接受史》書稿終于問世,我實已等待多時了。記得還是在九年前,清華隨我攻讀博士學位,不久便選定明代詩學為主攻方向。三年后寫出學位論文《明代格調論詩學研究》,在答辯會上頗得一些專家學者的好評,希望他繼續(xù)努力,加工成專著出版。我也催著他早日將成品拿出來,可他總是說:“還需要多看點材料,多作些思考?!币换窝鬯奈迥赀^去,書稿仍不見蹤影,不過我知道他并未閑著。這期間他承擔了我所主持的《唐詩學史稿》明代部分的撰寫,又在各種刊物上陸續(xù)發(fā)表專論多篇,就所述及的范圍而言,較之原先的博士論文確實顯得更充實也更深入,這當然是在為書稿做準備的。終于到了去年秋天,眼看著和他同時甚或晚幾年畢業(yè)的博士們,一個個將學位論文變成專著,他似乎也有點沉不住氣了,發(fā)誓說:“明年一定交出答卷來?!庇谑遣庞辛搜矍叭嗳f字的著作?! 槭裁辞迦A要對這本書稿傾注如許心力呢?除了他慣常持有的鍥而不舍的人生態(tài)度外,主要是因為他意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唐詩作為我們民族藝術文化寶庫里的瑰寶,是人所皆知的;它在民族詩歌傳承中呈現(xiàn)出獨特的風采,后世有所謂“唐音”與“宋調”之辨,亦已成為耳熟能詳?shù)臍v史公案。但將歷代的唐詩研究視為一門學問——唐詩接受學(或日唐詩學),且將其發(fā)展、演化的脈絡梳理成唐詩的接受史(唐詩學史),則還屬于晚近興起的新的學術生長點,是大有可為的待開發(fā)領域。而在這個領域中,明代的唐詩接受無疑占據(jù)著十分顯要的位置。明人“舉世宗唐”的詩學風氣,不僅推動著唐詩的接受活動向著普泛的對象和多樣化的形態(tài)展開,更在詩學觀念的提煉和詩歌體式的辨析上達到相當精深而細微的地步??梢哉f,唐詩學之成為一門學問,是在明人手里才得以真正實現(xiàn)的,而整個中國詩學理論與實踐的建設亦由此而上了一個臺階。  明乎此,當不難理解作者何以要在這個題目上化大力氣了。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著作而言,它確實做到了對明代唐詩接受史的系統(tǒng)清理和總結,不僅揭示了接受活動所由發(fā)生的歷史環(huán)境,勾畫出其三大段六小段的基本進程,還對各個時期、各家各派的唐詩接受觀念與方法加以細致的比較分析,對各種接受形態(tài)亦均有具體而翔實的考察,其中含有不少作者獨到的發(fā)現(xiàn)與思考。我尤其欣賞書中有關明代唐詩文獻學的認真發(fā)掘與重點闡說,這類涉及選詩、編集、匯刻、圈點、評注、考釋等多樣形式的接受活動,原是我國古典詩學傳統(tǒng)里的一大宗遺產(chǎn),關聯(lián)到許多方面的文化現(xiàn)象和審美情趣,但由于零散而不成體系,每每為當今論者所忽略。本書所下的工夫雖尚是初步的,卻也能為今后的詩學研究提供范例?! ‘斎?,學問永無止境,清華自己也未必以既有的成果為滿足。他曾對我說:“明代詩學特別是格調論詩學,理論上還大有可深入的余地,文章并未做足。”我以為,這樣的說法是符合認識規(guī)律的。在寫成這本著作之后,或許他會有進一步的考慮,要沿著這個方向繼續(xù)探索,不斷奮進,我熱切地期卑著。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概說第一節(jié) 明代唐詩接受的社會文化背景第二節(jié) 明代唐詩接受歷程第三節(jié) 明代宗唐詩學的主流與別派第二章  洪武至永樂:復古思潮中的唐詩接受第一節(jié) 浙籍詩人的崇唐傾向第二節(jié) 吳中詩人對唐詩的審美取向第三節(jié) 閩中詩派與高楝選唐詩第三章 洪熙至成化:理學思潮中的唐詩接受第一節(jié) 理學視角下的唐詩價值第二節(jié) 從臺閣詩人到李東陽第四章 弘治至嘉靖中葉:格調論唐詩學的興盛與低落第一節(jié) 前七子的唐詩接受第二節(jié) 七子同調的唐詩觀第三節(jié) 其他各別派之唐詩觀第五章 嘉靖中葉至隆慶:格調論唐詩學的復興與改良第一節(jié) 后七子對格調論唐詩觀的弘揚第二節(jié) 后七子對前七子的修正與超越第三節(jié) 明代唐詩接受的幾個爭議焦點第六章 萬歷:性靈論主潮下的唐詩接受第一節(jié) 性靈論的崛起與唐詩接受第二節(jié) 格調論唐詩學的深化第三節(jié) 道學家的唐詩觀第七章 天啟至崇禎:唐詩接受的多元走向第一節(jié) 格調論唐詩學的蛻變第二節(jié) 唐詩觀由格調走向神韻第三節(jié) 經(jīng)世思潮下的唐詩接受第八章  明代唐詩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第一節(jié) 明前期唐詩的重刊、選編與評注第二節(jié) 明中期唐詩的重刊、匯刻、選編與評點第三節(jié) 明后期唐詩的匯刻、選編與評注參考書目后記

