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xué)智慧與人生之樂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煌明  頁數(shù):284  

內(nèi)容概要

  研究任務(wù)由研究對象所決定。概括地說,《理學(xué)智慧與人生之樂:孔顏之樂論的歷史考察》的研究任務(wù)就是對宋明理學(xué)中的“孔顏之樂”論做歷史的、系統(tǒng)的、理論的考察,揭示其理論發(fā)展的過程、內(nèi)在的邏輯結(jié)構(gòu),把握其蘊含的思想旨趣和本質(zhì)核心,探討其理論的來源,從而對各種觀點進行評價。具體地說,《理學(xué)智慧與人生之樂:孔顏之樂論的歷史考察》的研究任務(wù)有以下幾個:其一,揭示“孔顏之樂”論的發(fā)展過程。其三,把握“孔顏之樂”論的本質(zhì)核心。其四,分析、評價“孔顏之樂”論的思想旨趣。其五,探討“孔顏之樂”的理論來源。

書籍目錄

緒論一、對象與任務(wù)二、態(tài)度與方法三、選材與結(jié)構(gòu)第一章 “孔顏之樂”論的理論來源第一節(jié) 儒家經(jīng)典與“孔顏之樂”論一、《論語》--“孔顏之樂”典故的來源二、《周易》--“孔顏之樂”的思維模式、人格理想與終極信仰三、《孟子》--“孔顏之樂”的心性修養(yǎng)論四、《禮記》--“孔顏之樂”的修養(yǎng)工夫、理想境界及禮樂關(guān)系第二節(jié) 佛、道思想與“孔顏之樂”論一、無為至樂與“孔顏之樂”二、成圣與成佛三、“圓融無礙”與“理一分殊”第二章 “孔顏之樂”論的興起第一節(jié) 周敦頤與誠者之樂一、“無極而太極”的爭議二、誠者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自無極而為太極”三、誠者之樂四、“極高明”與“道中庸”五、“物”與“神”第二節(jié) 邵雍與中者之樂一、中者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道為太極”、“心為太極”二、中者之樂三、“觀”與“忘”四、“時”與“宜”第三節(jié) 張載與孝者之樂一、孝者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太虛即氣”二、孝者之樂三、樂天與憂世四、“大我”與“無我”五、“弘大與謹敬”,“誠明與明誠”第三章 “孔顏之樂”論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程顥與仁者之樂一、仁者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天人本一二、仁者之樂三、“大我”與“無我”四、“極高明”與“道中庸”五、“習(xí)心”與“客氣”第二節(jié) 朱熹與禮者之樂一、禮者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理一分殊”二、“以道為樂”與“道中之樂”三、禮者之樂四、“實”與“虛”五、“吾與點也”與“鳶飛魚躍”六、“命”與“樂”第四章 “孔顏之樂”論的轉(zhuǎn)折第一節(jié) 陳獻章與自然之樂一、自然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心理合一、自得即道二、自然之樂三、曾點氣象與孟子工夫第二節(jié) 王守仁與本體之樂一、本體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心即理二、至善與無善,不動與無動三、樂是心之本體四、勉然與自然五、光景與真樂第五章 “孔顏之樂”論的流變第一節(jié) 王艮與安身之樂一、安身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天理即天然自有之理二、“天理”與“樂”的本體三、“良知”與“樂”的工夫四、“安身”與“樂”的核心第二節(jié) 羅汝芳與赤子之樂一、赤子之樂的理論基礎(chǔ):我心即天,天即我體二、“赤子”、“天心”與“樂”的本體和核心三、“天理”、“人欲”與“樂”的工夫四、“渾淪順適”與“樂”的特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以天人觀之,“物”的境界是天人二分的,或蔽于物而不知人,或蔽于人而不知天,或得天而遺人;而“神”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知物,知人,知天,得天而未始遺人,得人而未始遺物。以體用觀之,“物”的境界是體用二分的,或知其用而不知其體,或知其體而不知其用,或得其體而舍其用,或得其用而無其體;“神”的境界是體用合一的,有此體則自有其用,有此用則體在其中,即體即用,體用不離?! ∮缮希拔铩钡木辰缗c“神”的境界可以概括為:前者是對立二分境界,后者是渾融合一境界。其二,“物”、“神”境界的劃分?!∮捎谥芏仡U所理解的“極高明”與“道中庸”二者不是并列的關(guān)系,而是前后關(guān)系,是先立本而后達用,這就直接導(dǎo)致了他對“物”與“神”境界的劃分上具有獨特之處。一方面,承認釋、老同樣具有“極高明”的思想,從而直接借用釋、老二家的思想資源,而不是盲目地排斥釋、老。就立本的心性修養(yǎng)過程而言,儒、釋、道三家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儒家與釋、老又有明顯區(qū)別:儒家并不止于“極高明”,在本立之后還須“道中庸”,所謂“本立而道生”,還須成人、成物。  按對立二分與渾融合一的標準,周敦頤所說的“物”與“神”似可這樣劃分:在整個“極高明”過程中都是屬于“物”的境界,都是對立二分世界。唯有“道中庸”的過程才是“神”的境界。為什么說立本的“極高明”過程是對立二分境界呢?物是不思的,人則是思的,人從物中提升出來,人就不再是物,思就不是不思;賢就不是圣,人也不是天,思也不是無思。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學(xué)智慧與人生之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