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習錄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牟宗三 主講,蔡仁厚 輯錄  頁數:162  字數:12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牟宗三先生有感于大學教育分門別類,專以知識為務,而于生命性情、精神志趣、文化理念等反相隔閡不通,乃假臺灣師范大學為講壇,定期舉行持續(xù)開放的師友講習,名曰人文友會。本書所輯錄整理者,就是當年之講錄?! ∧蚕壬J識,中國人治學問須克服西方的“學問模型”——生命與理性的對立,而根本關鍵是對于生命的正視,由此悟入中國圣哲所開出的真實學問:哲學應當在這種學問的認識上重新調整,文學也應當基于這種學問的認識重新培養(yǎng)其靈魂,歷史也應當基于這種學問的認識重新轉換提高其心靈。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縣牟家疃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 主要著作有《理性的理想主義》、《道德的理想主義》、《歷史哲學》、《佛

書籍目錄

編印說明第一篇 友會之基本精神與愿望第二篇 反灰色第三篇 惻隱之心與良知第四篇 生命之坦蕩與開朗第五篇 理智與意志對立第六篇 生命與理性對立第七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第八篇 意志與超意志第九篇 邏輯的我與道德的我第十篇 具體的解悟與抽象的解悟第十一篇 無可奈何的缺憾第十二篇 時代使命與文化意識第十三篇 自然與文化的對立第十四篇 質的世界之根源:心性之學第十五篇 王學的歧出第十六篇 古人講學的義法第十七篇 王學的正解第十八篇 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第十九篇 理與事第二十篇 略論儒家的工夫第二十一篇 通向新外王的道路(一)第二十二篇 通往新外王的道路(二)第二十三篇 通往新外王的道路(三)第二十四篇 理性的運用表現與架構表現第二十五篇 民主政治與道德理性第二十六篇 普遍性與個體性第二十七篇 黑格爾哲學與存在哲學第二十八篇 中西思想諸問題之討論第二十九篇 存在的進路與非存在的進路第三十篇 精神哲學與自然哲學第三十一篇 理智、美學與道德意識第三十二篇 懷悌海哲學大意第三十三篇 懷悌海哲學之問題性的入路第三十四篇 唐君毅先生講“人學”第三十五篇 師友之義與友道精神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友會之基本精神與愿望(一)今天是人文友會第一次聚會。以后每兩周一次,有一定期之聚會。每人須有一定研究工作,或讀有關書籍,及做心得報告與討論。我們這個會帶有一種轉移風氣的使命。各位畢業(yè)后,總要在學術上有一種理路,獲得一點成就,不能只是說空話、喊口號。每人總要有一題目,作為研究對象,借以凝聚自己之心志。如對思想有興趣,可專心致志讀一部書,或專門看幾個人的,最好是一個個地看,如諸子方面之荀子、老子、莊子等,先寫筆記,再逐漸寫成有系統(tǒng)的文章;至于歷史方面,可多讀些解釋歷史的書,以及討論文化問題的書。如黑格爾、斯賓格勒等之著作,實可仔細一讀;在邏輯方面,也可以自修,訓練自己之思想理路。我們這種分頭研究,實在是將來分工合作的預備,先行著手,三年有小成,五年有大成,切忌散漫。我們做學問,既不可略觀大意,亦不可不求甚解。做學問是在述作中期有貢獻于學術文化,而不只是主觀地受用。我總希望每一位將來在學術上有一地位,共同表現一基本態(tài)度與立場。要成一個基本態(tài)度基本立場,是不容易的。如胡適曾說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其觀點比較正統(tǒng),那么他自己的觀點必是非正統(tǒng)的。真正講來,立場沒有很多的。道二,仁與不仁而已。馮氏的正統(tǒng),究竟達到什么程度也難說。胡氏的非正統(tǒng),究竟為什么不對,我們也應當徹底了解。其實這些,只是時代流逝中不成熟的動態(tài)。我們只可予以觀時風,而不可算立場。我們現在是要徹底透出正統(tǒng)的立場,以結束三四十年來流逝中那些不成熟的動態(tài)。(二)我們發(fā)起這個人文友會,已談過幾次,今天在座的,有許多還未簽名發(fā)起,我現在接著上面所說的基本立場,再進一步說一說。我們這個友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運動。我們這三四十年來,總是向外向下,由浪漫的否定來表現正義與理想。不獨青年為然,即一般知識分子皆然。此種浪漫性的否定,一定是虛無主義。我們現在要轉移過來而改為向內向上,從正面表現正義與理想,表現其熱忱,或說是浪漫性。那么,中國才有辦法,中國才可建立起來。聰明的人常說,你們不要講孔子、講中國文化。因為凡講孔子、講中國文化的,都是腐敗不干凈的人,不能不有點忌諱。知識分子趨新,不敢講孔子與中國文化。這種把孔子、中國文化和政客合一的態(tài)度,實在是狠愎的反動。試想借這種狠愎的反動來表現正義與理想,能不流于虛無主義嗎?這里并沒有正義與理想,只有一種“憤”,所以是純否定的。我與諸位聚會講習,主要的用心,就是要扭轉這種習氣。我們由向內向上開啟純理想性,自然就接上了孔子的生命與智慧,也自然就了解了中國文化的生命與智慧。這里是基本原理基本立場的所在。這里有最根本的肯定。所以由向內向上從正面開啟我們的理想性,才能有正義與理想的表現??鬃优c中國文化不是外在的古董,乃是生命與智慧。只要你用真實生命和他相接,你便接上了智慧之路,我們這人文友會,還有一大愿望,即關心我們這一民族國家的立國之本。我們主張使儒家成為人文教,并主張于未來成立人文教會以護持國脈。我們的主要工作,即在《人文友會大綱》第三章的三統(tǒng)。至何時可以成為教會,現在只是愿望,并不能確定。

