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 出版社:陜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釋慧皎 著,朱恒夫 王學鈞 趙益 注譯 頁數:87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高僧傳》是一部自東漢永平至梁代天監(jiān)間著名僧人的傳記,共257人,附見者又二百多人,13卷,將所載僧人分為“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明律”“忘身”“誦經”“興?!薄敖泿煛薄俺獙А笔?。記載了佛教傳入中國及佛經翻譯的情況,介紹了這一時期佛教的主體——僧人的活動,描述了許多文人和佛教僧侶的交往以及他們受佛教影響的故事。后人通過此書能夠全面地了解佛教東進之后的宣傳、融合,進而占據社會思想領域中顯要位置的歷史過程,了解中國佛教的源頭等珍貴的原始史料。可以說,《高僧傳》是一把打開東漢到南北朝佛教世界大門的鑰匙?! 陡呱畟鳌穯柺酪院螅1环鸾棠夸洉礓?,對研究漢魏六朝文學有多方面的作用,但由于它是一部一千多年前的佛學著作,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閱讀相當困難,因此出版這套簡體白話注譯版,以填補空白。選用磧砂藏本為底本,并參照大正藏本、弘教藏本與金陵刻經處本,注釋時盡量做到詳細,譯文則盡量做到通俗明了。
作者簡介
作者:(南朝梁國)釋慧皎 注譯:朱恒夫 王學鈞 趙益朱恒夫,博士,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藝術論叢》主編、中國儺戲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戲劇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出版有《目連戲研究》等十多部著作。王學鈞,江蘇南京人,文學碩士,江蘇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文學、中國古典小說與民間教宗研究。著有《劉鶚與老殘游記》、《李伯元年譜》等五種,及《太谷學派的世俗禪》、《般若與語言》等論文百余篇。趙益,江蘇如東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文化史相關專題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學術專著四種,發(fā)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
書籍目錄
《高僧傳(上)》 卷一 譯經上正傳十五人附見二十人 漢洛陽白馬寺攝摩騰 漢洛陽白馬寺竺法蘭 漢洛陽安清 漢洛陽支婁迦讖 竺佛朔 安玄 嚴佛調 支曜 康巨 康孟詳 魏洛陽曇柯迦羅康僧鎧 曇帝 帛延 魏吳建業(yè)建初寺 康僧會 支謙 魏吳武昌維祗難 法立 法巨 晉長安竺曇摩羅剎(竺法護) 聶承遠 聶道真 晉長安帛遠 帛法祚 衛(wèi)士度 晉建康建初寺帛尸梨蜜 晉長安僧伽跋澄 佛圖羅剎 晉長安曇摩難提 趙正 晉廬山僧伽提婆 僧伽羅叉 晉長安竺佛念 晉江陵辛寺曇摩耶舍 竺法度 卷二 譯經中 正傳七人 附見六人 晉長安鳩摩羅什 晉長安弗若多羅 晉長安曇摩流支 晉壽春石硐寺卑摩羅叉 晉長安佛陀耶舍 晉京師道場寺佛馱跋陀羅 晉河西曇無讖 道進 安陽侯 道普 法盛 法維 僧表 卷三 譯經下 正傳十三人 附見四人 宋江陵辛寺釋法顯 宋黃龍釋曇無竭 宋建康龍光寺佛馱什 宋河西浮陀跋摩 宋京師枳園寺釋智嚴 宋六合山釋寶云 宋京師祗洹寺求那跋摩 宋京師奉誠寺僧伽跋摩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 宋京兆釋智猛 宋京師道林寺置良耶舍 僧迦達多 僧伽羅多哆 宋京師中興寺求那跋陀羅 阿那摩低 齊建康正觀寺求那毗地 僧伽婆羅 卷四 義解一 正傳十四人 附見二十二人 晉洛陽朱士行 竺叔蘭 無羅叉 晉淮陽支孝龍 晉豫章山康僧淵 康法暢 支敏度 ……《高僧傳(下)》
