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Kenzo的女人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錢瑪莉  頁數(shù):380  字數(shù):3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此書經(jīng)由一個叫錢瑪莉的香港女人的主觀之眼,以主觀之筆刻畫其身邊的朋友以至在情場上、職場上的貪婪與焦慮、迷惑與亢奮、挫敗與張狂。一百多個人物輪番上場,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哀或喜的故事可說,從而合譜出一曲香港男女的浮世樂章。

作者簡介

   錢瑪莉,本名鄧小宇,原籍貴州,生于香港,曾先后就讀于香港九龍華仁書院丶美國喬治亞州大學(xué)新聞系及譚普大學(xué)傳理系。從小熱衷于各種文化藝術(shù),特別是電影,幼年曾當(dāng)演員,參演國語片十余套。   1976年自美國返港后,與陳冠中及胡君毅等創(chuàng)辦《號外》雜志。其后一直正職打理家族物流業(yè)務(wù),業(yè)余為《號外》撰寫文章。當(dāng)中以筆名錢瑪莉連載的《穿Kenzo的女人》專欄最為人津津樂道。文章亦曾散見于香港《明報》、《新晚報》、《電視周刊》、《快報》、《凸周刊》及中國內(nèi)地《明日風(fēng)尚》等。著有《偏見與傲慢》、《女人就是女人》、《穿Kenzo的女人》及《穿Kenzo的女人續(xù)集》。   2009年6月出版最新文集《吃羅宋餐的日子》,并建立個人網(wǎng)站《鄧小宇的站、借、問》,2010年2月由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重新出版《穿Kenzo的女人》?!? 《吃羅宋餐的日子》、《穿Kenzo的女人》、《女人就是女人》、《偏見與傲慢》及鄧小宙的《故園風(fēng)雪后》均將在中國內(nèi)地推出簡體中文版。

書籍目錄

馬家輝 人間有過錢瑪莉——鄧小宇如何書寫她/他的獨立宣言?
小宇 So Close...And Yet So Far
Season 1
 Debut
 Bachelor?s Pad
 Suddenly Last X?mas
 做愛七年
 姊妹淘
 哀樂新年
 No Ties No Strings
 小食店怨曲
 First Encounter
 游埠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奇跡不再發(fā)生的年頭
 知道總比不知道好
 Sunday,Bloody Sunday
Season 2
 All About X’mas
 阿清這個人
 牛肉粥、齋粥
 色情信
 “他”
 Andy新女友
 Jackie的“水平”
 與Andy正面沖突
 一切都好
 獵裝帶來的惡夢
 勉強旅游
 Plenty Of Nothing
 將價就貨
 泥足深陷
 阿清——新版本
Season 3
 交易會,去一次
 冤魂不息
 夏天,你要爭氣
 Tough Case
 鄭祖蔭來電
 Only Lunch
 搶盡鏡頭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Sweet Charity
 不尋常的事
 What?s Wrong With Him?
 我決定打這場仗
 在大球場看Rod Stewart
 新念頭
 又多一個不幸的朋友
 The Very Wrong Kind
 十五十六
 七元一碟菜
 百無聊賴
 新的疑團
 1982,What a Start!
 True Confession
 A Simple Twist Of Fate
 All In Regent
 五尺六
 Caught By Surprise
Season 4
 Happy Birthday?
 Poor Martha
 自視過低?
 一九九七
 我要個男的
 煩死了
 結(jié)果說出口來
 賤?一點都不賤!
 100%Polyester
 不嫁會死呀
 夜半熨Linen
 The Horrors Of Expatriates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Let?s Get Out Of Here
 送舊迎新
 Deeply Moved
 公平競爭
 不輸?shù)?br /> 追返上海
 不幸的少婦
 含笑做Workout
 愈來愈古怪
 The望夫石Of Fitness Club
 完結(jié)篇
附錄:Forever 30
 男人我只要一類
 我仍沒有忘記浪漫
 惡夢是太空褸
 鉆石王老五和紋眉男人
 真假LV
 阿Jan回來了!
 又到減價
 再來一杯Dry Martini
 Midnight Blue
 Diagnosed as 40
 這樣又一天了
 Martha Survives
 再遇Ken Tung
 Martha的問題
 最后的辦法
 在“上??倳庇鲆?/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穿Kenzo的女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8條)

 
 

