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海斯勒  頁數(shù):446  譯者:李雪順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  對我來說,中國有兩個地方給我家的感覺。一個是三岔,北京北邊的一個村莊,我從2001年起一直在那里有套房子住。另一個是涪陵,長江邊的小城,我曾在1996年至1998年間以“和平隊”志愿者的身份生活于此。有時候,我稱涪陵是我在中國的“老家”——我想,這其中固然有玩笑的成分,但更多時候我是認真的。涪陵是我開始認識中國的地方,也是讓我成為一個作家的地方。在那里的兩年生活經(jīng)歷是一種重生:它把我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 ∪ジ⒘曛?,我曾經(jīng)寫過一些文章,大多是為美國報紙寫的旅行隨筆,但從未發(fā)表過長篇的,更沒寫過書。我也從未當過新聞記者。當時,我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名作家,但并不清楚我要寫小說還是非虛構(gòu)類題材。事實上,剛到涪陵時我仍然認為自己更有可能寫小說。在那里的頭幾個月,我寫了一個短篇,故事設(shè)定在我從小長大的密蘇里州。我覺得那是我二十幾歲時寫得比較好的作品之一,但我發(fā)覺還是有點不盡如人意。文章寫完后,我就想:既然我此刻正生活在長江邊這個叫人嘖嘖稱奇的地方,為什么還要去寫有關(guān)密蘇里的虛構(gòu)故事?于是,我一下子就意識到,我未來寫作的很大一部分應(yīng)該就在中國?! ‘敃r,我計劃在涪陵盡量多學一點東西,等在“和平隊”的服務(wù)期結(jié)束之后,我想到美國某家報紙或者雜志找一份駐中國記者的活。我并沒有想過要寫書。我覺得自己太年輕,對中國又知之甚少——在一個地方生活這么點時間就想勉強用文字來描述實在顯得有點自大和冒失。不過,我在涪陵生活和教書期間,做了大量翔實的筆記。這段經(jīng)歷相當充實,也相當具有挑戰(zhàn)性。我常感覺應(yīng)接不暇、不知所措,而寫日記則大有裨益。到了晚上,我常常會一坐下來就寫上好幾個小時,力圖把我身邊發(fā)生的全部事情都追溯一遍。我從學生的作業(yè)里摘抄出一個個片段,把城里發(fā)生的種種事件記錄下來。我還記下了學習漢語的整個經(jīng)歷??偣菜闫饋?,我做了好幾百頁的筆記——我無事可干,寫這么多東西倒也輕松。那個時候,在涪陵這樣的地方上不了互聯(lián)網(wǎng),因此我跟美國那邊也沒有多少聯(lián)系。我當時的薪水是每個月一千多塊,所以也很少到各地旅游。那期間,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我一處都沒有去過。我也打不起越洋電話——當時貴得不得了啊。兩年時間,我跟父母通電話可能不到十次。除了亞當·梅耶,我也很少看到外國人。那段時間,涪陵就是我全部生活的重心?! ‘斎?,那座城市一直都在變化——在那些日子里,全中國上下都在快速發(fā)展著。我在涪陵生活十八個月之后,終于有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使用了。這一下子就讓我跟美國的朋友們恢復了聯(lián)系,其中就有我大學時的寫作老師約翰·麥克菲。我給他發(fā)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我想當一名駐華記者,他隨即給我回了一封長信。在信里面,他這樣寫道:  涪陵就是故事本身。涪陵是一本書。我覺得你應(yīng)該定下心來寫一本書,刻不容緩,要么從這個暑假開始,要么等你的兩年服務(wù)期一結(jié)束就開始,就寫你自己的故事……只需以書信形式寫上六七萬字,就會是一本有意思的書?! ∧鞘俏业谝淮梧嵵仄涫碌乜紤]寫一本有關(guān)涪陵的書。我差不多同時也想到了它的題目——我覺得應(yīng)該就叫做“江城”——接著便開始思考這本書可能采用的寫作結(jié)構(gòu)。我規(guī)劃好各個章節(jié)后,覺得應(yīng)該利用我在涪陵剩下的六個月時間盡可能多地做一些研究考察。我在春節(jié)期間有一次長假,我原本計劃好要出去旅游的,但后來還是選擇待在涪陵,為的就是調(diào)研和做筆記。假期過后,我一邊教書,一邊繼續(xù)考慮寫書的事情。在涪陵的最后那一段時間是我一生最愜意的時光之一,我將隨時銘記于心。在城里我感覺就像回到了家;經(jīng)過開頭艱難的適應(yīng)期之后,我已經(jīng)學會了足夠多的漢語,可以跟人們交流了;我也交上了知心朋友。我十分樂意跟我的學生、漢語輔導老師,以及姓黃的一大家人一起打發(fā)時間。黃家開了一家小面館,我總是去他們的店里吃飯。我大體上是這樣打算的:就寫這個特定的地點和特定的時刻。我漸漸相信,這個時刻對中國來說至關(guān)重要,我也堅信,像涪陵這樣的小地方其實意味著更多。那個時候,外國人一般對中國的內(nèi)陸地區(qū)視而不見,而記者對來自鄉(xiāng)下的人們也總是視若無睹——老以為這些人頭腦簡單,兜里沒錢。不過,我認識的所有人——我的學生、我的同事、經(jīng)營餐館的朋友,以及我的一個漢語輔導教師——幾乎都有那種農(nóng)村背景。這些人的生活復雜多樣,豐富多彩,我因此覺得,他們長期被外界忽視,是一個錯誤?! ∥以诟⒘昶陂g做了詳細的筆記,規(guī)劃了書的結(jié)構(gòu),但在離開中國之前并沒有動筆。我回到了密蘇里我父母的家,我已經(jīng)多年沒在那里生活過,如今卻坐在了我讀高中時曾經(jīng)用過的那張桌子邊上。那個房間的裝飾跟我小時候也一模一樣。感覺有些怪怪的——我已年滿二十九歲,懷揣兩張大學文憑,但既沒有結(jié)婚也沒有工作。實際上,除了在“和平隊”當過老師,我一直沒有干過什么正式的工作。我的錢也不多。在美國,一個人二十多歲跟父母住在一起,尤其還沒有工作,會被認為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我很慶幸,我一直跟家人十分親密,并且對自己的寫作計劃信心十足——盡管如此,我對于何去何從還是有些擔心。好不容易拋開這些顧慮之后,我才得以坐下來開始寫作?! 〔贿^,一旦開始動筆寫起涪陵,哪怕剛剛才寫第一頁,我就已經(jīng)明白,有些東西變得不一樣了。文字汩汩涌出,一切都在我腦中活靈活現(xiàn)地冒了出來;當我回過頭重讀那些段落章節(jié)時,它們宛如珠璣一般叮當作響。我意識到,我的寫作意欲已經(jīng)完全改變,調(diào)子變得更深沉了;增添了一種新的信心,其中的描述和幽默信手拈來、十分自然。部分原因是我收集寫作素材時的認真,但也反映了一種新的成熟。我方才明白,在涪陵所面對的那些挑戰(zhàn)迫使我成長,而這種新的成熟讓我的寫作有了新的深度。  就這樣,我的寫作速度快了起來,每天都能夠?qū)懮衔辶摗D且欢螘r間,我?guī)缀鯖]干過別的。我一般上午寫作,中午的時候出去跑上十英里或者更遠的距離。下午和晚上我會繼續(xù)寫作。夜里,我會夢到涪陵,有時甚至醒來后發(fā)現(xiàn)眼里滿含淚水,因為我太想念那里了?! ∥以谒膫€月內(nèi)寫出了《江城》的初稿。期間,我也向美國的各大報紙和雜志寄去求職信。我依舊懷揣這樣的夢想——先從給美國的出版物干活兒開始,不論遲早,他們總會派我擔任駐華記者。但很快我就明白,沒人對我感興趣。實際上,他們甚至都沒有給我親筆回復——《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費城問訊者報》、《芝加哥論壇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給我寄來的都是格式化的回絕函。只有《洛杉磯時報》給我寄來了親筆回信。那位編輯說,他很喜歡我寫的東西,對我的中國經(jīng)歷也很感興趣;可我缺乏正式的從業(yè)經(jīng)驗,他們不可能聘用這樣的人。他還建議我先從美國的小報干起。如果我以此為起點,通過幾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最終有望在大報找到活兒干。然后,我得通過苦干來再次證明自己,也許在幾年后將擔任駐華記者。那樣的話,至少需要六年我才能回到中國?!  督恰房煲夤P的時候,我收到了最后一封回絕函。這時,我感到身心俱疲,因為我寫得太快了。寫最后一章的時候,我盡量不去理會那些回絕函,強迫自己聚焦于“涪陵”。寫完最后一個字,一切都猶如崩潰了似的。我陷入了可怕的沮喪之中——我霎時明白,我二十九了,找不到未來,找不到回中國當記者的路子。至于《江城》,我也覺得糟糕透頂。這本書似乎一文不值——不過小孩子的寫作水平而已。我完全無所適從,也想不起我在書里表達了什么樣的觀點。后來我才知道,很多作家在完成了高強度的寫作之后,都有過類似的崩潰體驗,就好似十月懷胎的媽媽們一朝分娩,接著遭受產(chǎn)后抑郁的折磨。差不多有一個月,我抑郁不已,寢食難安。書稿依舊擺在那里——我無力把它們郵寄出去。還好,我終于恢復了,把書稿寄給了各大經(jīng)紀人。幾乎所有人都回絕了。只有年輕的經(jīng)紀人威廉·克拉克告訴我,他很喜歡。他把書稿發(fā)給各大出版社之后,有些出版社給出了積極的回應(yīng),但他們心懷疑慮,擔心美國讀者對中國不感興趣。其中一家出版社說:“書是好書,可我們認為沒有美國人想讀有關(guān)中國的書。”現(xiàn)在看來,這令人難以置信,但_1999年早期的圖書市場就是這樣——美國人還未意識到,中國發(fā)生了多么太的變化,變得多么令人目眩神迷。  不過,威廉還是找到了三家愿意出價購買書稿的出版商,我選擇跟哈珀柯林斯簽訂了出版合同。稿酬不多,但足以讓我償清讀大學時的助學貸款。這也令我對自己的寫作產(chǎn)生了新的信心。我頓時意識到,所有的報刊編輯全都犯了大錯。他們不理解我寫作所具有的價值,也不明白選派具有中國閱歷的人擔任駐華記者的重要性。還好,他們并不代表全部,我的生活也不會被他們握在掌心。我靠自己就能回到中國?! ∥疫@么做了——1999年春,我買了飛往北京的單程票,并成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頭幾個月,活兒很難找,可隨后就有了,很快我就忙了起來。2000年,我放了幾次長假,并且開始為《紐約客》和《國家地理》供稿。沒過多久,之前回絕我的那些報刊給我來信,問我是否愿意為他們工作。太晚了。我喜歡自由地安排工作,選擇自己的寫作計劃。怎么寫中國,我有我的想法。曾經(jīng)重要無比的四處求職被我拋在腦后。時至今日,我會永遠感謝所有在1998年回絕了我的編輯們——回頭看看,那是發(fā)生在我身上最棒的事情之一。  至今,《江城》已經(jīng)出版了十多年。出版商很驚訝,它一直穩(wěn)居美國暢銷書榜,并將繼續(xù)受到大眾的歡迎?;厥走^去,我感到自己很幸運,當美國人和歐洲人開始重新發(fā)現(xiàn)中國的時候,我的書恰好出版了。現(xiàn)在,很難想象還有編輯會說讀者對中國話題不感興趣。美國人一直有個問題,即對他以外的世界不感興趣,可中國是個例外。令我一直印象深刻的是,現(xiàn)在有那么多美國人對中國產(chǎn)生了興趣,我尤其高興地看到,有很多美國青年開始學習漢語。《江城》往往是他們的閱讀書目之一;我很欣慰,這本書有助于向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人們介紹中國?! 憽督恰返臅r候,我一直沒太大的把握,涪陵人對此會有怎樣的反應(yīng)。這是我編輯書稿的過程中最大的顧慮之一。書中絕大多數(shù)人物的名字我都做了改動,但我還是擔心有人會感覺受到了冒犯。我知道中國人對于自己在海外的形象比較敏感。我理解他們的這種敏感——就我讀到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晚期國外媒體刊載的中國報道和故事,我大都不太喜歡。我覺得它們對這個國家的理解很膚淺,對中國人的描寫也非常干癟。在那些故事中,一切都顯得灰暗而憂傷,而涪陵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幽默、生機和活力根本就找不到。我希望自己寫的跟他們有所不同—一旦我拿不準,中國人是否也會這樣認為。我想,他們可能會把它當成又一本由不了解中國、戴有色眼鏡的外國人寫的書,因此視而不見?! 念^到尾,我在中國待了十年,寫了三本書,還為各種雜志寫了許多文章。但在那期間,我的作品幾乎從未在中國大陸公開發(fā)表過。對此,我無法釋懷;專寫某個地方的文章卻只能讓局外人讀到,這似乎并不正常。反正,由于當時各種各樣的原因,我的書沒能在中國大陸出版,雜志上的文章也沒能被翻譯過去?! ≈敝磷罱鼛啄?,這_切才得以改觀?;ヂ?lián)網(wǎng)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現(xiàn)在,人們把各種國外的文章翻譯成中文,并貼到網(wǎng)上供大家閱讀,早已成了家常便飯。同時,中國的出版商也對外國作家日益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去年,我的第三本書,也就是《尋路中國》在中國大陸出版。那是我的書首次在大陸地區(qū)亮相,我完全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接受它。同年春天,當我回到中國的時候,我答應(yīng)做幾場簽售報告,并接受一些媒體采訪。我猜想,對于一個外國人寫的書,他們不會有多大興趣?! r隔兩年之后再次回到中國,那一次旅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所參加的圖書簽售活動來者眾多,我所遇到的讀者敏銳而細心。總體而言,他們提出的問題比我在美國的類似場合要尖銳深刻得多。我發(fā)現(xiàn),中國的讀者對于書本身有共鳴,這讓我頗感驚詫。他們明白我為什么對三岔和麗水這樣“微不足道”的小地方產(chǎn)生興趣,也明白我為什么如此關(guān)注那些普通人——農(nóng)民、流動人口和小創(chuàng)業(yè)者?! ∵^去幾年間,我察覺到中國人對于自己的社會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好奇感。我認為那反映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二十多年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受教育的人數(shù)增加了很多很多。經(jīng)歷了這一切之后,他們更渴望對自己國家的現(xiàn)狀和未來進行一番評價。跟我記憶中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人比起來,他們對本書的共鳴更多了。當然,互聯(lián)網(wǎng)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們跟外國人之間的個人接觸也多了很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有了一種新的信心。說起《尋路中國》的受歡迎,我覺得這才是令我感到最高興的事情。中國讀者對這本書的接受方式,跟美國、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讀者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們認識到他們自己的文化中所包含的復雜性,也理解為什么一個外國人會聚焦于幾個特定具體的地方進行探究。并且他們明白,沒有人能夠?qū)χ袊鲎詈蟮臄嘌?。外國人的視角有用,中國人的視角同樣有用。同理,傾聽男性和傾聽女性都非常關(guān)鍵。在這樣一個復雜的國家,盡可能多地聽到不同的聲音,總歸是有用的。我希望我寫的幾本書能夠起到一點作用,讓人們讀懂這個令人目眩神迷的國度?! 〕弥谴温眯?,我也回到了涪陵。跟我生活的那幾年相比,這座城市擴大了一倍,在許多方面都變得難以辨認了。我在那里教書的時候,去重慶或者其他稍大一點的地方只能乘船,現(xiàn)在,涪陵開通了好幾條高速公路和鐵路。我曾經(jīng)任教的學校從兩千多名學生增加到了一萬四千多,恰好反映了全中國高等教育的爆炸式發(fā)展。江河也變了樣。我在書里寫到的白鶴梁,寒冬時節(jié)露出水面,上面的題刻可以一直追溯到唐代?,F(xiàn)在,因為三峽大壩,白鶴梁被埋到了江面下一百三十英尺的地方。不過,我還是看到了一些古老的題刻,因為該市修建了一座嶄新的水下博物館—耗資一億三千二百萬美元,這么大一筆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涪陵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城里的一些變化讓我有點懷舊,甚至還有一絲傷感,因為我記憶中的那個地方一去不返了。不過,最重要的精神還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更生感激之情,感謝我曾有機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那里生活過。我相信,那是一個不尋常的時刻,涪陵是一個不尋常的地點——一座一切都處在變化邊緣的城市。  李雪順先生是我在涪陵期間曾經(jīng)的同事,我要感謝他出色的翻譯工作。我們力圖讓譯本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本,只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動。如果有讀者對本書以及我的其他作品感興趣,可以點擊www。peterhessler。net訪問我的個人主頁?! ∥矣肋h感謝我在涪陵的朋友們,我在那里生活的時候,他們是如此坦誠,如此耐心。我現(xiàn)在還跟將近一百個學生保持著聯(lián)系,這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多年來,我看著他們長大成人,現(xiàn)在常常收到他們的學生寫給我的信。我跟幾位至交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去年春天的重返涪陵之旅也讓人興奮不已。我無法預(yù)測,這座城市還將經(jīng)歷怎樣的巨變,但我知道,它會永遠是我的中國“老家”?! ?012年1月寫于埃及開羅

