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批評學

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美艷 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藝術批評學》通過對中西歷史上各種藝術批評標準的觀點進行概括性的介紹,旨在為當代的藝術批評提供一個指導,讓批評更具有科學性和審美性。內容包括藝術批評的概念與意義、藝術批評的職能、藝術批評的思維與意識、藝術批評的視野與類型、藝術批評的標準與原則、藝術批評方法論、藝術批評的主體構成與媒介、藝術各主要分支領域的專業(yè)批評和開展獨立的藝術批評9部分的內容?!端囆g批評學》既繼承了傳統(tǒng)教材的理論精華,又與時俱進,充分反映教材的時代性,增加了藝術和設計案例分析;既注重理論性,又注重實踐性;結構合理、層次清晰,既方便教師教學,也方便學生學習,做到既有理論深度又通俗易懂。
  《藝術批評學》可作為高等院校藝術學、設計藝術等專業(yè)的教材,還可作為從事相關行業(yè)設計工作的工作人員以及愛好者的自學輔導用書。

作者簡介

  王美艷女,1974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1997年、2000年分別獲華中師范大學學士與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學位;2006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完成博士后研究課題“法國裝飾藝術史”,2008年順利出站: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與設計史論,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主持兩個省級課題,參與多項國家、省級課題;現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藝術批評的概念與意義
 第一節(jié) 什么是藝術批評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的意義
  一、藝術批評推動藝術創(chuàng)造
  二、藝術批評為藝術欣賞提供指導
  三、藝術批評豐富和發(fā)展藝術理論
 第三節(jié) 藝術批評的特性及活動過程
  一、藝術批評的特性
  二、藝術批評的活動過程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二章 藝術批評的職能
 第一節(jié) 完善審美感知的鑒賞職能
  一、審美感知
  二、藝術鑒賞
  三、藝術批評
 第二節(jié) 調節(jié)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
  一、藝術創(chuàng)作
  二、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批評   
 第三節(jié) 理智評判藝術的價值
  一、藝術批評對欣賞者的價值
  二、藝術批評對作品的價值
  三、藝術批評對藝術史以及整個藝術事業(yè)的價值
  四、推動藝術創(chuàng)造
 第四節(jié) 倡導藝術思想和藝術觀念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三章 藝術批評的思維與意識
 第一節(jié) 藝術批評思維
  一、藝術批評思維的特點
  二、藝術批評思維的角度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意識
  一、審美意識
  二、社會意識
  三、環(huán)境意識
  四、倫理意識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四章 藝術批評的視野與類型
 第一節(jié) 藝術批評的視野
  一、文化視野
  二、哲學視野
  三、美學視野
  四、科學視野
  五、藝術視野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的類型
  一、分析性批評
  二、比較性批評
  三、評判性批評
  四、再創(chuàng)性批評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五章 藝術批評的標準與原則
 第一節(jié) 藝術批評的標準
  一、藝術批評標準的含義
  二、藝術批評標準的性質
  三、藝術批評的標準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的原則
 第三節(jié) 歷史上關于藝術批評標準的各種觀點
  一、西方藝術批評標準的發(fā)展
  二、中國藝術批評標準的發(fā)展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六章 藝術批評方法論
 第一節(jié) 社會批評與歷史批評
  一、定義
  二、社會歷史批評的批判尺度
  三、社會歷史批評的評判方法
  四、社會歷史批評的局限
 第二節(jié) 后殖民主義批評與女性主義批評
  一、后殖民主義批評
  二、女性主義批評
 第三節(jié) 心理批評與形式批評
  一、心理批評
  二、形式批評
 第四節(jié) 圖像學批評與現象學批評
  一、圖像學批評
  二、現象學批評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七章 藝術批評的主體構成與媒介
 第一節(jié) 藝術批評的主體構成
  一、職業(yè)批評家
  二、藝術家批評家
  三、大眾批評家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的媒介
  一、傳統(tǒng)紙質媒介
  二、現代電子媒介
  三、市場媒介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八章 藝術各主要分支領域的專業(yè)批評
 第一節(jié) 音樂批評
  一、音樂欣賞
  二、音樂批評
 第二節(jié) 美術批評
  一、美術批評與各學科的關系
  二、美術批評的要求
  三、中西美術批評的特點
  四、美術批評的案例
 第三節(jié) 設計批評
  一、設計批評的概念
  二、設計批評的作用
  三、設計批評的標準
 第四節(jié) 建筑批評
  一、建筑批評的概念
  二、建筑批評案例
 第五節(jié) 影視批評
  一、影視批評的歷史發(fā)展
  二、中外影視批評案例賞析
