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曹之 頁數(shù):55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第一階段為資料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我翻閱了大量古今圖書,積累了數(shù)百萬字的資料。第二階段為設計大綱階段。全書擬分兩編:上編以時為序,縱向研究,歷述各代圖書編撰歷史;下編以專題為序,橫向研究,詳陳圖書編撰的若干焦點話題。全書縱橫交錯,試圖對古代圖書編撰進行一次粗線條的描繪。第三階段為寫作階段。我把全書的主要內容化整為零,分為40個專題,然后各個擊破。先后撰寫并發(fā)表了40余篇論文,這些論文自成系列,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好的影響。第四階段為匯總階段。40個專題一一解決之后,匯而總之,重新修改。有的專題根據新發(fā)現(xiàn)的資料,甚至從零開始,另起爐灶。“百里路,半九十”。匯總階段不允許自己有任何懈怠情緒,一鼓作氣,堅持到底。在修改過程中,古人那種“十年磨一劍”的嚴謹治學態(tài)度時刻激勵著我,我決心學習古人的傳世意識和精品意識。有些內容甚至再三再四地修改,直至滿意為止。有時為了一個字的版本問題,多次到圖書館核對原文。1998年前后,我的雙眼白內障已發(fā)展到不能正常讀書學習的地步,但是想到古人鍵戶苦讀、露鈔雪纂的動人故事,感奮不已,經常借助放大鏡讀書、寫作。不過,所可告慰者,1998年和2000年,我已先后兩次作了雙眼白內障手術,視力今已恢復。第五階段為出版階段。書稿初定,需要謄正。
作者簡介
曹之,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zhèn)曹莊村人。1944年10月4日生于故里。1968年武漢大學本科畢業(yè);1982年武漢大學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任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古典文獻學,有《中國古籍版本學》、《中國印刷術的起源》、《中國古籍編撰史》等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160余篇。
書籍目錄
自序上編 源流編第一章 先秦兩漢圖書編撰一、圖書編撰的起源舊說考辯圖書編撰源于夏代最早的圖書編撰家二、孔子與“六經”孔子與《周易》孔子與《尚書》孔子與《詩經》孔子與《春秋》孔子與禮書、樂典孔子編撰圖書的特點三、先秦古籍的著者《春秋》左氏傳《論語》和《孟子》《孝經》和《爾雅》《戰(zhàn)國策》和《山海經》《管子》、《晏子》和《老子》《墨子》、《商子》和《韓非子》四、漢代圖書編撰家五、司馬遷與《史記》《史記》的撰寫過程《史記》的體例司馬遷成功的原因六、劉向與《七略》《七略》編撰時間和人員《七略》編撰過程劉向成功的原因七、先秦兩漢圖書編撰的特點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圖書編撰一、魏晉南北朝的修書機構和官修書魏秘書監(jiān)及官修書晉秘書監(jiān)及官修書南北朝秘書省及官修書文林館與麟趾殿二、魏晉南北朝圖書編撰家三、抄書與著書四、《世說新語》的抄撰者從劉義慶的經歷分析從劉義慶的交游分析從內容和社會風氣分析五、魏晉南北朝圖書編撰的特點第三章 隋唐五代圖書編撰一、隋唐修書機構隋代修書機構唐代集賢院唐代史館的建立二、唐代官修書唐代初期高宗、武周時期玄宗之后三、五代官修書《舊唐書》實錄系列其他圖書四、隋唐五代圖書編撰家五、劉知幾與圖書編撰學劉知幾其人史官與史例史籍編撰的原則與方法六、隋唐五代圖書編撰的特點第四章 宋代圖書編撰一、宋代官修書館閣簡介官書局舉例二、宋代圖書編撰家三、司馬光與《資治通鑒》預修人員與準備工作編撰過程四、鄭樵與圖書編撰學鄭樵其人關于“會通”觀貴成一家之言關于書目編撰五、陳宅書籍鋪陳起其人陳起、陳思與陳解元江湖詩案編刻圖書六、宋代圖書編撰的特點第五章 遼金元圖書編撰一、遼國官修書二、金國官修書三、元代官修書《宋史》、《遼史》和《金史》編年體史書及其他四、遼金元圖書編撰家五、元代的農書六、遼金元圖書編撰的特點第六章 明代圖書編撰一、翰林院和官修書翰林院簡介《五經大全》等經書實錄系列《元史》和國史其他官修書二、明代圖書編撰家三、胡應麟與圖書編撰學胡應麟其人關于“會通”觀關于圖書編撰史關于書目編撰關于偽書四、明代三大著者群藩王著者群書坊著者群山人墨客著者群五、毛晉汲古閣毛晉其人編書與刻書編刻圖書的條件六、明代圖書編撰的特點第七章 清代圖書編撰一、翰林院及官修書翰林院簡介經書和史書子書和文集二、《四庫全書》醞釀時期征集圖書整理圖書抄寫和校訂成書原因三、清代圖書編撰家四、顧炎武“采銅”著書顧炎武其人著書目的明確重視實地考察嚴肅的著書態(tài)度五、紀昀等與圖書編撰學紀昀其人關于圖書編撰者關于書目編撰六、章 學誠與圖書編撰學章 學誠其人關于圖書編撰史關于史籍編撰的理論與方法關于書目編撰七、清代圖書編撰的特點下編 專題編第一章 四部叢談一、經書經書的著作方式“十三經”的產生經書眾多的原因經書的內容二、史書先秦時期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宋元時期明清時期三、子書子書的產生子部的形成子書的內容四、科技著作古代農書古代醫(yī)書發(fā)人深省的問題五、佛教典籍《大藏經》的編撰佛教典籍的體例六、道教典籍七、別集別集源流別集的內容別集的編者別集編例卷首、附錄和外集八、總集總集源流--總集編例九、類書唐代以前的類書唐代以后的類書類書的類型、命名和分類第二章 著者縱橫一、著者與人品二、著者與毅力獄中著書殘而著書落第著書老而著書三、讀萬卷書秘書省與讀書藏書與讀書目錄學家與讀書四、行萬里路司馬遷萬里征程沈括宦游各地魏源放浪山水查慎行等游跡半天下五、著者與文字獄六、著者與偽書偽書產生的原因作偽方法偽書的考辨七、著者與著作權第三章 編撰方法論一、書名書名史略與內容有關的書名與著者有關的書名同書異名與同名異書二、序和跋序之源流序之位置和作者序之種類和內容唐宋之跋明清之跋三、凡例凡例史略凡例的種類四、目錄五、計量方法冊、集和帙卷與篇分卷方法卷次的命名六、卷端著者題名卷端著者題名簡史官修書著者題名一般圖書著者題名七、引文唐代以前的引文宋元明引文清代引文八、廣告牌記種種御制詩文、題識、書目等九、插圖宋元以前的插圖明清插圖第四章 古籍編撰的特點一、思想性二、目的性三、時代性四、區(qū)域性五、廣泛性六、連續(xù)性七、系列性八、嚴肅性主要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本書榮獲武漢大學第九屆人文社科獎一等獎、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科獎二等獎。全書共分兩編:上編以時為序,縱向研究,歷述各代圖書編撰歷史;下編以專題為序,橫向研究,詳陳圖書編撰的若干焦點話題。全書縱橫交錯,試圖對古代圖書編撰進行一次粗線條的描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