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疑問范疇比較研究

出版時間:2010-3-1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邵敬敏 等  頁數(shù):329  字數(shù):47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2007年6月,暨南大學出版社策劃編輯杜小陸先生邀請我為他們出版社主編一套語言學叢書。始初我有些猶豫,但為他的眼界和氣魄所感動,而且覺得這是響應社會發(fā)展、對語言科學召喚的善舉,便欣然應諾了。  叢書籌備工作進展很順利,很快便得到了20多位學者朋友的贊許與支持。2007年7月和2008年4月,暨南大學出版社徐義雄社長先后兩次誠邀部分編委舉行了叢書策劃論證會,深入討論了叢書選題運作的相關事宜,確定叢書名為“語言研究新視角叢書”,叢書的核心思想為“創(chuàng)新”,即課題新、理論新、語料新、方法新,力求凸顯研究對象的新規(guī)律和新特點,洋溢時代氣息,體現(xiàn)學科走向,給讀者以新的啟示。學術研究貴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學科前進的關鍵,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給語言學增加新鮮血液,使其健康發(fā)展。而創(chuàng)新的基礎是繼承和吸收。繼承、吸收與創(chuàng)新融合是語言科學發(fā)展繁榮的重要因素,也是語言科學發(fā)展繁榮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研究的方法論原則。我們撰寫這套叢書既注意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吸收已有成果的精華,更努力于開拓創(chuàng)新?! ∵@套叢書由30本組成,于2008年10月、2009年8月和2010年8月分三批出版。  叢書數(shù)量大,內容廣泛而豐富多彩。它涵蓋語言理論、語言本體、語言運用和語言教學的范圍,涉及詞匯學、語義學、語法學、社會語言學、語用學、話語語言學、方言學、修辭學、語體學、語言風格學、辭章學,以及港臺語言、網絡語言、廣告語言、導游語言、交際語言藝術、語用與文化、語用與教學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成果,有較大影響的學術專著的拓新或再構,有作者多年潛心研究的新著。我們期望叢書的問世能對現(xiàn)代語言科學以及與其有關學科的繁榮發(fā)展有所貢獻,對語言學、文藝學、文章學的教學有所幫助,對語言科學的研究者有所啟示,對社會公眾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有所裨益。

內容概要

21世紀的漢語語法研究將出現(xiàn)三個熱點,或者說已經開始形成了三個新的增長點,那就是語義語法研究、方言語法研究以及歷史語法研究。這三者分別從內部變換研究角度、共時橫向延伸、歷時縱向發(fā)展進行獨立的或交叉的研究,從而構成一個立體的互補的漢語語法研究網絡。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主要內容包括漢語方言疑問范疇研究、漢語方言特色疑問句研究、漢語方言疑問范疇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邵敬敏,男,1944年12月生于浙江寧波,暨南大學特聘一級教授,博導,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現(xiàn)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總召集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漢語學習》等七家雜志編委、華中師范大學等九家大學兼職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學等校訪問教授、香港商務印書館編審。出版著作(含主編)40余種,發(fā)表語言學論文300余篇,主攻現(xiàn)代漢語語法,包括語法學史和語言學評論等?! ≈芫?,女,1971年12月生,湖南新化人。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主攻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獨自完成暨南大學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并參與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2項?! ∨硇〈ǎ?,1949年12月出生于廣州。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應用語言學系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方言語法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主持、參與各級科研項目10項,在《中國語文》等刊物發(fā)表論文60多篇.出版《粵語論稿》等論著(含合著)9部?! ∩垡?,男,1963年3月生于江西,祖籍山西,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博導,中文系副系主任。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fā)展中心客座教授、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專業(yè)顧問,主攻漢語方言研究、社會語言學。在《方言》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三十篇,合著專著五部?! 「视诙鳎?,1959年出生,福州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博導,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主任.主攻漢語方言學、詞匯學、地理語言學。在《中國語文》等期刊上發(fā)表多篇論文,著作有《七彩方言——方言與文化趣談》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廣東粵方言地圖集”等?! ≡闫剑?,生于江西石城,博士,現(xiàn)任暨南大學教授、博導,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中南修辭學會副會長。主攻修辭學、語體學、方言學。發(fā)表論文60多篇,專著有《修辭與社會語用論稿》等。

