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菲斯泰爾·德·古朗士 頁數(shù):414 字數(shù):327000 譯者:吳曉群
Tag標簽:無
前言
1864年,法國歷史學家菲斯泰爾·德·古朗士(Numa Denis Fustel de Coulanges,1830-1889)發(fā)表了《古代城市:希臘羅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The Ancient City:A Study on the Religion,Laws,and INstitutions of Greece and Rome)一書,這部書的基本思想是,人類的各種信念(即宗教信仰)是社會制度的決定因素,甚至是社會制度的創(chuàng)建者。該書一出版立即獲得了成功,之后不斷地再版、重印,到1924年時已重印了28次之多。外文版本也接連問世,1867年出版俄文本,1873年出版第一個英文本,1876年西班牙文本出版,1907年第一個德文本出版,1924年意大利文本出版。時至該書問世120周年后,在法、德、英語學術(shù)界又都推出了新版。本書的中譯本民國時期就已面世。該書問世時,古朗士尚是斯特拉斯堡大學一位年輕的歷史學教授。他以自己1862年至1863年間的一套講義為依據(jù),僅用六個月的時間就寫成了《古代城市》一書?!豆糯鞘小芬唤?jīng)出版即受到廣泛關(guān)注,很快在法國就成了一本理所當然的參考著作,當時所有的評論都在一點上達成一致,即作者文風精審明朗,嚴肅而不刻板,很能吸引并說服人。該書還與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起被視作“是19世紀所產(chǎn)生的最新穎與寫得最出色的歷史著作”。而且,“就其寫作手法、內(nèi)容布局或是文章風格等方面說,都是一部杰作,后來就成了法國歷史著作的典范”。1984年法文新版的前言中稱,《古代城市》改變了至少是法國的學術(shù)界,提出了真實的問題,創(chuàng)造了新的思想主題,單憑這些,就足以載入史冊”。時至今日,后世學術(shù)已有很多增益,但該書的核心卻仍未受影響。引用法國歷史學家卡密爾·于連(Camille Julian)的話來說,“如果我們想在《古代城市》一書中尋找的只是古代信仰與社會形式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宗教在人類組織的結(jié)合與人類擴大化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也許我們無需改動古朗士書中哪怕是一行字?!?/pre>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目的在于展示希臘、羅馬社會是由何種原則及條例來治理的。因為希臘人與羅馬人乃同一民族的兩支,說的是同一語言中的兩種方言,有著同樣的政治制度及政府原則,還經(jīng)歷了一系列類似的革命,因此我們將他們放在一起加以研究。 我們將力圖在本書中清楚地說明,這些古代民族與現(xiàn)代社會主要的、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何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使我們在童年時代便對希臘人和羅馬人很熟悉了,且習慣于不斷地將他們自身相比較,用我們自己的經(jīng)歷來判斷他們的歷史,以他們的經(jīng)驗來解釋我們的革命。我們從他們那里繼承下來的遺產(chǎn),使我們以為自己與他們很相似。若要將他們視作外族則很困難,我們幾乎總是從他們身上看到我們自己。因此產(chǎn)生了許多錯誤。當我們以自己時代的觀點及事實去看待他們時難免會想錯了古代。 古希臘羅馬社會研究的經(jīng)典之作,此書強調(diào)了早期宗教對于希臘羅馬社會組織結(jié)構(gòu)的重要影響。作者認為希臘羅馬的城市社會的形成乃是基于各邦不可調(diào)和的獨立信仰。后來,這種多元信仰逐步讓位于一種單一的信仰,城邦制度遂走向衰落,即城邦為帝國所取代。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菲斯泰爾·德·古朗士 譯者:吳曉群書籍目錄