章節(jié)摘錄
于神明的大道,高尚其志而專志于無為,排除種種蔽覆使心靈空闊疏朗,治理種種疾病使本心融會通達。認識五蘊即空之道,體察四大空虛之理,反復之相喻比照,既須棄絕而不可或離。既已將無上絕妙之覺悟體會陳述,復又能使感知玄深致幽。和順于自己的性情,隨世道之變而變以適合時宜,經歷過事情以后,就不再思議考慮。由慈愛的覺悟之父殷切敦促,我們像柔順的嬰兒般立定志向。”當時的議論認為支遁的才能足以經世濟民,但他潔身而脫俗的行為卻有悖于普濟天下的道義,因此支遁便為此作了一篇《釋矇論》。支遁晚年移居到石城山,又在此建立了棲光寺。他在寺中靜坐修行,體會禪道,食草木而飲澗水,專志于遠離種種生滅變化。他在此注釋了《安般》《四禪》等經典以及撰寫了《即色游玄論》、《圣不辯知論》、《道行旨歸》、《學道誠》等。這些著述比擬馬鳴,模仿龍樹,意義與佛法之本相應,不違真如之理。后來又出山來到山陰縣,講解《維摩經》,他擔任法師釋義,由許詢?yōu)槎贾v唱經,支遁每次通解一個意思,眾人都認為許詢無以置難,而許詢每次提出一個疑難,大家也認為支遁無法再次通解,如此這般直至結束,兩人都不能使對方窮竭。凡是在場聽講的人,都自稱能體會支遁的意旨,但回頭請他們自己講說,諸人卻只能分判二乘而已,辨三乘則發(fā)生錯亂。輔成施之于外的王者教化。使沒有聲音的音樂和諧,以自我相得為和莢;讓慈愛孝順之道深沉厚重,連爬蟲都不受傷害。懷著體恤愛護的哀憐之心,永遠擔心做出不仁之舉;堅持對尚未明顯之跡象的謹慎態(tài)度,提早防范前生注定的命運;崇尚無邊無際的節(jié)操,堅持高傲剛正而不悔。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擔負著統(tǒng)御天下重任的賢明的君主。無不欽佩佛教的風尚,護衛(wèi)它的軌范,探求其謹慎的心靈,省略它對外在形骸的禮敬,故而使佛教歷經朝代而更新。陛下有上天賜予的神圣之德,對佛教崇尚而不倦,專志于神靈的儀范,甚至忘記了去上朝治事,可以說是像早晨報時的鐘鼓,聲音響徹于天下。清靜平和之風既臻美好,天下人無不幸甚。我祝愿陛下與天地同壽,敷陳發(fā)揚至上教化,摒除以往隨意的妖魔妄言,探尋禱求神靈的廣大議論,棄絕泥濘的小路,揚鞭于平坦大道。就像泰山不為季氏之祭祀所惑亂,故能成為神靈;王者非于合禮之圓丘而不祀,故能致正貞。若使人、神各得其所,互不干擾.以君為君而天下再無唯親是舉,以神為神而神靈再不為禱咒加靈,玄應與德行交被天下,天下民眾得以承受神靈的暗中保佑,那么廣闊的天地四方,便成為了吉祥所在之地;盛大的大晉王朝,即是美善通泰的天下。經常以無為治國則世間萬物便能順應其宗,秉執(zhí)大道則天下萬民自會前來歸順。至于國家典制刑罰,則有政府存在,若使某人還生而并非是施惠予他,這種結果是受賞者自己應該得到的;若殺戮某人而并非是遷怒于他,這種結果就是受罰者自己造成的。弘揚公用之器以滿足神靈的意旨,持公正之器以達致玄奧廣深之量。這就是所謂的‘天不必說些什么,只是四季一直運行’。貧道我在東山野居,與世俗榮辱完全不同,茹素于高聳的山阜,洗漱于清谷的溪流,終生穿著破爛衣服,從來不曾得睹皇宮。沒有想到君王恩澤無處不及,竟然枉顧到我的蓬屋,頻頻賜下圣明之詔,命我晉京,這使我進退維谷,不知所措。自從來到天庭之后,又屢蒙接見,待我以優(yōu)隆之禮,向我詢問有關建議。我每每慚愧自己才能上不能解決疑難,見識上無法考定新義,實在不足以提出高妙之謀劃,滿足陛下的需要。
編輯推薦
《高僧傳(套裝上下冊)》:現存最早、影響最大、最具權威的僧人傳記開山之作國內首次完整注釋、白話譯文、現存各版本強力???/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