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華文 作者:(春秋)李耳//(戰(zhàn)國)莊周 頁數(shù):431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是道家的主要經(jīng)典著作之一,被梁啟超譽(yù)為“道家最精要之書”。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被后世稱為老子。他曾做過周朝管理圖書的史官,后因不滿于當(dāng)時動蕩變革的社會現(xiàn)實而悄然隱退,不知所終。關(guān)于《老子》的成書年代,一直存在著爭議,比較流行的觀點是奠基于春秋末年,定型于戰(zhàn)國初年。成書后共分上篇《道經(jīng)》和下篇《德經(jīng)》兩個部分,八十一章,約五千字,集中體現(xiàn)了老子的哲學(xué)系統(tǒng),即由論宇宙而論人生,再由論人生而論政治。老子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贝苏Z如長河瀑布,催人警醒。他的整個思想中, “道”是最高范疇,也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其社會政治觀則集中體現(xiàn)為“無為而治”,后世帝王采取“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多多少少地體現(xiàn)了老子的政治思想。通觀《老子》全篇,洋洋五千言全用韻文寫成,多有對偶,以古音讀之,大致合韻,今音讀來亦有詩歌之節(jié)奏韻味。細(xì)細(xì)品讀,卻又不得不感嘆其文字簡約而意境深遠(yuǎn)?!肚f子》又稱《南華經(jīng)》,被譽(yù)為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學(xué)著作。作者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睢陽蒙縣人,曾做過漆園吏,后厭惡仕途,隱居著書。書成后,共五十二篇,后散失,只剩得三十三篇,其中內(nèi)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全書以內(nèi)篇為核心,其中的《逍遙游》、《齊物論》和《大宗師》等集中反映了莊子的哲學(xué)思想。莊子繼承和發(fā)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rèn)為“道”是無限的,強(qiáng)調(diào)事物的自生自滅,否認(rèn)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因素,看到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他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在寫作上,莊子以“寓言”、 “重言”和“卮言”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文風(fēng)恣肆汪洋、意出塵外,論說詭譎神秘、奇妙瑰麗,篇篇都成為先秦散文的典范,被魯迅先生嘆為“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因莊子的思想和老子的學(xué)說有一脈相承I生,故二人被后世并稱為“老莊”。本書將《老子》和《莊子》輯錄在一起,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感受到先秦道家思想的傳承和沿襲。
內(nèi)容概要
《老子》,洋洋五千言,文字簡約而意境深遠(yuǎn),被譽(yù)為“道家最精要之書”,《莊子》,先秦散文之典范,其文風(fēng)恣肆汪洋、意出塵外,其論說詭譎神秘、奇妙瑰麗。讀《老子》,感受“無為”的智慧讀《莊子》,體悟自由的美學(xué)。 通觀《老子》全篇,洋洋五千言全用韻文寫成,多有對偶,以古音讀之,大致合韻,今音讀來亦有詩歌之節(jié)奏韻味。細(xì)細(xì)品讀,卻又不得不感嘆其文字簡約而意境深遠(yuǎn)。 《莊子》又稱《南華經(jīng)》,被譽(yù)為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學(xué)著作。作者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睢陽蒙縣人,曾做過漆園吏,后厭惡仕途,隱居著書。書成后,共五十二篇,后散失,只剩得三十三篇,其中內(nèi)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全書以內(nèi)篇為核心,其中的《逍遙游》、《齊物論》和《大宗師》等集中反映了莊子的哲學(xué)思想。
書籍目錄
