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天書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  作者:舒惠芳  頁數(shù):185  字數(shù):207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道符的歷史源遠流長,道符的源頭與桃符制鬼的風俗有關,掛門符、貼符紙,都是道符的歷史淵源。然而,這些都是民間的東西,僅僅從民間風俗中尋找栽體,還不夠權(quán)威。    如何用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深入民眾的心智和靈魂呢?道教是一種最實用主義的教派,最擅長的就是與帝王搭界。道教發(fā)現(xiàn),有一種“符”,是帝王下達命令的憑證,如古代的虎符,具有無上的權(quán)威。于是,民間風俗與官方權(quán)威合流,道教融會貫通地創(chuàng)造了一種神力無比的東西——道符,所以道符也可以說是一種“人造天書”。    什么是道符呢?道符是天師們將神力符號化的形式,神力附著在規(guī)定的“文字”或圖形上,并書寫在特定的物品如紙、絹、木、石之上,作為天神的旨令,用來遣神役鬼、鎮(zhèn)魔壓邪、治病求福。    道符可以治病,是道教最富有“智慧”的發(fā)明,古代病疫橫行,缺醫(yī)少藥,勞苦大眾最需要的就是能不花錢和少花錢將病治好,人人都會得病,就是富豪也會得一些疑難雜癥,這時,道符應運而生。一張符紙,一碗符水,包治百病,確實吸引了潮水般的民眾。    天師應接不暇,隨手將幾張符紙扔進門前的水池,或扔進都市的大井,說喝一口符水大病立愈,最后水池見底,大井干涸,求符水者仍然洶涌而至,這就是道符的神力。    當然,道符是治不了病的,如果喝一口符水真的大病立愈,也不過是巧合,或者說是一種心理暗示療法,因為所有的病都與精神、心理和情緒有關。治不好病,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求符?道教設置了一種自圓其說的觀點:不是道符無效,而是你的心不誠,或修為不夠。    于是,病人們和病人家屬更加殷勤,捐獻十倍的金錢,以百倍的虔誠,一次次登門求符,前赴后繼,循環(huán)往復,越是治不好越要治,走進怪圈。    這里,道符已經(jīng)不是一種神藥,而形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治病的道符本身就是病態(tài)文化結(jié)的一個瘤,以瘤治瘤,治愈率是小概率事件,以毒攻毒,攻破率則是大概率事件。    今天人人都能看清道符治病是陷入悖論走進怪圈,因為今人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水平比起古人已經(jīng)大大提高,然而,今天的我們卻并不一定比古人聰明,古人的荒謬和悖論怪圈天天都在我們今日的生活中重演。中央電視臺等各大媒體曝光的某大師的“綠豆治病”“生吃茄子”,全國求醫(yī)者潮水般涌向這位“神醫(yī)”,3()()元掛號排隊一年都排不上,千元難求一號,可謂與古代符水治病異曲同工,似乎正是古代道符發(fā)明人張?zhí)鞄煹默F(xiàn)代翻版。    歷史不可能重演,但可以驚人的相似。道符不可能再度流行,但可以高仿。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道符并非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能,而是文化的生命力無比頑強和頑固。我們可以斬斷道符神話,但我們不能斬斷道符文化之根,我們的心智和血液里都流淌著傳統(tǒng)文化的因子,我們不能脫離我們根脈所在的大地,也無法脫離養(yǎng)育我們的泥土。簡單地斬斷文化,不如去學習它、研究它、剖析它。    道符文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已深深地滲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研究和剖析,也可以給我們很多啟迪。道符作為一種符號,具有深刻的哲學寓意,也具有藝術溯源的意味。今天的行為藝術家就很喜歡符號,因為評論家往往將某位藝術家的行為說成是一種文化符號,然后演繹并論說這種符號背后有著怎樣獨特而強烈的象征意義。    從這一獨特視角看,道符其實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種行為藝術,它有文字和圖案,并有制作和傳播這種文字圖案的行為——全社會不約而同的共同行為。所以,道符不僅是一種典型的符號,而且是一種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過深刻影響的文化。    本書客觀介紹道符文化,包括它的內(nèi)涵和概念、歷史源流、類別、構(gòu)成形式、特點、功能、畫符施符方法等,介紹和描述絕非是認同它的理論和方式,只是為了讓讀者了解歷史上還有這樣一種文化存在。道符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很多觀念和行事方式是害人的,甚至是害己的,讀者千萬不能信以為真,更不能模仿,因為它有害的方面屬于文化糟粕,讀者只能批判地了解和認識,從而獲得一份哲學的睿智和文化的清醒。    舒惠芳    2012年3月22日于東悅名軒

