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學

出版時間:2004-8  出版社: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賀祥 著  頁數(shù):288  

前言

  食用菌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微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食用菌學更是一門應用學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全面了解食用菌學的基本知識,還會得到實驗操作和栽培技術的基本訓練。本書作者都是高等院校食用菌學的主講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盡可能參考了國內(nèi)外的最新進展,對食用菌學的現(xiàn)狀做了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力求概念準確、敘述簡明,同時兼顧了食用菌學的系統(tǒng)性。各院校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學時,選擇性地講授部分章節(jié)。本書最后附有食用菌學實驗指導和一些常用的基礎知識,以方便同學們使用。  參加本書編寫的單位有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天津農(nóng)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和天津師范大學。每一章的作者分別是:第一章為王賀祥,第二章為齊志廣、趙寶華,第三章為李明,第四章為郭成金,第五章為袁靜、劉變芳,第六章為童應凱,第七章為侯振世,第八章為田景花、李明,第九章為王賀祥、馮昆,附錄一為馮昆、王賀祥,附錄二至附錄八為王賀祥、王謙、劉慶洪、呂潤海。  感謝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將本書納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項目?! ∮捎谧髡咚接邢?,本書難免會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隨時向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內(nèi)容概要

  《食用菌學》作者都是高等院校食用菌學的主講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盡可能參考了國內(nèi)外的最新進展,對食用菌學的現(xiàn)狀做了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力求概念準確、敘述簡明,同時兼顧了食用菌學的系統(tǒng)性。各院校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學時,選擇性地講授部分章節(jié)?!妒秤镁鷮W》最后附有食用菌學實驗指導和一些常用的基礎知識,以方便同學們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食用菌的概念及名稱的演變一、食用菌的概念二、食用菌名稱的演變第二節(jié) 食用菌促進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循環(huán)第三節(jié) 食用菌的營養(yǎng)價值與藥用價值一、食用菌的營養(yǎng)價值二、食用菌的藥用價值第四節(jié) 食用菌的標準化生產(chǎn)第五節(jié) 毒菌及中毒類型第二章 食用菌學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 食用菌的形態(tài)結構和分類地位一、菌絲體的形態(tài)結構二、子實體的形態(tài)結構三、食用菌的分類地位第二節(jié) 食用菌的生長發(fā)育與生活史一、食用菌的繁殖與生活史二、食用菌生理三、食用菌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第三節(jié) 食用菌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要求一、食用菌的營養(yǎng)類型二、食用菌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要求第四節(jié) 菌種保藏一、菌種的保藏方法二、菌種的退化原因和復壯措施第三章 菌種的制作第一節(jié) 母種的制作一、培養(yǎng)基的制備二、母種的轉接三、組織分離四、孢子分離第二節(jié) 原種的制作一、谷粒原種二、棉籽皮原種和鋸木屑原種第三節(jié) 栽培種的制作一、栽培種培養(yǎng)基的制備二、接種三、培養(yǎng)四、液體菌種第四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第一節(jié) 香菇一、概述二、香菇生長發(fā)育的條件三、香菇的栽培技術四、花菇的栽培技術第二節(jié) 側耳栽培技術一、概述二、側耳生長發(fā)育的條件三、側耳的栽培技術第三節(jié) 黑木耳栽培技術一、概述二、黑木耳的生物學特性三、黑木耳生長發(fā)育的條件四、黑木耳栽培技術第四節(jié) 銀耳栽培技術一、概述二、生物學特性三、銀耳生長發(fā)育的條件四、銀耳栽培技術第五節(jié) 金針菇栽培技術一、概述二、金針菇生長發(fā)育的條件三、金針菇的栽培技術第五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第一節(jié) 雙孢蘑菇的栽培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二節(jié) 草菇的栽培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三節(jié) 雞腿菇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四節(jié) 