書籍目錄

總厚前言導論  漢語方言語法及其疑問范疇研究上編  漢語方言疑問范疇研究  第一章  北方方言(北京話)疑問范疇研究  第二章  吳方言(上海話)疑問范疇研究  第三章  湘方言(新化話)疑問范疇研究  第四章  贛方言(宜豐話)疑問范疇研究  第五章  客家方言(石城話)疑問范疇研究  第六章  閩方言(福州話)疑問范疇研究  第七章  粵方言(廣州話)疑問范疇研究中編  漢語方言特色疑問句研究  第八章  “是不是VP”問句的肯定性傾向及其類型學意義  第九章  近百年來北京話正反問動態(tài)研究  第十章  陜北方言的正反是非問句  第十一章  上海方言“阿V”及其相關疑問句式比較研究  第十二章  上海方言話題疑問句與命題疑問句比較  第十三章  湘語新化話的測度問探析  第十四章  廣州話的是非問句研究  第十五章  粵語陽江話是非問句末的“麼”、“呢”連用下編  漢語方言疑問范疇比較研究  第十六章  是非問句的比較與思考  第十七章  漢語方言正反問的類型學比較  第十八章  漢語方言選擇問比較研究  第十九章  漢語方言特指問比較研究  第二十章  漢語方言附加問比較研究  第二十一章  由“是”構成的三種附加問比較研究  第二十二章  漢語方言反詰問比較研究  第二十三章  漢語方言回聲問比較研究  第二十四章  上海方言疑問句近百年的歷史演變及其特點  第二十五章  漢語方言疑問句橫向比較研究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通常認為,現(xiàn)代吳方言的代表是上海方言,有關上海方言的記錄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艾約瑟《上??谡Z語法》(1853),但是那主要還是口語語法的調查和記錄,幾乎沒有什么分析。真正具有現(xiàn)代語言學意義的方言語法研究的論著當推趙元任的《現(xiàn)代吳語的研究》(1928)。這中間雖然出版了不少關于上海方言的書籍,其中不乏語法的章節(jié),但是多為材料的記錄,或者是教科書。如A:nonymous《土話指南》(1889)、J.w.Rofoot&F.Rawlinson《滬語開路》(1915)、王廷玨《實用上海話》(1919)、《上海指南卷九》的《滬蘇方言紀要》(1926)等。1949年以來的上海方言的調查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語音系統(tǒng)和詞匯系統(tǒng),對語法的重視是逐步得到體現(xiàn)的?! 欠窖钥梢苑譃槲宕笃禾?、臺州片、東甌片、婺州片、處衢片。內部分歧比較大,所以還可以再分為若干小片(顏逸明,1994)。吳方言早期以蘇州話為代表,近期則以上海話為代表。所以,對吳方言的疑問范疇研究,可以以上海話為主?! 欠窖缘囊蓡柗懂犞蚤_始引起大家的興趣,源于朱德熙的《關于漢語方言里的兩種反復問句》(1985)以及《“V-Neg-VO”與“VO-Neg-V”兩種反復問句在漢語方言里的分布》(1991),他指出這兩種不同的詞序代表了方言的不同句法類型,前者主要見于南方方言,后者主要見于北方方言。這一研究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爭論,多數(shù)不贊同朱的結論,一是否認“阿V”疑問句屬于正反問,認為應該屬于是非問;二是也不認為它同是非問完全對立互補,認為在不少方言里,兩種句式共存。先后有王世華、施其生、賀巍、余藹芹等的文章發(fā)表,其中,劉丹青《蘇州方言的發(fā)問句與“可vP”句式》(1991)以及徐烈炯、邵敬敏《“阿V”及其相關疑問句句式比較研究》(1999)的論文涉及吳方言的疑問句式。這一研究不僅顯示了漢語方言里反復問句的復雜性和多樣化,而且揭示了這類句型的動態(tài)變化,因此具有語言類型學的意義。

編輯推薦

  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既是本課題的亮點,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漢語方言;疑問范疇;比較研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語方言疑問范疇比較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邵先生的書,不錯
  •   學術著作,有些方法可以借鑒。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