內(nèi)容概要

  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我從重慶出發(fā),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br />  涪陵沒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qū),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會去。在隨后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這里,我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于當?shù)氐纳钪校@種親疏結(jié)合的觀察構(gòu)成了我在四川停留兩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這座城市正在飛速發(fā)展著,在過去的二十年,那樣一種轉(zhuǎn)型變化的感覺——接二連三、冷酷無情、勢不可擋——正是中國的本質(zhì)特征。很難相信,這個國家曾經(jīng)完全是另外一種模樣,是19世紀西方人眼中“永遠停滯的民族”。
  2003年,三峽大壩一期完工后,不斷上漲的江水將陸續(xù)淹沒那些江畔之城,這多少令我有些傷感。而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這正是不斷變革的對應(yīng)面:貧窮、爛路、慢船。
  這并不是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nèi)中國的某個小地方。從地理和歷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們有時很難看清她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
  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作者簡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志等媒體的撰稿人。
  他成長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并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歐洲三十國,畢業(yè)后更從布拉格出發(fā),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游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散見于各大雜志的旅游文學作品,數(shù)度獲得美國最佳旅游寫作獎。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中,《江城》一經(jīng)推出即獲得“Kiriyama環(huán)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則榮獲《時代周刊》年度最佳亞洲圖書等殊榮。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guān)注現(xiàn)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書籍目錄