老子 道經(jīng)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德經(jīng)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附錄一 黃元吉《道德經(jīng)講義》 《道德經(jīng)講義》自序 第一章 眾妙之門 第二章 功成弗居 第三章 不見可欲 第四章 和光同塵 第五章 不知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成身退 第十章 專氣致柔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無象之象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虛極靜篤 第十七章 功成身遂 第十八章 大道廢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獨異于人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跛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離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故善者果 第三十一章 恬淡為上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終不為大 第三十五章 往而無害 第三十六章 國之利器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以賤為本 第四十章 有生于無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 損之而益 第四十三章 無為之益 第四十四章 多藏厚亡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 圣人無常心 第五十章 生生之厚 第五十一章 尊道貴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身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禍兮福倚 第五十九章 長生久視 第六十章 兩不相傷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第六十二章 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終不為大 第六十四章 無為無執(zhí) 第六十五章 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為百谷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 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不召自來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賢于貴生 第七十六章 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為而不恃 第七十八章 受國之垢 第七十九章 常與人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為而不爭莊子 內(nèi)篇 逍遙游 齊物論 養(yǎng)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yīng)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yùn)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dá)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列御寇 天下附錄二 王夫之《莊子通》
章節(jié)摘錄
【題解】這一章老子將世人的心態(tài)與自己的心態(tài)作了對比,揭示了得道之人的心理特征——純樸質(zhì)厚、淡泊恬靜、心胸寬廣、自由自在、無貪心、無欲望、無分別的混沌嬰兒之心。本章中,老子認(rèn)為關(guān)丑善惡等價值判斷都相對而成,并隨時代和環(huán)境的不同而變化,體現(xiàn)了辯證法思想。老子對比描述了世俗之人的心態(tài)和自己的心態(tài)。他展現(xiàn)了社會上層追求物欲享受的奢靡之態(tài),同時以相反的形象夸張地描述了自己。文中“我”指老子本人,又不單指他個人,而是一群有抱負(fù)、有遠(yuǎn)見的人?!氨娙恕?、“俗人”指社會上層。他們的價值判斷,沒有確切標(biāo)準(zhǔn),可以說是混淆的。文中說“我”是“愚人之心”,實為反語。世俗之人沉迷于聲色享受,而“我”卻甘于恬淡寧靜,唯求精神升華,而不隨波逐浪。在老子的心目中,一切還處于混沌狀態(tài)的嬰兒是最令人羨慕的。他們不需要爭權(quán)奪利,不需要理會塵俗紛繁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但若想回到那種懵懂的生活狀態(tài)中,做一個“難得糊涂”的人已是不可能的事。即使這樣,老子還是一心堅持自己的原則,決心做一個異于常人的人,做一個“難得糊涂”的人?!咀⑨尅竣傥ㄖc阿:唯,恭敬地答應(yīng)、晚輩回答長輩;阿,怠慢地答應(yīng)、長輩回答晚輩。阿,同“呵”,呵斥。高明校注:《說文》“訶,大言而怒也?!鄙w“唯”為應(yīng)聲,“訶”為責(zé)怒之詞,人心之怒,必起于所否,故老子因葉下文“何”韻,以“訶”代“否”。唯與訶,猶言從之與違也。②相去幾何:(兩種聲音)相差有多少?去,離開,指距離。幾何,多少。河上公注: “同為應(yīng)對,而相去幾何?疾時,賤質(zhì)而輕文?!