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中國青年 作者:拓芙 頁數(shù):19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布拉格,詩人、戲劇家、音樂家的城市,學生、工人、吉普賽人的城市,政客、銀行家和游客們的城市。人人都能在這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一段屬于自己的現(xiàn)在或者歷史,哪怕僅僅是曇花一現(xiàn)的瞬間。我在這里尋找著文字.活著的或者死去的馬哈、哈謝克、卡夫卡、賽弗爾特、昆德拉……
書籍目錄
布拉格精神?伏爾塔瓦河—城市命脈維謝赫拉德—莉布謝的傳說名人祠—民族精神查理大橋—旅游中心瓦茨拉夫廣場—布拉格之春老城廣場—悠閑古城萊特納—時空的循環(huán)小城—聶魯達的背影城堡—權力與平民佩特辛—鮮花《五月》民族劇院—“民族靠自己”日什科夫—百姓生活卡夫卡、哈維爾—荒誕雙魂赫拉巴爾—垃圾堆上的珍珠《絞刑架下的報告》—那些地方那些人墓地—未曾消逝的過往波希米亞人—漂泊在故鄉(xiāng)時間大概沒停滯—布拉格也變化旅行小指南景點坐標咖啡館+啤酒館捷克小趣聞私家推薦旅行常用捷克語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他說的有道理。我自己也不喜歡跟著流行的屁股轉,新翻譯過來的新小說,諸如《布拉格地鐵的六封情書》,思想深度不夠。但是你要了解一個國家,是要了解小眾的“精英分子”,還是去看水平不那么高的大眾?翻譯和閱讀趨向于選擇“精英”,但這一小部分人能夠代表一個城市的精神么?要是“精英”們盯著的事情,大部分人看不到聽不到感受不到甚至不知道,那這事情該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關注?這些事情里反映出來的東西,還能夠被稱為某個遙遠地方的精神嗎?在作家節(jié)官網(wǎng)上寫著:馬“在香港寫了《拉面者》”,“給他贏得了‘中國昆德拉’的稱號”。我懷疑這“中國昆德拉”的稱號是誰給封的。昆德拉是異見者,是流亡者,他跑去了巴黎,后期作品干脆拋棄了捷克語。如果只讀昆德拉,看到的不可能是布拉格精神。我總是好奇,中國展現(xiàn)在國外的就是這么一幅面貌?廉價低質的產(chǎn)品、空氣污染、審查……我不知道別人看到什么,我自己在國內時,關注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就醫(yī)、就學、就業(yè)、房價、物價……要是有人僅僅關注前面的一組,并且將站在反對其最前線的那些人看做中國“良心”的代表,然后再草率地將其歸結為“中國精神”,那我豈不是“被代表”了。反過來,“布拉格精神”的存在一樣值得懷疑。要是存在著一個“布拉格精神”,那么也該有個“北京精神”、“上海精神”、“廣州精神”了?說一個城市有精神,先是一筆抹殺了城市內那些思想各異的個體,然后又忽略了大部分經(jīng)濟基礎社會地位都不同的城市居民。要是再加上只把眼光盯在官方或者異見者兩個極端上,那更是荒誕了。
編輯推薦
《走讀布拉格》:漂亮的自然環(huán)境、古城堡和山脈,業(yè)余時間可以很舒適地露營。城市里有許多古建筑,不錯的酒吧和飯館、有意思的文化、非常漂亮的女性、和德國相比:不是那么秩序井然.有點即興發(fā)揮的意思。歐洲最美的城市、世界最美的十座城市之一、擁有眾多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令人傾心、美麗、開放的世界性城市,給人深刻印象.擁有引人入勝的豐富歷史和奇妙文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