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6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魯國堯 頁數(shù):27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孟子,名軻,字子與,戰(zhàn)國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約生于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幼年喪父,受到賢母嚴格的教育,曾三遷於學宮旁,習俎豆之事。后受業(yè)於子思門人,是孔子的四傳弟子。孔子所創(chuàng)的儒家學說,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繼承和發(fā)展而變得更豐富了,更系統(tǒng)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苑囿里,終于長成了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睹献印肥侨寮业慕?jīng)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跡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 編者注譯的原則是,廣搜博采,會同比較,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選出編者認為最能表達原文的解釋、最恰當?shù)脑~語、句式。編者著力于譯,全書以直譯為主,少用意譯,以便盡可能減少譯文失誤,避免以己意摻入文意,同時給初學文言者提供方便。語言力求符合語境、人物、文章風格等,注重簡潔曉暢。
書籍目錄
前 言梁惠王上(共七章)梁惠王下(共十六章)公孫丑上(共九章)公孫丑下(共十四章)滕文公上(共五章)滕文公下(共十章)離婁上(共二十八章)離婁下(共三十三章)萬章上(共九章)萬章下(共九章)告子上(共二十章)告子下(共十六章)盡心上(共四十六章)盡心下(共三十八章)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梁惠王上① 共七章 (一)孟子見梁惠王②。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日‘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⑤,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⑥。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釋】 ①梁惠王上:《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論語》一樣,原無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兩三字為篇名。《孟子》共七篇,東漢末趙岐為《孟子》作注時,將每篇皆分為上、下,后人從之。 ②梁惠王:即戰(zhàn)國時魏惠王魏藿,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來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因秦國的壓力,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故魏也被稱為梁,魏惠王也被稱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謚號。③仁義:“仁”是儒家的一種含義廣泛的道德觀念,是各種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與人相互親愛?!傲x”,儒家學說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準則。 ④大夫:先秦時代職官等級名,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又稱采(cai)地。 ⑤乘:音sheng,量詞,一車四馬為一乘。當時戰(zhàn)爭的形式主要是車戰(zhàn),一輛兵車由四匹馬拉,車上有三名武裝戰(zhàn)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車的多少衡量諸侯國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 ⑥饜:滿足。 【譯文】 孟子謁見梁惠王?;萃跽f:“老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國家嗎?”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為什么定要說到那利呢?只有仁義就夠了。大王說‘怎樣有利于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說‘怎樣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危險了。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千輛兵車;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百輛兵車,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絕對不會滿足的。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的,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何必談利呢?” (二)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对姟吩脾伲骸?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②,唐鹿攸伏,唐鹿濯濯,白烏鶴鶴。王在靈沼,於軔魚躍?!耐跻悦窳榕_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日靈臺,謂其沼日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稖摹吩虎郏骸畷r日害喪④,予及女偕亡⑤?!裼c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注釋】 ①《詩》:即《詩經(jīng)》,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本只稱詩,儒家列為經(jīng)典,故稱《詩經(jīng)》,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小雅、大雅、頌四類。此章所引為《大雅·靈臺》。 ②王:此指周文王姬昌,殷王紂時的諸侯,子武王伐紂,滅殷。 ③《湯誓》:《尚書》中的一篇。《尚書》是我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跡著作的匯編,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稖摹愤@一篇,記載商湯討伐暴君夏王桀的誓詞。傳說,夏桀曾自比太陽,說太陽滅亡他才滅亡。此章所引是百姓詛咒夏桀的話。④時:這。害:同“曷”,何時的意思。 ⑤女:同“汝”,你。 【譯文】 孟子謁見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邊上,一面觀賞著鴻雁麋鹿,一面問道:“賢人對此也感受到快樂嗎?” 孟子答道:“只有賢人才能感受到這種快樂,不賢的人縱然擁有珍禽異獸,也不會(真正感受到)快樂的?!对娊?jīng)》上說:‘文王規(guī)劃筑靈臺,基址方位細安排,百姓踴躍來建造,靈臺很快就造好。文王勸說不要急,百姓干活更積極。文王巡游到靈囿,母鹿自在樂悠悠,母鹿肥美光澤好,白鳥熠熠振羽毛。文王游觀到靈沼,魚兒滿池喜跳躍。’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臺深池,但人民卻高高興興,把他的臺叫做靈臺,把他的池沼叫做靈沼,為他能享有麇鹿魚鱉而高興。古代的賢君與民同樂,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稖摹分姓f:‘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滅亡?我們要跟你同歸于盡!’人民要跟他同歸于盡,(他)縱然擁有臺池鳥獸,難道能獨自享受到快樂嗎?”P1-3
編輯推薦
《孟子》是繼《論語》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記述了孟軻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記述了孟軻主張仁義、反對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全書語言生動,比喻深刻,論證有力,文章氣勢雄偉,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本書選取了《孟子》的大部分篇章,加以注釋,并配有現(xiàn)代漢語的譯文。在注譯的過程中筆者參考了《十三經(jīng)注疏》中的《孟子注疏》,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義》,戴震的《孟子字義疏證》等,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部可讀性較強的《孟子》讀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