  •   浮世繪~
  •   一直喜歡香港人的某種精神,讓人一下子可以分辨中這就是香港
  •   一直都是號外作者群的忠實FANS,陳冠中、黎堅惠、鄧小宇等近來在內(nèi)地開始流行起來,他們所書寫的香港那個年代的自由、包容性強、接受面廣的精神讓人愛不釋手。
  •   覺得寫出了現(xiàn)代大多都市女性的心聲吧,起碼我覺得自己就是迷你版mary
  •   看完整本書,感覺跟現(xiàn)代人的愛情觀,真的有幾分相似.錢瑪麗有身份,有地位,有知識,有品位.但是她的愛情路卻說不上一帆風(fēng)順.她愛的不愛她,愛她的她不愛.跟現(xiàn)代許多女孩子一樣,她有著對男友許多的要求,傷人自傷......
  •   心愛的書終于到了!!超好看!
  •   還沒看。。。挺厚的
  •   這本書很喜歡。內(nèi)容寫的太好了
  •   看上去還行 慢慢看 有點意思
  •   很喜歡作家的寫作敘事風(fēng)格,會繼續(xù)支持
  •   不錯 從次迷上鄧小宇
  •   大愛,都舍不得馬上看完
  •   關(guān)注了很久 終于買了 期待文字
  •   整本都是字,其實可以插圖。
  •   買了幾本書,這本應(yīng)該最感興趣的了~ 很好
  •   還不錯的\' 有續(xù)集嗎?
  •   非常適合看的書。。
  •   本書,我是當(dāng)電影素材看的;只言片語的,很有用,觀念有點老。
  •   不錯呢,是本好書,可以買來看的
  •   書的印刷,包裝都很好,很喜歡~
  •   書很好,我很喜歡。買書,當(dāng)當(dāng)絕對是首選!
  •   我喜歡的文藝書籍
  •   不錯,真的很好看 很現(xiàn)實
  •   里面的錢瑪麗可能正是很多青年人的現(xiàn)狀,有能力,高收入,這種人本來可以是佼佼者,但在感情方面確實不怎么順利,當(dāng)女人越有能力,越有高收入,他的眼光就會越高,而且越來越挑剔,但這并不是什么缺點或者高傲,這是本性,每個人都會這樣,就像男人,地位和錢財直接影響了另一半的質(zhì)量,最起碼是外貌,不要不承認,每個男人都這樣。而伴隨這年齡越來越大,她們就會明白,原來自己真的想要的其實是那么的少。就像電影 I DO 里面的一句話 “ 當(dāng)我五十歲以后還需要男人嗎?我要兒子就夠了” 其實就是這樣。
  •   之前買過《一個人私奔》,很喜歡作者的寫作風(fēng)格。適合生活在都市的女人和女孩兒看。
  •   .白領(lǐng)女人導(dǎo)讀
  •   這本書的確好 寫出了港女們中高層有點素質(zhì)有點品位的女人們鮮明的個性 ……
  •   雖然是八十年代的香港故事,但是感覺和現(xiàn)在大陸女孩子的生活處事觀還是很像的,原來剩女的問題一直都有的。
  •   看香港人寫的東西很有親切感。那是他們的生活,但是那么多相似之處。
  •   挺不錯的一本書,讓人更加了解80-90年代香港人的生活,思想,挺好
  •   錢瑪麗的精神是獨立的。
    閑來看看不錯。
  •   為朋友指定購買的
  •   好看,實用!
  •   很有趣的一本書,雖然年代久遠但也沒什么違和感
  •   質(zhì)量還可以吧,還沒看是開,是看了書評才買下的本書,期待內(nèi)容一樣令我驚喜。
  •   書有點臟~~~還可以~~~推薦
  •   剛收貨,還沒看。送貨速度和包裝都很好
  •   安妮的書里有推薦過 一直想看
    港版的太貴 大陸的就差強人意吧
  •   看了后才發(fā)覺,原來在上海生活的我們距離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很近,這也正是這么多剩女出現(xiàn)的原因嗎?
  •   一開始挺好看的 但是慢慢就沒有了那種繼續(xù)往下看的感覺 覺得有點悶
  •   這本書印刷質(zhì)量很不錯,看著挺舒服的。
    剛剛讀了前面幾篇小文,感覺挺好,好像還有點想找這位作者其他作品讀一讀的沖動。
  •   運送的時候書稍微壞了一點 就是不影響
  •   內(nèi)容過氣了,沒什么看頭
  •   看介紹還不錯吧
  •   內(nèi)容和想象的不太一樣,好多地方理解不了
  •   不好看,有點不想看下去了
  •   內(nèi)容太舊。講述80年代的香港,沒意思?。?/li>
  •   【轉(zhuǎn)】有書好讀﹕重遇穿Kenzo的女人
  •     這本書真的很容易迷惑人。
      