作者說明
第一部
 第一章 順江而下
  城市
 第二章 有中國特色的莎士比亞
  插旗山
 第三章 跑步
  白鶴梁
 第四章 大壩
  烏江
 第五章 鴉片戰(zhàn)爭
  白山坪
 第六章 暴風雨
第二部
 第七章 暑假
  神甫
 第八章 中國生活
  老板
 第九章 錢
  老師
 第十章 農(nóng)歷新年
  土地
 第十一章 又一春
  長江
 第十二章 溯江而上
  致謝
  回到涪陵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第一章順江而下我是從重慶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的。那是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長江上空星斗閃爍,漆黑的水面卻映不出微弱的點點星光。學校派來的小車載著我們,以碼頭為起點,蜿蜒行進在窄小的街道上。星光下,這座城市不斷向后掠去,顯得陌生而又迷離?! ∥覀冇袃蓚€人,被派到這里教書,都十分年輕:我二十七歲,亞當?梅耶二十二歲。我們對涪陵幾乎聞所未聞。我只知道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將因新修建的三峽大壩而淹沒,還知道涪陵多年來都不對外國人開放。除此,我知之甚微?! “雮€世紀來,沒有美國人在這里居住過。后來,我在城里遇到一些長者,他們記得在20世紀40年代,亦即1949年解放前,這里有美國人生活過,但這樣的記憶又總是模糊不清。我們抵達時,這里還住著另一個外國人,一個德國人,在當?shù)氐囊凰袑W教了一個學期。但我們只見過他一次,等我們安頓下來沒多久,他就離開了涪陵。從那以后,我們就成了這座小城中僅有的兩個外國人。涪陵約有二十萬人口,根據(jù)中國的標準,這是一座小城市?! 「⒘隂]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qū),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會去。在隨后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覀兊叫R恢芎蟮哪程?,學校所有的人都在大門口參加了集會。那個暑假,一個由學生和老師組成的小分隊從涪陵步行到了延安,那是位于陜西省北部的前革命根據(jù)地。現(xiàn)在他們即將返回學校。  當時正值紀念長征六十周年。所謂長征,是指在其國內(nèi)戰(zhàn)爭中,毛澤東領(lǐng)導的紅軍在幾乎要被國民黨消滅的關(guān)鍵時刻,所進行的長達六千英里的長途跋涉。共產(chǎn)黨人克服重重困難,越過中國西部的群山和戈壁,行軍至一個安全地點。之后,他們從延安開始,穩(wěn)步地積蓄力量,直到最后讓革命席卷整個中國大陸,將國民黨趕到了臺灣。  整個學期,學校開展了很多特別的活動來紀念長征。學生們要上關(guān)于長征的歷史課,要寫關(guān)于長征的文章,在12月份還組織了一次長征歌詠比賽。為了參加長征歌詠比賽,所有的系都花了數(shù)周時間排練歌曲,然后在大禮堂演出。因為長征題材的曲目有限,所以許多參賽歌曲都是一樣的,這就使得評委打分有點為難。同樣讓我搞不懂的是,由于演出服裝數(shù)量不足,也只能像曲目一樣由大家共享。歷史系表演的時候,穿著干凈的白襯衫、打著紅領(lǐng)帶,光彩照人。然后他們走下臺,迅速地把襯衫和領(lǐng)帶換下交給政治系的學生。政治系的學生穿戴完畢,沖上舞臺,把別人剛剛唱過的歌曲再唱一遍。到晚會結(jié)束時,襯衫已變得汗?jié)n斑斑,每一位觀眾都聽熟了所有的曲目。音樂系獲勝了,像以往一樣,英語系排名倒數(shù)。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比賽中,英語系從未獲勝過。沒有以長征為題材的英語歌曲?! ∈钇诘难影餐讲叫胁⒉皇潜荣?,但涪陵小分隊的返回卻是整個長征紀念活動中最重大的一件事。隊員們在炎炎烈日下行走了一千多英里,到最后只有十六個人堅持了下來。其中有十三個學生,兩名教師:中文系的黨支部書記和數(shù)學系的政治輔導員。另有一位職位不高的管理人員,步行到中途就哭了鼻子,但最后還是因為有恒心和毅力在當?shù)夭┑昧撕迷u。所有的隊員均為男性。有些女生也想一同參加徒步活動,但學校認為,長征不適合女生?! ≡诩瘯那耙恢?,學校的李校長去西安見了參加徒步活動的學生,因為在那艱難跋涉的最后階段,他們遇到了麻煩?! ?ldquo;學生們出了點問題,”當我問及怎么回事時,英語系的系主任傅木友說,“我估計,可能是他們隨身帶的錢用光了。”事實確實如此——盡管有涪陵一家生產(chǎn)宏聲牌香煙的卷煙廠資助,他們還是用光了所有的現(xiàn)金。為了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遠行一千英里,來到延安,卻以破產(chǎn)告終,這種特別的紀念方式讓我驚訝萬分?! 〔贿^李校長早就把他們解救出來了。所以,現(xiàn)在所有的學生都匯集到校門口的廣場上。這是一所規(guī)模不大的師范??茖W校,成立于1977年,學生只有兩千人左右。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的教育體系破壞很大,這所學校是在那以后成立的院校之一。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這種師專學校差不多位屬末流?;ㄈ晷尥暾n程,學歷低于大學本科,幾乎所有學生都來自四川的農(nóng)民家庭。畢業(yè)之后,他們要回到家鄉(xiāng),在偏遠的中學里當老師?! υS多學生——尤其是新生——而言,這所學校叫人興奮不已。校園與涪陵主城區(qū)隔烏江相望,很少有學生曾在如此大的城市附近居住過。每到周末,學校就有電影、競賽、舞會。時常也有像歡迎長征徒步隊員的那種政治集會,學生們總是在廣場附近地區(qū)集合,鬧哄哄地翹首以待?! “宋慌┲咨躺篮秃谏棺樱睊熘∮行C募t色綬帶,在大門口以立正勢站著。她們被稱作迎賓小姐,是從學生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幾位迎賓小姐全都個子高挑,長得十分漂亮,但臉上看不到一絲笑容。在正式場合,她們代表著學校,站姿標準,步態(tài)優(yōu)雅大方,為大人物們端茶倒水?! £P(guān)于涪陵,我還聽說過一件事:這里的女子因貌美而聲名遠揚。至少在成都的漢語課上,他們是這樣給我講的。其中一位老師是東北人,她是一位纖弱的女性,顴骨很高,說起話來輕言細語。哪怕是在炎炎夏日,她也會用雙手捧著一只茶杯,仿佛藉以取暖。我們叫她尚老師,盡管從未去過涪陵,但她十分肯定地說那里的女子長得很美。  “因為那兒的山和水,”她說,“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出美女。”  在成都我碰到過一位涪陵人,她也給我講了同樣的事情。“但那兒的人有時候脾氣不好,”她提醒我說,“因為那兒天氣太熱,而且山很多。”我經(jīng)常聽到類似的說法,這表明中國人對待自然環(huán)境的態(tài)度與外國人截然不同。當我看到那些呈梯狀的小山包,注意的是人如何改變土地,把它變成了綴滿令人炫目的石階的水稻梯田;而中國人看到的是人,關(guān)注的是土地怎樣改變了人。剛到學校的那幾天,我總在想這個問題,尤其是因為我所有學生的成長都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我很想知道,四川這種地勢崎嶇不平的自然環(huán)境怎樣影響了他們。同時,我也不知道未來的兩年里,這會對我有什么樣的影響?! ∈紫鹊竭_的是涪陵市的市長。他乘坐一輛黑色奧迪來到學校大門口,一踏出車門就對熱烈鼓掌的學生頻頻揮手致意。當?shù)氐碾娨暸_也來人了,正對著這位在9月的炎熱中噓噓喘氣的身材矮胖的人錄制新聞。他快步穿過廣場,來招呼亞當和我,同我們握手,歡迎我們來到這座城市?! ∥覀冊诟⒘陞⒓拥拇蟠笮⌒』顒又?,第一件事總是這樣——歡迎新來的美國人。在長征集會那天,我們原本要去郊游散步,因此極隨意地穿著短褲和T恤,只是出于好奇才停下了腳步。穿戴不得體地出現(xiàn)在那種場合,真是十分愚蠢的錯誤,我們早該明白這一點。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不想成為被注目的焦點而只是旁觀,很難?! ¢L征徒步行的隊員們到達時,學校的大喇叭里響起了愛國歌曲。他們穿著白色的T恤衫和迷彩服,顯得疲憊不堪,臉上胡子拉碴,肩上掛著用舊的軍用帆布包。領(lǐng)頭的隊員手舉一面褪色的紅旗,走在迎賓小姐身后,紅旗上印有校名和宏聲卷煙字樣。迎賓小姐分成了兩列,每列四人,齊步行進,頭不搖晃,目視前方,手臂大幅擺動。其他隊員帶著自豪和驕傲的笑容向人群揮手,成單列跟隨行進。大家鼓著掌,跟在他們身后進入了大禮堂。那兒掛著一幅標語,上面寫著:熱烈歡迎涪陵師專該校2001年更名為涪陵師范學院,2006年更名為長江師范學院。——譯者宏聲卷煙萬里長征徒步考察隊勝利歸來!亞當和我彎腰低頭坐進了禮堂后面的位置,以期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坐在我們周圍的學生低頭耳語,并轉(zhuǎn)過頭來盯著我們看。這種注意一下子就擴散開去,不一會兒,禮堂里的每一個人都伸長了脖子看我們兩個——我們則在座位上壓低身體,把休閑帽使勁拉下來遮住臉部——很快,竇副校長走上前來,領(lǐng)我們坐上主席臺。他實在是無可奈何,不然觀眾的注意力就要全部分散到我們這邊了。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被要求去參加當?shù)匾恍┗顒拥脑蛑唬哼@種方法能夠確保引起人們的注意,簡便易行。  我們被安排和市長、黨委書記以及其他干部坐在一起。我們坐下的時候,人群中發(fā)出高聲的歡呼,長征徒步行隊員們也鼓起掌來。迎賓小姐給我們端上了茶水。我低著頭,努力想把兩條光腿藏到桌子底下。干部們作了講話,表揚了長征徒步考察隊的隊員們,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正在紀念的那段歷史。所有的講話都十分震撼有力,就像在那些描寫政治強人的老電影里看到的情景一樣,而竇副校長的講話更是無人匹敵。他是個五十多歲的小個子,體重五十多公斤,身體瘦削,臂膀單薄。但他用起麥克風來卻得心應(yīng)手——起初的聲音極為柔和平緩,就像一個老師在對一群孩子說話;繼而提高音量,慢慢加快了手勢,纖細的雙手對著人群揮舞,似在責備他們;最后則是聲若洪鐘,雙臂凸鼓,兩眼放光,喇叭轟響,講的人和聽的人此刻平等了,結(jié)成了同志、愛國志士、人民的公仆。人們起立喝彩,雷鳴般的掌聲響成一片?! ∥衣犓岬搅藖啴敽臀业闹形拿?mdash;—梅爾康與何偉,并宣布我們受“美中友好志愿者”組織的派遣來到涪陵。人們又一次歡呼起來——我們現(xiàn)在是同志了,一起為人民服務(wù),建設(shè)祖國——長征徒步行的隊員們自豪地站起身來,每個人的胸前都由干部們戴上一朵綴著紅絲帶的塑料花。有人遞給我一朵這樣的塑料花,又有人向我指著一位正在臺前等待的長征隊員。他微笑著彎下腰來,熱情地同我握了握手。我向他表示歉意,并很快地為他戴上了塑料花,以期減少我穿著短褲的曝光時間。人們又一次歡呼雀躍起來,我向他們揮手致意,人群中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坐了下來,感到臉在發(fā)燙?! x式結(jié)束后,人們一起合影紀念這次集會。從照片上看,長征徒步行的隊員和干部們顯得極為自豪,分三行站立,排列整齊,褪色的紅旗飄展著,頗有久經(jīng)沙場的革命隊伍的風范。隊員們穿著干凈的白T恤,胸前佩著塑料花,飄著紅絲帶。他們的臉上沒有笑容。最重要的幾位干部在前排與我和亞當站在一起,竇副校長和韋書記的臉上幾乎看不到一絲笑容,我們也笑得極為勉強。亞當穿著涼鞋,我則穿了一件灰色的舊T恤,我們赤裸的大腿與一排整潔的褲子相比極不相稱。其他干部臉上也沒有笑容。照片中沒有女性?! 赡旰?,我回到美國,把那張照片拿給朋友們看,想給他們講講這件事情。但從哪兒講起呢?向他們解釋為什么“文革”后的大學要紀念長征,難度不亞于給他們講解山坡如何被改造成梯田。最后,我只好這么說,這就是我們學校的政治集會,我們能參加是個意外,因為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qū),共產(chǎn)黨的集會大多不歡迎和平隊員。我只能講到這里——那就是我這張照片的故事?! ‘斎唬麄€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我是和平隊的志愿者,但又不全是;中國是共產(chǎn)主義國家,但也不全是。一切都不全是看上去的那樣,就像我在涪陵開頭的那些日子,什么都不確定,仿佛總有半步之遙?! ?hellip;…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充滿著坦率、熱情、洞察力和親歷接觸,《江城》雄辯地展示了鮮為人知的當代中國。讀來精彩。”  ——哈金(美籍華裔作家,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如果你只讀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那就是這本了。”  ——梅兆贊(英國資深記者、中國問題專家)  “何偉的筆下是真中國,是連一些生活在中國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  ——《南方人物周刊》

編輯推薦

  《江城》2011年度暢銷書《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督恰吩诿绹鴷充N超過十年,是美國人了解中國的首選圖書。帶你重新認識中國?!督恰帆@Kiriyama環(huán)太平洋圖書獎。《紐約時報》、《經(jīng)濟學人》、《紐約客》、《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國家地理》、《華盛頓郵報》多家外媒聯(lián)合推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江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4條)

 
 

