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胡適,周質(zhì)平 編 頁數(shù):443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胡適英文文存2中國哲學(xué)與思想史》由普林斯頓大學(xué)東亞系教授周質(zhì)平編選胡適自1919年到1962年前后的重要英文論文及演講27篇,主要包括關(guān)于中國歷史、文化、哲學(xué)、宗教及中西文化關(guān)系的研究和介紹,既論述了中國古代哲學(xué)史從老子到韓非諸子哲學(xué)思想的歷史演變,又對自漢至北宋的中古時期哲學(xué)(包括董仲舒、王充等)、唐以后近世時期哲學(xué)(包括印度哲學(xué)、佛教、禪宗的影響和發(fā)展、程朱、陸王)作了考察和分析。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F(xiàn)代著名學(xué)者、詩人、歷史家、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因提倡文學(xué)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之一。興趣廣泛,著述宏富,在文學(xué)、哲學(xué)、史學(xué)等諸多領(lǐng)域都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英文寫作、演講能力俱佳,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深遠(yuǎn)。歷任北京大學(xué)文學(xué)院院長、中國駐美國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書籍目錄
Intellectual China in 1919
Buddhist Influence on Chinese Religious Life
The Renaissance in China
The Civilizat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Wang Mang, the Socialist Emperor of Nineteen Centuries Ago
Conflict of Cultu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anism as a State Religion During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n Chines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Zen Buddhism in China
Types of Cultural Response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The Indianization of China: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Borrowing
A View of Immortality
Historical Foundations for a Democratic China
The Exchange of Ideas Between the Occident and the Orient: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Diffusion
India Our Great Teacher
The Struggl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 in Historic China
The Concept of Immortality in Chinese Thought
Chinese Thought
The Natural Law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Ch'an (Zen) Buddhis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Method
Authority and Freedom in the Ancient Asian World
Yung Wing: One Hundred Years After His Graduation
The Right to Doubt in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Method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 Appeal for a Systematic Search in Japan for Long-Hidden T'ang
Dynasty Source-Materials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Zen Buddhism
Social Changes and Science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胡適英文筆下的中國文化周質(zhì)平最近30年來,海峽兩岸整理出版了大量胡適的著作和有關(guān)的材料,使胡適研究有了相當(dāng)?shù)奶岣吆推占?。但是胡適的英文著作卻始終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重視。胡適從1912年起,即以英文發(fā)表文章,在往后50年間,他的英文著作包括專書、論文、演講及書評等。這批為數(shù)可觀的材料除少數(shù)已譯成中文以外,絕大部分仍未經(jīng)學(xué)者分析研究。①要想對胡適思想作全面而且深入的了解,他的英文著作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胡適在中美外交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他對國際局勢的分析,以及他對中國文化一種獨特的偏愛,若不透過英文材料是看不到全貌的。胡適在中英文兩種著作中。對中國文化的態(tài)度有著一些微妙的不同。一般說來,胡適在英文著作中對中國文化少了一些批評,多了一些同情和回護。這點同情和回護正反映了胡適在《留學(xué)日記》上所說的“國界與是非”的矛盾。①他希望自己能超越國界來論斷是非。這種超越國界的是非,在論斷外交事務(wù)和軍事沖突時,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在評論祖國文化時,這個超然而且客觀的態(tài)度,就很不容易維持了。
編輯推薦
《胡適英文文存2:中國哲學(xué)與思想史》收錄了胡適有關(guān)中國哲學(xué)與思想史的論文數(shù)十篇?!逗m英文文存》系列結(jié)集了胡適于20世紀(jì)20年代左右到60年代初之間撰寫的英文文章或英文演講,它們大多都曾發(fā)表于頗具影響的英文刊物上,并對當(dāng)時的中國社會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按主題分編為《中國文學(xué)與社會》、《中國哲學(xué)與思想史》和《民族危機與公共外交》三冊,由普林斯頓大學(xué)東亞系教授周質(zhì)平選編。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