      1.這本書里面的絕大部分篇章都曾經(jīng)發(fā)表于香港《號外》雜志。
      
      《號外》雜志在香港的地位,相當(dāng)于《TIME》與紐約。
      
      2.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男性,他用“錢瑪麗”的女性身份,來描寫1970年代的香港,以及蕓蕓眾生。
      
      通過男性視角來描寫港女的生活,想一下就覺得很有趣。
      
      3.香港和臺灣的出版社爭相出版這本集結(jié)成冊的書。
      
      香港有很多著名的出版社,比如三聯(lián),比如商務(wù)。臺灣的文化事業(yè)也向來百花齊放,非常OPEN。這些出版社的大咖可以說是非常挑剔的。
      
      
      
      有了這么多的保證,這本書怎么也不會太差。
      
      ——其實并不太差,因為太差的書,我看了幾頁,就直接扔掉了。
      
      而這本書還屈尊保留在我家,說明其就算很爛,也爛得有水平。
      
      準確地說,只是不適應(yīng)這本書的定位罷了。
      
      作者將這本書定位在了怨婦型并且自以為是、把自己端得很高才能活著的物質(zhì)女性。
      
      可是,這樣的人會去讀書嗎?
      
      于是這本書就成為了給喜歡讀書卻又沒什么錢的人,去了解那些所謂的貴婦的生活的一本冊子。
      
      聽起來就很矛盾。
      
      可是卻真的出版了。
      
      
      歡迎關(guān)注推薦書籍的公共微信號
      book-life
  •     作者鄧小宇父親鄧廷琮的自傳《沒有虛度的一生》也很不錯!
      
      無意中在作者的個人網(wǎng)站借問鏈接過去看到的(很可惜目前只有網(wǎng)站的電子版閱讀),http://a-fulfilling-life.net, 值得知道和借鑒!
  •     為《穿 Kenzo的女人》寫的序言 —— 馬家輝 2010 年
      人間有過錢瑪莉 - 鄧小宇如何書寫她 / 他的獨立宣言?
      
      
      
      1. 獨立宣言
      「穿 Kenzo 的女人」於一九七七年十一月至一九八四年十月間在<號外>雜誌連載,大抵每月一篇,橫跨八個年頭,中間偶有脫稿,最後累積了接近九十篇每篇兩千餘字的情仇愛恨和紙醉金迷。小說經(jīng)由一位叫做錢瑪莉的香港女人的主觀之眼啟航出海,以主觀之筆刻劃其身邊朋友以至其個人自身在情場上、在職場上的貪婪與焦慮、迷惑與亢奮、挫敗與張狂,在這個叫做香港的城市,男男女女,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尋尋覓覓,各有際遇也各有抉擇, Jan、 Martha、 MiMi、 Andy、 Simon、 Eric、 Roy、 Jackie、 Ken、 Charles、 阿清、鄭祖蔭 …… 各色人等輪番上場,每人身上都有或哀或喜的故事可說,從而合譜出一闕曾讓城中男女熱衷追讀的浮世樂章。
      
      這是錢瑪莉的樂章,也是<號外>的樂章,更是香港的樂章。
      
      「穿 Kenzo 的女人」在<號外>而不是別的雜誌刊登,從誕生之始,當(dāng)然已經(jīng)注定了這篇小說與香港之間的緊密關(guān)係。
      
      <號外>是什麼雜誌呢? 呂大樂曾在 2007 年出版的<號外三十>特刊裡對這份雜誌的前世今生提出一番社會學(xué)考察。他說:
      
      「第一期《號外》於 1976 年 9 月出版。而剛好在一年之前,香港觀察社成立。雖然兩者並無關(guān)係,但卻有一共通點:不再停留在舊有那種左右派(在香港,意思是親中共 Vs 親國民黨)的二元化政治對立的思維,而以香港為立足點,提出一個本地社會的議程。這個以本地社會問題、利益為主題的議程的出現(xiàn),代表上一代「舊政治」的淡出。雖然國共之爭依然沒完沒了,各自繼續(xù)在香港搞統(tǒng)戰(zhàn),但已經(jīng)無以為繼,再難以主導(dǎo)公眾的關(guān)注和議論。新社會議程的出現(xiàn)超越了舊有的左與右之分,同時也擺脫了原來國共那種意識形態(tài)框架,給新左派、自由派或其他新思潮提供空間,各自以其價值、角度來審視香港的社會狀。簡單一句,香港人已不甘心於只當(dāng)夾縫——國共之間、中英之間——的群體;香港社會可以自成一體,有獨特的性格 …… 在同一段時間內(nèi),香港人也正在摸索:香港人和社會慢慢學(xué)習(xí)區(qū)分 —— 香港不單止不是大陸或臺灣,而且還有自己一套的語言、生活,那一代人適逢其會,但同時也努力投入於各種新興行業(yè)、各種剛剛開放的社會參與的空間,為香港社會打開了新的局面,一群土生土長的、年輕的香港人正在打造新香港?!?直氣壯地、毫無歉意地從香港人的角度去看香港的人和事,是《號外》的特色之一?!?br />   
      讀過「穿 Kenzo 的女人」的我們都心知肚明,這部接近廿萬字的長篇小說正可為呂大樂的考察提供最佳佐証; 是的,在這部看似以愛情追求為主題卻又遠遠不止於談情說愛的城市小說背後,其實隱藏著一段波瀾壯闊的香港「本土文化獨立宣言」。
      