  •   《江城》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我從重慶出發(fā),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涪陵沒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qū),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會去。在隨后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在這里,我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于當?shù)氐纳钪?,這種親疏結(jié)合的觀察構(gòu)成了我在四川停留兩年的部分生活。2001年,也就是《江城》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這座城市正在飛速發(fā)展著,在過去的二十年,那樣一種轉(zhuǎn)型變化的感覺——接二連三、冷酷無情、勢不可擋——正是中國的本質(zhì)特征。很難相信,這個國家曾經(jīng)完全是另外一種模樣,是19世紀西方人眼中“永遠停滯的民族”。2003年,三峽大壩一期完工后,不斷上漲的江水將陸續(xù)淹沒那些江畔之城,這多少令我有些傷感。而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這正是不斷變革的對應(yīng)面:貧窮、爛路、慢船。這并不是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nèi)中國的某個小地方。從地理和歷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們有時很難看清她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   《江城》中,何偉寫到的最后一場沖突發(fā)生在他離開涪陵之前。他和同事亞當想拍一些片子,作為他們曾經(jīng)在這個小城生活過見證。他們想拍下一切關(guān)于涪陵的記憶,他們走過的街道,生活過的校園,交往的學生,結(jié)交的朋友,還有那些依然生活在這里的普通人。何偉原本以為,普通人很難拍,只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你正在拍攝,就會放下手頭的正在做的事情,充滿好奇地圍觀和追問。他沒有想到還有另外一種“好奇”,一種政治敏感性的“好奇”。在拍攝的間隙,一個自稱“市民”的人很突兀地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呵斥他“禁止拍攝”,“這是違法的”。      這次沖突發(fā)生的緣由不是因為這位“市民”的敏感性,把他們誤讀為記者,而是因為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圍觀。暴民也好,烏合之眾也好,一旦成為了某種隱秘權(quán)力的誘因,很容易陷入失控的邊緣。何偉說到了他匆匆逃離暴民的圍觀時的一個印象,“我所能見得的只是一群模糊的臉”。還有他從這次拍攝中領(lǐng)悟出的經(jīng)驗:“它所展示的,只是直白的,關(guān)于涪陵生活的無用的真相:在兩年后,我們依然是外國人,即在我們的行為方式中,也在人們看我們的方式中。”      最讓人感覺到悲哀的莫過于此。他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兩年,極力融入當?shù)氐纳钫Z境,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當?shù)厝?,說著蹩腳的中文,吃著抄手,呼吸著污濁的空氣,奔跑在崎嶇濕漉漉的山道上。但最終的真相還是“我們依然是外國人”。      1996年8月,彼得·海斯勒和他的同事亞當·梅勒以美中友好志愿者的身份來到重慶附近的小城涪陵教書兩年。那一年他27歲,牛津大學的畢業(yè)生。他之前從未聽過涪陵,涪陵在這之前五十多年沒有見過外國人,他們互不相聞,卻千里相會,他還有了一個中國名字叫何偉。兩年之后的1998年的冬天,當他回到美國的家中,花了四個月時間,從遠方觀望和書寫這個城市的時候,一切的記憶都開始變得清晰起來:那長江上的點點星光,小城噪雜的聲音,污濁的空氣,挑著扁擔的棒棒大軍,圍觀他們的群眾,都變成了一幅幅畫面。      這個城市最初留給他的印象如此丑陋:高亢,忙碌,擁擠,臟亂;交通是一團糟,行人們互相推撞;商店總是冗員,擺滿商品,街上到處掛著宣傳標語;沒有信號燈;司機們一刻不停撳著喇叭;電視機的屏幕在狂閃,人們討價還價;沿著主街有一排模樣可怕的樹,灰色葉子上布滿了煤灰,整個城市都覆蓋著煤灰?!斑@城市和它生長的土地截然不同,除了那一小片舊城區(qū)外,這里沒有一點歷史的痕跡。旅行穿越四川的鄉(xiāng)村是去感受它的歷史,多年來人們的勞作給土地塑了形,那許多世紀以來厚積于其中的人類的重量。但四川的城市們總是沒有時間感。它們看上去太臟了,不可能是新的,又太丑,如制服般雷同,是以不可能是舊的?!?     他在涪陵師專教授莎士比亞和文學,不得不與陳舊的觀念做迂回的斗爭,用文學的詩意調(diào)動學生的心靈去感受文學的美好,而不是政治的套路,整齊劃一的僵化思維。他開始意識到,偉大文學作品的部分力量,來自于它的世界性,它的普世價值:一個四川農(nóng)民的女兒能讀到貝奧武夫,將之與她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一班的中國學生能夠傾聽莎士比亞的詩歌,而看到一個無瑕的漢朝美人,“但與這種力量相隨的是脆弱,因為總有人想要借偉大作家的力量為自己所利用。”這是隱晦的說教,迂回的批評,善意的提醒。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這里生活了十年,寫了三部關(guān)于中國的著作,頗受中國讀者的追捧。我們的好奇不免集中在:他筆下的中國是什么樣的?我們又為何對他筆下的中國產(chǎn)生興趣?《江城》里的涪陵是中國城鎮(zhèn)生活的一個真實縮影。何偉在剛到涪陵時,說到了一個強烈的、無時無刻不處在被圍觀狀態(tài)的印象,“我所見的第一樣物事,乃是我自己和亞當。這有點嚇人,因為在我人生中從未被人如此密切觀察過,一舉一動都被復述,被評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被談?wù)?,被記錄?!边@種怪異的經(jīng)驗,也是我們閱讀《江城》的經(jīng)驗。我們從一個外國人眼中看到了自己的一切都被描慕出來。這種吊詭之處在于,我們從別人的眼中看到的那一幕幕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其實是被陌生化的。何偉寫出了他的異質(zhì)經(jīng)驗,我們閱讀的時候產(chǎn)生了陌生感。這種陌生不是因為真的不熟悉,而是因為距離——距離不僅僅能產(chǎn)生美,還能引發(fā)我們對這種熟悉事物陌生的沉思。      以何偉在涪陵時對“個人”這種觀念的觀察為例。他說在涪陵住的時間越長,就越是對“個人”這一概念的看法所驚訝。在涪陵的人們,他們自我的意識都是格局別人對你的看法所定義的,“那總是儒教的目標,定義個人的位置,乃是嚴格按照她與別人的關(guān)系來進行:她是某人的女兒,另一個人的妻子,又另一個人的母親;而每一個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責任。這是一個很好的保持社會和諧的方式,然而,一旦和諧與打破了,缺乏自我定義這一點,會使得重建變得困難。”      也正是這種對外在價值的投射定位,使我們很少能做到獨立思考。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積極應(yīng)對,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權(quán)衡利弊,反而喪失了最佳解決問題的時機。我們習慣于集體和社會這樣的宏大概念,反而忽略自我價值的清晰定位。這個國家對犧牲精神的過度闡釋和宣傳,對志愿者精神的誤讀背后,都是這種“個人”概念的歪曲所致。      何偉在《江城》中還提到了這種異質(zhì)經(jīng)驗的例證,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中文隨著教學的深入,已經(jīng)能與學生們正常交流的。隨著他在課堂外與學生的交流更頻繁,他發(fā)現(xiàn)每當有敏感話題時,他們就習慣用中文。這讓他十分驚訝,因為英語本可作為他們的秘密工具——在校園外,幾乎沒人聽得懂我們在說什么,用它來討論上述話題是最安全的,不怕有人聽到。但終于,他意識到,他們在敏感話題上說中文其實源于一種恐懼,這種懼意來自長期壓抑的生活語境,政治審查,思想洗腦:“但我也察覺到,真正的懼意,他們真正怕的,是他們自己:幾乎所有的限制,都建立在他們自己的頭腦意識中(自我審查)?!?     何偉通過《江城》提供給了我們一種觀察自我的方式,即通過一種異質(zhì)經(jīng)驗的閱讀完成自我的審視和反??;通過一種對熟悉生活的重新敘述察覺出其中的文化沖突——不是緣于中西方文明的差異,而是覺醒的個體與模糊的群體像之間日益分明的沖突。
  •   “昨晚在一個狠文藝的書店里遇見了何偉的《江城》,說實話我沒想到這本書居然獲準在大陸出版。而讓我慚愧萬分的是,當我買回家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是它自2012年2月出版以來的第四次加印,我買的是第7萬冊到第10萬冊中的一本---如果再刷半年微博,估計我連第五版都會錯過了。
      
      何偉寫中國故事的美國人,關(guān)于他的人生經(jīng)歷請自行上網(wǎng)搜索。接下來的討論默認你已經(jīng)熟知何偉的背景,并且已經(jīng)閱讀過他的《尋路中國》和《江城》。
      
      我沒有看過何偉的《甲骨文》,就《尋路中國》和《江城》兩本書來說,《尋路中國》在技巧上要圓熟得多,敘述也更為舒展。而《江城》你很難把它歸入某個體例,它有回憶錄的性質(zhì),中間夾雜著幾頁日記,還有那些在我看來完全是莫名其妙的旅行速記,仿佛有那么一瞬間,何偉被記憶中某次長江之上的航程給迷住了,又或者他是在做英文寫作的練習,所以耗費一整章的經(jīng)歷去描寫記憶中的每一點細節(jié)。總之,我覺得《江城》是一個記事本,里面是何偉關(guān)于涪陵的所有印象,少有裁切修剪,保持了文字上粗糙的質(zhì)感,因此反而讓人覺得珍貴。
      
      當我用不耐煩的語氣評論何偉關(guān)于長江的文字速寫的時候,《江城》這本書再一次讓我意識到它吸引我的地方在哪里---即便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何偉筆下的中國對于我來說也足夠陌生。陌生不是指我沒有在小城鎮(zhèn)生活的體驗,而是熟視無睹帶來的隔膜。任隨把我扔到中國的某個市鎮(zhèn),當我看著街道上的人群,周圍的建筑,一切都沒有多少不同。所有的市鎮(zhèn)都是一個市鎮(zhèn),都有丑陋成一種風格的建筑,都配置有雜貨店、小飯館、洗頭房直到汽修店,甚至人們臉上的表情也千篇一律,可以一眼就分辨出他們的社會階層和從事的職業(yè)。我不會如同何偉一樣對某個普通的中國市鎮(zhèn)發(fā)生如此濃厚的興趣,因為太過熟悉的緣故,讓我難以停下腳步,仔細觀察,更不用說為之投入情感,升起各種感悟。
      
      何偉做到了這件奇妙的事情。
      
      他的記敘本來很容易搞砸,要么是寫成充滿各種異域風情的獵奇文章,滿足一下本國讀者對東方的想象,為那些熊熊燃燒的狂想再添加一些木柴;要么是恪守一種外來者內(nèi)斂、理性的視角,不帶任何情緒地進行描述,從頭到尾和手術(shù)一樣精確和冷靜。何偉避開了這兩種可能,他在涪陵既不是觀光客,也不是博物學家。他只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憑借自己的淳樸天性和正直品格,讓涪臨變成了他的江城。所以,他甚至可以在前言里毫不害臊地宣稱,涪陵就是他在中國的家鄉(xiāng)。
      
      而對于我這樣的讀者來說,即便我去過無數(shù)個和涪陵大同小異的市鎮(zhèn),何偉的描寫依然激起了我對這座重慶小城的好奇與向往。準確地說,是對涪陵城里的日常生活和當?shù)鼐用竦臓顩r第一次產(chǎn)生了興趣。即便《江城》里明確地告訴我說,涪陵只是長江邊一個煤灰粉塵漫天飛揚的小城,小城的居民生活乏善可陳。對于在時代重壓里氣喘吁吁的你我,何偉的奇妙在于他的寫作會讓我對自身的生活產(chǎn)生興趣,并且在心理上重新建立和其它人的聯(lián)系---或多或少在理解上我們彼此存在關(guān)聯(lián),而且都屬于某一個不可言說的巨大、恒久存在。
      
      這并非是因為趣味使然,何偉敘述的很多事情并不會讓人覺得輕松愉快。無論是天主教神甫的人生際遇,還是那個臨畢業(yè)因流產(chǎn)而被開除的女學生,或者是因為婚外戀體會真正愛情卻面臨婚姻破裂的中年男子,涪陵的歷史和現(xiàn)在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此,只能用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目陬^禪來表達:沒有辦法。何偉的書讓人恢復了一種很罕有的能力:關(guān)切。讀者對涪陵的人和事會產(chǎn)生一種關(guān)切之情,沒有人會在讀完這本書之后認為自己“重新發(fā)現(xiàn)了涪陵”,而是被何偉帶入到那里的日日夜夜,看到他人的流血的傷口,突然感覺到自己身上早已麻木的疤痕在跳動。
      
