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出版時間:2007-2  出版社:揚州廣陵書社  作者:(西漢)司馬遷  頁數(shù):全十冊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史記(共10冊)》共一百三十篇,漢司馬遷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全書五十二萬六千余字,記事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西漢武帝太初年間共約三千年史事。此書計[本紀(jì)]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
  《史記》,原名《太名公書》,是我國第一部通史,開創(chuàng)了紀(jì)傳體和書表的編寫體例。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世紀(jì)(記歷代帝王政跡)、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十表(記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記侯國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歷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個部分,共五十二萬字。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明長達(dá)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jì)和文化的歷史,比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對后世史學(xué)研究有深遠(yuǎn)影響。

作者簡介

作者:(西漢)司馬遷

書籍目錄

第一冊
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jì)第一
史記卷二 夏本紀(jì)第二
史記卷三 殷本紀(jì)第三
史記卷四 周本紀(jì)第四
史記卷五 秦本紀(jì)第五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jì)第六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jì)第七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jì)第八
史記卷九 呂太后本紀(jì)第九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jì)第十
史記卷十一 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jì)第十二
第二冊
史記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史記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史記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史記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第三冊
史記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史記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記卷十九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史記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第四冊
史記卷二十一 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記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史記卷二十五 律書第三
史記卷二十六 歷書第四
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史記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史記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第五冊
史記卷三十 平準(zhǔn)書第八
史記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
史記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史記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史記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記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記卷三十六 陳杞世家第六
史記卷三十七 衛(wèi)康叔世家第七
史記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記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陽。覃懷致功,至于衡漳。其土白壤。賦上上錯,田中中。常、衛(wèi)既從,大陸既為。鳥夷皮服。夾右碣石,人于海。 濟(jì)、河維沆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雍、沮會同,桑土既蠶,于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墳,草繇木條。田中下,賦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貢漆絲,其篚織文。浮于濟(jì)、漯,通于河。 海岱維青州:喁夷既略,濰、淄既道。其土白墳,海濱廣舄,厥田斥鹵。田上下,賦中上。厥貢鹽烯,海物維錯,岱畎絲、臬、鉛、松、怪石,萊夷為牧,其篚舍絲。浮于汶,通于濟(jì)。 海岱及淮維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蘞。大野既都,東原底平。其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其田上中,賦中中。貢維土五色,羽畎夏狄,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嬪珠泉魚,其篚玄纖縞。浮于淮、泗,通于河。 淮海維揚州:彭蠡既都,陽鳥所居。三江既入,震澤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喬,其土涂泥。田下下,賦下上上雜。貢金三品,瑤、琨、竹箭,齒、革、羽、旄,島夷卉服,其篚織貝,其包橘、柚錫貢。均江海,通淮、泗。 荊及衡陽維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云氣夢土為治。其土涂泥。田下中,賦上下。貢羽、旄、齒、革,金三品,柁、干、栝、柏,礪、砥、砮、丹,維箘簬、楛,三國致貢其名,包匭菁茅,其篚玄纁璣組,九江人賜大龜。浮于江、沱、涔、漢,逾于雒,至于南河。

編輯推薦

《史記(套裝共10冊)》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明長達(dá)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jì)和文化的歷史,比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對后世史學(xué)研究有深遠(yuǎn)影響。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史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7條)

 
 

  •   繁體,大字,沒有注釋,豎版,線裝書。
    16開,和A4紙差不多大小。
    內(nèi)容很好,值得收藏。
  •   現(xiàn)代的與當(dāng)代的任何事都是歷史的重演,可以知結(jié)果了
  •   值得潛心研究,仔細(xì)欣賞收藏。
  •   大致翻了一遍,物有所值。
  •   送給別人的 很喜歡 物有所值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線裝豎排宣紙,很有古意。讀經(jīng)典不尚豎排正體,意境少差。觀簡體之書,猶面殘缺之軀,實難忍是。年表部分有文字倒排,未知是版錯抑或本即如此。至于內(nèi)容,尚未細(xì)看。
  •   這價格還算可以接受,雖然感覺廣陵的同樣宣紙本,宋詞三百紙質(zhì)更好。。
  •   還行,廣陵的書還可以的。我也上傳了幾張圖。我買的是2010年3印
  •   雖然還想買更好的,但這卻找不到了,應(yīng)該。
  •     傳承了幾千年的書,其實傻子都知道,是好書。
      可國人真正讀過的,確如此之少,看看書評人數(shù),就有些寒心。
      