蓖蹂鲎ⅲ? “畏譽(yù)而進(jìn),何異畏刑,唯阿美惡相去何若?!雹凵浦c惡,相去何若:美好與丑惡,相差多少。惡,指丑惡。老子于此提出價值判斷的相對性問題。河上公注: “善者和譽(yù),惡者諫爭,能相去何如?疾時惡忠直,用邪佞也?!雹苋酥?,不可不畏: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河上公注: “人,謂之道也。人所謂者,畏不絕學(xué)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殺仁賢?!眲⒌罹糇ⅲ? “別人所畏懼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懼?!倍瘯镜囊馑际牵簽槿怂窇值木褪侨司鄳?yīng)該畏懼怕他的人。兩者意義很不同,前者是一般的道理,后者則是對君人者所說有關(guān)治本的道理。⑤荒兮:指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河上公注:“荒,荒亂也。”⑥央:結(jié)束、完結(jié)。河上公注:“央,止也。”⑦眾人熙熙:大家都興高采烈。熙熙,興高采烈的樣子,河上公注: “淫放多情欲也?!雹嗳缦硖危汉孟駞⒓迂S盛的筵席。享,通“饗”。太牢,指祭祀用的牛、羊、豕。河上公注: “如饑思太牢之具,意無足時也?!雹崛绱旱桥_:好像在春天登高遠(yuǎn)望。河上公注: “如饑思太牢之具,意無足時也。春陰陽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意志淫淫然?!雹馕要毰沦馄湮凑祝寒?dāng)世俗之人都興高采烈時,我獨自淡泊寧靜,毫不炫耀。怕,同泊,淡泊。兆,征兆。未兆,沒有跡象,引申為不炫耀、無動于衷。在這里,塑造了一個真正得“道”、寧靜淡泊的自我形象,和世俗之人形成鮮明對比。河上公注: “我獨泊然安靜,未有情欲之形兆也?!? ⑩如嬰兒之未孩:像嬰兒時還不會笑。孩,同“咳”,指小孩的笑。河上公注: “如小兒未能答偶人也?!? ⑩乘乘兮若無所歸:睡在搖籃里搖擺不定,不知歸處。河上公注:“我乘乘如窮鄙,無所歸就?!? ⑩而我獨若遺:只有我好像都失去了。若遺,不足、不夠。河上公注:“我獨如遺棄,似于不足也?!雹馕矣奕酥囊苍眨何疫@笨人的心啊,糊糊涂涂的。愚人,指與世俗之人不同的得“道”之人,淳樸、自然,看似木訥,實則洞悉世事,對人生的理解遠(yuǎn)遠(yuǎn)高于常人,是老子理想中的人。河上公注: “不與俗人相隨,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雹忏玢纾夯煦?,此指純真樸實到極點。河上公注: “無所分別。”王弼注:“無所別析,不可為明?!备呙髯ⅲ? “形容圣人混沌無知也。”⑩昭昭:清楚、精明。俗人的聰明,為老子所不屑。河上公注:“明且達(dá)也?!蓖蹂鲎ⅲ骸耙涔庖?。”釋德清注:“謂智巧現(xiàn)于外也?!笔Y錫昌注:“‘昭昭’即自見之義?!倍隆安蛔砸?,故明”,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都與此文互明, “俗人皆昭昭”,謂普通之人君皆耀光以自見也。⑥察察:嚴(yán)厲苛刻的樣子。河上公注: “察察,急且疾也?!蓖蹂鲎ⅲ? “分別,別析也?!贬尩虑遄ⅲ骸安觳?,即俗謂分星擘兩,絲毫不饒人之義。”高明注: “此之謂疾厲嚴(yán)苛,寡恩無情?!雹鈵瀽灒赫\實淳樸的樣子。河上公注:“悶悶,無所割截。”高明注: “形容無智無欲,昏噩淳樸之狀?!比粑迨苏隆捌湔瀽灐比魺o形、無名、無事、無政可舉,既無所欲,亦無所識。”⑩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別人都清晰明白,只有我渾渾噩噩,恍惚如大海昏暗,到處漂流而沒有地方停歇。以,用。獨頑似鄙,形容愚笨、鄙陋。此為得“道”者的特征之一。河上公注: “我獨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窮極也。我獨漂漂若飛若揚(yáng),無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我獨無為,似鄙,若不逮也?!蓖蹂鲎ⅲ骸耙裕靡?,皆欲有所施用也。無所欲為,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日頑且鄙也?!薄咀g文】杜絕學(xué)術(shù)知識,就沒有憂慮。贊成與否決,差別有多大呢?善與惡,差別有多大呢?人們畏懼的,我不能不畏懼。(人世)那么漫長啊,都沒有邊際。眾人爭相奪利,就像享受酒席,就像登上高臺春游。我獨自淡泊,沒有欲望的征兆,就像嬰兒還不會發(fā)笑,睡在搖籃里搖擺不定,不知歸處。大家都富而有余,只有我好像都失去了。我這笨人的心啊,糊糊涂涂的。別人都明白清楚,只有我昏昏沉沉;別人都清晰明白,只有我渾渾噩噩,恍惚的像大?;璋?,到處漂流而沒有地方停歇。遼闊深廣啊,像無邊無際的大海;自由自在啊,像隨意飄蕩的云彩。眾人都有作為,只有我頑固鄙陋。只有我跟別人不一樣,重視道這個萬物本原。
編輯推薦
《老子·莊子(大全集)(珍藏本)(超值白金版)》:《老子》,洋洋五千言,文字簡約而意境深遠(yuǎn),被譽(yù)為“道家最精要之書”,《莊子》,先秦散文之典范,其文風(fēng)恣肆汪洋、意出塵外,其論說詭譎神秘、奇妙瑰麗。讀《老子》,感受“無為”的智慧讀《莊子》,體悟自由的美學(xué)。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