內(nèi)容概要

  道教符號因為其神秘難懂而有“人造天書”之說。本書破解“天書”,詳細介紹道教符號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歷史源流、類別、形式、特點、功用等,為我們揭開“天書”的神秘面紗。

作者簡介

  沈泓:湖北江陵人,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新聞系,系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作協(xié)會員,在海內(nèi)外200多家報刊發(fā)表作品1000多萬字,5篇報告文學在全國性評獎中獲一、二等獎,出版長篇小說《收藏》《深圳閑人》,長篇報告文學《沈泓婚戀書系》5部,《尋找逝去的年畫》叢書17部,《中國瀕危年畫尋蹤》叢書13部,《中國民俗文化》叢書8部,《中國民俗文化探幽》叢書3部,《品年畫讀經(jīng)典》叢書4部,《錢幣收藏與投資》叢書4部,《藝術品鑒賞與收藏》叢書15部等個人專著120本。著作入選法蘭克福等國際書展,被購買版權(quán),多次再版,出修訂版,被大量盜版。現(xiàn)居深圳。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道符的概念
第二章 道符的歷史
第三章 道符的來源
第四章 道符的類別
第五章 道符的形式
第六章 道符的特點
第七章 道符的功能
第八章 道符的施用
第九章 巫術與道符
第十章 蠱與道符
第十一章 道符的咒語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在古人的心目中,八卦往往代表了整個宇宙,具有無限包容性,因之便能產(chǎn)生豐富的符號語言效應。 八卦形成的道符具有豐富的意蘊,具有特定的意義,但這些意義在不同情景中又是可以轉(zhuǎn)換的。例如,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卦符號在《周易》古經(jīng)之中,代表的只是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的原始意義。 到了漢代京房創(chuàng)立“納甲法”,將十天干分納于八卦,表示月體晦朔弦望之變遷。從表現(xiàn)形態(tài)上看,京房的“納甲法”與道教中《周易參同契》的“納甲法”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兩者所運載的“信息”卻頗不一樣。隨著《周易參同契》將“納甲法”的引入,該法的主體功能發(fā)生了重要變化。這時的“納甲法”已成了“大還丹”程序的象征。 可見,使用“道符”這個概念,意味著此等符號是在道教文化系統(tǒng)中存在,道符是隨著系統(tǒng)的變遷而改變其承載的意義的。離開了這個系統(tǒng),任何符號便沒有道教方面的實際意義,或者說,其特定意義便要消失或發(fā)生某種變化。道教符號本身就是道符,但道教符號不僅僅限于道符,這里說的道教符號顯然不是單純指道符,而是道符以外的所有道教符號。 道教符號體系是一座具有多重門坎的“文化殿堂”,如果說最初的門檻是向大眾開放的,那么越往里層其門檻也就越高,人們便越難于窺視其奧秘。道教符號體系扎根于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之中,要揭開道教符號體系的秘密,就必須廣泛聯(lián)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各個層面予以考究,任何孤立的研究都是難于真正把握其真諦的。 道教符號的交流有其范圍性,有些符號適用范圍較大,有些符號則只能適用范圍較小。就某一個小范圍來講,道門中人彼此對其符號意義是認可的,因此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但超出了特定范圍,圈外之人對于其中的符號便有神秘感。