      《史記》-之所以看的人不多,我想,原因主要是,很多人有誤解,看古文,看的頭疼,看不懂,可看白話文,又覺得看白話沒意思,所以就直接不看了,其實現(xiàn)在能看古文《史記》的人,想除了文學(xué)研究者,應(yīng)該沒有幾人了。一本好的白話文《史記》,可以說對社會的貢獻(xiàn)是不可估量的。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幾人真正理解,史記中的故事,不是僅敘述歷史,其文學(xué)水品非常之高,其中有很多故事,讓人看的淚流滿面!
      
      沒有看過史記--妄為華夏子孫!愧對司馬遷老先生!
  •     看歷史,主要感嘆人物命運。你殺了誰,后來又被誰的誰殺了。你做了什么孽,子孫必遭報應(yīng)。我愈發(fā)覺得,人的命運都是一出生就注定好的。你今生的際遇,都是由前世的業(yè)障決定。你會遇見誰,和誰結(jié)婚,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比如漢初的薄太后,出生并不好,還是私生女。一個偶然的機會,劉邦看中她的美色召她入宮,但馬上又把她忘了。后來只寵幸過一次,就生了代王劉恒。后來劉邦死了,呂后當(dāng)權(quán),把最受寵的戚夫人整為“人彘”(最毒婦人心莫過于此),將劉家的骨血殺得差不多了,將劉邦曾經(jīng)寵幸過的女人全都囚禁起來,不準(zhǔn)出宮。而薄姬因為很少見劉邦,得以陪兒子去代國。當(dāng)呂后死了,其黨羽紛紛倒臺,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籌劃挑選合適的繼承人,發(fā)現(xiàn)在北方苦寒地帶,匈奴的邊境線上還有個代王,而且為人寬厚,節(jié)儉仁慈,便強力要求他繼位。后來代王登基,就是漢文帝。
      
      “文”是最好的謚號。歷史上能稱為“文”的并不多。比如周文王,他還編了《周易》,受到無數(shù)后人頂禮膜拜。雖說漢代最出名的皇帝是漢武帝,但一個“武”字,即表明了他窮兵黷武,并不得民心。漢文帝在位期間,休養(yǎng)生息,免去徭役賦稅,開創(chuàng)“文景之治”,果然無愧為“文”。
      
      同樣的還有竇太后,本來是呂后的宮女,后被呂后賞賜給諸侯王。她本來一心想去趙國,因為離家近。后來主管宦官給忘了,把他安排到了去代國的名冊。臨行前竇姬痛苦流涕,只得被迫啟程,去了偏遠(yuǎn)的代國。后來她獲得代王專寵。代王登基后便成為皇后,最后當(dāng)了太后。這兩位太后人品都非常好,篤信黃老,母儀天下,為漢朝的鼎盛打下基礎(chǔ)。
      