編輯推薦

《人文講習錄:中國哲學的會通》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文講習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一群文化人,相約相聚,在自由、寬松、活潑的氛圍中,聆聽大師的講演……互相砥礪,凝聚心志,提撕精神——純粹是為了學問道義,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并非為著掙文憑——這種場面何其清雅!恨不得早生五、六十年前,為大師及眾學長擺桌搬椅、端茶送水,亦一大快事!
      
       由此我不禁想起,當年朱熹在岳麓書院、顧炎武在東林書院講學的情形……這是中國文化征程中最古典、最動人的畫面,是足以體現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源遠流長。
      
       當我翻開這本充溢著新儒學說之義理的“講義”時,昔日的油墨清香已經難以再覓,卻可以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重感,并有一種溫潤的東西盈盈于心,正如孟子所謂的“油然而生,沛然莫之能御”!
      
       我最喜歡的要算第四篇“生命之坦蕩與開朗”了。大師如是說——“矜持乃是人生的一大毛病?!灿旭娉中恼?,必與人隔,自己孤,心田不得開朗,非常痛苦?!比擞谒资乐钪校豢杀苊獾乜偞嬖谥榜娉帧贝祟惷??!啊诖酥灰サ赳娉种畾?,并且要去掉圈套。孟子所謂‘得其大者為大人,得其小者為小人’……宋儒所謂圣賢氣象,即生活之‘潤’?!粷櫸荩聺櫳??!矟櫿?,必有福。溫潤之象是含蓄的,如顏回……”“真正的開朗,倒是孟子所說的‘上下與天地同流’,耶穌受洗時的‘天門開,鴿子從天上飛下來’的那種境界。于此毫無矜持之氣存在其間,而有智慧產生?!边@些都是人生修養(yǎng)至善至美之境界!
      