后記

文字是蒼白的,而圖像是多彩的。    文字是速朽的,而圖像是永恒的。    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對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張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圖像,其內(nèi)涵往往大于一本文字的書;一張古代民間年畫圖,傳遞的信息往往比一篇洋洋大觀的論文更豐富也更具有說服力。因為文字是從圖像中來的,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很多書和論文,卻不是從圖像中來,非常令人遺憾。如果沒有圖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們都沒有看到過古人的生活場景,并不知道古人真實的生活畫面,我們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書,其實是冒有一定風險的。    古代沒有照相機,但代代相傳的民間年畫、紙馬、剪紙、水陸畫等民俗圖畫,真實地記錄了古人生活的狀況,也透露出了古人的精神世界。這些年,筆者因愛好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而收藏民間年畫、紙馬、剪紙、水陸畫等民俗圖畫,由收藏民俗美術,不由自主地走進了中國文化大世界??梢哉f,每收藏一張年畫,都要對一個文化符號和民俗事象進行探究,因為每一張民間繪畫,都涉及中國文化中的一個或諸多方面。    收藏伴隨研究,收藏必須研究,一邊收藏,一邊研究,一邊寫作,這似乎成了一種無盡的循環(huán),或一種宿命。民間年畫和民俗圖案藏品與日俱增,傳統(tǒng)文化知識日積月累,自然而然地寫出了這套通過民間圖像演繹和破解中國文化的叢書。    文化是玩出來的,我們說玉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石,其實玉文化最初就是體現(xiàn)人類玩性的文化,是古人為了讓玉變得更漂亮更好玩,讓自己因玉的裝飾變得更美,而打磨、穿孔、造型、刻畫紋飾。在美化玉的過程中,古人的玩性大放異彩,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燦爛輝煌的玉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色彩,特別是民俗文化,是裝飾世界的紅花和綠葉。古人活得有聲有色,不是因為古人鐵馬金戈干了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因為文化和民俗讓古人活得有聲有色。古人暇伴詩書通世曉,閑看花鳥會天機;古人逍遙山水,天人合一,植物寄情,動物寓意;古人節(jié)慶狂歡,講吉祥的話兒;古人拜神祈禱,燒紙馬貼年畫,皆為無益之事;古人“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無益之事演化為目不暇接的繽紛民俗,匯集成為民俗文化,好玩多趣,讓古人活得瀟灑適意,風姿綽約。    現(xiàn)代人與古人的區(qū)別就在于,現(xiàn)代人皆為有益之事,沒有價值的事情不屑于為。所以,越是現(xiàn)代化,我們離傳統(tǒng)文化越遠;離傳統(tǒng)文化越遠,我們離好玩也就越遠。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創(chuàng)造和物質(zhì)財富,對人生都毫無意義,因為社會越是進步,離人的本性就越遠,高科技越發(fā)達,人間溫馨和民俗意向就越是遞減。所謂程序化,就是讓一切都變得冷冰冰,只剩下枯燥乏味的數(shù)字。當一切都數(shù)字化的時候,就是人類自陷囹圄的時候。    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逐漸消逝伴隨著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不可避免?,F(xiàn)代化是開拓進取的,是競爭的,是外向的;而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是固守傳統(tǒng)的,是和合的,是內(nèi)向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矛盾沖突中,如果在兩條背離線間找不到適度融合點,精神和物欲的撕扯導致的將不僅是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毀滅,也將是人類精神的崩潰。    所以,古典文化的固守和發(fā)展流變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當代尤其重要。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解讀離不開古代民俗圖案。這些年來,筆者利用黃金周和休假,走遍了全國各個省市進行田野考察,徒步于深山老林,窮鄉(xiāng)僻壤,險境惡水,田野阡陌,找到中國古代30多個民間年畫產(chǎn)地(其中很多產(chǎn)地年畫已經(jīng)消失,一息尚存的也都面臨瀕危狀況),尋訪民間藝人,尋找民間年畫和民俗美術品,以日記的方式描述了尋找之旅的過程,記錄了中國民間年畫各個產(chǎn)地的現(xiàn)狀,考證其歷史源流,寫作出版了《尋找逝去的年畫》叢書30本及《尋找逝去的紙馬》,此外還出版了《中國民俗文化》叢書11本、《品年畫讀經(jīng)典》叢書4本、《中國民間年畫諸神文化》叢書6本等。    對民間年畫、剪紙、水陸畫等民俗圖尋找的過程,就是探訪中華古典文化的過程,是考證中國民俗文化的過程,是破解中國文化密碼的過程,因為每一張正在飄逝的民間年畫,都是民俗文化圖像,是一個文化密碼,一個隱喻??梢哉f,這套民俗文化叢書,是用腳寫出來的。    愿這些五彩的圖像,帶給您行走的風景,讓您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流變中的多彩多姿。    沈泓    2012年3月21日于東悅名軒

編輯推薦

《人造天書:民俗文化中的神秘符號》由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造天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剛收到貨,隨便翻了翻,說真的,這本書更像是作者隨便找了些素材生硬拼湊起來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