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官印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福建美術出版社  作者:歐鍵汶  頁數(shù):99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漢官印(1)/中國篆刻藝術精賞》編著歐鍵汶。
《漢官印(1)/中國篆刻藝術精賞》述要:漢印是篆刻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它在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為后世開創(chuàng)了“漢印”
的范武。從總體風格上講,漢印以方正平實為大宗,繆篆入印、屈曲縝密,形神樸茂、端莊大方。同時又由于不同的時代印章規(guī)制和審美趣尚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目。大體上來說,西漢婉轉(zhuǎn)溫厚,時見筆意;新莽印制獨特,嚴謹溫和;東漢以方為主,渾厚茂密;魏晉方截整飭,勁健有力;南北朝法度漸失,鮮活生趣。
漢印因用途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風格面貌,可以簡單劃分為官印和私印兩大類。官印使用場合正規(guī),是王朝權力的象征。因此。官印呈現(xiàn)出堂正大氣,法度嚴謹?shù)目傮w風格,尤其是以東漢官印為代表的漢印范武成熟期,筆畫厚重而不失靈動,結字方正而氣力充實,章法以平正為基本格局多變之勢。
而私印屬于個人憑信,其風格與同時期官印相比,私印篆法更趨向干裝飾化,以至于筆畫填滿印面而產(chǎn)生了滿白文這樣的典型作品。私印風格也更傾向于精巧溫雅,用刀多舒緩平和,以從容為上,字法平實又靈動,章法更加追求多變翻新的總體格局。
鐫刻成印的方法不同也會帶來印章風格的不同。漢印鐫刻成印的方法主要是兩種:鑄與鑿。鑄印事先需要將文字刻寫于蠟模上再澆筑成印,這種方法使得鑄印筆道多渾厚凝重,字法安排妥帖,結構嚴謹大方,章法平中見奇。鑿印則通常是事出緊急。臨時鐫刻。用刀簡單直接,筆道勁挺有力,以直畫為主,通過最簡單的排疊組成有序的印面。相比較而言,私印大多是鑄印,畢竟不至于事態(tài)緊迫的狀態(tài)。故而鑿印也多見于戰(zhàn)事頻繁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用于給將領出征時授印。鑄印的“圓厚”與鑿印的“勁挺”都是漢印風格的重要取向。
另外,漢印因為材質(zhì)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風格。漢印用材涉及金、銀、銅、鐵、鉛、晶、玉、石、木等等。風格上金印最為嚴整大氣,銀印精致光潔,銅印厚重凝練,晶玉秀潤勁挺,石印鮮活奔放……不同材質(zhì)而有不同風格,實際上是與不同材質(zhì)的鑄刻技法相關聯(lián)。金、銀、銅等金屬材質(zhì)印章多出于鑄造,蠟模制作水平直接影響鑄造后的效果。而晶玉印,使用砣輪磨制,筆畫邊緣為反復修飾而來,筆畫質(zhì)感自然與鑄鑿異趣。至于石質(zhì)印章由于多是隨手刻就,石質(zhì)相比于別的材質(zhì)松軟,故而特有天馬行空、了無掛礙的自由風格。
漢印對后世流派印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漢之后的官私印章不論面目如何,都是脫胎于漢篆漢印。唐宋官印樣武的改變使得漢印更多開始進入私印范圍,漢印尤其是漢自文印成為了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無論是王冕對漢印的模擬還是蘇宣、朱筒、汪關、丁敬、鄧石如等對個性化審美的自覺展現(xiàn),都無不是植根于漢印的再創(chuàng)造?!坝∽谇貪h”成為篆刻學習的不二法門!

編輯推薦

《漢官印(1)/中國篆刻藝術精賞》編著歐鍵汶。    一部篆刻史既是一部文字演變史,也是一部審美演變史,更是一部技藝演變史。它在方寸之間藏納世問萬象,是我們窺見古人心性與智慧的一粒芥子、一顆沙粒、一滴水珠。先人對于美的認識、對干美的體驗以及對于美的表達,都蘊藏其中。我們需要找到合適鑰匙,去打開心靈之鎖。    篆刻是“技藝”的篆刻。從陶拍一路走來,印章技藝的發(fā)展就是一場動人的接力賽。由最原初的先民隨心刻畫,無法之法;到納入“百工”而成為傳承有序的家族技藝,鑄鑿琢磨都傳承有序,代代綿延;后又經(jīng)由文人介入,結合其自身審美趣味,而將對這種技藝的體驗演化出鐫刻印章的技法,沖切披削以至于敲擊摩擦無所不用其極,篆刻技藝越來越直接得與篆刻風格自覺而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篆刻由單純的技藝傳承轉(zhuǎn)入了風格的流變與創(chuàng)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官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賣家服務周到,值得信賴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