      2. 自我書寫
      <穿 Kenzo 的女人>如何書寫她的「獨立宣言」? 主要透過兩個路徑: 一、價值座標的確認; 二、語言策略的拓建。
      
      <穿 Kenzo 的女人>所確認的價值座標,若用當(dāng)下的流行用語來說,固然是以「中環(huán)價值」作為主軸,但值得注意的是,財富的有無固然是最起碼的成敗判準,可是在赤裸裸的鈔票之上,亦有「品味」高低的好壞區(qū)別,當(dāng)一個有錢的人欠缺了適宜的文化品味,在錢瑪莉和她的朋友們眼中,頂多只算是一個成功的失敗者。這難免讓人聯(lián)想到法國社會學(xué)家 Pierre Bourdieu 所常強調(diào)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文化慣習(xí)」(Habitus) 等分析概念。
      
      Bourdieu 名著<區(qū)隔: 對於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 (Distinctions: 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ment of Taste) 仔細考察上世紀六十年代法國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日常生活實踐,指出所謂「高尚品味」與「普羅品味」之間的價值差距主要在一個博大而分殊的象徵符號系統(tǒng)內(nèi)被建構(gòu)、被維繫、被強化、被使用,這個系統(tǒng)的價值意義一方面展現(xiàn)在具體的商品消費行為之上,什麼階層的人住什麼房子、用什麼傢俱、喝什麼茶、用什麼杯子、開什麼汽車、穿什麼衣服、讀什麼書報 …… 統(tǒng)統(tǒng)成為其身份高低的標示圖騰,物以類聚,同級者互通聲氣,異類者互有排拒,明眼人看得一清二楚,彼此之間互有距離; 另方面,符號系統(tǒng)的價值意義亦顯露於消費行為的「儀式禮教」上,即使都是有錢人,都負擔(dān)得起同一品牌的昂貴商品,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懂得用「恰如其份」的方式去使用 / 享受商品,諸如旅行時的節(jié)目安排、喝紅酒時的端杯手勢、穿衣服時的顏色配搭、聊天時的談吐修辭等,一不小心,略有失儀,皆容易讓所謂「上等人」失去形象分數(shù)。 Bourdieu 不斷提醒我們,城市新興的小資階級努力透過各類文化言說策略 (尤其對於大眾傳媒的運作介入) 掌握了對於「高尚品味」的詮釋權(quán)力; 若用通俗的語言說便是,他們既贏了裡子,也贏了面子,他們內(nèi)外通吃。
      
      香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本土城市文化恐怕亦經(jīng)歷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品味區(qū)隔」歷程,在這過程裡, TVB 和<號外>扮演了不一樣的詮釋角色,如果前者屬於街坊普羅,後者便是中環(huán)宇宙, <穿 Kenzo 的女人>代表了<號外>吹響關(guān)乎「文化品味」的聖戰(zhàn)號角,作者不僅透過故事中人的愛戀迷夢辨認 / 建構(gòu)了一個對於絕大部分香港人來說肯定是炫目的、華麗的、陌生的商品符號系統(tǒng) (從服裝到髮型、從食物到音樂、從住屋到裝潢、從旅遊地點到做愛場地, 一天廿四小時的起居生活所需無不成為書內(nèi)人物的品味區(qū)分判準),以區(qū)別於 TVB 的電視藝員式消費取態(tài) (狄波拉和何守信的穿著打扮便在書內(nèi)屢遭調(diào)侃),更常直接借作者之口對這系統(tǒng)進行意義詮釋,反覆告訴讀者,這是好的,那是壞的; 那種吃法是好的,這種吃法是壞的; 這樣的選擇是好的,那樣的選擇是壞的。透過說故事,錢瑪莉其實亦在對香港說著大道理。
      
