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七篇析義》是張文江先生關于《莊子》內(nèi)七篇(《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的解析與試讀。莊學集先秦學術之大成,以后又與傳入的印度佛學印證,,ISBN:9787208109681,上海人民出版社" />

《莊子》內(nèi)七篇析義

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文江  頁數(shù):259  字數(shù):1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莊子>內(nèi)七篇析義》是張文江先生關于《莊子》內(nèi)七篇(《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的解析與試讀。莊學集先秦學術之大成,以后又與傳入的印度佛學印證,促進了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形成。莊學已滲入中華民族的思想和語言(如“庖丁解?!薄ⅰ坝稳杏杏唷?、“躊躇滿志”之類),深深影響了知識人的文化性格。今天解析莊書,不僅試圖上通中國的古今學術,而且和世界上其他思想流派,也有可以相互比較之處。作者將莊子思想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闡發(fā)深入淺出,見解深刻獨到,值得加以留意。

作者簡介

張文江,1956年生,上海市人。1978—1982年就讀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2—1985年師從施蟄存先生攻讀古代文學研究生,獲碩士學位?,F(xiàn)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古典學術、先秦文化和文學。主要著作有:《錢鐘書傳》、《管錐編讀解》、《漁人之路和問津者之路》、《古典學術講要》、《潘雨廷先生談話錄》(記述)。