竹蓀一、概述二、生物學特性三、栽培與管理四、采收與加工第六章 珍稀食用菌的栽培第一節(jié) 白靈菇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二節(jié) 杏鮑菇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技術第三節(jié) 姬松茸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技術第四節(jié) 茶樹菇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五節(jié) 灰樹花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六節(jié) 大球蓋菇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七章 藥用菌栽培技術簡介第一節(jié) 靈芝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二節(jié) 豬苓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三節(jié) 茯苓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四節(jié) 猴頭菇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技術第五節(jié) 蛹蟲草一、生物學特性二、栽培方法第八章 病蟲害防治第一節(jié)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一、競爭性雜菌及其防治二、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三、細菌性病害及其防治四、病毒性病害及其防治五、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第二節(jié)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一、昆蟲類害蟲及其防治二、食用菌害螨及其防治三、食用菌線蟲及其防治四、軟體動物及其防治第九章 食用菌產(chǎn)品的儲藏及加工第一節(jié) 食用菌產(chǎn)品的儲藏保鮮……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ㄒ唬┑白再|(zhì)  世界各國進行商業(yè)栽培的4種食用菌為雙孢蘑菇、香菇、平菇和草菇。它們的蛋白質(zhì)含量一般占其子實體濕重的1.75%~3.63%,平均值為3.5%。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食用菌的蛋白質(zhì)含量分別比蘆筍和卷心菜高2倍、比柑橘高4倍、比蘋果高12倍;按干重計算,食用菌通常含有19%~35%的蛋白質(zhì),而稻米僅含7.3%、小麥為13.2%、大豆為39.1%、牛奶為25%。因此,食用菌的天然蛋白質(zhì)含量雖低于動物肉類食品,但卻高于其他大多數(shù)食物甚至包括牛奶。據(jù)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5億人患蛋白質(zhì)營養(yǎng)不足癥,大力發(fā)展食用菌產(chǎn)業(yè),是解決世界糧食不足,特別是解決嚴重缺乏蛋白質(zhì)的有效途徑之一。 ?。ǘ┍匦璋被帷 κ秤镁值鞍椎臏y定是一種間接分析氨基酸總量的方法,它受到樣品中各種非蛋白氮的干擾,因此酸解或堿解后對全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是更為準確的方法。蛋白質(zhì)由20種氨基酸組成,人體雖能把某些氨基酸轉化為另一些氨基酸,但有8種是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只能從食物中獲得,它們被稱為必需氨基酸。這8種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質(zhì)合成時必須同時存在,并且在數(shù)量上有適當?shù)谋壤?,如果其中的一種或多種供應不足,則細胞中所有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將以相應的比例減少。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相比,前者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平衡因而質(zhì)量高,后者常缺乏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如禾谷類所含賴氨酸很少,豆科類常缺少蛋氨酸和色氨酸。通常栽培的食用菌含有人類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各種食用菌中賴氨酸含量都很高,但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很少。除普通氨基酸和酰胺之外,食用菌還含有不常見的氨基酸和相關的氮化合物,如甲硫氨酸亞砜、β-丙氨酸、磺基丙氨酸、羥脯氨酸、α-氨基己二酸、刀豆氨酸、瓜氨酸、鳥氨酸等?! 。ㄈ┲尽 〕R娛秤镁拇种竞空计涓芍氐?.1%~8.0%,平均為4%。一般而言,食用菌的脂肪種類齊全,包括游離脂肪酸和甘油單酯、甘油雙酯、甘油三酯、甾醇、甾醇酯和磷酸酯等,其中非飽和脂類含量高于飽和脂類?! ∈秤镁闹舅嶂校辽儆?4%為非飽和脂肪酸(表1.3)。這些非飽和脂肪酸主要為亞油酸。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非飽和脂肪酸是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而動物脂肪中所含的大量飽和脂肪酸對過多攝人的人不利。因此,食用菌中含有高比例的非飽和脂肪酸,是其作為健康食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食用菌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