      鄙人不才,根本不配談歷史。本來說這學(xué)期還要看《二十四史》的,最后還是難以堅持。桌上一堆書,也是東翻翻西翻翻,實在相當(dāng)愧疚。
  •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司馬遷的忍辱負(fù)重,讓我們仰望這天大蒼茫間的一根骨,不可屈服的骨。歷史告訴我們:武帝的憤怒,蓋不過這根倔強的骨頭
  •      楚漢之爭,成就英雄無數(shù),也留下了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歷史上有名的謀士很多,但唯有張良被稱為“謀圣”,可見他一定有過人之處。從他早年“偶得兵書”的奇遇,就可以看出他超乎常人的耐性,再到之后燒棧道瞞項羽、約法三章、修棧道渡陳倉、立太子平韓信,他的每一計都想在常人的五六步之后,其足智多謀令人嘆服,但我覺得最值得一提的,則是他“功成身退”的這一計。
       劉邦平定天下之后,曾經(jīng)得意洋洋地講:“我之所以有今天,得益于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鎮(zhèn)守國家、安撫百姓的蕭何,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的韓信。這三位都是人杰,為我所用,所以得了天下?!钡珱]過幾年,劉邦就不再信任這些曾經(jīng)的功臣,殺的殺,關(guān)的關(guān),三人之中,唯有張良,一生平平穩(wěn)穩(wěn),最后善始善終。他的激流勇退也就成為了他為了自己使出的最后一計。由此可見,“謀圣”一名,非留侯張良莫屬。
  •      這個假期我開始讀史記,我讀了李斯、淮陰侯、張耳陳余等的列傳,還讀了有趣的滑稽列傳。下面我要評論的是“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的大將軍蒙恬的列傳。
      
       蒙恬,秦朝的第一大功臣,出身將門。他的父親就曾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在他的父親去世后被任命為中郎將。他再立下幾次戰(zhàn)功后,官職逐步被提升,最終被委以要職,統(tǒng)帥三軍。他帶領(lǐng)的軍隊銳不可當(dāng),接連攻下了另外六國中的三個,秦國稱霸已成定局。同時,在朝內(nèi),他的忠厚老實、又有才能的弟弟蒙毅也擔(dān)任要職。他全家都受到秦王的恩寵,戰(zhàn)功赫赫的他可謂達(dá)到了人生的頂峰。但最后,由于當(dāng)權(quán)者的猜忌和大奸臣趙高的讒言進(jìn)諫,結(jié)果被襲捕、滅三族。經(jīng)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大將蒙恬,成為了混亂的、人心險惡的官場的犧牲品。
        
        一個統(tǒng)治者,當(dāng)他急需人才時,當(dāng)然要通過各種手段和獎賞吸引人才,然而當(dāng)人才已經(jīng)對他沒用時,尤其是趕上胡亥這個不懂得人才重要性的昏君、暴君時,可憐的、忠心耿耿的蒙恬只落得這樣一個凄慘下場。歷代開國之君,在天下太平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迫害和誅殺開國功臣,防止他們生出叛亂之心。稍微仁慈一些的趙匡胤,也是把功臣們遣返回鄉(xiāng),防止再次“黃袍加身”。而秦始皇對待忠誠的蒙家非常夠意思了,蒙恬應(yīng)對自己非常慶幸,找準(zhǔn)時機衣錦還鄉(xiāng),這樣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很不錯了。他的悲哀源于他沒能向一個有道之君盡忠。
      
       當(dāng)然,由于他忠于秦始皇,也干了一些不利于百姓的事。于是,這一點被司馬遷抓住,太史公對他進(jìn)行了嚴(yán)厲的批評。司馬遷對他只有貶,沒有褒,我認(rèn)為有失公道,為他鳴不平。
  •     提起商鞅,首先進(jìn)入大家腦海的一定是有名的“商鞅變法”。變法之前有很多人都提出異議,但是商鞅的那句“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偱其禮”強有力地反駁了他們。應(yīng)該說這次著名的變法不僅讓秦國出現(xiàn)了“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的好局面,更為秦國在諸侯國中的崛起以及日后的稱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條件。商鞅的才能在變法之中更是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既然如此,又為什么會說他是悲哀的呢?雖然他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xiàn),但他最終卻落得一個謀反的罪名并且被五馬分尸而死。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下場,用司馬遷的話說“有以也夫!”(這也是有淵源的呀?。?。由于他的變法很有成效,秦孝公封給他十五個邑,他變得非常驕傲;由于他的法制過于嚴(yán)酷,百姓非常悲慘;在伐魏時他欺騙了魏將公子,打敗魏軍,但這種勝利并不光彩……商鞅的所作所為都為他的“亡”埋下了伏筆。
      
