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的行旅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薛冰  頁數(shù):21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紙上的行旅》由薛冰著,書中所談及的多是二十世紀早期問世的有關旅行的圖書,共分五輯。所述之書,皆為作者私藏,多已絕版,頗為罕見,甚或大圖書館亦無藏。早年的旅游書,窺見彼時彼地的風貌風情,具史料價值。

書籍目錄

序第一輯《新游記匯刊》3《新游記匯刊續(xù)編))9《中國游記選》14《現(xiàn)代游記文選》19《日記與游記》22《五臺山游記》26《我一游記》29《東南環(huán)游記》33《關洛紀行》36《名山游訪記》40《臺灣山水散記》43第二輯《鳳叟八十年經(jīng)歷圖記》49《閑話揚州》53《吳游片羽》57《避寇集》61《理齋近十年詩詞》64《黔游心影》68《新疆見聞》71《啞行者訪華歸來話今昔》74《夢回中國》79《影像的追尋》82第三輯《新蘇州導游》89《SHANGHAI(上海)》  92《無錫導游》94《小說的杭州西湖指南》98《雁蕩山一覽》  10l《天臺山指南》105《青島指南》  107《西山名勝記》111《四川峨眉山》114《復興后的首都》118《真貴的影象——香港二十四小時》122《日本》125第四輯《皇華紀程》  13l《洹洛訪古游記》136《京綏鐵路沿線風景》141《短篇游記》  145《西北視察記》150《西北考察日記》155《西北科學考察紀略》160《雁北文物勘查團報告》165《快門下的老臺灣》168第五輯《Chinesisches Tagebuch(中國日記)》173《中國近況》176《亞洲內(nèi)幕》179《你能夠從這里到達那里》184...

章節(jié)摘錄

書摘說到旅游,必得有能游之人,有可游之處,但樞紐還在于行動。游的過程,說白了,就是行的過程。讀九十年前的這些“新游記”,最大的感觸就是旅行方式的多樣性。其時正是交通工具的新舊轉換期,從北京到漢口,已有火車可乘;然而從北京城里到頤和園,就必須乘三四個小時的馬車;到西山,則須先乘人力車至西直門,轉京張鐵路車至黃村,再換乘毛驢抵山下。有趣的是,當時北京人多將火車稱作汽車,據(jù)說這是學了日本人的叫法,大約因為所用的是蒸汽機車。    火車而外,江行、海行均有輪船,青島到上海,上海到香港,上海到漢口,指日可達。然而城內(nèi)或近郊的短途交通,即在東南發(fā)達地區(qū),所用仍是人力車、馬車、木船,甚或竹轎。西部地區(qū)的行動就更加艱難。山西雖有正太鐵路,但其“橫斷太行,蛇行萬山中,曲者如環(huán)”,“鐵軌甚窄,車亦小,每次開車僅帶七八輛,多則曲不能行”,轉不過彎去了;且日開一次,擁擠不堪。自西安至洛陽,僅有雙套轎車可乘;至漢中,就只能騎馬而行。塞北行動,則多用馬車、騾車;由張家口入內(nèi)蒙,全靠駱駝。自重慶到貴陽,只能乘轎,須行十五天,行李另雇腳夫。由長沙到貴陽,須先乘輪船一天到常德,換木船到銅仁,沿途背纖,行十四天;再乘轎或滑竿,行十二天。這還不算漫長——從北京到烏魯木齊,據(jù)說要走一百天。    道路的原始、工具的落后,致使交通艱難。然而,當目的不是趕路而是旅行時,旅游景點的原生態(tài),交通工具的多樣化,往往并不被視為缺點。陸游的“細雨騎驢入劍門”,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還”,各有其韻味,決非一飛機落到山下、一纜車沖到山頂?shù)慕袢怂茴I略的。人類自以為在前進在發(fā)展,可是生活方式、行動方式越來越趨同和單一,肯定不是好事情。    P5

編輯推薦

  本書由薛冰著,書中所談及的多是二十世紀早期問世的有關旅行的圖書,共分五輯。所述之書,皆為作者私藏,多已絕版,頗為罕見,甚或大圖書館亦無藏。早年的旅游書,窺見彼時彼地的風貌風情,具史料價值?! ≈袊募o游文字,、大體可分為兩類,一偏重于記事,一偏重于抒情。至于所謂“情景交融”,不過是中學課堂上的套話,因為純記事而不及于情,或純抒情而不及于景的文字,已不可稱為游記。對于前人的游記,我偏愛記事一類的。    本書所涉及的,主要是二十世紀前半葉問世的行旅類文字,以“旅”為主,兼涉有趣味的“行”。書中插配的圖片,主要是書影和老照片。照片在反映事物上,可能較文字更直觀、更客觀一些,它甚至可能保存了攝制者未必意識到的內(nèi)涵。希望它們能增添閱讀的趣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紙上的行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個系列很不錯,但是缺少其中一本,遺憾。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