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廣東省出版集團 作者:容閎 頁數(shù):242 譯者:徐鳳石,惲鐵樵
Tag標簽:無
前言
出版前言本書根據(jù)徐鳳石、惲鐵樵合譯的容閎英文自傳,1915 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的《西學東漸記——容純甫先生自敘》(下稱“原版本”),并參以英文原著,即1909 年11 月,由紐約亨利·霍爾特出版社出版的《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作了以下編訂重版:一、原版本中譯為清末民初的“新民體”,譯者之一惲鐵樵先生曾主編《小說月報》,行文雅、信、達。為方便現(xiàn)代閱讀,對原版本中生僻字詞或典故作必要的文字注釋。二、補譯了原版本中缺譯的容閎《自序》。另英文原著之附錄:美國友人“吐依曲爾牧師的講演詞”,因本書《跋》中有詳盡引用,為避免重復,不再刊譯。此附錄在原版本中也缺譯。三、精選了相關圖片與背景插圖。四、邀請容閎研究者劉中國先生撰寫了容閎小傳《容閎:中國近代化的先驅人物》以作本書《跋》,后附《容閎生平大事年表》和本書《附錄》文件,為希望進一步了解研究容閎的讀者,提供了相關的歷史資料。以上注譯、寫作、編輯難免有疏漏謬誤,敬請讀者指正。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謹以此書緬懷偉大的中國近代化先驅,中美文化交流的鑿空者,社會活動家和民主革命家容閎先生。編者2011年7月自序拙著前五章自述予赴美利堅前之啟蒙教育及赴美后之肄業(yè),先就讀于馬沙朱色得士省之孟松學校,嗣后入耶路大學深造。第六章自予留洋八年歸棹唐山起。或云:西方教育,乃西方文明之表征也。設若西方教育不能熏陶變化一東方人之氣質,未收一齊眾楚之效,使其面對情感舉止截然不同者,未生異域之感,豈非咄咄怪事?予情誠然若此。予對故土及同胞之愛長盛不衰,并因惻隱之心與日劇增。故其后幾章專文闡述予苦心孤詣以竟派遣幼童留美之事業(yè):此洵為予對華夏永恒熱愛之舉,亦予以為維新復興中華最切實可行之策。洎遽然撤銷中國留洋肄業(yè)局并召回一百二十名已成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先行者之留學生,予之教育事業(yè)隨之告終也。一八七二年留洋肄業(yè)學童中,有數(shù)人勤奮不懈,艱苦卓絕,終能躋身于經世治國精英之列,且賴有此,出洋肄業(yè)局得以恢復,雖形式有所變更。故如今吾人可見到中國學生不乏有來自遙遠邊疆者,翩翩而至,留學歐美。一九零九年十一月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阿特伍德街十六號
內容概要
本書是容閎先生英文自傳的最早中譯本, 1 9 1 5 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原書名為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譯者以近代流行的“新民體”特有的典雅簡潔行文,生動地展現(xiàn)了作者在清末大變局中留學海歸,獻身祖國近代化事業(yè)的精彩人生。書中記錄了清末官派幼童留學美國的始末,也回憶了作者坐言起行,心懷天下,勞碌奔波,實踐教育救國,投身維新改良運動的傳奇經歷。從本書附錄和傳記資料中,我們更可以看到為祖國鞠躬盡瘁的容閎,晚年如何從溫和的改良主義徹底轉變,支持和參與孫中山先生推翻君主專制的民主革命。因此,本書堪為近代中國西學東漸和中美交流歷史的經典文本。
作者簡介
容閎:1828年—1912年,原名光照,族名達萌,號純甫,英文名YungWing,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外交和社會活動家。容閎是第一個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清末洋務運動中,他促成和經理了兩件大事而彪炳史冊:建成了中國近
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上海江南機器制造局;組織了第一批官費赴美留學幼童。在中國近代西學東漸、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閎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幼稚時代
第二章 小學時代
第三章 初游美國
第四章 中學時代
第五章 大學時代
第六章 學成歸國
第七章 人世謀生
第八章 經商之閱歷
第九章 產茶區(qū)域之初次調查
第十章 太平軍中之訪察
第十一章 對于太平軍戰(zhàn)爭之觀感
第十二章 太平縣產茶地之旅行
第十三章 與曾文正之談話
第十四章 購辦機器
第十五章 第二次歸國
第十六章 予之教育計劃
第十七章 經理留學事務所
第十八章 秘魯華工之調查
第十九章 留學事務所之終局
第二十章 北京之行與悼亡
第二十一章 末次之歸國
第二十二章 戊戌政變
編輯后記
代跋 容閎:中國近代化的先驅人物劉中國
容閎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滿清王朝一直恪守開國初期制定的閉關自守政策,但是西方國家叩關索市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就在容閎出生那一年,偏重經世之學的安徽學者包世臣已經意識到商戰(zhàn)迫在眉睫,他在《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中指出:“英夷帝國五六萬里,與中華爭勢難相及,而新埔(新加坡)則近在肘腋,易為進退。”并且斷言:“十數(shù)年后,雖求如目前之茍安而不能?!钡牵瑏碜怨鹊椎穆曇魪墓胖两穸际悄敲次⑷?,很難及時傳到白雪皚皚的權力高峰。于是,康乾盛世之后的國運急轉直下,直到日不落帝國的堅船利炮打破了大清帝國的銅關鐵鎖,華夏大地上響起了一場場奇異的悲歌。這情形就像“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的崇拜者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一文中所言:“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xiàn)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在這場決斗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義,而最現(xiàn)代的社會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lián)式悲歌?!痹谶@場“對聯(lián)式悲歌”搬演前夕,來自香山縣的鄉(xiāng)村少年容閎,已經開始接受西式教育;“悲歌”或“悲劇”的血色大幕拉開之后,容閎和黃氏兄弟隨師前赴美國求學,探索救國之道……鴉片戰(zhàn)爭之后,從鐵屋子里醒來的炎黃子孫開始探索師夷制夷之術,強國富民之道,他們中間的先進人物勇于向西方學習,先后經歷了三個階段:19世紀中期開始的購買洋槍洋炮洋船和引進“制器之器”,標志著學習西方物質文明的兆始;70年代初開始的派遣幼童出洋肄業(yè),標志著對“夷夏之變”觀念的突破;容閎1895年末歸國后提出的“新政策”,以及后來康、梁發(fā)起的“戊戌變法”運動。