      但必須注意的是,呂大樂說「直氣壯地、毫無歉意地從香港人的角度去看香港的人和事,是《號外》的特色之一」固然是對的,可是「香港人」亦有階層屬性之分,錢瑪莉所代表的正是某類獨特的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別忘了當(dāng)時也有另幾群本土年輕人分別搞著<70年代雙週刊>和<年青人周報>之類刊物),這群人掌握了大學(xué)精英教育的文化資本優(yōu)勢,在七十年代中後期的香港社會裡,介入傳媒,高談闊論,利用不同的書寫/言說位置辨認/建構(gòu)自己的文化階層和「次階層」; 換句話說,他們其實不僅在「反映」本土社會的某個文化階層的存在狀況,更同時在催生、促成、整固這個文化階層的存在意義。在各式各樣的商品消費和消費儀式裡,透過分殊策略,這類香港年輕人發(fā)現(xiàn)了自己、宣示了自己、也肯定了自己。 (我又聯(lián)想到美國波士頓大學(xué)教授 Catherine Vance Yeh 在,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0>書內(nèi)的分析,晚清「上海才子」在筆記書、章回小說、旅遊指南、冶遊品鑑等寫作和出版過程作出了「自我書寫」,認清了自身的存在。)
      
      3. 商品咒歌
      <穿 Kenzo 的女人>從小說名字開始已經(jīng)標明她的宣言策略。作者突出了一個高檔次的時裝品牌,但這個名牌早已不僅是名詞而更是形容詞,把這個品牌穿在身上,即時表明瞭這個女人的社會 / 文化階層以及她的生活態(tài)度、行為模式、價值立場 …… Kenzo 成為這個 / 類女人的存在圖騰,當(dāng)你懂得辨認一個 / 類女人身上的時裝品牌,你便明白一個 / 類女人。
      
      所以與其說整部作品圍繞著男男女女的情愛追逐打轉(zhuǎn),不如說此等善男子善女子都只是商品消費圖騰系統(tǒng)內(nèi)的效忠子民,這個系統(tǒng)才是主角,他們只屬配角。所以整部作品從頭到尾充斥著商品商品商品以及對它們的好壞判別,琳瑯滿目的品牌名字,如何擁有它們、如何消費它們、如何展現(xiàn)它們,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它們區(qū)分出城市人之間的同類與異類,始是故事的真正咒歌精神。若把小說拆解,男女只是皮相,商品才是血肉。
      
      對此圖騰系統(tǒng)以及對它的執(zhí)迷不悟,小說作者絕非全無省思,至少錢瑪莉的前男友 Andy 便曾激動地數(shù)落她道:
      
      「You’re full of shit! 你和你那班豬朋狗友滿以為自己是權(quán)威,成日講住那個有型、那個冇型、那個有格、那個冇格,這幾年我已經(jīng)聽到夠了,你們所謂『靚』,只不過是作賤自己,千辛萬苦將自己曬黑,然後花五百元電個頭,買designer clothes,還要拼命節(jié)食 …… 錢瑪莉,don’t you find it absurd?你們放自己高高在上,what for? You’re so damned stupid,你年紀也不小了,為什麼還不醒來?有時我真懷疑你的腦袋究竟想些什麼?你除了盤算怎樣將你每月的薪水 tastefully spend 之外,你還有什麼計劃?你有嚐試關(guān)心過別人關(guān)心過我?沒有,你從來沒有理會我的喜怒哀樂,也費事分擔(dān)我的煩惱。問你自己,當(dāng)我不如意的時候,你有給過我一句鼓勵說話?Never,你根本不曾發(fā)覺,你只注意 Whether have the right look so that your friends can say 錢瑪莉有一個識著衫、好風(fēng)度的男朋友。Tell me,我同你的皮鞋、手袋、汽車、衣服、suntan lotion 有甚麼分別?Can’t you see?I am just one of your accessories!」
      
      捱罵之後,錢瑪莉有沒有反省? 有吧,至少她回家「哭了一個晚上」。有沒有改變? 那須視乎什麼叫做改變。小說往下發(fā)展,錢瑪莉顯然對生命意義之類大命題、大述說想得比較頻密也比較深刻,但其生活基調(diào)終究仍在商品圖騰下落實進行,或許只因,中環(huán)仍在,中環(huán)始終在,「中環(huán)價值」永垂不朽,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本世紀 2010 年,都是。當(dāng)咒歌奏起,總有一群人沒法子拒絕起舞。
      