       “能保持開朗,事無不可對人言,已是一層工夫?!约洪_朗,而欲人也開朗,則又是一層工夫,此一層工夫更難?!弊约洪_朗,也就是“格致誠正”工夫所開出來的。這個層次,依佛家的說法,也就是“自度”,僅僅落在小乘的層次上。
      
       由此,承接下來,便是第十一篇“無可奈何的缺憾”——
      
       “人生總是有缺憾的,生在這個時代,尤有缺憾……”“我們從人生本質缺憾的了解,反過來要有精神的奮斗,以求無憾,然而古今中外,誰才稱得上是這種無憾的人呢?我想就是孟子(這里不舉孔子,因孔子已超過了缺憾不缺憾的境界)。我們要以孟子為標準,要效法孟子……要做到像孟子、泰山那樣的無憾,我們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上步步做去。”“為自己立規(guī)矩,為社會立界限,這便是‘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此即所謂方正。說大了,即是大方大正……我們要挽救這時代,必須‘大方大正’!大方大正是最簡單易走的路。人能如此,即可以無憾,而精神飽滿?!薄藶橛伞皟仁ァ蓖葡颉巴馔酢钡挠忠粚庸し蛄恕_@里并沒有落在空談心性上,更多的是儒家積極入世之精神。
      
       這些文字最是“直指人心”。閱讀之,仿佛有如大師耳提面命,點撥提撕,讓人一下子豁然開朗,大有醍醐灌頂之感,瞬間即體悟到生命溫潤之美的佳境。而自己之精神,也為之振奮!
      
       閱讀這本書,正如大師所說的——“了解一種東西,不是為附庸風雅,乃是為了煥發(fā)生命、增加智慧。”當然,因個人學養(yǎng)不足故,對其中蘊含之奧理,有些一時也難以悟透。但相信多讀書、多砥礪、多磨練,是能夠疏通致遠的。
  •   感覺書的裝訂很有問題。幾乎要脫落了頁。
  •   被閹割了不少,出版社太不厚道,閹割了也不說一聲
  •   標了個兩三折的低價,十月中旬訂下的書發(fā)現三十號才可到,反正便宜,時間長點也還可接受,可三十號去一查,又顯示說十一月中旬才可送達,這個時候我想起了幾個月前張鳴和杜威的兩本書,同樣兩三折,同樣說大概十幾天后可到,那一天同樣沒到手,難道低折扣書都統(tǒng)一存在月球倉庫?人無信不立,何況偌大一個公司,竊來之名難長久,希望卓越不要因為低折扣書喪失信譽、自毀長城!也不要再讓顧客失望!
  •   這個商品實在是太好了?。。?/li>
  •   讀起來感覺有點別扭,讀了幾頁竟不知道作者要說什么,還是易中天教授的《中國智慧》更系統(tǒng)更淺顯易懂。怪不得這么便宜,3塊5毛錢,兩個火燒而已。
  •   講的東西比較有意義,看個人喜歡不喜歡了
  •   內容比較有深度,價格也很便宜,不錯
  •   牟先生的文章現在很少見到,也沒多少人推薦,一不小心在卓越上搜到了,欣喜之,遂買之,大家沒事閑得時候多看看書,少打打麻將少上上網,一是有助于身體健康,二來增加個人修養(yǎng),對己對后代都有益。
  •   一本能讓人自我提升的書,一杯茶,一本書,茶空人滿,原來,人是這樣的,生活,升華。
  •   書寫的不錯,質量也不錯!
  •   內容非常喜歡,而且很便宜。
  •   講習所小本,值得一讀。推薦。
  •   牟宗三先生的建樹確實不凡,最主要夠便宜,所以才買的,沒來得及看,應該不錯
  •   當時是3折買的,內容也很好,就是要靜下心來看
  •     文化從來都不是快刀斬亂麻的事情,是慢工出細活兒,文火兒慢慢燉的事情。文化文化,文以化之,因此對于文化的東西,絕然來不得速成,那些能夠速成的都不是文化的東西。
      
      要慢工出細活兒,當然慢工是需要的。這可能體現在學校學習,個人自學,與師長討論等眾多的方法。而將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學友、師長聚集一堂,縱論文化,敞開心靈,相信是一件對于“文化”大有裨益的事情。而本書就是牟先生在臺灣師范學院任教期間,在學校的“人文友會”聚會中,以師友聚會的方式進行的一些講學、答疑整理成冊。
      