      商鞅想與趙良交朋友,趙良婉言拒絕的同時給商鞅提出忠告,但他并沒有聽。連如此中肯的話商鞅都不理不睬,他的死應(yīng)該更是“理所當(dāng)然”了。
      
      商鞅倚仗著自己的才干,變得非常驕傲自大。為自己大規(guī)模的修建宮闕,每次出行都要有拿著武器的貼身侍衛(wèi)保護(hù),身后跟著數(shù)十輛車,非常有氣派?!对娊?jīng)》上所說的“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何不遄死?”如此看來,他的行為確實不能恭維了。俗話說“驕兵必敗”即使他有如此大的成就也沒有用,我想他已經(jīng)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在那時的社會中如此的招搖必將引起皇親國戚的怨恨。即使在如今,這種驕傲也是不可取的。即使你有再大的貢獻(xiàn)也應(yīng)該戒驕戒躁,認(rèn)清自己,一個低調(diào)的人一定會更加引起別人的尊敬。趙良說他的處境就像早晨的露水,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歸還他的封地到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享受隱居的樂趣對他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他偏偏沒有這樣做。當(dāng)我們處于危險的境地,有時選擇歸隱是很明智的。
      
      商君在逃亡時發(fā)生了很戲劇性的事情,他在邊境想住客棧,卻被告知“商君有令,沒有證件的人住店要連帶判罪”,他嚴(yán)酷的刑法竟然最終導(dǎo)致了自己的慘死,這樣的“自作自受”代價或許太大了。
      總的來說,商鞅的悲哀就在于天性殘忍少恩及驕傲自大。
      
  •      戰(zhàn)國時期,收養(yǎng)賓客成為了一種風(fēng)氣,只要是有實力有抱負(fù)的國君、權(quán)臣,無不以極可能多的收養(yǎng)賓客為榮,而這其中又以“戰(zhàn)國四公子”最為有名,他們是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在史記中有對這“戰(zhàn)國四公子”的記載,并將他們列入列傳當(dāng)中,這就是史記中的四個列傳。在閱讀這四位“戰(zhàn)國公子”的列傳中就需要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來對這四位歷史人物進(jìn)行具體的分析。
       首先,我們要對這四位歷史人物進(jìn)行基本的了解:
       孟嘗君:原名田文,其父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
       平原君:原名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封地在東武城。
       信陵君:原名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
       春申君:原名黃歇,考烈王元年做宰相,封為春申君。
       這四位歷史人物流傳有許多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其中的許多在史記中也有記載,下面我舉一個例子:
      “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团?,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蛻M,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 有一次,孟嘗君招待客人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rèn)為飯食的質(zhì)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已刎頸自殺表示謝罪。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歸附孟嘗君。
      這段文字對孟嘗君的作風(fēng)有了詳細(xì)的描述,從中不難看出他的飯食和賓客的是完全一樣的,有點類似于和賓客同甘共苦的樣子;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當(dāng)賓客告辭之時可以猜到是因為他認(rèn)為飯食的質(zhì)量不相等;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他的大度,胸懷坦蕩,當(dāng)賓客放下碗筷辭別之時,他能不生氣,雖然這是別人的錯誤,他也沒有發(fā)脾氣,由此可見,孟嘗君成為“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是必然的。
      僅僅46個字,就把孟嘗君的平時的待人接物,生活作風(fēng)以及他超乎常人的智慧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司馬遷的文筆不可謂不精妙,史記的文學(xué)性由此可見!
       這就是史記!我們國家的二十四史之最!
  •      提到李斯,很多人會想到他著名的“老鼠哲學(xué)”,即一個人的成就主要取決于它所處的位置。這種思想后來幫助他飛黃騰達(dá),也為他引來殺身之禍。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fù),他來到秦國,力勸秦王留住六國客卿,輔佐秦王統(tǒng)一天下。為了同樣的原因,他害死韓非,令始皇焚書坑儒,最終與趙高勾結(jié),立胡亥為二世。他確實是一個有才能、有抱負(fù)的人,但他的處世哲學(xué)卻最終害死了他。這應(yīng)該是背后人牢記的。
  •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無論文學(xué)價值,歷史價值,思想價值都是非常高的,此版本是一個節(jié)選本,適合初學(xué)者。
      
