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出版時間:1995-07-01  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  作者:(美)梯利  頁數(shù):746  譯者:葛力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哲學史旨在有聯(lián)系地闡述那為解決存在問題或使人了解我們的經(jīng)驗世界而作的各種嘗試。它是從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類思想的發(fā)展史;不僅按年代列舉和解釋各種哲學理論,而且研究各種哲學理論彼此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的時期,以及提供哲學理論的思想家。每一種思想體系或多或少地有賴于其所由興起的文明、以前各種思想體系的性質(zhì),及其創(chuàng)始者的個性;它又反過來對當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發(fā)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哲學史必須力求把每一種宇宙觀放在它適當?shù)谋尘爸校阉醋魇且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把它同它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因素聯(lián)系起來。哲學史又必須試圖追蹤人類思辨歷史上往前推進的線索:說明稱為哲學的思想觀點怎樣產(chǎn)生,各種問題和提供的解答怎樣引起新的問題和答案,各個時代對于達到最后的解決有哪些進展?! 〗榻B各種體系時,我們將注意讓作者擺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泛加品評??梢园l(fā)現(xiàn):哲學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哲學最好的評論者;某一體系由它的后繼者所繼承、演變、發(fā)揮或推翻,這就會暴露其中的錯誤和矛盾;這種體系又往往是新的思想傾向的起點。哲學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應(yīng)當采取不偏不倚和客觀的態(tài)度,并且盡可能避免在探討中滲入自己的哲學理論。但是完全消除個人因素是不可能的,哲學史家先人為主的成見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于他的著作中。其表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重視某些哲學,表明什么是進步和衰退,甚至對各個思想家論述的篇幅也有所不同。所有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不過,應(yīng)當讓每個哲學家有機會充分地表明自己的論點,而不要常常加以批駁,使他受到干擾。而且我們不能單從現(xiàn)在的成就方面著眼來批評一個體系,就是說,不能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而貶低它。同近代理論相比較,古希臘的世界觀似乎是樸素、幼稚和粗糙的,而嘲諷這種世界觀卻極不明智。從當時的觀點來看,人類最初努力了解世界而形成的這種世界觀,顯然是劃時代的事件。評價一種思想體系,必須著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歷史背景,著眼于同它直接的前身和后繼的體系相比較,著眼于它的前因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發(fā)展。因此,我們的研究方法是歷史的和批判的。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梯利 (美國)伍德 譯者:葛力葛力,西方哲學史家,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筆名力野。河北順義人。著有《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啟蒙思想泰斗伏爾泰》(合著)、《現(xiàn)代外國哲學史》(主編)等。

