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

出版時間:2006-10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丹尼斯·塞諾  頁數:480  字數:376000  譯者:北京大學歷史系民族史教研室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丹尼斯•塞諾是迄今在中央歐亞研究(the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領域取得最卓越成就的學者之一。如今廣為學界接受并習用的“中央歐亞”(the Central Eurasia)概念,就是由他1940年在巴黎首先提出的。在塞諾那里,中央歐亞是一個迥然不同于大陸邊緣地帶的獨特的文化區(qū)。作為一位富有傳奇經歷的學者,在他的弟子和朋友圈子里,塞諾的綽號是“大汗”(the Great Khan)。這里呈獻給讀者的,是丹尼斯•塞諾(Denis Sinor)的部分論文,這些論文都是研究內亞(Inner Asia)諸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重要成果。換言之,如果要深入了解內亞的歷史文化,塞諾的作品不可不讀。本書也是塞諾的第一本中譯本著作,書后所附塞諾的著作目錄,也是第一次呈現在世界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丹尼斯•塞諾,當代阿爾泰學的泰斗。1916年生于匈牙利,先后在匈牙利和法國求學,1948年-1962年任教于英國劍橋大學,1962年以后一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在該校建成舉世聞名的內亞研究機構?,F為印第安納大學榮退教授。

書籍目錄

作者自序譯者前言論中央歐亞歷史上的阿提拉突厥的起源傳說突厥文明的某些萬分(6-8世紀)內亞史上的馬與草場北方野蠻人之貪婪內亞的戰(zhàn)士略論中央歐亞狩獵之經濟意義大汗的選立中古內亞的翻譯人中古內亞的外交實踐西方的契丹史料及相關問題蒙古人在西方論中央歐亞之水運突厥語baliq一詞的來源“烏邁”,一個受到突厥人禮敬的蒙古神靈以切成兩半的狗立誓內亞的剝頭皮習俗中央歐亞游牧帝國的歷史與歷史學懷念伯希和(1878-1945)丹尼斯•塞諾學術論著及主要教學科研目錄