      每一個讀過《江城》的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人生經(jīng)歷,在涪臨的大街小巷里找到某個類似自己的背影。但是,我們中罕有人能夠如同何偉一樣用鍵盤把時代變遷中的你我忠實記錄下來,不單單是個人命運的起伏,而是包含街道、食肆、農(nóng)田、山巒、江水,作為一個整體記錄下來。同時,何偉自始至終都在努力理解,而非尋求差異,使得這本書擁有了一種溫柔的力量。如同他不厭其煩描寫的長江水一樣,有一種博大的包容和溫柔的憐憫。因此,《江城》超越了是或者不是,喜歡或者厭憎,讓何偉如同一個天真的涪陵人那樣,重新審視這座城市和這里的生活。
      
      我認為《江城》寫得極為優(yōu)美,哪怕今天的社會如此割裂,我們又如此疲于奔命以至于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去想,《江城》也提供了一種彼此理解的可能。原本我們在對方眼中根本不復存在,如同黑暗中隱藏著的無數(shù)相同面孔。無價值,無意義,無從分辨。但是《江城》讓每一張面孔重新顯現(xiàn)出來,我們因此看見彼此,感覺站在同一板塊之上。如果有更多人愿意去讀一下這本書,也許我們會更加寬容,也更加耐心。如同江水滌蕩,我們終能認清自己的面容。
      
      最后附帶說一句,翻譯者李雪順真是個妙人。他的那篇譯后記不可不看,一個涪陵男子的仗義、自傲、狡黠以及那點小心眼,全都在里面了。我讀過那么多譯后記,能把自己從文字里完全立起來的,只此一篇。李先生如果通過引擎找到這里,也向您表示謝意!
    ”---douban 菜頭
  •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偉,1969-)很早就有成為作家的夢想。他先在普林斯頓大學修文學,1992年獲得羅德獎學金后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96年他作為“和平隊”( The Peace Corps)隊員到中國涪陵支教。這次支教還有兩個更實際的目的:第一是體驗生活,讓寫作才華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出來。二是學習漢文化——他對中國的興趣可以追溯到曾希望到中國做傳教士而未能成行的祖父。      海斯勒在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普利策獎獲得者約翰•麥克菲。約翰•麥克菲擅長寫作地質(zhì)學題材的非虛構(gòu)作品,其觀察視野十分開闊。彼得•海斯勒繼承了他的視角,并將其用來考察涪陵人文地理,著力寫“江”與“城”兩種文化的交匯。這使他的寫作既生動,又有深遂的科考精神。涪陵位于長江和烏江的交點,既是江城也是山城,海斯勒支教的涪陵師專與主城區(qū)隔江相望。他所住的公寓旁邊有一個門球場,一群退休老人每天都來此打球,輕柔的擊球聲常使周圍顯得異常安寧。      《江城》中海斯勒對涪陵的描述是從聆聽和觀察中開始的,帶著地質(zhì)學的風格,一種未受干擾的寂靜清晰地呈現(xiàn)在海斯勒筆下:“輪船在狹隘的河谷中回響,馬達擊打著流水;平底船向岸上的火車卸沙子。離公寓一英里遠處,烏江消失在長江的棕色急流中,不時會聽到從大江那兒傳來一道孤獨的汽笛?!薄案⒘晔莻€腿的城市——棒棒軍粗糙彎曲的腿,老人的羅圈腿,小姐們柳條般的細腳踝。爬階梯時你得看著自己的步子;你會看到你前面那人的腿。很有可能,在涪陵花了一上午買東西,你也沒看一眼這里的建筑。這城市就只是臺階和人腿?!?     本書條理分明、結(jié)構(gòu)對稱,共分為兩部分(1-6章;7-12章)。1-5、7-11每章各有兩個標題(一個主標題加一個子標題,并非附屬關(guān)系)。主標題像迷面,暗示出作者在那段時間遭遇的中心事件:有中國特色的莎士比亞、跑步、大壩、鴉片戰(zhàn)爭、暴風雨、暑假、中國生活、錢、農(nóng)歷新年、又一春。子標題在第一部分中都與地質(zhì)有關(guān):城市、插旗山、白鶴梁、烏江、白山坪;在第二部分中則代表一種生活:神甫(西方宗教的信眾)、老板、老師、土地(相當于農(nóng)民)、長江(船務(wù)而不是漁民)。
  •   一個外國人眼中的《江城》

    這是《尋路中國》姐妹篇,作者是美國人海斯勒,中文名字叫何偉。這本書寫于十多年前,當時是在美國出版,并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沒想到因為這十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讓中國熱在美國持續(xù)升溫,所以當何偉出版他的第二本書《尋路中國》的時候,一切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本書為他帶來豐厚的收入和廣泛的影響,并且也在中國登上了暢銷書的排行榜。于是人們才發(fā)現(xiàn),他在十年以前還寫過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那就是《江城》。于是這本遲到了十年的書,才終于讓我們看到了。

    《江城》指的是涪陵,一個長江邊上的小城市,但是因為盛產(chǎn)涪陵榨菜而全國聞名。十幾年以前一個美國志愿者何偉來到這里教了兩年英語,然后寫下了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你能夠看到很強烈的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十多年以前,外國人在中國還是非常引人矚目的。不像現(xiàn)在,我家小區(qū)里就住了幾個外國人,我們學校就有好多外教,現(xiàn)在在大街上,在公交車上,在商店,在公園,看到外國人已經(jīng)不感覺到稀奇了。而十年前,我們看到的外國人基本上僅限于外國的游客。那時,何偉作為一個中美友好志愿者,來到了中國,相當于支教,但是工資也比我們當年的高,一個月一千元。這個合作項目總部位于成都,后來擴展到了周圍邊遠一點的縣城,當年重慶還沒有直轄,涪陵還歸屬與四川,涪陵作為這個項目的最邊遠的一個地區(qū),被何偉選中了。

    當年在這個江邊的小城,只有二十萬人的縣城里,只有何偉和另一個外國人在這里教書,他們?nèi)サ膶W校是涪陵師專,是一所師范學校。在這里何偉一點一點學會了漢語,一點一點融入了中國生活,和當?shù)厝顺蔀榱伺笥?,逐漸適應(yīng)了這個長江中的邊城。透過何偉的視覺,我們得以用一個現(xiàn)代人的視角重新審視一下那個年代,從中發(fā)現(xiàn)很多很多有趣的問題,何偉一個現(xiàn)代美國的大學生,和十幾年前,長江邊的一個說著方言的小縣城,就這樣發(fā)生了碰撞。于是就有了這樣一本好看的書。

    很多年以后,這本書成為很多美國大學了解中國的必讀書目,成為美國人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上ㄟ^這個窗口看到的是一個十幾年前的中國,一個很有味道的江城。
  •   涪陵是一個在長江邊上的小城市,在三峽工程的洪流中沉沒于江底。九十年代,一個在中國生活了2年的外國人,記錄了這個小城在沉沒前的點點滴滴,他說:這并不是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nèi)中國的某個小地方,從地理和歷史上看,涪陵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們有時很難看清她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彼得•海斯勒<江城>
  •   這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的彼得—海斯勒《中國三部曲》中的第二本,其實是作者寫的最早的一本,另一部是《甲骨文》,偶非常期待,或許有敏感章節(jié),據(jù)說此書國內(nèi)現(xiàn)在還沒有取得版權(quán)。

    《江城》記錄的是作者作為中美志愿者96到98年在涪陵一所師范大學教學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主要內(nèi)容是就是他對在其中生活了二年的這座西部小城的方方面面的細致觀察和融入其中的體會和感受。因為是站在第一次到中國的外國人的觀察角度,那些我們司空見慣的事情在他看來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又因為記錄的是個人主觀感受,加之作者本身又是英美文學碩士,所以文字中還蘊含著鮮活的生活氣息,讀起來津津有味。

    用了四天時間看完本書,體會到作者為那座即將消失的小城表現(xiàn)出的淡淡哀愁,作者在涪陵教書的時間,正是三峽工程開始動工的時候。如今,他所記錄的這座城市,大部分都已經(jīng)被江水淹沒,永遠的沉入了水下,這座包含著生活其中的人們所有記憶的城市永遠的離開了他們,如果故土已失,那鄉(xiāng)愁又何在呢!


  •   因為出版時間關(guān)系,先看了《尋路中國》,然后看的本書。看《尋路中國》,看到的是一個已經(jīng)對中國文化相當了解,知道怎么和中國人去打交道的何偉;而看《江城》則是何偉的前身,那個初來乍到的海斯勒,對中國文化有著相當好奇卻又不知道怎么打交道的外國人??催^了后世,再看前生,就會感覺非常有趣,你就知道了《尋路》中那個熟練和周圍中國人打交道的何偉經(jīng)過了怎樣一番淬煉,才能寫出那樣一本我們不僅不感到陌生而且感到親切,甚至有點羞愧的好書。《江城》寫作時,正值江城蛻變,中國人忙著改造江城,而何偉則忙著記錄江城。當江城有了新的面貌,我們卻要憑著一位外國人的記錄去回想那個曾經(jīng)的江城。這樣的故事或許在我們的土地上發(fā)生了不知道多少回,但是這樣的記錄卻并不多,《江城》是其中優(yōu)秀的一本。初讀時,常常為我們耳熟能詳,而外國人看來不知所云的文化沖突現(xiàn)象發(fā)笑;中讀時常常為作者的深入思考,而我們習慣的單向接受而悲哀;末讀時常常為歷史的變遷感慨,為作者拼命的記錄感動。每當深夜,捧讀此書,心中的焦躁慢慢因被書中的文字吸引而歸于寧靜,情緒會隨著長江三峽波濤的起伏而起伏,隨著主人公的沉浮而沉浮。當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寫的群體之中時,點滴的悲涼會涌上心頭;當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位置時,無限的感慨也會油然而生。不論如何的五味雜陳,作者都通過他的筆頭,為我們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故鄉(xiāng),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我們陷溺其中而不自知的現(xiàn)實,讓我們透過第三只眼睛去思考我們看到的世界,讓我們透過第三方的頭腦去思考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好很好。當然,本書的精彩除了作者苦心的寫作之外,譯者的功勞必不可少,他讓本書有的地方顯得韻味十足。
  •   本人很喜歡《江城》這本書。而且也沒讓我失望。之前看過彼得海斯勒的《尋路中國》,都是很不錯的作品。書中講述他在涪陵的生活,令我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向往,但同時他揭露的某些中國人的不好的品質(zhì)也讓我慚愧。如果可以,我也想開啟一天旅行寫作之路。
  •   外國人何偉,27歲作為和平隊(美中友好志愿者)志愿者來涪陵任教,短短兩年,看清許多中國人自己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南方人物周刊),愿意認識,愿意接納,愿意寬容,是這個年輕美國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他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令人著迷。你會不會問:他為什么跑這么偏僻的地方教書錢又不多

    以下是閱讀中的碎片記錄:

    一個外國人,一個人沿著烏江進行一次長途跋涉,在水邊巖石隨心做閱讀,在霧氣漸濃氣溫漸降里安坐…….

    ......很有中國特色的是,盡管這道城墻當初是個敗招,現(xiàn)在卻極有價值。它已然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符號,舉國榮耀,沒人想到蘊含其中的負效應(yīng),如孤立主義固執(zhí)己見。…你們中華修筑這道城墻,就是想把你們擋在外面啊—彼得.海斯勒。一個來中國兩年的外國人就可以看清了的可笑榮耀啊…難堪的羞恥感......