      4. 中國隱喻
      作為「本土文化宣言」, <穿 Kenzo 的女人>不可能不處理香港與中國之間的曖昧關(guān)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錢瑪莉及其友人對於「中國」這個名字既陌生也恐懼,卻亦沒法完全迴避, 因為中國畢竟打開了門戶,跟香港人逐漸建立了多方位的接觸。於是我們透過小說人物窺見了點點滴滴的「中國故事」,錢瑪莉北上公幹、旅遊,替男朋友的家人帶電視機送給親戚朋友,也跟內(nèi)地人有所溝通和合作和衝突,但故事情節(jié)並非指向融合而反是突顯了香港身份的獨特性,因為錢瑪莉一直用「香港之眼」去看內(nèi)地人的語言、穿著、行為、心態(tài),而且於每回接觸之後皆加倍努力地認定自己的香港特質(zhì) / HongKongness 引以為豪。
      
      是的,當(dāng)小說昂然連載到八十年代,所謂「九七問題」亦浮上水面 (有一篇獨立篇章的標題正是「一九九七」),故事人物遂有移民「逃亡」的準備甚至行動,錢瑪莉直接道破自己和身邊女朋友的極度擔(dān)心: 「現(xiàn)在我真是要全心全意找老公了,澳洲人又好,丹麥人又好,巴西人都好,只要不是香港公民,我什麼都肯嫁,走咗先算」、「如果大陸收回香港, Landmark 那些商店會變成什麼? 會不會通通都變成友誼商店?」、「一九九七之後,會不會仍有 Joyce Boutique,對很多人來說,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當(dāng)我一想起一九九七, 我就不想得失他,以免將來他們公報私仇,捉我去耕田」…… 如今回看,事過境遷, 一九九七儘管已是昨日之事,但「香港 Vs. 中國」的文化對立依然近在身邊,錢瑪莉所認定的香港特質(zhì) / HongKongness 及其可能之消逝仍對不少人構(gòu)成困擾,所以,錢瑪莉不老; 她簡直是文化上的先知。
      
      說到中國,便不能不說說鄭祖蔭。他是錢瑪莉的追求者之一,她曾經(jīng)認真地考慮嫁給他,熱戀苦戀,最後仍是空戀。我注意到鄭祖蔭幾乎是書中唯一被錢瑪莉直呼漢名的香港男子,而且又「祖」又「蔭」,十分中國化,而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太多錢瑪莉所沒法了解的秘密, 錢瑪莉自認看通了身邊所有男人,唯他除外; 因此,嘿,我經(jīng)常忍不住把鄭祖蔭聯(lián)想為「中國隱喻」,他是香港人,卻亦是中國的化身,錢瑪莉始終掌握不了他,她對他,又愛又恨。全書的「完結(jié)篇」不是這樣寫嗎? 「沒錯,我始終不明白鄭祖蔭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相信, 以後也再沒有機會去明白,但我知道,在他奇怪的方式下,他是盡過力,他是愛過我,很多,很多。就是這一點,即使以後不再遇上,我也應(yīng)該感到滿足了?!?br />   
      5. 陰性偽裝
      當(dāng)然,鄭祖蔭可以是中國的隱喻,亦可以是性別的隱喻; 他曾跟錢瑪莉共度一宵卻拒絕性愛; 他有三個姐姐並且可能有一個女兒; 他出入於異域和香港之間經(jīng)常來去無蹤,他兼有男性的陽剛也有女性的優(yōu)雅 …… 他是神秘的、不可解的,在眾多秘密的遮掩下,鄭祖蔭幾乎可被視為一種「複數(shù)的偽裝」。
      
      作者為什麼安排這樣的一個神秘角色,如同作者為什麼選擇以女性身份來書寫這部小說並且刻意保持秘密十多廿年 (時到今天,「錢瑪莉 = 鄧小宇」已經(jīng)不是秘密,但其實有心人當(dāng)年早可從全書首篇首段的句子「鄧小宇一見到就感地問: 嘩,你件衫咁『有趣』,是哪位大師的作品?」中嗅出作者的身份端倪),箇中是否存在一種叫做「陰性偽裝」(feminine masquerade) 的書寫策略,跟作者的生活實踐和情慾取向有著直接相關(guān),頗值文學(xué)研究者進一步探索。
      
      乍看之下,<穿 Kenzo 的女人>主要以女人之眼述說女性心態(tài),作者敏銳地看見七十年代中後期有一群叫做「女強人」的香港女性出現(xiàn),她們懂得賺錢,勇於獨立,敢於愛恨,對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guān)係有著一番新見與執(zhí)著,錢瑪莉和她的女友們幾乎是「第一代港女」甚至「第一代剩女」的不同面向的不同代表,可是,在細述女性心事的同時,錢瑪莉之筆豈不亦是在素描香港男人的嘴臉與儀容? 香港男人的眾生相豈不亦是作者筆下的常態(tài)主題? 男性作者透過女性身份評斷男人高低,男性作者把情仇愛恨經(jīng)由女性口吻投擲到男人身上,這中間有著什麼樣的曲折防衛(wèi)機制和書寫偽裝戰(zhàn)術(shù),確是文化研究的大好主題,但這當(dāng)然是誠懇而嚴肅的學(xué)術(shù)探索,非關(guān)八卦。
      
