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張盛林 頁數(shù):307
前言
在家庭教育中,母親對孩子所產(chǎn)生的作用非常大。美國心理學家經(jīng)研究表明,6歲以前的教育決定了寶寶的性格,在這個時期內(nèi),媽媽的作用是關鍵,因為媽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多,對孩子的影響最大。換言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jīng)Q定了孩子將來形成怎樣的性格,而性格又將決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如果媽媽懂得孩子的心理,就很容易給孩子提供科學合理的教育,使孩子將來一鳴驚人。美國前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曾說:“我的一切都歸功于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于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泵绹谑慰偨y(tǒng)亞伯拉罕,林肯也說過類似的話:“媽媽給孩子多大舞臺,孩子就能有多大成就,如果說我取得了成功,那是因為我有一個天使般的母親?!?/pre>內(nèi)容概要
心理學研究的主題是人的本性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系。他們強調(diào)人的尊嚴和價值,反對心理學中出現(xiàn)的人性獸化和機械化的傾向,主張心理學要研究對個人和社會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在方法論上,他們反對以動物實驗結果推論人的行為,主張對人格發(fā)展進行整體分析和個案研究。無論是馬斯洛的自然人性說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層次理論,還是羅杰斯基于尊重、真誠、悅納的“完人”教育觀,都從人性的角度啟示我們重新審視兒童的本性與潛能、需要與自我實現(xiàn),以及早期教育活動的開展等問題。書籍目錄
第一章 讀懂孩子的興趣 1.對孩子的培養(yǎng),從興趣開始 2.認識孩子與生俱來的“欲望” 3.貴在“正確”,興趣的特點 4.學習興趣是如何產(chǎn)生的 5.“誤區(qū)”,值得注意 6.“第一眼”興趣,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奇心第二章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有方法 1.了解孩子最想做的事情 2.怎樣確定孩子的興趣 3.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線索 4.環(huán)境對孩子思維的重要性 5.讓“沉悶”和“無趣”消失 6.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 7.珍視孩子的每一次嘗試,與他們一起學習 8.將孩子的壞習慣與興趣相結合第三章 孩子的興趣誰說了算第四章 給孩子插上新的翅膀第五章 媽媽要做孩子的領路人第六章 您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很特殊第七章 從觸動心靈到爭取主動第八章 誰改變了孩子的選擇第九章 做“潛能”的擁護者第十章 孩子的這些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第十一章 良好塑造,受益一生第十二章 幸福的家庭充滿愛章節(jié)摘錄
有一句話我們從來就不陌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是推動孩子學習、生活、成功的動力,沒有興趣,就沒有了奮斗的力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是每個媽媽在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該開始重視的問題??墒遣簧俑改稿e誤地認為,孩子還小,以后培養(yǎng)他的興趣也不晚,于是就在這樣的等待中,錯失了培養(yǎng)孩子興趣的最佳時期。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母親并不少見,母親不了解興趣對孩子成長與成才的重要性,沒有把培養(yǎng)孩子興趣這個問題放在心上。孩子由于缺乏興趣,對學習沒有熱情,沒有特別的愛好和追求,整天只知道混日子,于是漸漸偏離成才的道路。這樣下去,孩子怎么會有出息呢?山彤是一位母親,她的女兒小時候非常不愛學習,數(shù)學成績尤其糟糕。對此,山彤也沒在意,心想,數(shù)學的加減乘除等知識簡單,女兒長大了自然就懂。6歲的男孩吳楠經(jīng)常說謊,父母管教很多次都沒有效果,無奈之下,只好找心理醫(yī)生幫忙。吳楠的媽媽對心理醫(yī)生說:“醫(yī)生,您快看看我的孩子吧!他才6歲,就滿口謊言,長大了可怎么辦???”心理醫(yī)生沒有與孩子的媽媽繼續(xù)談論這個話題,他讓媽媽先離開,他獨自和吳楠“玩一會兒”。在玩耍的過程中,心理醫(yī)生和吳楠交流,而且和孩子成了好朋友。醫(yī)生問他:“你這么乖,為什么總是說謊騙媽媽呢?”“因為媽媽不愛我?!眳情粥止竟镜恼f道?!澳阍趺粗缷寢尣粣勰隳??”醫(yī)生又問?!耙驗閶寢尶偸敲χ鍪?,不管我,還經(jīng)常罵我?!薄皨寢尀槭裁戳R你昵?是因為什么事情?”“因為我撒謊?!眳情f著低下了頭,聲音很小。心理醫(yī)生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便把吳楠的媽媽叫了過來,給她開了個藥方,“藥方”上只寫了一句話:每天耐心、真誠地陪孩子玩半個小時。媽媽有些疑惑地看著心理醫(yī)生,心理醫(yī)生對她說:“這是孩子的心理需要。照著這個去做,你的孩子就不會再撒謊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孩子身上的問題,媽媽們?nèi)绻胝业桨Y結,就需要和孩子溝通,陪孩子游戲,通過游戲和溝通,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聯(lián)系,從而獲知孩子的想法,再從孩子的想法中找出孩子身上的問題的根源。實際上,吳楠一直是想以撒謊來引起媽媽的關注,他認為媽媽不愛他,所以才會撒謊,因為撒謊了,媽媽不會坐視不管,就要批評他或罵他,這樣媽媽就和他說話了。即便這不是吳楠希望看到的,但是相比較被媽媽忽視,他寧愿被媽媽批評和責罵。前者是忽視,后者是關注,打罵也是一種關注。心理學家表示,每個人都想自己成為重要的人,因此希望獲得關注。孩子雖然年幼,但同樣具有這樣的心理,因此,媽媽要及時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這樣孩子才不會用調(diào)皮搗蛋、故意犯錯的方式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