    彼得·海勒斯提起在涪陵工作時看到罰款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飯,有學生恰好在一個政府代表團來時在校園公然拉了女朋友的手被罰款5百,兩個月的生活費,他說,這一切都讓他們?yōu)殚L大成人之后的生活做足了準備,因為成年之后免不了也有罰款之虞?!P款,扣錢,是管制的招數(shù)啊哈哈

    外國人何偉要離開涪陵了,文字中是不是悄悄流淌著傷感?或許傷感的不是何偉,不是他的學生們,是不知不覺跟著何偉“兩年”涪陵教學的讀者。他說,這情形有如凝視一張不帶任何表情的空洞笑臉,卻突然間發(fā)現(xiàn)一生的憂傷其實凝聚在了嘴角邊;人生不一定處處美景,但也許正因為如此,它才會永存下去
  •   江城 《尋路中國》姐妹篇、獲Kiriyama 環(huán)太平洋圖書獎
  •   江城》是《紐約客》專欄作家海斯勒的中國紀實三部曲的第一部。《江城》講的是地理,以地為中心;《甲骨》講的是歷史,以時為中心。《公路中國》探討經(jīng)濟,追蹤發(fā)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yīng)對。如前兩本書那樣,它研究的是中國的核心課題,但它不是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xiàn)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shù)姆治?,它相信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jīng)歷來展現(xiàn)中國變化的實質(zhì)。這三本書有一個共同的中心因素:時間。
  •   這是第二次買何偉的書,第一本無疑就是《尋路中國》,看到《尋路中國》里面作者介紹的中國紀實三部曲,就一直很期待他另一部作品的出版。這次第二本作品一出,我就迫不及待的買了下來。《江城》還沒有看多少,但是有了《尋路中國》給我的好印象,我相信《江城》給我的閱讀感受也一樣那么好。正如何偉在書中之言,很多中國人都比較看重外國人的眼中,中國人的印象。從前看過很多作品,外國人對于中國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媒體,即使那些聲稱中國國情研究者,也只是一些來過中國數(shù)次,帶有政治目的的一些人。而何偉,在中國生活過數(shù)年的時間,對于中國的某些現(xiàn)象有著最深的體會。雖然何偉寫的,是自己所在城鎮(zhèn)一些生活所見所聞,并不能代表全中國也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但是何偉對于一些跨文化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給出了中肯的評價。一些書中評論,我不能完全贊同,畢竟作為一個外國人對于中國的現(xiàn)象的了解,還是有點限制。但對于大多數(shù)的內(nèi)容,還是比較令人回味的?,F(xiàn)在何偉的作品已出其二,聽說另一本作品《甲骨文》因為涉及敏感,不打算出版。這個消息,實在令人覺得可惜。《江城》,給我一如既往的閱讀暢快感吧!
  •   第一次看何偉的作品是《尋路中國》翻開之后就不想停下來!這個江城選擇了中國重慶的涪陵,介紹中國的生活,值得細細品味!期待他的《甲骨文》趕快出版吧!
  •   作為一名中國讀者,讀彼得·海斯勒的作品,恐怕誰都不會無動于衷。他把我們習以為常,甚至熟視無睹的場景,僅僅只是準確細致地描摹出來,就有了嘎嘎發(fā)笑的效果。笑完之后,盡管作者擁有深邃的觀察力和客觀的敘述,一部分讀者仍難免會有被外來力量觸犯禁忌的那種尷尬與羞憤。

    乍一翻開《江城》,里面充斥了威廉、芭芭拉、阿姆斯特朗這些古里古怪的洋名。這些都是何偉的學生,他們給自己起的英文名字,甚至有個男孩執(zhí)意給自己取名為黛茜。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農(nóng)家子弟,他們的命運也大都是:畢業(yè)后重歸鄉(xiāng)土。
      
      中國農(nóng)家子弟頂著西洋名字在我們眼皮下活動,他們排練羅賓漢在中國、堂吉訶德的劇目,這中間的張力和陌生化效應(yīng)構(gòu)成了有趣、詼諧的一幕。