      6. 不敗不老
      <穿 Kenzo 的女人>於一九八五年底結(jié)集成書,翌年初再出<續(xù)集>,出版社是已經(jīng)停止運作的「博益」; 廿六年後的今天,「香港三聯(lián)」把正集和續(xù)集合成新版,作者稍作潤刪,又增補了當(dāng)年由於種種考慮未及收錄於書的十三篇文章,是為「銀禧」紀念之作,意義重大,尤值今天所謂「第四代」的香港年輕族群細讀深思,好讓他們看見,香港曾經(jīng),曾經(jīng)香港,亦有一群土生土長的年輕人跟他們一樣對自身的存在充滿徬徨與驕傲、質(zhì)問與認同,「本土文化獨立宣言」畢竟是一項現(xiàn)在進行式的莊嚴工程,歷史畢竟並非由「第四代」的奮力抗爭開始。
      
      好吧,即使不論什麼「獨立宣言」,也不理會什麼「文化身份自我書寫」,即使僅把這部小說看成七十年代中後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某個香港社會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文字記錄,亦極富閱讀趣味,原來當(dāng)年一位「女強人」的月薪大概三四千元,原來當(dāng)年城中女人都在關(guān)心「朱玲玲是不是和 Tim Fok」和「劉娟娟在 Sassoon 染的紫色頭髮」,原來當(dāng)年這個那個時裝品牌曾經(jīng)紅極一時成為流行指標,原來香港男人曾在何守信的號召下滿街都穿獵裝,原來當(dāng)年等男朋友電話必須整天坐在家裡只因沒有手機這種怪東西 …… 段落與段落的文字連結(jié)猶如一張張寶儷萊的速拍影像承載著香港的流金歲月,透過它,讀者可以重新發(fā)現(xiàn)香港,也可以,重新感動。
      
      然而歲月不會靜止,是的, life must go on,錢瑪莉仍會老,如果她擁有變老的運氣的話。屈指一算,如果錢瑪莉活到今天,應(yīng)該已有五十三、四歲了,不算老,仍屬中年,故最慘,理應(yīng)陷在「人到中年百事哀」的尷尬生命階段,有錢冇錢,都一樣。故我忍不住想像今天的錢瑪莉到底在做些什麼? 住在擎天半島抑或貝沙灣? 會否在金融風(fēng)暴或雷曼迷債裡損手爛腳? 嘿,那個坐在中環(huán)某銀行門外高喊「還錢! 還錢! 還錢!」的女人會否就是她? 錢瑪莉的朋友們呢? Mimi 呢? Jan? Martha? 會否因為乳癌而切掉了某邊乳房? 離了幾次婚? 是否變了大肥婆? 更年期了,是否仍然迷戀造愛? 有沒有去美容醫(yī)院用幾十條黃金線拉緊麵皮? Simon 呢? 變禿頭了嗎? 阿清呢? 坐牢了嗎? 這些或許都是錢瑪莉的資深粉絲的心中問號,但聰明的鄧小宇當(dāng)然不會提供答案,大家分頭去想,大家終究都些年紀了,應(yīng)該明白人生苦樂。
      
      最近某個下午跟鄧小宇坐在灣仔酒吧 happy hour,我提醒他,錢瑪莉今年有五十三、四歲了,他呆了幾秒,想了一下,用略帶傷感的語調(diào)回答,啊,是啊,老了。
      
      別擔(dān)心,小宇,老有老的生活,錢瑪莉敢作敢為,只要仍有一口氣在,沒有事情可以難倒她; 更重要的是,留在書裡的錢瑪莉,永恆美麗,永遠青春。錢瑪莉會老亦不會老。
      
      7. 我們?nèi)栽谂?ing
      喔,對了,前面我說<穿 Kenzo 的女人>作為「本土文化獨立宣言」,採用了兩項書寫策略, 其一是價值座標的確認,另一項是語言策略的拓建; 我長篇大論了前者,幾乎忘記了後者。
      
      但後者與其讓我來說,不如讓我再次引述我經(jīng)常引述的一段陳冠中言詞。卅年前他為「城市筆記」叢書寫序,道破了在香港寫作的趣味與著力,而<穿 Kenzo 的女人>正是箇中代表,其揉合廣東話、英文及所謂「規(guī)範漢語」的文字風(fēng)格是典型的港式書寫, proudly。我曾在自己的<愛. 江湖>書序裡借引陳冠中序言,如今由我替錢瑪莉 / 鄧小宇寫序,再引一回,好文相贈,這或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相濡以沫」吧:
      