編輯推薦

  《明代唐詩接受史》做到了對明代唐詩接受史的系統(tǒng)清理和總結,不僅揭示了接受活動所由發(fā)生的歷史環(huán)境,勾畫出其三大段六小段的基本進程,還對各個時期、各家各派的唐詩接受觀念與方法加以細致的比較分析,對各種接受形態(tài)亦均有具體而翔實的考察,其中含有不少作者獨到的發(fā)現(xiàn)與思考。書中有關明代唐詩文獻學的認真發(fā)掘與重點闡說,這類涉及選詩、編集、匯刻、圈點、評注、考釋等多樣形式的接受活動,原是我國古典詩學傳統(tǒng)里的一大宗遺產(chǎn),關聯(lián)到許多方面的文化現(xiàn)象和審美情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明代唐詩接受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前幾年買的書,買回來便沒有看了。昨天打算認真看一下,結果翻開先踩到了兩……堆……屎。第一章說明代結束了元朝三百年的統(tǒng)治。第二章征引了一段話,以證明明代印刷術的發(fā)達,結果竟然是引的《菽園雜記》中的一段,說國子監(jiān)學生寫的仿書被拿去做各種用途,似乎是資源再生循環(huán)利用的意思,跟印刷什么關系?。糠聲y道是印刷的?完全不可解。這也是個博士,這也是個大學里混飯吃的,唉唉。奇怪的事天天有。
  •      好像前幾年到現(xiàn)在這一個階段,關于明清的唐詩選本的研究是一個熱點。新出的書有多種。這一本的題目比“選本研究”更廣闊,因為它的材料不僅出自明朝182種唐詩選本,來自詩話的亦有不少。一方面,可以說選本研究中包含唐詩接受的部分;另一方面,亦可說唐詩接受的歷史中包含選本研究的內容。這兩項研究互為表里,但就個人而言,我對唐詩接受史更感覺到興趣。與此相關的還有,關于明人復古思潮的研究是之前的一個熱潮了,這里面包含一部分唐詩接受史的內容,但此次單把唐詩拎出來,顯然將這個問題變作一個詩學問題,跟那些唐宋派、七子派的分野雖有一些關系,但更注重各家著述當中對具體詩學問題的品鑒和考量。
      
       我還沒有讀完,只是挑著讀了一些,就這些來看,這本書的材料功夫很扎實,他征引了很多材料都非常能警人耳目。許多問題都是大問題:
      
       1,明朝人如何看待本朝人與唐人。他們將自己與唐人相擬,以此人比附彼人,比如王楊盧駱與吳中四士。
      
       2,六朝與唐詩的關系。六朝不類漢,初唐超越六朝而追漢。但一直有不同意見,言唐詩從六朝中來。
      
       3,唐無五古。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辨體”。
      
       4,唐人七律第一之爭。也是在“辨體”。這座次排的,實際上是他們的“七律觀”;
      
       小問題也有趣得緊。比如,
      
       謝榛從虛字上面認出唐詩的流變,讓我冷水澆背?!胺捕嘤锰撟直闶侵v”,從虛字上面演變出一個宋調。但今天看去,明詩比宋詩用虛字之風尤甚!明詩與唐詩比,竟是虛字與實字的地位全顛倒了!尤其是那些花月小說里面!“也曾”、“便是”、“還將”、“記取”、“轉向”、“不知”處處皆在!更不消說什么“去”、“來”、“到”、“中”、“誰”、“猶”!
      
       從前讀明詩,都不用看,就用鼻子聞一聞,都知道不是唐人寫的。如今才知道原因了?!?br />   
       不過明詩里面是有好詩,而且不少,很多,相當之多?,F(xiàn)在在我心中,明詩的地位越來越高了。
      
       不僅我們今天的唐詩觀基本是受明人的影響之后得來的;而且明詩締造了一種我們對舊詩的認識,只是自己渾然不覺而已。今日之詩絕非唐人之詩,只需看看我們對“誰”、“處”這些字的愛好便知道了!
      
       跟讀小說的經(jīng)驗類似:唐文章“貌古神清”,明文章旖旎容易親近。
      
      
  •   這年頭垃圾滿天飛,博士論文尤其不可信~~
  •   從前讀明詩,都不用看,就用鼻子聞一聞,都知道不是唐人寫的。
    ……噢?
    我還以為自己造詣很深。原來是古人的安排
  •   額,是這樣的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