      好看,看刺客列傳看到聶政一段,看的掉眼淚
  •       本學(xué)期,我們的主要任務(wù)是讀《史記》。我蠻高興的,因為雖然全套130章的《史記》我還沒細(xì)研究過,但至少有三十多章我都是讀過許多遍的。小時候,看史記的連環(huán)畫;小學(xué)時,讀史記故事;中學(xué)時,看文言文;到如今,看《王立群讀史記》都覺得有點輕車熟路了??傆[史記,更多人記住的不過是那些大人物、千古流芳的英雄形象,但那不是史記的全部,更不是司馬遷的主旨所在。正確的看待歷史,完美的解讀歷史,更需要那數(shù)不盡的小人物,是他們讓我們眼中的歷史變得豐富多彩,活靈活現(xiàn)。《史記》對于小人物的描寫同樣十分出色,諸如《酷吏列傳》、《游俠列傳》以及我最喜愛的《滑稽列傳》都是如此。這一段段美妙的文字讓我們無比真切地領(lǐng)略到小人物們獨特的性格特點,也將一幅幅漂亮的歷史畫卷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OK,閑話少說,進(jìn)入正文,來說我的《滑稽列傳》吧。
        首先,我敢保證全中國至少90%的人讀這個題目都會讀錯!因為真正的讀法是“古”稽列傳。在古時候,滑的一個讀音就是“古”。比如墨子有個徒弟叫禽滑籬,他名字里的“滑”字就本應(yīng)讀作“古”,只是由于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這個音了,所以讀成“華”也不算錯。翻開古漢語字典,我們發(fā)現(xiàn)“滑”(“華”)的解釋里“滑(“古”)稽”是單獨作為一個詞條出現(xiàn)的,原意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能不斷地往外流酒。(哇噻!古代還有這么牛的玩意?。┍扔髁x是能言善辯,語言流暢。因此,大家需要明白,司馬遷筆下的滑稽絕對不是幽默Humour!
        接下來,就文章而論:
        全文第一段,是孔圣人說的一段話和司馬遷自己寫的一句。孔子這段話,甚為廣大學(xué)者所詬病,疑為誤引(本不出自圣人口中);但我至少十分欣賞司馬遷的這句話——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太史公說:“世上的道理廣闊無垠,難道不偉大么!言談話語果能稍稍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紛擾的?!?br />     這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也體現(xiàn)了司馬遷對于“滑稽”的態(tài)度與評價。
        接著,咱們來仔細(xì)品讀每個滑稽故事的主人公。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能說真的不代表一切,他們的好運(說懸點就是他們的膽識)造就了他們的成功。
        原文大家自己去讀,我只是發(fā)表一下我的觀點,大家不同意也沒關(guān)系,鄙人歡迎討論:
        1.淳于髡:他的第一個事跡相當(dāng)精彩,并且使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個故事流傳千古,但他后面的所作所為我就不敢恭維了。楚國攻齊,淳于髡奉召去求助趙國。身為外交部長,且不說他把帽子帶笑斷是不是在侮辱君王,只聽他那番辯解,我就夠無語的!外交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的花費解決最大的難題,但他卻話里藏針的諷刺齊王小氣,硬是要齊王給他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駟馬車百輛。有這么多東西隨便派個小兵都能出使了,還要他淳于髡作甚!