后記
1909年,大清帝國的“國事犯”容閎寓居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阿特伍德街16號。這一年,美國的出版物汗牛充棟,其中就有容閎的一巨冊回憶錄《西學東漸記》(MYLIFEINCHANGANDAMERICA),以及“日不落帝國”詩人、作家吉卜林的多卷本選集。如果把兩人作品的片斷放在一起比較,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十分有趣。吉卜林在《東方和西方之歌》中宣稱:“哦,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兩者永不相逢,直至蒼天和大地同時站在上帝的偉大法庭前。”容閎在回憶錄序言中寫道:“設若西方教育不能熏陶變化一東方人之氣質,未收一齊眾楚之效,使其面對情感舉止截然不同者,未生異域之感,豈非咄咄怪事?予情誠然若此。予對故土及同胞之愛長盛不衰,并因惻隱之心與日劇增?!奔妨?865年生于印度孟買,6歲時被送回英國接受教育,大學畢業(yè)后從事編輯工作,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并于1887年至1889年間游歷印度、中國、日本和美國。作為“日不落帝國”的子民,吉卜林站在“歐洲中心論”的角度鄙棄東方,為歐美國家對東方的侵略和殖民統(tǒng)治辯護——《東方和西方之歌》只能算是冰山之一角。……從容閎辭世那一年開始,人們就不斷用各種形式紀念他創(chuàng)下的功績。容閎1871年創(chuàng)建的甄賢社學,已于1986年被列為珠海市文物市文物保護單位,最近被辟為“容閎紀念館”。民國初年譜寫的甄賢學校校歌,再也無人傳唱,歌詞卻流傳了下來:“我甄賢兮,秀毓南屏。前賢遺訓兮,謹守以循。教育鄉(xiāng)村兮,史何光榮。甄陶后進兮,賢明是經。甄賢學生兮,相興鵬城?!奔~約曼哈頓唐人街有所“容閎公立小學”,創(chuàng)辦于20世紀70年代,為的是紀念首位畢業(yè)于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容閎博士。2004年冬天,由容閎家鄉(xiāng)珠海市政府捐贈耶魯大學的“中國留美第一人”容閎銅像,在容閎從耶魯大學畢業(yè)150年之際,靜靜地矗立于這座典型秀麗的校園。在容閎銅像揭幕典禮上,珠海市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黃曉東、耶魯大學副校長羅琳達女士、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白彬菊發(fā)表致辭,稱譽容閎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開創(chuàng)的豐功偉績。在“甄賢學校”和“容閎公立小學”之間,橫著煙波浩淼的汪洋大海,但是,容閎通過一生的努力,把東西方世界拉到了一起。容閎熱愛自己的第二祖國,曾經報名參加美國南北戰(zhàn)爭;他終身致力于“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富強之境”的光明磊落事業(yè),吐依曲爾牧師說他:“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他深愛中國,信賴中國,確信中國會有燦爛的前程,配得上它的壯麗的山河和偉大的歷史。”容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2011年6月6日于深圳
編輯推薦
《西學東漸記:容純甫先生自敘》:容閎,原名光照,族名達萌,號純甫,英文名YungWing,廣東香山縣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外交和社會活動家。容閎是第一個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清末洋務運動中,他促成和經理了兩件大事而彪炳史冊:建成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上海江南機器制造局;組織了第一批官費赴美留學幼童。在中國近代西學東漸、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閎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段鲗W東漸記》是容閎先生英文自傳的最早中譯本,1915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這本《西學東漸記——容純甫先生自敘》根據(jù)徐鳳石、惲鐵樵合譯的容閎英文自傳,191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的《西學東漸記——容純甫先生自敘》,并參以英文原著,即1909年11月,由紐約亨利·霍爾特出版社出版的《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重新作了編訂。謹以此書獻給辛亥革命100周年列強虎視國運沉沉國人酣睡西學東漸容閎先生最后之十年獻身推翻清朝專制統(tǒng)治的革命運動,有幸見到武昌首義成功,當他收到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寄來的信函和照片時,已經昏迷不醒。1912年4月21日容閎先生在美國病逝。一百二十年前,英國人H.N Shore如此評價容閎:“一個能夠產生這樣人物的國家,就能夠成就偉大的事業(yè),這個圈家的前途不會是卑賤的……”時代造就了容閎太多的第一:第一個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第一個志愿參加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中國士兵;第一個倡議設立兵工學校;第一個推動創(chuàng)辦國家銀行;第一個奔走呼吁派遣幼童留美并制定計劃經辦監(jiān)督實施;第一個辦購機器,成就上海江南機器制造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