書籍目錄

序論第一編   希臘哲學  第一篇  自然哲學    第一章  早期希臘思想的起源和發(fā)展    第二章  實體問題    第四章  數(shù)的問題    第五章  變化的問題    第六章  多化的解說  第二篇  知識和行為問題    第一章  智者時期    第二章  蘇格拉底  第三篇  重建時期    第一章  柏拉圖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  第四篇  倫理問題的探討    第一章  概觀    第二章  斯多葛主義    第四章  懷疑主義和折中主義  第五篇  宗教運動    第一章   猶太希臘哲學    第二章   新柏拉圖主義第二編  中古哲學  第一篇  基督教神學的興起    第一章  基督教的開端    第二章  基督神學的發(fā)展    第三章  奧古斯丁的宙觀  第二篇  經(jīng)院哲學的開端    第一章  黑暗時期    第二章  中世紀的精神和基督教哲學    第三章  約翰·司各脫·伊里杰納    第四章  一般概念的問題  唯實論的唯名論  第三篇  經(jīng)院哲學的唯實論的發(fā)展    第一章  坎特伯雷的安琴倫    第二章  彼得·阿貝拉和十二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家    第三章  神秘主義和泛神論    第四章  不安的征兆  第四篇   經(jīng)院哲學的鼎盛時期    第一章  阿拉伯哲學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的卓越地位    第三章  托馬斯·阿奎那……第三編   近代哲學增訂本補遺

章節(jié)摘錄

  在,沒有同理念或心外的模型相應(yīng)的東西。據(jù)說,安提斯泰尼說過,“我看見一匹馬,但是我看不見抽象的馬?!卑乩瓐D不同意這種觀點。在他看來,理念或模式不是人心、以至神心中單純的思想(當然,神圣的思想有賴于它們)。他認為理念或模式是自在和自為的,有實體性:它們是實體,是實在或?qū)嵸|(zhì)的模式,即萬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型,先于、脫離和獨立于事物而存在,不像事物那樣受變化的影響。我們所看見的個別事物是這些永恒模型的不完善的復(fù)制品或反映,個別事物有生有滅,而理念或模式則永存不息。個別的人有生有死,而人的原型或人類卻永遠常在。事物或復(fù)制品是繁多的,但一類事物永遠只有一個理念。這樣獨立的模式或理念是無數(shù)的,沒有任何東西因為太卑下或不重要而沒有它的理念。有事物、關(guān)系、性質(zhì)和行動的理念,有桌椅、床、顏色和聲調(diào)的理念:有健康、靜止和運動的理念,有大小和相似的理念,還有真、善、美的理念?! ±砟罨蛟碗m然無數(shù),但并非亂成一團,沒有秩序。它們構(gòu)成很有條理的宇宙,或者是有理性的宇宙,其理想的秩序形成一個彼此有關(guān)系、有聯(lián)系的有機的整體,各種理念按邏輯次序排列,位于最高的理念,即善的理念之下:善的理念是一切理念的泉源。這個理念是至高無上的,在它之外沒有其他同樣的理念。真正的實在和真正的善是同一的:善的理念是邏各斯,即宇宙的目的。因此,一中有多。在僅能用智力了解的或理想的宇宙里,沒有不是一中有多或多中有一的(巴門尼德)。柏拉圖認為宇宙是理念的邏輯體系。它構(gòu)成一個有機的精神統(tǒng)一體,由宇宙的目的,即善的理念所統(tǒng)轄,因而是一個有理性的精神整體。感官不能把握其意義,感官只能感知其不完善和流動的反映,永遠不能提高到理解完善和不變的整體的地步。哲學的任務(wù)就是要用邏輯思維來了解它的內(nèi)在的秩序和關(guān)聯(lián),思索它的本質(zhì)?! “乩瓐D的思想體系是希臘著名思想家學說的融合和變革。柏拉圖同意智者的意見,認為不可能有(關(guān)于現(xiàn)象的)知識:同意蘇格拉底的意見,認為真知永遠是關(guān)于概念的知識:同意赫拉克利特的意見,認為(現(xiàn)象)世界經(jīng)常變化:同意埃利亞學派的意見,認為(理念)世界是不變的:同意原子論者的意見,認為存在是多(理念):同意埃利亞學派的意見,認為存在是一:同意幾乎所有的希臘思想家的意見,認為歸根到底,宇宙是有理性的:同意阿那克薩哥拉的意見,認為精神統(tǒng)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質(zhì)有區(qū)別。