看看后來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后期秦國的超級外交,不論多么困難的任務(wù)也沒讓他們一下子搭上如此巨大的血本;而此時的齊國,生產(chǎn)力水平相對較高,更不必以這樣的方式去接濟(jì)趙國吧!毫無疑問,這個事件是淳于髡的超級政治敗筆!后來楚國退兵,齊王高興想犒賞三軍,淳于髡又跳出來掃大家的興,還說和大王只能喝一斗,而男女雜坐、六博投壺時就能喝一石。拜托,這是宴會呀,用不找你這么認(rèn)真的來講道理吧!場合選擇嚴(yán)重失敗,必定會造成朝中官員不合的!還有一次齊王要他帶只黃鵠出訪楚國,由于他的玩忽職守把鳥給丟了,隨手就編個了謊言又誆得楚王雙倍酬金,足以見其小人本質(zhì)!
        綜合評價:懂得大道理又生得好口才,得到了齊王寵信,但政治頭腦不高,小人氣質(zhì)不少。頂多算個機靈的人,不配算作真正的智者。
        2.優(yōu)孟:我覺得他是全文里最出色的角色了,但也并不完美。他的第一個故事我最喜歡,就是楚莊王要厚葬一批愛馬,且不許任何大臣就此事勸諫。優(yōu)孟跑到楚王面前仰天大哭,并故作真切地提出用國君的葬禮規(guī)格來厚葬,讓楚王認(rèn)識到了錯誤,接著立即提出把入葬使用的物品都換成炊具,讓大臣們吃了它。優(yōu)孟的這一番表演極其精彩,欲擒故縱計使得無比漂亮,而且使用了排比的辯詞更是加強語氣,催促楚王最終痛定思過,作出決定。在他的第二個故事里,他的做法有點故作玄虛,但效果依然很好。話說楚莊王的功勛令尹孫叔敖去世后,由于生前極其清廉,其子十分貧困。優(yōu)孟得知后,花了一年多時間模仿孫叔敖,然后表演了一次立刻讓楚王懷念起孫叔敖來。楚王提出讓優(yōu)孟接替孫叔敖的令尹之位,優(yōu)孟以孫叔敖后人的悲慘境地為據(jù)謝絕了,并成功使楚王賞賜了孫公子。優(yōu)孟無疑取得了成功,但問題在于,他為什么不直接向楚王攤牌,而要演這么一出呢?估計他還是對自己的口才不夠自信,否則,有理有據(jù),只要稍加辯論,就很可能說服楚莊王這樣的明君的。
        綜合評價:對自己口才不夠自信,從未正面直接勸諫,但既有表演天分又有語言功底,成功實屬必然!
        3. 優(yōu)旃:筆墨不多,故事不少。先是勸秦始皇讓衛(wèi)士們輪流休息避雨,但他直接高呼衛(wèi)士這個做法十分懸啊,估計那天秦始皇心情不錯,否則他早就成肉泥了;后來又阻止了秦始皇擴(kuò)大狩獵范圍的企圖,這點很沒勁;最后,他竟然成功勸阻了秦二世給城墻涂油漆的提議!這令我十分驚異,以秦二世的脾性,敢違背他的意志,他不讓你死,趙高都得讓你生不如死,優(yōu)旃卻成功進(jìn)諫,估計是有趙高撐腰吧,反正至少,趙高跟秦二世想的不一樣。
        綜合評價:勸諫本領(lǐng)一班,但運氣奇好!竟然連勸秦始皇、秦二世這對父子暴君,值得佩服!
        接下來,司馬遷又續(xù)了郭舍人、東方朔和東郭先生的故事。郭舍人使犯了法的大乳母家人免于責(zé)罰,東方朔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會為自己撈得了利益,而東郭先生也并無實才,只因給王夫人出了個小計策而發(fā)家。至于王先生,就更是一夜暴富,單跟太守交代了幾句,就得以平步青云。這些任務(wù),靠的雖不都是雕蟲小技,但也著實沒法映出他們的滑稽功力,政治才能就更是絲毫未提,可以說,他們的形象(除了東方朔的那些描寫)并不突出,沒法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與感觸。
        最后,司馬遷終于介紹了一個有真才實干、政治作為的人——西門豹。他的故事甚至選入了小學(xué)課本——《西門豹治鄴》。但不論從他與巫婆的斗爭還是他的政治作為里看,滑稽似乎都少了點。他很牛,很偉大,也很聰明,但選到《滑稽列傳》里,有一點不合適。
      