 第六節(jié) 戲曲批評
  一、戲曲批評概述
  二、中國戲曲批評
  三、中國古典戲曲批評的理論形態(tài)
  四、中國古典戲曲批評史的分期
  五、外來文化對中國戲曲的影響
 第七節(jié) 戲劇批評
  一、戲劇批評的任務
  二、戲劇批評的分類
  三、中外戲劇批評
 第八節(jié) 舞蹈批評
  一、舞蹈批評概述
  二、舞蹈欣賞
  三、舞蹈批評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九章 開展獨立的藝術批評
 第一節(jié) 藝術批評標準的迷失與重構
  一、批評標準的迷失
  二、藝術批評標準的重構
 第二節(jié) 藝術批評的批判精神
  一、批判精神
  二、批判精神的缺乏
  三、增強批判精神
 第三節(jié) 感性與理性評判的深度結合
 第四節(jié) 藝術批評家的修養(yǎng)
  一、較強的理性認識能力
  二、嚴謹的學術素質
  三、獨具慧眼的發(fā)掘判斷能力
  四、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高尚的人格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1)藝術表象的形成是指藝術家在生活中伴隨著強烈情緒的事物,經過觀察、思考,演化為不可遏制的創(chuàng)作欲望。藝術家在日常的生活觀察過程中,會形成一些自覺或是不自覺的準備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會運用自己的聽覺、觸覺去感知藝術形象。一旦靈感來了,就會把平時的積累全部都匯聚到一起。這種對生活素材和生活體驗的積累能夠激發(fā)出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欲望,形成一個獨特的藝術視角。(2)藝術意象的形成是一項艱辛的腦力勞動,它是指藝術家在選擇、加工、組合、融合自己的情感、聯想等心理因素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藝術形象。在藝術構思過程中,想象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創(chuàng)造想象是在大量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新形象。同樣情感也有重要的地位,作品中只有注入情感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感人的畫面,否則畫面只是枯燥的。(3)藝術形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終成果。藝術形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藝術形象的產生,需要運用物質材料和藝術媒體,并且運用技巧將藝術家的構思轉化為藝術作品的過程。藝術形象的產生需要大量的介質來承載,如:大理石、畫紙、畫布、多媒體、音響等。在藝術形象產生的過程中,藝術技巧的運用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藝術技巧的實踐過程中需要藝術家調動自己的聯想、情感等多種因素。融會藝術家獨有的想法,把藝術形象傳達到媒介上。藝術表象的探索、藝術意象的形成、藝術形象產生的過程,是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的過程。通過這一復雜的過程,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將藝術作品傳達給觀眾。二、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批評藝術創(chuàng)作是將自己的情感注入藝術形象,通過載體傳達給觀者的一個實踐活動;藝術批評則是對藝術品進行說明、評價、權衡。藝術批評必須是建立在藝術創(chuàng)作之上的,沒有藝術作品的產生,藝術批評沒有任何價值。相反,藝術形象產生之后,如果沒有藝術批評的注入,那么藝術作品就是廢物一堆,你無法斷定它是美的還是丑的。所以藝術批評同藝術創(chuàng)作是相輔相成的,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藝術批評的評斷,藝術批評需要藝術創(chuàng)作來提供新的作品去欣賞。但是藝術創(chuàng)作并不等同于藝術批評,藝術批評是對藝術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是對藝術作品生命的延續(xù)。藝術作品在歷史的長河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時期,人們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標準,如唐朝喜好胖,明清喜好瘦。這樣人們很難用同一個角度去闡釋藝術作品。因為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者不在了,而藝術品卻流傳了下來,這樣藝術品不斷的延續(xù),藝術的闡釋也不斷延續(xù)。如青銅器的銘文,在古時候的存在意義肯定與現在的存在意義不同,因為現代人又賦予了它新的含義。這是在歷史的延續(xù)中,逐漸創(chuàng)造和再創(chuàng)作的結果。所以如果沒有藝術的接受者,那么這些銘文就會一文不值,也不會有人去研究和傳播。在藝術批評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審美經驗進入了一個連續(xù)變更的過程。藝術批評、藝術接受進入了一個不斷充實、豐富的過程??梢哉f沒有藝術接受就沒有藝術,沒有藝術批評也無法完成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

編輯推薦

《藝術批評學》為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與設計系列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藝術批評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感覺變得不太好,老師也說作者是轉行的,因此不夠專業(yè)。相對來說田川流編的同名教材更好一點。
  •   很好,考研使用。。。
  •   考試可能要用的 書還挺大的
  •   藝術批評學中比較循循善誘的一本
  •   書淺顯易懂,適合大學生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