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3輯)

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文斌  頁數:24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所謂“臺灣文學”,是指在臺灣地區(qū)產生和發(fā)展的中國文學之一種。除日據時期殖民者廢止?jié)h文,臺灣作家只好用日文寫作外,臺灣文學均以中文為書寫工具。   臺灣文學自17世紀浙江寧波人沈光文在臺灣播下第一顆文學種子算起,歷經明鄭、清代、日據時期。1945年光復后。臺灣文學邁進了另一個新時代。   臺灣文學不能自我設限為新文學的70年,而應上溯明鄭的古典詩文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從作家成份構成看,不應以省籍作界線.不論移民之先后、居臺時間之短長以及土地認同之態(tài)度、族群之分屬乃至留學海外或在海外工作的作家,只要所寫的作品關愛臺灣、具有臺灣特殊的歷史景觀,就應視作臺灣文學。   臺灣文學的稱謂,早在日據時期就出現過,計有臺灣新文學、臺灣文學、文藝臺灣、臺灣文藝等。光復后國民政府采取徹底中國化的文化政策。首先是把臺灣“中國化”,然后把臺灣人“中國人化”。在文化上為了實現“中國化”這一目標,也為了遏制臺獨傾向,當局不許成立以“臺灣”命名的文藝團體,臺灣文學的稱謂從此被“中華民國文學”或“中華民國臺灣省文學”所取代。

書籍目錄

學術視野 “臺灣文學”關鍵詞 網絡之城與幻魅想象——論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文學中的后現代城市主題 關于紐約華文文學兩則 比較之窗 華文文學與華人文學之辨——關于華文文學研究轉向華人文學的反思 領略莊嚴體認孤獨——論陳映真對王安憶的影響 印尼華文文學中的異族敘事模式 文本解讀 留學生文學的新開拓——論郁秀《太陽鳥》的文化特質 “和而不同”的雙音合奏——《千山外,水長流》的文化構想 現代生存的母性觀照——試論旅荷女作家林湄新作《天望》 論馬華小說家商晚筠的本土/家鄉(xiāng)鏡像書寫 《支那崽》人物形象意義新探 從“愛”的角度詮釋——歐陽子心理小說談 漢家丹青繪蓬瀛——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散文隨筆集《日本蟲子?日本人》 探微 同情的真諦——解讀白先勇的《Danny Boy》 痛感與悲感的交響——論白先勇散文的傷悼美 頹廢而絕望之美 ——淺談白先勇筆下的另類女子 汪洋灑落的旅程——莊偉杰其人其詩其文解讀 我行我素我在我思——莊偉杰詩歌創(chuàng)作試論 探魅與沉思:域外華文的真相——對《智性的舞蹈》文本的一種解讀 理論闡釋 文化身份:歷史天空下的異域之思: 文化現場、南洋想象與主體間性的介入——以朱崇科的馬華文學“本土性”研究為例 新華紀游文學的現代意義 中國經驗與多重困境——論新時期東南亞華文詩歌的發(fā)展 史海鉤沉 近年印尼華文文學的兩次文藝論爭 “中國-南洋”雙重關注下的早期新馬華文小說 研究之研究 20世紀美洲其他國家華文文學研究綜述 馬華“新生代”創(chuàng)作研究述評 對話與訪談 為詩歌尋找表達——網絡時代詩歌命運五人談 寫作是一種翱翔——訪談澳華詩人莊偉杰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其實早在80年代中期,查建英在其中篇小說《叢林下的冰河》中對“邊緣人”的文化現象就做了形象的闡釋。在一封與友人的信中她又對“邊緣人”的概念做了剖析:“這類人夾在兩種文化、兩個世界之間,經驗到了兩種在某種意義上分別自圓其說的現實和思維方式,而又很難徹底融人其中任何一個或與之達成較深刻的和諧?!雹龠@種矛盾與尷尬使他們成了一批“不三不四的怪物”。小查的這種認識是早期留學生或新移民的普遍感受,他們對于這種現狀通常感到失落、傷感乃至悲哀。在《北京人在紐約》中,作者曾經借阿春之口表達了自己對“邊緣人”的認識:“移民就像斷了肢體的人再重新接起來一樣,要骨骼對著骨骼、精神對著精神、皮膚連著皮膚,活生生地縫合起來,多么痛苦又多么難熬啊,一些人就是對付著接了起來,你也會發(fā)現他的走路、他的動作、他的神態(tài)是那么的不協調、那么難看?!雹購倪@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留學生或新移民在文化移植之后產生的人格裂變與轉型是十分被動的,因而文化移植的過程是痛徹心肺的,因此他們對于自身的這種變化充滿了悲劇性感受。然而在90年代留學生心靈中,這一切感受都已經非常淡化了。在剛剛面對異域文化時,他們普遍采取一種更為積極的態(tài)勢主動爭取融人其中,即使像小磊一樣意識到自己不可能融入主流。他們也不難過。應該看到,在全球逐漸一體化的今天,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qū)人們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暗厍虼濉焙汀笆澜绻瘛钡母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接受甚至實踐。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也不管是黑皮膚、黃皮膚、白皮膚,大家都在越來越多的往自己身上增加著“世界公民”的屬性。90年代末這批留學生相比以前具有更加自覺的“世界公民”意識。在這種意識的支配下,他們就能夠超越狹隘的民族、地域觀念而更加從容、理性地因而也更加具有包容性地看待和處理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如果兩種文化通過交流、碰撞甚至廝殺能夠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從而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部分達到統一、實現一體化那固然很好,而某些方面、某些部分難以達到統一或者完全不可能統一,那就保持它的個性化,在多元文化之中互相理解、彼此尊重,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實際上這正是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的根源所在。   ……

編輯推薦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3輯)》由紹興文理學院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籌辦,并計劃每年出版一至兩輯。第三輯的編排仍然延續(xù)了前兩輯的體例,分設了“學術視野”、“比較之窗”、“史海鉤沉”、“理論闡釋”、“文本解讀”、“研究之研究”等欄目。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這一輯我們增設了“對話與訪談”欄目,替代了第二輯中的“學術爭鳴”欄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3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