      曾經讀過梁漱溟先生的《朝話》,那本書是梁老在山東從事鄉(xiāng)村工作的時候,在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的早會中每天早會講話整理的小冊子,每篇一個主題,有感而發(fā),針對修養(yǎng)、求學等多由涉及,讀起來很有感覺,仿若先生在耳畔提醒一般。而本書就如《朝話》一般,完全是牟先生口頭討論所成,因此一般是以口頭的語氣和詞匯敘述,讓人讀來感覺更加的平實和親切。
      
      整本書,牟先生側重在哲學范疇,更多的探討了中西哲學的對比,由中西哲學對比而引出中國哲學的幾個發(fā)展階段和思路,并且闡述了當今我們在哲學、思想領域所面臨的嚴峻現狀與問題,以及如何從中國哲學的根本上找到解決的思路和方法。
      
      在初始幾講里,先生曾經試圖探討成立人文教(儒教)的想法,可見先生對于儒家對于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以及意欲以儒家思想拯救中國的決心。
      
      整本書中,牟先生談話中涉及了大量中西方的哲學家,先生也直言了對他們的評價與看法,足見先生之“開朗”。比如談到金岳霖先生,牟先生說:“金岳霖先生是讀西方哲學很有成就的人,但他的造詣只是停在英國經驗主義的傳統(tǒng)以及近時實在論的立場,對于西方學術的大傳統(tǒng)并接不上。”以及“他的興趣只在邏輯上之通不通,不再直接去正視那實際的問題,也就是生命的問題。”而談到“體統(tǒng)”的時候說:“吳稚暉先生,他的文章不可學?!钡鹊?。
      
      在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上,這樣的小聚會、交友會看似無所作用,沒有什么實質的作用和議題,也沒有產生什么重大的成果,但是相信有更多如牟老、梁老一樣的老先生能夠出來帶領更多年輕人、更多后學們一步一步的走開去,將是我國文化發(fā)展史的幸事。他們的作用恐怕不是開創(chuàng)某些領域和先河,但是的確能夠幫助后人“扶上馬,再走一程”。
      
      為什么需要這些老前輩們“扶上馬,再走一程”呢?因為現在我們很多已經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了!有動力的如果沒有方向,就是瞎走;有方向的如果沒有動力,就只能空談。那么牟老給我們的勸誡是什么呢?這一段很好的闡述了:“我們要落實從日常生活上步步做去。譬如讀書須讀堂堂正正的書,即讀基本重要的經典。即走堂堂正正的大陸,不要走小路,古今來的學問綱領,并沒有好多,多的只是枝葉。至于寫文章,也不要走小路,即用辭行文,第一不要尖酸刻薄,不要玩聰明、出花樣、露輕薄。古人都重典雅,保持相當的體統(tǒng)?!?
      
      還有第十八篇《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一篇談的也非常精彩,值得一讀!
      
      由這本書想到了我的一個朋友。我有一個朋友叫一光,對國學有比較深的了解,其中對于佛家、儒家、道家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體會。他曾經給包括自己的孩子在內的一些孩子講國學的經典,后來很多孩子家長覺得講得很好強烈要求一起聽,再后來朋友就自己辦了一個國學的講座——祥麟書院,基本上每周開一講,一般都是講國學的經典。我曾經聽過幾講,感觸頗深。
      
      朋友的講座有幾個特點:
      
      1、 完全免費。朋友的講座是在一個小的寫字間里面,一般是講國學的經典,我聽的時候是講的《大學》,現在在講《道德經》;而且連教材也是朋友自己掏錢買的,大家免費使用,不收一分錢。
      
      2、 開放式。所謂開放式的,是朋友的這個講座是大家都可以報名,不限年齡、職業(yè)、性別等等,只要你對國學有興趣都可以聽;另外課堂也是開放式的,大家可以隨時提問,探討自己關心的問題或者困惑,感覺與牟先生的人文友會頗多相似的地方。
      
      我曾經與一光探討,我問他為什么要辦一個這樣的講座?是否為了名或利?他回答的很坦然:“只是喜歡,并且愿意把我學習到的、體驗到的與大家分享。我不會收費的,因為一旦收費,講的人與聽的人的心態(tài)都變了,都有別的欲求的了,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學習、交流和分享了。”
      
      對于朋友這樣的心態(tài)、心胸,我非常的佩服!
      