書籍目錄

《逍遙游》析義
《齊物論》析義
《養(yǎng)生主》析義
《人間世》析義
《德充符》析義
《大宗師》析義
《應帝王》析義
附錄
南郭子綦的姓名變化及其進步路線
子綦的另外一段場景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傲凶佑L而行”當為莊子的想象,后世道教乃執(zhí)以為實?!般鋈簧埔病保鋈皇禽p曼美妙,善當自以為是,洋洋得意。宋榮子“于世”雖然層次稍高,尚在世間法之內(nèi);列子“于致福者”否定世間法,而仍屬有為法。“數(shù)數(shù)然也”,貪著計較而有所求,未能上窺高一層次境界?!傲凶佑L而行”雖然解脫了部分的地心引力,而“有待”仍為其失?! 蛑翁煜轮?,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胺惾粏势涮煜卵伞?,此即“若有所失”情感之擴大。藐姑射之山,猶如音樂性的存在。天地間生物之美竟然能達到如此地步,那我操勞一生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于是堯終日辛辛苦苦地捧在手中的珍貴物品——天下,不知不覺地脫手掉在了地下。摔碎了沒有呢?沒有。它還原成泥,還原成水,還原成鯤鵬展翅所欲到達的南冥,也還原成莊子的凈土?! 】z者,窖者,密者?! 】z者,窖者,密者,是三種接構形式,也是三種心理狀態(tài)。縵者遮遮掩掩,不想被別人知道。窖者深于縵者,很少流露出來,然而自己知道。密者更深于窖者,它甚至隱瞞過普通的自省,本人也不知道。然而密者最宜注意,《中庸》所謂“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修治不及處即此,而最宜修治處亦此。  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  一生就是這樣攻與守,與生俱來的生命力漸行漸消。要知道人天生有其純真和美好,道家所謂的陽氣,即使壞人也有其童年和少年時代呵。秋冬時節(jié),氣溫下降,盡管也有比較暖和的時候(比如“十月小陽春”),總趨勢卻是一天比一天冷。  “道惡乎隱而有真?zhèn)??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則真?zhèn)物@,言隱則是非顯,真?zhèn)物@則道不存,是非顯則言不可。蓋道無往而不在,言無說而不可。隱亦即有所遮蔽,未能見及真相(aletheia)?! ∫灾赣髦钢侵?,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以符號(指)來闡明符號不同于非符號(非指),亦即種種具體的事物、關系,不如以種種具體的事物、關系來闡明符號(指)之非符號(非指)。“指”,今稱能指,符號;“非指”,今稱所指,事物、關系。以馬的概念來闡明馬的概念不同于真實的馬,不如以真實的馬來闡明馬的概念不是真實的馬。……“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非馬喻馬之非馬”,此即后世所謂的“直指”,試圖透過語言的局限性,以闡明事物的真相,求其實而不為符號所困。  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  未達者之知,由外入;達者之知,由內(nèi)出。蓋由身而心,由行而知,故通而為一也。寓諸庸即不用之用,可通之用,亦即儒家“中庸”之“庸”。庸亦即用,用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庸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中。用相應于得,然有得必有失。庸相應于適得,適謂時空相合,乃貫通得失,故曰“則幾矣”?! 」矣谐膳c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谐膳c虧和無成與虧,乃一事之兩面。昭文,古之善鼓琴者。有成與虧者物,無成與虧者道。人類藝術的最高表現(xiàn)是音樂,英國批評家佩特(W.Pater,1839—1894)謂一切藝術都以逼近音樂為旨歸,而音樂之表現(xiàn)無非為成與虧,成與虧亦即陰陽。且表現(xiàn)方式有二:一,演奏(鼓琴);二,默然(不鼓琴)。鼓琴者,乃演繹事物之紛繁;不鼓琴者,乃大音希聲,本來如是也?! 》狡鋲粢?,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  胺狡鋲粢?,不知其夢也?!贝藶槠鹗贾畬?,亦即常識所謂夢。“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贝讼騼?nèi)逆推一層,即所謂夢中之夢。然后向外順推一層,即常識所謂覺,亦即夢醒?!扒矣写笥X而后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贝讼蛲庠偻埔粚樱瑒t常識所謂覺,其實仍在夢中,亦即人生如夢。愚者自以為覺的人生乃大夢,而大覺乃成真實的人生?! ∥嵘灿醒?,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受到蛇的誘惑,吃了知識樹上的果子,被上帝詛咒并逐出伊甸園。上帝擔心他們又去摘生命樹上的果子吃,于是在伊甸園東邊安設了四面轉(zhuǎn)動發(fā)火焰的劍,把守住了通往生命樹的道路?!祷匾恋閳@是人類永恒的沖動,然而僅僅追求知識,越走越遠,終不免“以有涯隨無涯”之殆。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  氨I怼迸c“全生”不同。“保身”是物質(zhì)基礎,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做。因為身體是所謂的耗散結構,如果不補充負熵,也就是不穿衣、吃飯、睡覺,很快不能維持?!叭卑氨I怼倍笥凇氨I怼??!氨I怼逼匚镔|(zhì),至多百年,“全生”涉及精神,至少百年。“全生”要對一生負責,似乎沒有“保身”迫切,很多人比較忽略,甚至完全忽略。(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薄叭粍t吊焉若此,可乎?”曰:“然?!薄 ∠惹厍f子寓言,猶如古希臘柏拉圖對話,充滿戲劇性。秦失的三號與老聃門人的哭子哭母,形成了鮮明對照。以字形而言,“友”者如左右手,兩手不同而一,此之謂默契(agreement)。秦失“吊焉若此”,蓋欲補老聃之失,且代老聃為其門人上最后一課,亦所以盡友道。秦失在老聃死時一出場,就此在莊書乃至歷史上消失,亦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象也?! ”似渌詴赜胁惶I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皶?,師生間的相合處乃至感通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觀其所會之所在。……“蘄”通“祈”,內(nèi)心深處的期待、要求?!把浴?,一說通“唁”。老聃的教導終究還有問題,把學生感情給限制住了。凡宗教成派者,皆有其失?!缎录s?馬太福音》耶穌謂門徒在天亮之前有三次不認他,《大智度論》卷二《釋總說如是我聞》記阿難未啟請釋迦住世,可見此問題沒有解決。故秦失批評老子“遁天倍情,忘其所受”,背棄了天然和情感,忘記了人的本然?!岸萏熘獭保撾x了天然和天性,把枷鎖套上了。(第83-84頁)  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諸存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跋却嬷T己而后諸存人”,可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常用的意思,也就是今天常說的“律己嚴,責人寬”。一層是隱含的意思,那就是“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未能“存諸人”就沒有“存諸己”?!辞笾T己,于是有生生世世修“菩薩行”的概念。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維摩詰居士“為眾生病”,亦通于此。無諸己而求諸人,此所以教育無效也。  ……

編輯推薦

  張文江先生解讀《莊子》內(nèi)七篇,采取逐段、逐句、逐字串講的形式,既涉及詞義學、考據(jù)學,又結合現(xiàn)實,旁征博引,使人對莊學有了更好的理解。張文江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史知識和學修,闡發(fā)深入淺出,見解深刻獨到,值得關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莊子》內(nèi)七篇析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