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恒夫,聶圣哲 主編 頁數(shù):480 字數(shù):410000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關于藝術學專題的論文集,由著名專家葉長海、趙憲章、藍凡、王志敏、朱恒夫、徐子方等撰稿。論文的作者能夠站在藝術學科的最前沿,深入探索藝術的本質,藝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當代藝術的走向,并力求正確地揭示中華民族藝術的特性。部分文章從具體的藝術形態(tài)如美術、服飾、戲劇等入手,討論藝術的共性。本專輯設有“藝術本質”、“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教育”、“藝術走向”、“民族藝術”、“門類藝術研究”等欄目。本書觀點新穎,論述周詳,富有嚴密的邏輯性與啟發(fā)性。
書籍目錄
主編致語第一篇 藝術本原 什么是藝術 試論“藝術”概念的重新界定 藝術本質與藝術發(fā)生的動因 何謂藝術人類學 藝術概念的形成與藝術的自覺意識及藝術學的學科歷程第二篇 藝術創(chuàng)新 藝術經(jīng)典:跨越時空的必備要素 法式與創(chuàng)生:藝術的創(chuàng)造之維 美在創(chuàng)造第三篇 當代藝術 藝術的批評與批評的藝術 當代藝術終結:困境與反思 藝術終結論的三階段反思第四篇 世界視野 無理性對理性的深層開掘 全球化對藝術之影響 論藝術的主客體關系的結構特性 比較藝術研究的實踐品格 試論人類遷徙與巴蜀藝術高峰形成之關系第五篇 學科建設 基于CSSCI的藝術學研究熱點分析(2005—2006) 從中西專業(yè)藝術教育比較角度看國內二級學科藝術學的學科建設問題 藝術學到底是個什么樣 中國藝術學學科建設問題的審思 試論我國20世紀藝術學跨學科研究的歷史演進第六篇 繪畫園林藝術 道家思想對中國山水畫論的影響 轉型時期的青年美術 從吳冠中的“中西融合”所想到的 李漁論園林藝術中的山石花木之美第七篇 民族藝術 中國藝術虛實論 意象與空靈 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中的身的展示與意味 中國古代舞蹈服飾研究 試論中國傳統(tǒng)藝術理論的人格本位
章節(jié)摘錄
三、藝術創(chuàng)作的兩個工具 藝術創(chuàng)作是需要工具的,這個工具不是物理學意義上的工具,而是哲學層面的工具,即日常工具與技巧工具。日常工具是指人們不需要太多的專業(yè)訓練就可以使用的工具,如寫作時文字的使用,攝影時相機的使用,影視表演肢體的使用等等;技巧工具是指一定要經(jīng)過嚴格訓練才能掌握的工具,如作曲時使用音符,芭蕾的創(chuàng)作與演員的表演,雜技、體育的藝術體操,等等。技巧工具的特點是一定要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專門訓練,并且要有專人指導,一般很難通過個人自己領悟出來。有些工具是很難界定為日常工具或技巧工具的,如書法的技巧,民歌及流行歌曲的演唱技能,某些美術手段……因為這些領域的技能有時可以通過個人較長時間的琢磨得以領會并掌握,有時也需要專門的訓練及專門的指導,所以很難將其界定為日常工具還是技巧工具。所以,同是藝術創(chuàng)作,但使用的工具是有區(qū)分的,有的甚至是本質的不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認真研究?! ?.日常工具的創(chuàng)作的特點 比如說寫作,在一兩百年前,只有很少的人識字,那時的寫作應該歸到技巧工具的范疇。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比如說安徽作家陳登科,他就是一個不怎么會寫字的作家,他的方法是采用口述,然后由秘書記錄下來。現(xiàn)在的人,基本都已識字,文學創(chuàng)作就完全應該屬于日常工具的范疇。所以說,今天的世界,已經(jīng)是“寫作如同說話,是人就會”的時代,只要有信心,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創(chuàng)作。只要稍稍做一個粗略的統(tǒng)計,大多數(shù)作家,無論他今天是否屬于專業(yè)性質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從業(yè)余開始,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日常工具,所以門檻不高,誰都可以自由入門,入門后再辛勤創(chuàng)作,決一雌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