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出版時間:2001-6-1  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  作者:王陽明  頁數(shù):349  譯者:閻韜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本書前冠以專家導讀,勾勒其理論框架,剔抉其精義奧妙,探索其學術(shù)源流、文化背景,幫助讀者確切理解原著。同時本書勾畫出了儒學前后發(fā)展的主線,是問津宋以后儒學演進、下探當代新儒學源流必讀的入門書。

作者簡介

  王陽明,哲學家,心學唯心主義集大成者。字伯安,號陽明,浙江余姚人。著有《傳習錄》、《陽明先生文錄》等。

書籍目錄

前言
傳習錄卷上
傳習錄卷中
傳習錄卷下

章節(jié)摘錄

  卿,許多弟子跟隨他來到南京。倉居:在衙舍居住。②有所憂患不得其正:語出《大學》,指憂患過度的錯誤。③毀不滅性:語出《禮記·喪服四制》,意為孝子哀毀不可以傷害性命?!  驹u析】  這里強調(diào)適中、中和。陽明認為人有七情是正常的,但是七情發(fā)出來多數(shù)是過分的,所以特別要注意克服過分而使之適中?! ∷钠摺  安豢芍^未發(fā)之中常人俱有。蓋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有未發(fā)之中即有發(fā)而皆中節(jié)之和。今人未能有發(fā)而皆中節(jié)之和,須知是他未發(fā)之中亦未能全得?!薄  驹u析】  此說與陽明一貫思想不甚一致,或為記錄者之誤。四八  “《易》之辭是‘初九潛龍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畫,《易》之變是值其畫,《易》之占是用其辭。”  【評析】  陽明十分重視《易經(jīng)》第一卦的第一爻,以為全部六十四卦皆從它變化而來。這反映了他治學辦事的指導思想:最基本的東西是最重要的,把握了最基本的東西也就把握了全部?! ∷木拧  耙箽狻J蔷统H苏f。學者能用功,則日間有事無事,皆是此氣翕聚發(fā)生處。圣人則不消說夜氣?!薄  咀⑨尅俊 ∫箽猓赫Z出《孟子·告子上》,意為人在夜間生長出來的清明之氣,指未與日常種種事物接觸時的無利害考慮的精神狀態(tài)。  孟子的夜氣,是對于普通人說的。普通人在夜間與外物脫離接觸.可以較為清醒地審視行為的意義,有利于道德思想的牛發(fā)。但足對于一個有忠于道德修養(yǎng)的人來說,光靠這點足不夠的,他應該自覺地用功,這樣就會時時處處有夜氣,時時處處按道德標準思考、行動?! ∥迨 〕螁枴安俅嫔嵬觥闭隆! ∪眨骸啊鋈霟o時.莫知其向’,此雖就常人心說,學者亦須是知得心之本體亦元是如此,則操存功夫始沒病痛。不可便謂出為亡,入為存。若論本體,元是無出無入的。若論出入,則其思慮運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無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謂‘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雖終日應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謂之放,斯謂之亡?!庇衷唬骸俺鋈胍嘀皇莿屿o,動靜無端,豈有向邪?”  【注釋】  “操存舍亡”章:指《孟子·告子上》所引孔子的幾句話:。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向,惟心之謂歟?!鼻蛔樱褐感厍弧!抖踢z書》卷七日:“心要在腔子里。”腔子指心所應在之處。  【評析】  當時儒者修養(yǎng)有一種常犯的錯誤:控制自己的心,使它靜止不動。陽明強調(diào)人心永遠在不停地運動著,不可以要求它如槁木死灰全無生氣。關鍵不在靜而在定,即定在理上。只要符合天理,靜與動都是正常的。  五一    王嘉秀。問:“佛以出離生死誘人入道,仙以長生久視誘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極至,亦是見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貢,有由傳奉,一般做到大官,畢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極處與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遺了下一截,終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誣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為記誦、詞章、功利、訓詁,亦卒不免為異端。是四家者終身勞苦,于身心無分毫益,視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學者不必先排仙佛,且當篤志為圣人之學。圣人之學明則仙佛自泯,不然則此之所學,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難乎!鄙見如此,先生以為何如?”  先生日:“所論大略亦是。但謂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見偏了如此。若論圣人大中至正  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陰一陽之謂道’,但‘仁者見之便謂之仁,智者見之便謂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手秦M可不謂之道?但見得偏了便有弊病?!薄  咀⑨尅俊 ⊥跫涡悖鹤謱嵎颍柮鞯茏?,好談仙佛?! ∩弦唤兀号c下一截相對。當時一般認為孔子之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上下兩截。上一截是談性與天道的,下一截是講究治國平天下的。陽明不同意這種區(qū)分。科、貢、傳奉:指三種升官的途徑??剖欠挚瓶荚囈匀∈?;貢是通過鄉(xiāng)黨或官員薦舉;傳奉是不通過吏部銓選,由走內(nèi)臣的后門而得官。一般:一樣,同樣。君子之道鮮矣:語出《周易·系辭上》,意為同一個道在不同的人看來便有不同的樣子,能認識道的全體的是很少的?!?【評析】  陽明認為,天下只有一個道,儒釋道三教都力圖把握它,所以三教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優(yōu)秀成果都可以接受。這種態(tài)度比朱子明里批判、暗中搬用的做法要好。明代三教合流的思想有相當?shù)陌l(fā)展,陽明思想有其時代特征?! ∥宥  拜楣淌且祝斠嗍且??!薄  咀⑨尅俊 ≥椋褐芤椎捏叻?,以蓍草運作的得數(shù)決定卦畫,從卦畫看吉兇。龜:龜卜,以龜甲上灼出的裂痕定吉兇。  【評析】  陽明認為龜亦是易,是由于他認為兩者都反映了天理.都可以決嫌疑、定猶豫。在不同巾看到同一,這是陽明的思維定勢和優(yōu)勢。