    他們鏡頭里的中國不再是我熟知的那個國度,更像是異次元空間,荒誕,充斥著各種象征和反諷,如果硬要用一個標準性的詞來定性,應(yīng)該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
  •   他之前的那本《尋路中國》剛看完,就入手這本《江城》。文字真實,客觀,看他的描述,仿佛能夠身臨其境,就坐在涪陵的江邊的教室里,耳邊傳來烏江上的船鳴聲。似乎回到十幾年,那個有棒棒軍,沒手機沒電腦,沒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
  •   對于何偉,是從南都的一個評價上了解到他的,一直很奇怪,一個美國人,不遠千里,來到中國一個閉塞偏僻的小城市,生活了兩年多,這期間,他遇到了什么,他的內(nèi)心又是如何感受的,在他的眼里,中國人到底是什么樣的??赐炅诉@本書,心里對他的希望沒有落空,何偉一直以一種自省客觀的心態(tài)娓娓到來他在中國的經(jīng)歷,不夸張、不取巧、老老實實,包括他理解接受的、沖突矛盾的,最終在他的筆下,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寫了下來,感謝他,讓我們通過一個異邦人眼看到96年至98年中國一個小山城發(fā)生巨變的過程。我喜歡這種寫作的態(tài)度,不張牙舞爪,更接近我們中國人(儒家)的思維。第二天就下單買了他的第二本《尋路中國》。強力推薦!
  •   兩年前買過一本海斯勒的《尋路中國》,一直在等待《江城》和《甲骨文》,看到《江城》出版,激動萬分,馬上入手,害怕那種得不到的等待?!都坠俏摹烦霭鎽?yīng)該也不會太久了。
  •   快速看完何偉的《尋路中國》,這也是去年的年度圖書,以其細致的觀察、筆觸的細膩和視野的寬闊打動了無數(shù)中國人,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置身其中幾十年的國度,這樣的作品不該默默無聞,相信第一部《江城》不會讓人失望。
  •   何偉寫的是當時的涪陵,但實際上很像現(xiàn)在的中國。和之后的《尋路中國》一樣,他在書中表達了足夠的想法,也提供了一個美國高學歷人看中國的眼光。迅速發(fā)展、麻木接受、熱情或冷漠、警惕......好像當代中國在你眼前展開,當然,還有酒桌文化。同時,這樣一本書顯然沒有得到它該有的關(guān)注,實在是個遺憾。
  •   今年九月,海斯勒獲麥克阿瑟獎金(MacArthur Fellowship),表彰他為英語讀者提供關(guān)于中國的撰稿遠超過普通新聞報道的標準,“他令人動容又細致入微的觀察向我們展現(xiàn)了普通中國人——從學生到農(nóng)民到工程師到企業(yè)家——如何應(yīng)對快速變化的機遇和挑戰(zhàn)?!盵1] 在美國民間,麥克阿瑟獎金俗稱“天才獎”,其對得獎?wù)叩陌龘P可見一斑,而十幾年前,當海斯勒從普林斯頓大學英語系畢業(yè)時,他也獲得了美國大學生本科生涯所能企盼的最高榮譽: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一個羅德獎獲得者最終拿到麥克阿瑟獎沒什么奇怪的,這類人大多很早就認定了一條安全而榮耀的軌道,沿著預(yù)想的梯子一步一步爬到頂峰,他們總是順風順水,不乏有成為美國總統(tǒng)和首席大法官的先例??墒呛K估詹皇沁@樣順風順水的典型,他在關(guān)鍵時刻的運氣常常差得要命。他二三十歲的青春歲月一直在和物質(zhì)精神的雙重危機打交道,就是在一窮二白的境地里他實現(xiàn)了自己十五歲時的夢想:成為一個“寫得好”的作家。
  •   是讀完了《尋路中國》之后再買的江城,翻譯得依然順風順水。但是作者的筆力對比《尋路中國》要遜色一些,畢竟這是剛到中國時的作品,筆力還略顯稚嫩。據(jù)說,江城是作者的成名作呢。是了解那個年代中國的另一個角度,一扇窗戶,這個作品應(yīng)該是江城-涪陵的歷史資料的一部分了吧。值得讀一讀。
  •   早前就看過尋路中國,非常喜歡,雖然聽聞過作者的另一本江城,卻遲遲不見在國內(nèi)出版,想看卻沒處尋,不想今年就有出版社印了第一版,這本原在尋路中國之前就該問世,早在2002或03年就完成的書卻必須十年后才得以一睹真容,幸乎?不幸乎?但不管怎樣,能夠讀到它,非常的幸福。涪陵那樣的小城必定在你生長的年代里存在過,也在我生長的年代里存在過,只是我們視而不見,只是我們步伐太快,遺忘的太快,回頭去看看,看看江城,就等于是看看我們活過的九十年代的中國小城。
  •   對《江城》的關(guān)注,來源于《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李靜睿的推薦,書中,何偉以一個美國人的角度觀察中國、思考中國,提出問題,再給出自己的答案??戳怂拿枋?,我才意識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比如被污染的空氣,隨處可聞的汽車喇叭,原來并不是應(yīng)該是生活的常態(tài)。他為我的眾多“習以為?!鼻庙懢姟?/li>
  •   看過《尋路中國》之后,感覺會從外國人眼中會看到一個在報告文學里才有的中國?!秾ぢ分袊废裼斡?,作者游走在北京和西北還有江浙一帶?!督恰穭t是作者停留在重慶沙坪壩地區(qū)幾年的所見所聞,中心在學校,延伸到作者游歷到的周邊地區(qū)。從中你會看到中國內(nèi)陸地區(qū)對外國人的看法,民眾對三峽工程的態(tài)度,學生對自身命運的接受和反抗,老師官員對政治的敏感,這本書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那個地區(qū)的全方位描述。
  •   作為土生土長的江城(涪陵)人,一看到這本書就毫不猶豫買下了。雖然這本書對于外地人來讀,有些方言、地名感覺陌生,但是只就作者對自己的所見所聞的描述,以及對于當時交通相對閉塞的涪陵以及西南偏遠山區(qū)的見聞的描述細致入微;其中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我們在外人眼里的形象的認識很有幫助。其實很值得品讀的一本書,作者當時在涪陵(1996-1998)是當?shù)匚ㄒ坏耐鈬?,?jīng)歷肯定充滿各種喜劇悲劇,推薦購買。
  •   上一本尋路中國寫得很好,繼續(xù)買何偉的江城.一個美國人寫中國的事如此吸引人,贊!
  •   買了這本書之后,放了一兩個月才看的。看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書。從一個外國人眼中看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生活,竟然找不到絲毫誤解,想不到會有這么一個人能夠把異國的點點滴滴分析得如此透徹。何偉可以為自己的生活感到欣慰,也能為很多中國殘缺病態(tài)的政治主張感到心痛,他把很多中國人不敢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作為一個90后,我們對三峽水電站修建前后的歷史不太了解,但《江城》卻有不少的描述。所以看了這本書,不僅是一種情感的體驗,還是一份知識的獲得。
  •   先看的《尋路中國》,不是那種看完就可以隨手一扔的書,而是有些東西留在你腦子里,揮之不去。《江城》是作者與中國的最早碰撞,從他個人的視角,反映了中美這兩個國家,在社會文化方面的差異,更深層次上,是兩種文明類型的差異。但這提取出來的閱讀印象,難免抽象晦澀,不如作者敘家常一樣緩慢而又少有感情色彩的描繪讓人放松。放松之余,又不時體驗到針刺的感覺。那是因為,讀者現(xiàn)在是在近20年以后(本書寫的是1996-1998年的經(jīng)歷),跳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曾經(jīng)參演過的那幕戲。時間和空間的拉遠,讓人不復“身在此山中”,因此也會有新的思考——對我們經(jīng)歷過的,正在經(jīng)歷的,以及將要來到的。
  •   涪陵,長江與烏江交匯處的一座小城,寧靜而優(yōu)美。作者以一個美國人的視野,仔細端詳著這個城市:它的街道、風俗、人情、發(fā)展、變化。同時,一個小地方的發(fā)展變遷,也反映出中國,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值得一讀!
  •   我先看了江城,再看尋路中國,或許和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有關(guān),帶給我更多感動的是江城,而不是尋路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可能身在這個國家,卻是管中窺豹。何偉用一個老外的視角,客觀入微的觀察力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但卻被我們視若無物的周遭。
  •   看了尋路中國,再看的江城。書的內(nèi)容還是那么真誠,樸素,作者是一個用心的人,他在用心的觀察,思考,他不是在浮光掠影的看風景,而是把自己深入到不管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的普通人群中,所以他才有那么多的朋友,才有在這個社會急劇變化的過程中,那么多普通的中國人如何生存,如何奮斗,如何適應(yīng)這個一切都在快速改變的社會,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無奈和迷茫。同時,作者在許多問題上,也有自己的見解,疑慮,和擔憂。而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和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思路。
  •   彼得的寫作風格正對我的胃口,書一到手,讓我有一口氣讀完的沖勁。這種閱讀的沖動是今年來首次,因為犯春困,我在質(zhì)疑自己的閱讀能力是否日趨消退?!督恰犯嬖V我,不是我的閱讀能力在消減,是因為沒碰上好書刺激我的腎上激素,讓我對書產(chǎn)生閱讀的激情與沖動,感謝作者和譯者,讓我找回了讀書的樂趣。
    《尋路中國》我已擁有,期望《甲骨文》早日出版。
  •   從《尋路中國》接觸到何偉的文字,一讀起來便放不下去。何偉的幽默和恰到好處的抱怨,以及對中國的觀察和認識可以讓我們用另一種角度來愉快的看書。這本江城便也毫不猶豫的買來了,希望《甲骨文》快快出版
  •   《江城》中,何偉寫到的最后一場沖突發(fā)生在他離開涪陵之前。他和同事亞當想拍一些片子,作為他們曾經(jīng)在這個小城生活過見證。他們想拍下一切關(guān)于涪陵的記憶,他們走過的街道,生活過的校園,交往的學生,結(jié)交的朋友,還有那些依然生活在這里的普通人。何偉原本以為,普通人很難拍,只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你正在拍攝,就會放下手頭的正在做的事情,充滿好奇地圍觀和追問
  •   這本書讀起來挺快,是一位美國人在中國涪陵業(yè)務(wù)支教期間觀察到的人和事。時間是從96年8月至98年6月,身份是一位“中美友好合作者”。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讓那段歷史時期的中國鮮活起來。這段時間的記憶也在我的腦海里瞬間多角度呈現(xiàn)出來。那會兒我是從初中到高中的跨度期,作者觀察到的人和事,跟我身邊經(jīng)歷的幾乎一模一樣。原來換個角度看那段生活,其中竟然蘊含了那么多那么多。同時我也為自己的粗淺感到羞恥,這也是為什么我寫不出來好作品的原因吧。觀察入微,由小見大,真理往往就在生活中。讀這本書,讓我對新中國的一些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了解自己所受的教育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更多的是對這個民族和政黨有了更多的認識。之前,受網(wǎng)絡(luò)的影響,只言片語間也有些明白,只是不太系統(tǒng)。這本書雖說寫的是96至98年的一些事兒,但從那會兒開始就有了很多伏筆。很多改革開放會出現(xiàn)的問題,都有了預(yù)見。比起九幾年,現(xiàn)在的中國,矛盾更多,變化更大,也難以琢磨。換個角度,多去想,多去記錄,了解別人也了解自己。多寫多看,也許我也能悟出點什么。
  •   家住重慶,涪陵這個江城屬于大重慶的范圍。同在江邊,所以好多細節(jié)有相似之處。加上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時時讓我覺得親切又爆笑。贊!
  •   喜歡何偉的《尋路中國》 姊妹篇《江城》 一樣的自駕游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 推薦
  •   很喜歡何偉的書,買了他的尋路中國,但是這次的江城怎么給我一種盜版書的感覺?
  •   此書好玩的地方在于他以一個西方人的身份一頭扎進涪陵當?shù)厝说纳町斨?。作為一個外國人,他政治上被人監(jiān)視,并一度語言不通,但他還是漸漸融入進來,從不懂中文到能說中文,從被人起哄、觀望到自稱是洋鬼子,何偉適應(yīng)的很快。字里行間,他愛上這個城市,他不僅僅是一個觀察著,也是一個親歷者,他把自己當成了涪陵的一員。直到快要離開之際,他拿著攝像機,想要拍下一些關(guān)于涪陵的記憶。最終卻導致了沖突,有人指責說他想要展示當?shù)厣畹年幇得?。作者無奈的寫到:“它所展示的,只是直白的,關(guān)于涪陵生活的無用的真相:在兩年后,我們依然是外國人,即在我們的行為方式中,也在人們看我們的方式中?!?/li>
  •   正在讀《尋路中國》。從外國人眼里看我們自己,新鮮而有趣、熟悉而陌生;從一個生活優(yōu)越的外國人眼里看物質(zhì)世界飛速發(fā)展的忙亂中國和精神世界卻越來越迷芒的中國人,我作為中國讀者能看到作者的理性分析和當下中國人的痛苦,作者具有深邃的洞察力,也很真實。譯者說,外國一個版本的《江城》封面上有一行文字“如果只讀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就選這本吧?!蔽蚁胝f:要想了解當下的中國當下的自己,看這本書吧。
  •   看完《尋路中國》,喜歡上何偉的筆調(diào),喜歡上何偉的幽默,喜歡上何偉的同情心、同理心?!督恰凡粫屇闶F诖摹都坠俏摹反箨懗霭?。
  •   一個美國人,寫一個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也許我并不會感興趣,但是閱讀了一段以后,恰恰相反。這是很奇妙的感受,這個美國作者讓我激發(fā)起對寫作的渴望,最真實生活與旅途的記錄,還有內(nèi)心中最真實的感受。謝謝他!謝謝他這么認真的關(guān)注中國,用心去體會在涪陵生活的點點滴滴。
  •   作者的中文名字叫霍偉(或何偉), 美國人,於上世紀的96年以美中友好志願者的名義,前往四川涪陵師專教英文文學, 並在那裏生活了足足兩年時間,見證了三峽工程開展前後的鄉(xiāng)鎮(zhèn)民情變遷,後來返回美國並成為雜誌記者.這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 段小插曲,1996年的四川涪陵還是個相對比較封閉的內(nèi)陸城鎮(zhèn),我們能從這美國人的眼中觀察當時的真實國情, 確實難能可貴,畢竟那時能到國內(nèi)自由旅行的機會仍然不多,莫說花兩年時間體驗生活!時隔差不多20年, 今日重溫當時中國皮鄉(xiāng)土生活實況,再比對一下當下國內(nèi)的飛速發(fā)展,確有說不出的多重滋味.後記:從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 確實別有一番觀感,不能說新鮮, 也不算奇特,或者這就是作者的功勞, 故事被客觀如實娓娓道來,既富有親切感, 也有適當?shù)呐行?相信不是一般國內(nèi)作家能寫得出來.
  •   一個外國人,一個旁觀者,兩年間置身于四川涪陵i當?shù)氐纳钪?....——此書值得一讀,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