譯者前言英文版前言導言:為了解古代制度有研究古人早期信仰的必要卷一 古代信仰 第一章 有關(guān)靈魂與死亡的觀念 第二章 死者崇拜 第三章 圣火 第四章 家內(nèi)宗教卷二 家庭 第一章 宗教是構(gòu)成古代家庭的原則 第二章 婚姻 第三章 家庭的延續(xù),禁止獨身,不育情況下的離婚,兒女間的不平等 第四章 過繼與出繼 第五章 親屬關(guān)系,羅馬人所謂的“宗族關(guān)系” 第六章 所有權(quán) 第七章 繼承權(quán) 第八章 家庭中的權(quán)威 第九章 古代家庭的道德觀 第十章 希臘羅馬的氏族卷三 城市 第一章 胞族、庫里亞與部落 第二章 新的宗教信仰 第三章 城市的建立 第四章 城市 第五章 對建城者的崇拜,埃涅阿斯的傳說 第六章 城市的諸神 第七章 城市的宗教 第八章 儀式與編年 第九章 城市政府,國王 第十章 官員 第十一章 法律 第十二章 公民與外邦人 第十三章 愛國主義與放逐 第十四章 城市精神 第十五章 城市間的關(guān)系、戰(zhàn)爭與和平、諸神的聯(lián)盟 第十六章 羅馬人,雅典人 第十七章 國家至上,古代沒有個人自由卷四 革命 第一章 貴族與門客 第二章 平民 第三章 第一次革命 第四章 貴族統(tǒng)治城市 第五章 第二次革命,家庭結(jié)構(gòu)的變化,長子繼承權(quán)的消失,氏族的分裂 第六章 門客獲得自由 第七章 第三次革命,平民進入城市 第八章 私法改革,十二銅表法,梭倫法典 第九章 政府組織的新原則,公共利益與投票權(quán) 第十章 建立一個富有的貴族階層的企圖,民主制的建立,第四次革命 第十一章 民主政府的法則,雅典民主政治的實例 第十二章 富人與窮人,民主制的衰落,平民暴君 第十三章 斯巴達革命卷五 城市制度的消失 第一章 新的信仰,哲學改變政治原則 第二章 羅馬的征服 第三章 基督教改變政府形態(tài)主要譯名對照表章節(jié)摘錄
然而,在其活動中,古朗士始終保持著一種連貫性。其中之一是我們前面已經(jīng)提到的,就是他對德國學術(shù)的不信任感。這又與某種對其資料來源不加批判的態(tài)度聯(lián)系在了一起。而尼布爾和佩斯(Pertz)(有關(guān)后者的情況可見于《日耳曼文獻匯編》[Monumenta Germaniae])的學派對資料的鑒別、批判已做得相當完善了?!豆糯鞘小返淖x者一定要注意古朗士對其所引用資料的每一步陳述。例如,希臘人和拉丁人埋葬死者時,將其財產(chǎn)一起埋人家墓中,這一觀念對于古朗士的理論及被他當作事實所提出的東西的合法性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與他所提供的證據(jù)(或是其他以后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并不相符合。其次,通觀他的經(jīng)歷,古朗士自始至終都被卷入了一場反對社會主義者以及一般意義上的平均主義論調(diào)的論戰(zhàn)之中。他為私有制度辯護,反對法國和德國的社會主義者將私有財產(chǎn)視作人類最初的制度之一的看法(如同我們將要看到的,將其與死者崇拜相聯(lián)系)。他同樣堅持認為,1789年的法國革命者以古代雅典、斯巴達和羅馬的共和制(特別是斯巴達)作為自由的典范來欺騙他們的追隨者。古朗士和B貢斯當(B.Constant)的政見相同,與反雅各賓黨(anti-Jacobin)的思想家們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他相信在古代希臘和羅馬(甚至不是在雅典)并沒有對個人自由的尊重,個人自由仍是基督教的產(chǎn)物。而且如果沒有羅馬帝國的多樣性,之后個人自由的出現(xiàn)也是不可想像的。這是古朗士對于古代價值進行多種解釋的一個基礎。一方面,他稱贊且懷戀古時確保私有財產(chǎn)和家庭穩(wěn)固的遠古傳統(tǒng)。而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若沒有基督教就不會有對個人的尊重,甚至政教的分離。因此,雖然他是一個公認的不信教者,但他還是選擇了呆在天主教會中,并且對《怪經(jīng)》避而不議。編輯推薦
《古代城市:希臘羅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世紀文庫,世紀人文系列叢書。名人推薦
如果我們想在本書一書中尋找的只是古代信仰與社會形式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宗教在人類組織的結(jié)合與人類擴大化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也許我們無需改動古朗士書中哪怕一行字。 ——法國歷史學家卡米爾?于連 歷史并非只研究事件和制度,它真正的研究對象應是人類的心靈:歷史應該是要了解不同時期人類頭腦中的所思所想、所信所感。 ——菲斯泰爾?德?古朗士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