      在這里推薦一些一光的講座吧,有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報名參與一下。
      
      報名方法:
      1、 沈陽國學討論群,QQ群的號碼:224960268;
      2、 國學研究論壇:http://www.sybuy.net/bbs/forumdisplay.php?fid=113&page=1;上面有一些講座的資料和課程通知,可以參考。
      
      最后,希望我們能夠有更多的人文友會、祥麟書院這樣的文化社團,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一代一代人沁潤于文化的河流,方能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讓中華文化的光輝再度燦爛于世界文化之林!
  •      和這本書的接觸有一定的緣份。話說故事是這樣的,某日,無聊,逛joyo.com,發(fā)現 有本書粉便宜,于是買了,接著就看了。當然,事后我發(fā)現這本書的價值遠遠高于他的價格。從某種意義上面來說,中國圖書的價格大部分都低于其價值所在(當然 也有很多垃圾,取決你選書的眼光,很多人都會碰到很多爛書之后才能發(fā)現適合他自己的書,學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要交的,早晚而已)。于是我們就能聽到韓寒抱怨般說中國作家的處境。其實,沒錢可以干很多事情,逛逛書店,看看閑書,絕對體驗高于做很多高價格的事情(每人情況都不相同)。這本書的理論層面很多,如果對于中國的國學、西方哲學沒有一點了解就直接來看這本書,相信剛開始閱讀會比較困難。起碼我這本書看的比較久,當然文化底蘊厚的可以看的很快,不過始終不是暢銷書,追求速度看此類書就有點浪費了(除非你是刷書)。
      
       邊看的時候我也在思考著書中提出的一些問題,看似都很深奧。其實很多時候哲學的問題不一定能為我們實際生活所用,可是我們回頭想想,也不一定做的每件事都必須得給他添加一個定義才可 以。無聊就是無聊,無聊就做無聊的事情,看哲學的時候如果可以給自己帶來一些現實之外的思考,其實也就夠本了。就像多余的時間就只能做多余的事情(雖然我沒有多余時間),多余的錢也只能干多余的事情(同樣我也沒有),可是我起碼可以選擇一些多余的打發(fā)方式,例如讀書。其實這個道理就好比看電影,有時候不一定是經典電影我們才要去看,天天看電影大部分時候看的都是爛片。談談這本書的一點東東:
      
        1、做學問:思考可以從有興趣開始,先看老子、荀子、莊子,做些筆記,然后形成系統(tǒng)(對于我們現代做學問,其實也一樣,從朦朧到清楚,從清楚再到清晰,無非就是提煉、總結的過程。淺顯的道理總是能站住腳,而且一站這么多年,就是用的人少。)
        2、關于立場:立場沒有很多,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總結的很好,可是僅僅是個仁字在每個人的心里的理解就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去看哈佛《公正》一樣,很多東西在每個人心里理解也不一樣,每種情景出現的結果也不一樣,面對現代的社會,還要要用思辯的角度去看待)
        3、教會的形成:由知成信,由信顯行,聚多人之共行。(從現在觀點來看,其實就是一群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形成一個圈子)
        4、古人講學問的態(tài)度:古人講學問,都重世道人心。(中國的儒學歷來都喜歡講里面的東西,很多東西都是看不到的,也就是“無”,強調自我的修為和修行)
        看完此書,能感覺過去的國人在學問的認真,以及學問之廣無不令人佩服。反觀現在的學術屆,教授越來越像企業(yè)家,企業(yè)家越來越像教授,世風??!一個年輕的社會,從來不缺乏問題,在人文的底蘊就像個新生的嬰兒,到底看到的都是標準化。
      
       最后:對于“內圣外王”感興趣的可以好好讀讀,里面用了幾個篇幅重點介紹了此點。 哲學的書不好太具體化(自己功力不夠),關鍵的東西都在那個不言中。就是每個人的“悟性”,所謂是“言必錯”,就到這里。
      
  •      一群文化人,相約相聚,在自由、寬松、活潑的氛圍中,聆聽大師的講演……互相砥礪,凝聚心志,提撕精神——純粹是為了學問道義,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并非為著掙文憑——這種場面何其清雅!恨不得早生五、六十年前,為大師及眾學長擺桌搬椅、端茶送水,亦一大快事!
      