  •   買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本書會很落后,它是作者10幾年前的寫的,而中國發(fā)展太快了,10幾年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但我錯了,這本書絕不落后,很慶幸我沒有按照直覺放棄這本書。
    作者絕不是對中國有著膚淺了解的泛泛之輩。他的內(nèi)心細膩,感情豐富,觀察細致入微,視角非常獨特。書的內(nèi)容也十分豐富,對中國描寫的相當客觀,很多地方能引起我的強烈共鳴。他的眼中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真看不出他在涪陵只呆了2年。作者真得是一個相當有思想的人,這一點我非??隙ā?br /> 可以看看三峽這一部分,讓人內(nèi)心沉痛無比。
  •   《江城》中,何偉寫到的最后一場沖突發(fā)生在他離開涪陵之前。他和同事亞當想拍一些片子,作為他們曾經(jīng)在這個小城生活過見證。他們想拍下一切關(guān)于涪陵的記憶,他們走過的街道,生活過的校園,交往的學生,結(jié)交的朋友,還有那些依然生活在這里的普通人.
  •   網(wǎng)上好多人都稱彼得海斯勒為寫中國最深刻的外國作家之一~~的確如此啊
    他寫的這些很多都很像紀實文學、報告文學,而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論述觀點的那些個文字
    其實,反而是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書中讀到我們想要的,才能感觸更多...
  •   這本書寫的涪陵何偉是一個善于觀察、感受、提煉、總結(jié)和描述的人,他知道怎么樣去生活,怎么樣去了解另一種生活同時把握住自己的生活,他也知道怎么把這些記錄下來,并使其發(fā)揮絕對的意義。書里寫的涪陵、寫的四川人、寫的三峽,寫他周圍的人和自己……引人入勝。讓你會覺得想去了解那個時候的故事、那個時候的人、包括何偉在內(nèi)。也能夠?qū)€人的寫作和思考起到一定作用。
  •   先是看了彼得的《尋路中國》,后來買了《江城》,感覺上我更喜歡《尋路中國》,但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彼得的超級粉絲,我將繼續(xù)期待他的下一本《甲骨文》。
  •   書很好,是《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獲過很多獎項,看完后很想把他寫的《甲骨》、《尋路中國》都看完,可是當當上沒有賣,不知道書店有沒有,打算周末去找一下
  •   看了《尋路中國》,再買了《江城》。一直很好奇,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社會的變化竟如此敏銳。一些熟視睹的現(xiàn)象,在他的眼中,都充滿了戲劇性和現(xiàn)場感。理解這個時代,要靜心觀察,但愿腳步不要走得太快。
  •   作者在涪陵生活的兩年被凝固在了這本書中,每次的閱讀都是這段歷史的重新播放。時間的不可逆被記憶和文字打破,以另外一種方式鮮活地存在著。讀這本書,就像從別人的眼中看歷史,常常會有難言的陌生感,卻又不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我個人而言,讀這本書是一次新奇的閱讀體驗。我常常不自覺地停下來思考,并回味它帶給我的共鳴。有人說他花了三個下午一口氣讀完了本書,而我,竟然斷斷續(xù)續(xù)地讀了將近兩個月。同為離家在外的人,當我讀到作者努力融入當?shù)厝松畹钠聲r,一種帶有羞愧的壓迫感使得我中斷閱讀好久。所以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與主題無關(guān)的“和解”:接受自己。作者對周邊景物,人們的生活,生活中普通場景的細膩觀察讓這本書充滿了關(guān)懷和憐憫。也正是因著他可以隨時抽離這種生活的身份,讓他可以從第三方的角度來解讀那個時期??傊侵档媚贸鲆稽c時間,安安靜靜地讀下去的好書。
  •   《江城》比《尋路中國》更真誠,何偉筆下的中國,真實又陌生,可能是現(xiàn)在很多中國青年自己都不理解和被忽略的。如果我們還對這個國家有責任,這本書值得一讀。
  •   以前在讀庫上經(jīng)常讀到何偉的文章,非常喜歡,讀多了就形成了品牌效應(yīng),只要出自何偉的文章,一定會讀。知道江城和尋路中國出版了,第一時間下單。
  •   外國人看中國,客觀具體細致。此時此刻我閱讀起里面的內(nèi)容,感覺語言流暢描寫生動貼切,這本書經(jīng)過十幾年后的出版依然讓我看的津津有味,生動形象,翻譯固然水平很高,更說明原著功底深厚,對那兩年在涪陵生活的觀察的細致,回想起來,作者描述的1997-1999年內(nèi)陸三四線城市的寫實記錄,今日讀起盡然如此貼近,全無時代脫鉤感,過去了十五年的發(fā)展在中國不可謂不翻天覆地,而代表中國核心價值的精神力量,生活常態(tài),以及道德理想,十五年來并無丁點進步,這是我讀后的悲戚感。
  •   去年讀了何偉的《尋路中國》,寫的很有意思?!督恰饭灰膊诲e`
  •   以一個美國志愿的視角描繪了一幅長江邊小城涪陵的寫實畫。全書散發(fā)著非常濃郁的時代氣息。一個外國人盡可能地不帶色彩,不受意識形態(tài)差異影響,寫下了他眼中的中國小城。有個人看法,也有對仍然存在且另外人費解的中國特色現(xiàn)象(如圍觀、軍訓。。。)的描述,等等 值得一讀
  •   什么時候《甲骨文》也出漢語版的就好了,彼得海斯勒的中國三部曲將中國寫的入木三分啊....
  •   【江城】【尋路中國】以一個外國的視角來觀察中國,去感受中國的變化,很有新意,很有不一樣的感覺。作者高超的文字敘述能力在書中得到很好的發(fā)揮,是自己非常想學習的。讀此書給自己很大幫助,如獲至寶也。
  •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讓我讀完后還要常去翻翻的好書。我父親是涪陵人,十幾歲離家外出求學后一生未重回涪陵鄉(xiāng)下,但對故鄉(xiāng)的情感依舊深厚。涪陵對我來說,是遙遠飄拂的?!督恰芬砸粋€陌生人的角度去描寫了近代的涪陵,我讀起來倍感親切,很多地方生動的描寫讓我啞然失笑!太有意思了!
  •   外國人以親身經(jīng)歷寫就的書,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內(nèi)容客觀沒有美國人的傲慢,有對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有濃濃的感情,作者就值得我們欽佩。作者文筆美妙,翻譯水準很高,是近年來非常難得的反映中國內(nèi)陸偏僻地方的書,不但是外國人了解中國的途徑,難得有外國人沉下心來,沒有浮躁寫下我們的日常生活,所見所聞。非常難得??v觀眼下電視電影報紙充斥的聲色犬馬的各種信息,遠不如何偉用靜靜的筆調(diào)寫下的這兩本書來得親切。什么時候我們也能放慢腳步,靜靜地體味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也是一種收獲。感謝!什么時候能引進《甲骨文》,成就何偉的反映中國的三部曲?
  •   朋友強烈推薦看這本書,說是一本好書。當時看到這個書的書名,我還以為所謂的江城說的是江城武漢,以為是寫的武漢的一本書。
    書拿到手,四百多頁,字體又小又密,我很懷疑我自己能不能完成這么大的工程量,結(jié)果利用周末兩天,一氣呵成的看完了。
    對于從小生活在長江邊的我來說,書中有強烈的小時候的烙印,讓人懷疑這真的是老外寫的嗎?但是作者跳脫出我們熟似無睹的生活圈子,以一個既融入又脫離的角度描述中國的世界,一切看起來,在我們被洗腦式的教育看起來原本平常不能在平常,習慣不能在習慣的病態(tài)生活,在作者眼中卻有顯得那么的不可思議。
    想想都覺得恐怖,當病態(tài)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就像一個眼罩一樣,罩住了外面的世界,讓你活著生活的小圈子里面,看不清楚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
  •   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尋路中國,深深被震撼到,一個外國人能如此深入的看待中國,不激進、沒有偏見、真誠地展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中國。雖然比起尋路中國,江城還略顯稚嫩,但也可以看到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思考,遠遠多過許多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   好書,非常推薦!一個每個志愿者眼中的江城,一個被三峽大壩淹沒前的中國城市。
  •   用電子書看了彼得海斯勒的中國三部曲,買本紙質(zhì)版的以示敬意!深刻又溫情的分析中國在發(fā)展中所遇的問題
  •   豆瓣上推薦的一本書,一經(jīng)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huán)太平洋圖書獎”,值得期待。。。。
  •   2013年2月號《National Geographic》的Topic就是“重返江城”,因為這部書的作者彼得海勒斯曾是國家地理雜志的記者與編輯。至于書的內(nèi)容而言,還未來得及詳細品讀,但就從評論與朋友的讀后感來看,這是一部值得中國人去閱讀的外國人嚴重的書。喜歡人文地理的人也不該錯過這本書。
  •   一個外國志愿者在中國涪陵的教學經(jīng)歷和生活片段,通過涪陵看中國,通過所見和經(jīng)歷的人、事、物來了解和認知那時的中國和中國人,某些觀點很值得讀者推敲和反思,雖然只是中國的一個面和一個時間點上的事件和人物,但是以小見大,這本書建議買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一起讀,很有深度。
  •   之前看過《尋路中國》,非常喜歡作者的視角。不過不知為什么同一系列兩本書包裝不一樣,《尋路中國》印刷很好,封皮也是磨砂面的,這本《江城》封面卻是光面的,內(nèi)容紙質(zhì)也是黃黃的,還很臭..
  •   跟《尋路中國》比起來個人更喜歡《江城》,后者作者是以更為微觀的視角記錄自己的工作生活及周邊的環(huán)境,讓人如身臨其境;同時,作者以外國人的思維對其所處的中國環(huán)境予以審視,即便是幾年之后的今天仍有參考、借鑒意義。總之,個人認為是本好書!
  •   去年看了《尋路中國》,前些天看到這個《江城》立刻買下。
    目前讀了一半,真的是難得的好書。易讀而又給人廣闊的思考空間。
    希望他的另一本書盡快出版!
  •   我本人就生長在這座江城,上大學時就讀過她的英文版,現(xiàn)在中文版終于面世了,李雪順老師譯的很棒很流暢。隨著年齡的增長重讀此書于是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認識,何偉用他獨特的西方人的視角勾勒出的這段小鎮(zhèn)游記,映射出了那個曾經(jīng)歷歷在目,卻又已然離我們遠去模糊的時代。
  •   看了《尋路中國》不同視角下的民生,就想追尋《江城》的足跡,期盼《甲骨文》的誕生。
  •   先讀過尋路中國,這本江城很好看,一口氣讀完,熟悉和喜歡這種敘事方式
  •   做為一個外國人,何偉融入了涪陵這個中國小城,他發(fā)現(xiàn)了一些我們自己本身也意識不到的問題。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他告訴了我們90年代的中國是怎樣的。這本書值得去讀,我們需要了解。
  •   沒有什么,這是一本好書。接觸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這名字,特別意味深長,其次是封面,船夫沿著激蕩的江流穿越而過,當然,最棒的還是海斯勒的獨特經(jīng)歷以及他直率而不失幽默的文風。中國近二十年的發(fā)展和社會迅速變遷,也許正如奔涌的長江,不論是欣喜、憧憬還是無奈,都是這般“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尋路中國在豆瓣上獲得了超高的評價,但是不太喜歡尋路中國的封面設(shè)計,看到江城的封面果斷愛上,所以收來一本慢慢讀著,如果內(nèi)容果真不迎合當權(quán)的話,就買來第一本看
  •   從江城開始看完了何偉的中國三部曲,欲罷不能,很經(jīng)典,推薦。
  •   看過尋路中國,再購入這本江城。滿意!關(guān)照中國的現(xiàn)實,喚起一種疼痛
  •   讀過《尋路中國》。猜測《江城》不會超過前者,但仍很期待。換個角度看中國。
  •   看過尋路中國后必然想讀江城,好書
  •   先買了《尋路中國》,又買來《江城》,非常精彩,讓我們以局外人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習慣的生活。
  •   不錯,發(fā)貨及時,快遞也很滿意。去年看了作者滴《尋路中國》寫得很好,真是反映了帝都周圍村民滴疾苦,這本《江城》在豆瓣上看到?jīng)]做二想就收了,仍是李雪順老師滴翻譯,老師不愧是講授,翻譯得很親切。值得入手滴好書。
  •   第一印象是與尋路中國相比,缺少了些幽默的味道,但多了許多人情味。何偉的寫作是很老辣的,充滿經(jīng)驗,把每天的事情記錄下來,歸納整理,寫出這么好看的紀實性作品,值得學習。
  •   因為尋路中國,所以才買了江城。
  •   尋路中國很喜歡,江城當然也不能錯過了。
  •   跟隨著尋路中國,繼續(xù)這本江城
  •   看了尋路中國之后毅然決然買了江城,準備繼續(xù)尋路。
  •   尋路中國,我一口氣看到尾,很不錯,角度、看法。所以買了江城。
  •   從尋路中國開始,現(xiàn)在是江城,等待甲骨
  •   按照順序應(yīng)該是先看《江城》 再看《尋路中國》
  •   剛到手還沒有讀。該書描寫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四川的涪陵,最早知道這個地方還是從超市里買的涪陵榨菜。讀這本書,了解一下當?shù)氐娘L土民情。
  •   由知道了何偉 ,由 何偉知道,還有,很可惜在大陸不能出版,只能買了臺灣版。是作者在涪陵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后的感悟,故觀察地更細,描述出來也更深刻。我們80后這一代人,基本也是從他描述的那個環(huán)境走出來的,走過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當年我們的生活竟是那樣好玩好笑加不可思議,現(xiàn)在估計也好不了多少。當我們對一切都熟視無睹,認為生活就是這樣,恍然才發(fā)現(xiàn)別人的生活跟我們有太多不同,人們就會開始思考,思考這其中的緣由,思考生活原本的樣子。只要人們開始思考,生活就會慢慢發(fā)生改變。
  •   本書與《尋路中國》必須一起看。仔細研究一個作者的全部著作是每個愛書人都要做的事。何偉是值得考慮的對象
  •   看過《尋路中國》后,對何偉寫的東西感興趣,可惜《甲骨文》不會出版,下了電子版看。
  •   是在一次旅行中遇見了這本書。在一家青旅,對床的女生帶著它,很喜歡的樣子,說是自己喜歡在旅行中帶本書讀讀。特別推薦的。她好像還是個編輯。哈哈,現(xiàn)在就買了它,真的很不錯。身邊正好有一個在涪陵生活過的人,96年的時候,也許就是一個外國人眼中那樣的。喜歡她說那里輪渡的聲音,各種屬于那個地方的聲音。
  •   喜歡從書里可以認識自己沒去過的地方,一并了解這里的歷史。以前都不知道四川涪陵這個地方,一并覺得何偉寫得立場更讓我看好這本書。
  •   海斯勒有關(guān)中國的三步曲終于出了兩步,翹首期待著。。。
  •   這本書可以讓你感受到老外的坦誠。九十年代,他來到中國四川涪陵,描寫了他眼中當時的涪陵,非常真實可信??梢詭椭蠹一氐侥莻€年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