他的體系是到他那時為止希臘哲學史成熟了的果實?! 〉谒墓?jié)自然哲學  現(xiàn)在我們來論述這個理想世界同所謂現(xiàn)實世界的關(guān)系。如前所述,自然中個別對象是理念的復(fù)制品。這應(yīng)該如何理解?純粹、65完善和不變的基質(zhì)對不完備和永遠變化的感官世界起什么作用?這里有另一基質(zhì),它可以成為任何事物,而理念不是那樣:可感覺的存在就因這一基質(zhì)而不完善。這一基質(zhì),亞里士多德稱之為柏拉圖式的“物質(zhì)”,構(gòu)成現(xiàn)象世界的基礎(chǔ):作為基礎(chǔ),它總是可以在上面銘刻模式的粗糙的資料,它是可以消滅、不真實和不完備的非存在:凡是被感知的世界所具有的任何實在性、形式或美都得自理念。某些柏拉圖的注釋家認為這種柏拉圖的“物質(zhì)”是空間,另一些注釋家認為它是沒有形式而充滿于空間的質(zhì)料。柏拉圖需要理念以外的某種東西來說明我們所感覺的世界或自然,這種世界或自然不是純粹感官的幻覺,而是比不變的理想境界低一級的秩序。這種不為理想的原則所觸及的基礎(chǔ),必須設(shè)想它沒有任何性質(zhì),不具形式,不能下定義,不可知覺。由于理想世界對非存在或物質(zhì)施以影響,自然才得以存在。正如一條光線通過三棱鏡分裂成許多條光線,理念會被物質(zhì)分裂成許多對象。不具形式的東西不是按處于不存在狀態(tài)這個意義來理解的非存在,而是在有較低級存在的意義上來理解的非存在。非存在一詞表示價值判斷。只要可感覺的世界呈現(xiàn)形式,它就有一定程度的實在性或存在。柏拉圖沒有更明確地規(guī)定這兩個領(lǐng)域之間的關(guān)系的性質(zhì),但是,顯然事物所有的實在性,總是來自理念,因為有理念,理念參與事物之中,事物才能存在。同時,具有同一名稱的許多不同對象的差異和不完善,乃因非存在,即基質(zhì)而起。策勒爾指出,它是第二種原因,即盲目而無理性的必然的原因。于是這里就有兩種基質(zhì),即精神和物質(zhì),其中精神是真正的實在,最有價值,它使萬物擁有形式和本質(zhì),是宇宙中法則和秩序的基質(zhì)。而另一因素,即物質(zhì)是屬于第二位的,即呆滯的、無理性的、頑強的力量,精神的不馴服的奴隸:它只是多少而不完善地打上了精神的印記。形式是能動的原因,物質(zhì)是協(xié)作的原因。它既是朋友,又是敵人:既輔助,又阻撓:它是自然的精神上的弊病、變化和不完善的根源。因為理念世界和善是同一的,非理念的東西必然是邪惡。如果要標明柏拉圖體系的這一部分,應(yīng)該稱之為二元論。因為它以精神為事物的首要因素,物質(zhì)為占第二位的因素,它是唯心主義或唯靈主義的。無論如何,它是徹底反對唯物主義和機械論的?! “乩瓐D在他的《蒂邁歐篇》中,試圖說明自然的起源,這部著作使人想起蘇格拉底以前的早期哲學。他提出一種宇宙生成論,其中滲透著許多神話的因素,往往同他的其他學說有矛盾,不過,他只肯定它有蓋然性?!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方哲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不過,想學習哲學史又不感覺沉悶,最好看羅素的哲學史,哈哈
  •   這本書,讓我能全面,貫穿時空的了解西方哲學的框架,至少不用再去查找那些人物出現(xiàn)的時間,以及這個人的哲學觀點,一目了然,大腦里有一個全景呈現(xiàn).
  •   很喜歡的一個版本。受益匪淺
  •   看完了。不錯,建議對哲學有興趣的初學者都可以看看。
  •   質(zhì)量很好,正版書,值得推薦。
  •   值得研究的好書,印制很棒
  •   比較深入的哲學入門書
  •   很好。。。。。。。。。。。。。。。。。。。。。。。。。。。。。。。。。。。。。。。。。
  •   沒有成見,但也見不到真諦,全是資料
  •   紙張質(zhì)量都很好,就是挺厚的,膠背的。
  •   服務(wù)不錯!
  •   很喜歡質(zhì)量不錯
  •   經(jīng)典哲學書
  •   正版圖書,非常滿意,送貨也很快
  •   經(jīng)典的哲學史著作
  •   本來是想學習一下經(jīng)典,沒想到這么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