章節(jié)摘錄

  中央歐亞對通史主要貢獻的其他方面,更加難以估價。在這當中,人們注意到,在漫長的歲月里,蠻族一直是中國的主要敵人,難以想像,如果沒有他們的壓力,中國歷史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光是公元以后,中國就被蠻族王朝統(tǒng)治了大約800年?! ⌒偃恕⑼郀柸撕托傺览巳绱顺晒Φ厝肭謿W洲,成為他們各自時代的重要因素。不過,在所有的蠻族國家中,蒙古帝國給人類歷史留下了最難以磨滅的印跡。從這一總的觀點來看,蒙古對中國的統(tǒng)治或許不像它對中東命運的影響那樣重要。蹂躪波斯和花刺子模,使其再也未能從這場毀滅中恢復過來,洗劫巴格達,謀殺哈里發(fā),這些無論怎么說都是主要事件。蒙古人對俄羅斯的沖擊相當大,在這個國家的典型特點中,獨裁傳統(tǒng)的發(fā)達必須認為是蒙古占領的結果之一。直到近代以前,沒有國家實現過蒙古人那樣的擴張。直接或間接,它都給通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研究中央歐亞有其特殊的困難,差不多所有的困難都是由缺乏中央歐亞各民族自己的原始史料引起的。這些民族,歷史地講,是不可思議地活躍,對歷史傳統(tǒng)少有感覺,每一個成功的帝國都過于短命,而不足以建立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不過,嚴格說來,這只是書面史料缺乏的心理原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即物質的原因,是更重要的。書寫藝術在蠻族中并不普及,區(qū)區(qū)幾份書面文書,在一個經常移動而沒有固定居處的社會,其幸存的機會實在是微乎其微。然而應該說,那些留存至今的土著歷史的典范作品有著非同一般的價值。它們之所以重要并不僅僅因為其稀有,而且也因為其優(yōu)美,以及使我們得以深入了解游牧帝國的構成及其功能。有兩份典范作品值得特別的關注:鄂爾渾河附近發(fā)現的突厥文碑銘,斷代為公元8世紀;13世紀的《蒙古秘史》,用蒙古語寫成。這件事本身也是意味深長的,即二者之間流逝了大約500年,卻沒有片言只語的當地文獻留下來對此加以說明。奇怪的事情還在于,后一份文獻的作者對前一件碑銘所處的那個時代毫不知情。另外一群人用另外的語言寫了他們自己的歷史。然而,當你兩者都讀,當你進入到他們的精神世界,你不禁就明白了蠻族歷史永恒的同一性。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自1908年3月法國人伯希和(PaulPelliot)到達敦煌,至今恰有百年。百年來,國人對這位繼斯坦因(AurelStein,英國人,1905年到達敦煌)之后大量“低價選購”敦煌珍貴文物的伯氏,無論他曾經在敦煌藏經洞里的所作所為性質如何,總體認識多是一種類似于對孔乙己偷書行為的體諒,因為敦煌文物隨后在國內的遭遇似乎表明,被國人私吞、把玩四散的命運還不如被外人規(guī)模劫走后得到很好保護的命運。而對蔡元培、陳寅恪、胡適、徐志摩、傅斯年等文化名儒來說,伯希和給他們的感受除對文物外流的痛心外,更多的則是對同道人學識、能力的崇敬,以至愛戴。因為不管由誰發(fā)現、保存,敦煌遺存的重要價值都將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這總是件令學者感到興奮的好事。相對于此前“膽敢先于伯希和發(fā)現敦煌寶藏”(北京大學歷史系民族史研究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06頁),但卻不懂漢語的斯坦因(SirAurelStein),被伯希和這樣精通英語、德語、俄語、漢語、波斯語、藏語、阿拉伯語、越南語、蒙古語、土耳其語、吐火羅語等多國語言的學者“發(fā)現”當然是件萬幸之事。伯希和對敦煌文存的“發(fā)現”和向西方學界的“引薦”,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利用奠定了他在中國甚至世界同行中的“大師”地位。然而,在伯希和的得意門生丹尼斯.塞諾(DenisSinor1916-)眼中,似乎并不這樣。在亞洲研究(theAsianStudies)方面成績卓著的塞諾,作為熟悉伯希和的幾乎唯一在世者聲稱,他之所以“斗膽從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來呈現”伯希和,寫下這篇名為《回憶伯希和》的文章發(fā)表在《美國東方社會雜志》上自1908年3月法國人伯希和(PaulPelliot)到達敦煌,至今恰有百年。百年來,國人對這位繼斯坦因(AurelStein,英國人,1905年到達敦煌)之后大量“低價選購”敦煌珍貴文物的伯氏,無論他曾經在敦煌藏經洞里的所作所為性質如何,總體認識多是一種類似于對孔乙己偷書行為的體諒,因為敦煌文物隨后在國內的遭遇似乎表明,被國人私吞、把玩四散的命運還不如被外人規(guī)模劫走后得到很好保護的命運。而對蔡元培、陳寅恪、胡適、徐志摩、傅斯年等文化名儒來說,伯希和給他們的感受除對文物外流的痛心外,更多的則是對同道人學識、能力的崇敬,以至愛戴。因為不管由誰發(fā)現、保存,敦煌遺存的重要價值都將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這總是件令學者感到興奮的好事。相對于此前“膽敢先于伯希和發(fā)現敦煌寶藏”(北京大學歷史系民族史研究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06頁),但卻不懂漢語的斯坦因(SirAurelStein),被伯希和這樣精通英語、德語、俄語、漢語、波斯語、藏語、阿拉伯語、越南語、蒙古語、土耳其語、吐火羅語等多國語言的學者“發(fā)現”當然是件萬幸之事。伯希和對敦煌文存的“發(fā)現”和向西方學界的“引薦”,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利用奠定了他在中國甚至世界同行中的“大師”地位。然而,在伯希和的得意門生丹尼斯.塞諾(DenisSinor1916-)眼中,似乎并不這樣。在亞洲研究(theAsianStudies)方面成績卓著的塞諾,作為熟悉伯希和的幾乎唯一在世者聲稱,他之所以“斗膽從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來呈現”伯希和,寫下這篇名為《回憶伯希和》的文章發(fā)表在《美國東方社會雜志》上
  •   作為內亞研究的泰斗,賽諾等等這本書收集的論很有代表性。無論從本身的學術價值還是其中的指導建議來說,這本書都極其可貴。推介對內陸亞洲歷史、北方民族史、蒙元史有興趣的人都來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