      「我們乃雜牌軍,偶然春風(fēng)化雨長大成為同路人,集體頗蠱惑地利用各種刁鑽偏鋒的寫法進入香港多中心多詮釋的現(xiàn)實,凝固捕捉轉(zhuǎn)瞬即逝似有似無的本地現(xiàn)象,甚至毫不猶豫地扭曲中文獨創(chuàng)句子來定影一些大家心中有數(shù)但不一定說得出來的感覺。大概如尼採所說,我們寫文是為了令一些本來未曾表達或不能表達的東西變成可以表達,至於這些東西是否值得表達或保留,我不知道,就讓直覺的寫作衝動代替文章留萬世的大包袱吧。
      
      正如香港,我們沒有先例,難找借鏡,誤打誤撞,自訂遊戲規(guī)則,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欺。我常警愓自己,寫文不要急於附和既有的文學(xué)標準,不要自動獻身去配合任何文化大傳統(tǒng),是叛徒創(chuàng)造傳統(tǒng)、異端轉(zhuǎn)化正統(tǒng)。
      
      Together let's live out and write down all the contradictions of our time.」
      
      沒錯,陳冠中,鄧小宇,我們各自努力過,更仍在努力中。那美好的一仗,我們?nèi)匀辉诖?。我們從來沒有離開戰(zhàn)場、離開我們的時代。
      
      
      
  •     用Mary 的語氣可以這樣說:我totally understand Chin 你們這班人limitation將至?xí)r的desperation。盡管現(xiàn)在通訊發(fā)達了很多,1997也沒有讓HK陷入絕境,but, u know, nothing changes to the desperate women. 同嘆一聲,just what the hell wrong with the man?
      
      
  •     現(xiàn)在的生活太現(xiàn)實,好想回到以前,看看他們別樣的愛情,別樣的生活,滿足我對愛的追求。
      同樣作為女人,年紀尚淺的我,或許就該好好看看這樣的書,這樣才不會走過多的彎路。
      穿著kenzo的女人,難道你們就不會有什么幻想。
  •     知道鄧小宇是因為我把黎堅慧那本《時裝時刻》看了三遍以上,我也知道《穿KENZO的女人》其實是這個被稱為“品位判官”的男人化身“錢瑪莉”寫的,刊在他參予創(chuàng)辦的雜志《號外》上,那已經(jīng)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這個專欄從1977年寫到1984年,然后集結(jié)成冊,最近完整地被引進內(nèi)地,由馬家輝寫序,他好像非常有感觸,洋洋灑灑寫了6千多字。
      
      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最頂尖年輕人的生活樣本,隔了三十年的時光,它卻像是昨天才發(fā)生的事情,因為這正是我們現(xiàn)在所經(jīng)歷的生活:一個叫錢瑪莉的女人和一群閨蜜,拿著上萬的薪水,著最時髦的衫,泡最登樣的男人,想在30歲前把自己嫁出去卻一再迷途的故事。就像如今那些事業(yè)成功感情卻糾結(jié)的大齡剩女一樣,她們高職位,高品味,卻不能找到跟自己匹配的男人結(jié)婚。
      
      因為是由男人來寫女人,因此比女人更加不留情面。錢瑪莉并不是個討人喜歡的女人,她刻薄,自戀,喜歡很多人追,自以為高人一等,瞧不起普通人,諷刺起朋友來也從不嘴軟。每個女人看這本書,或許都像看著一面三十年前的鏡子,照出一個最張牙舞爪的自己。
      
      那是香港時尚的啟蒙時代:穿Giorgio Armani和CDG,去JOYCE買衫,吃日本菜,流行曬黑。最瞧不上的明星是狄波拉,她穿什么,這群女人就不穿什么。狄波拉像是一個壞品位樣本,她們迫不及待地想擺脫她。最后狄波拉嫁了謝賢,生下謝霆鋒和謝婷婷,又離婚又再婚,而她們還在書里尋尋覓覓不得其果,但這也并不見得是壞事,畢竟在書外的現(xiàn)實中,連謝霆鋒和張柏芝都要離婚了。
      
      (刊于《申江服務(wù)導(dǎo)報》)
  •   看的時候覺得二十年后satc里女人們跟錢瑪麗們的想法也如出一轍
    香港先進哇
  •   對啊,當(dāng)時我就震驚了……
  •   現(xiàn)在來看剛剛好~
  •   好超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