媒體關注與評論

  前言  一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人稱陽明先生。他是浙江余姚人,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嘉靖七年(1529),是明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成功的教育家?! £柮靼子茁斆骱脤W,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向往成為圣賢。青年時代他大量閱讀宋明理學家的著作,并按朱子的格物理論去實踐。但是兩次累垮,一無所獲,覺得成圣太難,只好止步。為愉悅身心,他與朋友一起舞文弄墨,寫作詩文。既而感到這種生活沒有意義,于是轉(zhuǎn)而學習佛道,目的是養(yǎng)生和尋找精神寄托。不久,又覺得修仙成佛離家出世,拋棄了做人的義務,是錯誤的,于是重新回歸于儒家。這時由于他有了豐富的知識和閱歷,認為做圣賢需要在精神上解決問題。但是朱子教人的僅僅是注重考據(jù)、講論的口耳之學,所以決定,重建圣人的身心之學。弘治十八年(1505),他在北京做兵部主事,開始授徒講學,其中心內(nèi)容便是確立必為圣人之志?! ∫粓鲲w來橫禍,打破了王陽明平靜的為官與講學的生活。明 武宗正德元年(1506),陽明上疏,為因觸怒宦官劉瑾而下詔獄的科道官辯護,結(jié)果廷杖四十,謫為貴州龍場驛驛丞。龍場在萬山叢中,到處是毒蛇、瘴癘之氣,周圍土著皆系少數(shù)民族,語言不通,習俗全異。沒有房子住,沒有蔬菜吃,陽明不得不與從人一起架屋種菜。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為克服對得失榮辱特別是生死的系念,他日夜端坐澄默,專求靜一,久而久之,心中灑落自在,達到很高的境界。他憑借自己的體驗,進一步思考圣人之道的真諦,一天夜里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覺大呼大跳,從人都驚呆了。他悟到的道理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說,心就是理,要窮理只能向內(nèi)而不是向外,朱子倡導的格物向外做功夫是不對的,格物即是糾正心中不正確的念頭。這是他的學說——王學最基本的觀念,是他在龍場動心忍性的實踐結(jié)果。從此他重開講席。正德四年他在貴陽講知行合一,八年在滁州講默坐澄心,九年在南京講存天理去人欲。他的思想體系逐漸趨于成熟。陽明不但是哲學家,也是能干的軍事家、政治家。由于歷史的機緣,他從正德十二年至十六年在江西擔任巡撫都御史,長年帶兵作戰(zhàn),使他的軍事才能得以充分展現(xiàn)。他用兵最善于掌握主動,巧妙地迷惑、瓦解敵人,出其不意地予以打擊。開始他做南贛巡撫,不到兩年,討平了江西、福建、廣東、湖南邊界上的多股“盜寇”。正德十四年六月,久欲謀反篡位的寧王,以十萬之眾在封地南昌發(fā)動叛亂。陽明在沒有朝廷旨意、情勢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挺身而出,承擔平叛重任。他先用心理戰(zhàn)使寧王一再推遲進攻南京的時間。寧王出兵之后,他迅速攻下南昌,迫使寧王回救老巢。然后以逸待勞,在鄱陽湖中與敵展開決戰(zhàn),一舉殲滅數(shù)萬叛軍,活捉寧王。從起兵到勝利僅僅用廠三二十五天,以非凡的軍事才能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戰(zhàn)績。但是勝利給陽明帶來的不是明媚的春光,而是壓城欲摧的烏云。原來武宗早想游歷江南,寧王造反成為他的借口,他不顧寧王已擒的事實,率領十多萬大軍洶洶南下,演出“親征”鬧劇。陽明反對勞民傷財?shù)挠H征,曾上疏勸阻,更不同意武宗玩戰(zhàn)爭游戲,重新在鄱陽湖中抓獲寧正?!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習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療傷心學
  •   傳習錄 經(jīng)典
  •   王陽明作品
  •   心學的總結(jié)
  •   閑暇時看的一本書
  •   封面不滿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