        最最后,透過《滑稽列傳》,我對中國人的幽默也有了一點感觸。中國人的幽默是由昔日的滑稽逐漸演變來的,從源頭上就與西方的不同,而這種一脈相承的文化觀念也造就了日后西方人認(rèn)為中國人不懂幽默這個看法。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已經(jīng)具備了咱們自己的滑稽或者說幽默,外國人不懂咱們的文化,所以不理解罷了。
      
        我對《滑稽列傳》的評價很高,并不在于我有多認(rèn)同主人公們的做法,而是這樣的一個個故事才是真正有趣的歷史,能讓讀者充分領(lǐng)略當(dāng)時彰顯智慧的盛況?!痘袀鳌肥鞘酚浝锟戳俗畈挥X得乏味的一章!對于主人公們我只能說:佩服,恭喜!因為你們的成功完全取決于你們的主子,你們用你們的膽量博得了主子的贊同,你們很不容易,又很幸運??v觀歷史,因勸諫君王而被殺的大臣不計其數(shù),比你們能說的也不是沒有,但悲劇沒發(fā)生在你們身上,你們甚至因此而流芳百世!還能說什么呢?!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勝者王侯敗者寇的人類進(jìn)步之路。
  •      剛開始看,包裝上很有古色古香的感覺。書中頁眉有相應(yīng)時間的其他文明的介紹,很好。譯文還不錯,但覺得應(yīng)該有一定的詞義注釋,而不是附一段譯文了事。另外,若能增加相應(yīng)的地圖就好了。
  •   后來只寵幸過一次,就生了代王劉恒。
    這說的挺好玩
  •   儒家仁人之心不過笑話,千古功過也不是以殺人多少為評判
    大家都明白中華所謂盛世,其奠基都需千萬冤魂
    除了期待自己不是可憐的犧牲品以外,我們難道還有多余的同情心分給他人么
  •   寸光~
  •   褒殺人者,無異于鼓勵殺人,哪一天殺到樓主的頭上,就知道不該鼓勵殺人者了。
  •   看完大秦帝國再看這樣的評論有點想吐血的感覺咯
  •   “背后人”?
    難道是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么?
  •   小人物折射更真實的歷史的影像
    雖然優(yōu)孟出現(xiàn)在《滑稽列傳》
    我總覺得他身上有義士的特質(zhì) 沉毅堅韌
    你這篇文字有自己的態(tài)度,我喜歡
  •   您這么快就看到了!
    太好了。
    一下午寫這三千字沒白費。
  •   時時關(guān)注你們的消息啊~~
  •   呵呵,一看就是你寫的東西,跳出圈子挖歷史墻角,可以看出思想在閃光。我覺得語言可以再穩(wěn)健一些,這篇寫的很像發(fā)言稿。
    “接下來,就文章而‘輪’:”改改吧。
    呵呵,很棒!
  •   多謝捧場,我寫的東西可能都像演講稿吧,呵呵!其實也不是故意的,但語言特色已經(jīng)如此了。
    “輪”字改完了,多謝指正。
  •   《滑稽列傳》里面很多人和事談不上多搞笑。不過,我想司馬遷確是認(rèn)為這些挺搞笑的,因為司馬遷是個歷經(jīng)磨難的人,現(xiàn)在人看來也算正常的事,他反而覺得滑稽了。
        
    由此可見,滑稽確實是幽默的意思,至少是近義詞。就算滑曾經(jīng)被念做gu,今天,滑稽應(yīng)該讀作hua ji,而不是gu ji。這個叫做與時俱進(jìn)。
      
  •   呵呵,可以理解,我也挺同意的。
    咱也確實不能因為人家不讀guji就說人家沒文化,隨便啦,各有各的道理。
  •   這本書是原文+譯文的嗎?
  •   是原文加譯文,翻譯得還行
    有拼音標(biāo)注就好了
  •   我才剛買來看,才12.9,好劃算!就是沒有單獨的詞義注釋,只能翻箱倒柜找上學(xué)時用的古漢語字典了(PS:那可是一本好書?。?/l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