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0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玉哲 頁數:743 字數:553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上海人民出版社組織編撰中國歷朝斷代史,曾以“清史”屬意于余,我因推薦李治亭研究員任主編,擔此重任。治亭先生早年師從清史名家孫文良先生,學有淵源,今治清史多年,基礎深厚,對有清一代的歷史進程,以及清史中諸多繁難重大問題,多有見地,而不入云亦云,其研究成果甚豐。治亭先生正當年富力強,勤學奮進,銳意開拓,任此主編,自然勝任愉快。清代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距離今天較近,要認識中國的國情,許多問題追本溯源,都與清代的社會存在與歷史有關。而且,一個偉大的民族是在歷史長期發(fā)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也必須從歷史中去認識自己,并從中吸取歷史的經驗、歷史的啟示、歷史的教訓,以及智慧和力量。然而,清史研究作為中國歷史學的一個分支,與其他斷代史的研究相比,長期以來卻是相對薄弱的。自上個世紀20年代蕭一山先生《清代通史》面世以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出修訂本),前輩著名學者孟森先生、徐中舒先生等人有關清史研究的精辟論著,素為后學所尊重。雖然如此,但從總體上來看,在較長時期內,清史研究的成果相對較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清史研究日益為史學界所關注,一些清史研究機構在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研究隊伍日益擴大;近年來,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清史檔案、文獻史籍,也翻譯出版了一些清代來華傳教士的著述。
內容概要
我國著名古史專家、年屆九旬的王玉哲教授畢生治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從中國歷史的序幕--中國猿人開篇,一直寫到西周末,詳盡論述了中國遠古歷史從史前文明經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演變、發(fā)展的過程,尤其對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地望、世系、宗法制度、繼承制度、政權形式、社會經濟及社會性質等問題的論述見解獨到。
作者簡介
王玉哲 1913年生,河北深縣人。1936至1943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及北大文科研究所(昆明)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43年至今先后受聘于華中大學、湖南大學及南開大學歷史系,任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導師等職。兼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中國博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 原始群居的社會生活 第一節(jié) 緒說 一、人類的起源 二、原始社會史的分期 第二節(jié) 中國歷史的序幕——中國猿人 一、元謀猿人 二、藍田猿人 三、北京猿人的發(fā)現(xiàn)及其體質特征 四、北京猿人的石器和用火 五、北京猿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組織 六、其他地區(qū)猿人化石的發(fā)現(xiàn) 第三節(jié) “古人”時期的文化發(fā)展 一、古人時期人類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及其體制特征 二、古人階段人類的勞動工具和石器 三、古人時期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四、古人時期的原始社會關系 第四節(jié) “新人”時期的文化與氏族的產生 一、新人時期人類體質和文化的特征 (一)這一時期的古人類化石 (二)這一時期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二、新人時期原始氏族和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生 附:中國原始社會史表 第五節(jié) 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原始經濟生活 第二章 婦女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第三章 父系氏族公社第四章 唐、虞、夏與先商——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上)第五章 商王朝前期的歷史——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下)第六章 商代階級國家形成第七章 商代后期奴隸的數量、“眾”或“眾人”的身分及商的社會屬性第八章 商代后期的經濟發(fā)展第九章 商代后期的社會組織與政治機構第十章 商代的文化、科學與藝術第十一章 先周族的來源及其社會發(fā)展第十二章 周王朝的建立第十三章 西周的政治及其發(fā)展第十四章 西周的社會經濟第十五章 西周的衰微、滅亡附錄一 大事年表附錄二 本書引用甲骨著錄書目簡稱表
章節(jié)摘錄
單冊封面:西夏瓷器的產品種類繁多。根據已出土的實物分類,以用途分,有生活器皿、文房器具、娛樂用品、雕塑藝術品、佛教用品、建筑材料、兵器等。生活器皿有碗、盤、盆、缽、釜、杯、高足杯、壺、扁壺、瓶、罐、缸、甕、燈具、鈴、鉤等。各種瓷器的釉色與裝飾技法不同,其中以黑釉與褐釉剔花壺、瓶、罐等類瓷器為特色,堪稱精品。西夏瓷器中雙耳或四系的瓷扁壺數量特別多;瓷塑駝、馬、羊工藝品,瓷鈴、瓷帳鉤及游牧民族喜愛的樂器牛頭瓷塤也都有發(fā)現(xiàn),這些也都反映了西夏各族人民生活習俗與喜好情趣。4.磚瓦業(yè)。西夏建國后建筑業(yè)的發(fā)展,使磚瓦等建筑材料的生產發(fā)展起來。西夏的磚瓦生產主要供給寺廟、皇家宮殿園陵、官署、貴族官吏邸宅及城市民居使用。根據考古發(fā)掘資料證明,西夏的磚瓦窯坊一般開設在大型建筑物的附近,如在銀川西夏皇陵陵園以東發(fā)現(xiàn)了數十座西夏時期的磚瓦窯和灰石窯址,這些磚瓦窯的建筑、形制和唐宋時期馬蹄形磚瓦窯的形制構造基本相同。窯內遺留著的獸面瓦當、黑釉筒子瓦、白瓷瓦,與西夏陵區(qū)出土的建筑材料完全相同,說明這里的磚瓦窯與石灰窯是專為修建皇帝陵園建造的。同類的磚瓦等建筑材料在靈武縣磁窯堡的窯址中也有發(fā)現(xiàn)。西夏磚瓦建筑材料品種很多,工藝水平也十分高超,在西夏皇陵遺址上發(fā)現(xiàn)的有各類紋飾的瓦當、滴水、琉璃瓦、脊筒、琉璃磚、鴟吻、石柱雕欄、柱礎等,有的造型奇特、色彩瑰麗、質地堅固。這些都反映了西夏磚瓦業(yè)的技術水平。西夏《天盛律令》在國家機構中專設有“磚瓦院”管理磚瓦生產。5.紡織業(yè)。西夏建國后逐步發(fā)展起自己的紡織業(yè)。據史書記載與考古資料看,毛、麻、絲、棉四種紡織品都可生產。西夏政府設立織絹院管理紡織生產,紡織技術多從中原地區(qū)輸入。毛紡織是黨項族傳統(tǒng)手工業(yè)產品,有毛褐、氈、毯等。特別是制氈,原料有秋毛、羔毛和春毛之分。西夏文《番漢合時掌中珠》中記有“白氈”,是由駝毛制成。
編輯推薦
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一套完整而系統(tǒng)縱論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歷朝歷代盛衰演進史的“中國斷代史系列”專著13卷16冊近日在滬全部編纂完成,《中國斷代史系列(全套)》著堪稱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的姐妹篇,可謂斷代體裁的完璧之作,匯聚了目前國內各斷代史研究領域最負盛名的權威專家與實力派學者的力作,近1000萬字。這套系列專著是國家“十五”出版規(guī)劃重點項目。著名宋史專家陳振先生的重要學術成果。對宋朝這個中國歷史積弱王朝的政治、軍事等制度,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科舉教育和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生等方面的變化與發(fā)展,作了詳盡而精確的論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