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峰明,蔣耘中 主編 頁數:412 字數:476000
前言
在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前身)支持下,清華大學一些長期從事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研究的教師聚在一起,成立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思潮研究”課題組,探索社會思潮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如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對青年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些教師年齡相差近半個世紀,從事研究的學科側重點各有不同,在不同時期,從不同角度都參與了事關改革開放走向的社會思潮的論爭,寫出了一些有質量的文章。大家商議,作為課題研究的副產品,把大家近年發(fā)表的有關文章匯集起來出一本書,希望能為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盡綿薄之力?! ×簡⒊壬焉鐣汲毙蜗蟮孛枋鰹椤八级沙薄?,并說:“非凡思皆能成潮,思而成潮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鄙鐣汲笔巧鐣笞兏飼r代的產物,不同的社會主體都力圖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這在社會大變革時期尤為突出。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社會思潮紛紜激蕩將貫穿于改革開放整個歷史過程,如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也將是這一階段始終不渝的歷史任務。我們課題組的成員就是從這一歷史高度理解和從事社會思潮研究的。
內容概要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思潮研究”課題的部分內容和先期成果,本書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就“科學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當代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執(zhí)政黨的建設”、“經濟建設與改革”、“思想道德建設”、“文藝思想建設”、“普世價值”等社會思潮以及理論界、學術界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分九個專題做出梳理、分析和闡釋。課題組成員撰寫的這些文章,大多數曾經公開發(fā)表過;在收入本書時,作者又進行了斟酌和修訂;其中的部分文章,作者還根據最新研究資料和統(tǒng)計數據作了較大修改。當然,為了呈現研究過程的連續(xù)性和思想認識的不斷深化、主題的同一性和觀點的多樣化,本書盡可能地保留了文章的原貌和作者各自的觀點。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科學社會主義研究 一、落后國家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二、社會主義“原罪說”和“早產說”辨析 三、“突破說”質疑——就社會主義問題與謝林平先生商榷 四、社會主義“烏托邦論”論析 五、正確認識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兼談現代社會主義的基本標志 六、什么是“粗陋的平均主義”?——與李喬先生商榷 七、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八、黨的基本路線思想的整合和再學習第二章 民主社會主義研究 一、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探源 二、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 三、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第三章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 一、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歷史說明什么? 二、當前世界與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 三、長波理論視野中的美國金融危機第四章 新自由主義研究 一、新自由主義制造的五大迷信 二、新自由主義時期的世界經濟 三、“伯克利黑幫”與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fā)展 四、“芝加哥弟子”與新自由主義在拉丁美洲的泛濫 五、新自曲主義、全球危機與人類的未來第五章 執(zhí)政黨的建設研究 一、為什么不能搞西方那樣的多黨制? 二、要始終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兼論正確理解“兩個先鋒隊”的表述 三、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必須防止思想庸俗化 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保證 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學習鄧小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幾個觀點. 六、世界反腐倡廉史上的一個成功范例第六章 經濟建設與改革研究. 一、“經濟人假設”與人性自私論——兼談國有企業(yè)管理層激勵機制的改革 二、國有企業(yè)能退出競爭領域嗎? 三、也談“財產權力”——對周為民《再論財產權力》一文的質疑 四、究竟什么是“剝削”?——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剝削觀解讀 五、“剝削”與“非剝削”的邊界——一種立足于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的辨析 六、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效率觀?第七章 思想道德建設研究 一、怎樣科學理解和有效倡導集體主義價值觀? 二、對個人主義的歷史思考 三、十月革命不容歪曲 四、資本話語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論析第八章 文藝思想建設研究 一、美術發(fā)展方向的歷史性交鋒一一當前美術發(fā)展方向之爭 二、美術:意識形態(tài)較量與爭奪的熱點 三、“道德多元”大謬不然——評析《道德:創(chuàng)作家該做什么?》 四、“現代藝術”不是人類新精神——評一位教授的“現代藝術,,論第九章 “普世價值”問題研究 一、怎樣認識所謂“普世價值”?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圍繞這一問題,在20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曾發(fā)生了幾次重大爭論,至今仍在繼續(xù)。第一次爭論發(fā)生在列寧和普列漢諾夫之間。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取得勝利之后,列寧和普列漢諾夫相繼從國外回國。列寧于四月提交了《四月提綱》,給布爾什維克黨和俄國無產階級制定了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方針和策略。這一提綱遭到普列漢諾夫的反對。普列漢諾夫認為:社會主義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是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二是勞動群眾具有極高的覺悟水平。俄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企圖在俄國搞社會主義只會給俄國帶來歷史性的災難。他攻擊列寧的《四月提綱》是“無政府主義”、“布朗基主義”,是“說夢話”。高爾基在半孟爾什維克的《新生活》報上也說列寧是拿俄國工人階級的力量孤注一擲,只會以釀成社會災難而告終。在布爾什維克黨內,加米涅夫、季可夫等人也反對列寧的《四月提綱》,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只能從西歐開始,首創(chuàng)社會主義的榮譽不應該屬于俄國。列寧發(fā)表了《無產階級在我國革命中的任務》等著作進行反駁,明確指出:“除無產階級革命外,沒有別的出路?!笔赂锩膭倮C明了列寧路線是正確的,但爭論也并未因此而止,在十月革命成功后的第三天,普列漢諾夫發(fā)表了一封致彼得堡格勒工人階級的公開信,說俄國發(fā)生的事變使他“痛心”,他斷言:十月革命終將把俄國無產階級“推上最大的歷史災難的道路”。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