       由此我不禁想起,當年朱熹在岳麓書院、顧炎武在東林書院講學的情形……這是中國文化征程中最古典、最動人的畫面,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接續(xù)與傳承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
      
       當我翻開這本充溢著新儒學說之義理的“講義”時,昔日的油墨清香已經難以再覓,卻可以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重感,并有一種溫潤的東西盈盈于心,正如孟子所謂的“油然而生,沛然莫之能御”!
      
       我最喜歡的要算第四篇“生命之坦蕩與開朗”了。大師如是說——“矜持乃是人生的一大毛病。……凡有矜持心者,必與人隔,自己孤,心田不得開朗,非常痛苦?!比擞谒资乐钪?,不可避免地總存在著“矜持”此類毛病?!啊诖酥灰サ赳娉种畾?,并且要去掉圈套。孟子所謂‘得其大者為大人,得其小者為小人’……宋儒所謂圣賢氣象,即生活之‘潤’?!粷櫸?,德潤身?!矟櫿撸赜懈?。溫潤之象是含蓄的,如顏回……”“真正的開朗,倒是孟子所說的‘上下與天地同流’,耶穌受洗時的‘天門開,鴿子從天上飛下來’的那種境界。于此毫無矜持之氣存在其間,而有智慧產生?!边@些都是人生修養(yǎng)至善至美之境界!
      
       “能保持開朗,事無不可對人言,已是一層工夫?!约洪_朗,而欲人也開朗,則又是一層工夫,此一層工夫更難。”自己開朗,也就是“格致誠正”工夫所開出來的。這個層次,依佛家的說法,也就是“自度”,僅僅落在小乘的層次上。
      
       由此,承接下來,便是第十一篇“無可奈何的缺憾”——
      
       “人生總是有缺憾的,生在這個時代,尤有缺憾……”“我們從人生本質缺憾的了解,反過來要有精神的奮斗,以求無憾,然而古今中外,誰才稱得上是這種無憾的人呢?我想就是孟子(這里不舉孔子,因孔子已超過了缺憾不缺憾的境界)。我們要以孟子為標準,要效法孟子……要做到像孟子、泰山那樣的無憾,我們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上步步做去。”“為自己立規(guī)矩,為社會立界限,這便是‘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此即所謂方正。說大了,即是大方大正……我們要挽救這時代,必須‘大方大正’!大方大正是最簡單易走的路。人能如此,即可以無憾,而精神飽滿?!薄藶橛伞皟仁ァ蓖葡颉巴馔酢钡挠忠粚庸し蛄?。這里并沒有落在空談心性上,更多的是儒家積極入世之精神。
      
       這些文字最是“直指人心”。閱讀之,仿佛有如大師耳提面命,點撥提撕,讓人一下子豁然開朗,大有醍醐灌頂之感,瞬間即體悟到生命溫潤之美的佳境。而自己之精神,也為之振奮!
      
       閱讀這本書,正如大師所說的——“了解一種東西,不是為附庸風雅,乃是為了煥發(fā)生命、增加智慧。”當然,因個人學養(yǎng)不足故,對其中蘊含之奧理,有些一時也難以悟透。但相信多讀書、多砥礪、多磨練,是能夠疏通致遠的。
  •     
      愿意續(xù)傳中國文化之根脈的,可一讀。我學識淺,似懂非懂,以后還可以一讀再讀。目前讀了三分之二,快說服我讀那些他講習中涉及到的經典了。
  •   才三塊多,果然是太便宜了。我也買一本。
  •   “人生總是有缺憾的,生在這個時代,尤有缺憾……”“我們從人生本質缺憾的了解,反過來要有精神的奮斗,以求無憾,然而古今中外,誰才稱得上是這種無憾的人呢?
  •   說得好,握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