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彥坤 頁數(shù):635 字數(shù):5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避諱有廣狹二義。廣義的避諱實際包括敬諱、忌諱與憎諱三種情況。由于封建禮制、禮俗的規(guī)定、約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稱尊長名字,以至諱用與尊長名同或僅音同之字的,這是敬諱。如漢武帝名徹,漢人諱“徹”為“通”,而《史記》、么漠書》并稱“蒯徹”作“蒯通”等。
出于迷信畏忌心理而諱用、諱言兇惡不吉利字眼或音節(jié)的,這是忌諱。如吳人諱言“離散”,稱“梨”為“圓果”,稱“傘”為“豎笠”等。出于厭惡憎恨心理而不愿名姓、物稱與仇家或鄙夷之人姓若名同的,這是憎諱。如唐肅宗惡安祿山,郡縣名帶“安”字的多加更改等。狹義的避諱專指敬諱一類情況。這是我國古代史上特有的現(xiàn)象,其俗起于周,成于秦漢,盛于唐宋,延及清末,歷時兩千多年,它不但是我國古代文化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且也是一切需要利用古書材料的研究工作者所不容忽視的問題。敬諱之初,但避君主、上司、父祖、尊者、長者、敬重者之名及名之相同字而已,此所謂避正諱。三國以后,開始有連與名音同、甚至音近之字也回避的,即所謂避嫌名。如晉羊祜為荊州守,州人諱其名,皆稱戶為“門”,又改“戶曹”為“辭曹”。后世諱避嫌名的風氣愈演愈烈,至宋頒布文書令,竟有一帝應避嫌名超過五十字的。
書籍目錄
凡例
諱字目錄
正文
附錄
秦以來歷代帝王廟謐名字墓號年號表
征引書目表
工具書及史書中不明避諱致誤舉隅
略論敬諱對漢語言文化的影響
四角號碼綜合索引
拼音檢字表
章節(jié)摘錄
避偏諱“昌”:[改稱](人名)《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元年:“荊南節(jié)度使高季昌聞帝滅梁,避唐廟諱,更名季興。”注云:“以獻祖諱國昌也?!保ㄖ菘h軍名)《冊府元龜》卷三一云:莊宗同光二年二月丁酉,“吏部奏十道圖內(nèi)州縣名共三十七處犯獻祖廟諱。敕改易之”。又:三年正月癸亥,“湖南馬殷奏管內(nèi)州縣名有犯獻祖廟諱處。道州延呂縣復舊名延唐縣,郴州義呂縣改為義彰縣①,岳州昌江縣改為平江縣,所司鑄換新印賜之”?!短藉居钣洝肪砭牛蒽`河縣云:“隋開皇十六年分東燕、酸棗二縣置靈昌縣,取靈呂津以為名。后唐同光元年改為靈河,避國諱也。”《資治通鑒.陳紀四》,注云:“文城郡,東魏置南汾州,后周改曰汾州吉昌縣,后唐避李國昌諱,又改為吉鄉(xiāng)縣。”同書《后晉紀一》“翰林學士須昌和凝”,注云:“須昌,即《九域志》鄣州所治之須城縣.蓋后唐避李國昌諱,改須昌為須城,而歐《史》與《通鑒》則仍舊名而不改也?!薄逗髸x紀四》“趟延壽屯南樂”,注云:“南樂,即唐魏州之昌樂縣,后唐避其祖李國昌諱,改曰南樂?!薄逗笾芗o一》“北漢主遣翰林學士博興衛(wèi)融等詣契丹謝冊禮”,注云:“博興,即唐青州之博昌縣,后唐避獻祖諱,改曰博興?!薄妒畤呵铮乩肀砩稀肪d州彰明縣,注云:“舊為昌明,前蜀因之,后唐同光時改曰彰明,避廟諱也。”《地理表下》杭州橫山縣,注云:“舊為唐山,吳越天寶元年梁敕改金昌。實正二年,后唐復改為唐山?!庇?,長樂府長樂縣,注云:“舊縣。干化元年改曰安昌,同光初復為長樂?!遍L樂府福清縣,注云:“舊為福唐……朱梁開平二年改為永呂,后唐同光元年復為福唐?!蓖瑫斗?zhèn)表》武昌軍,注引《湖廣通志》云:“鄂州唐武昌軍,后唐遙改為武清軍。”他如,昌陽縣改名萊陽,昌寧縣改名鄉(xiāng)寧,孝昌縣改名孝感,平昌縣改名德平,益昌縣改名益光②,亦皆因避后唐獻祖諱。
編輯推薦
《歷代避諱字匯典》為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