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清華大學歷史系、三聯(lián)書店編輯部合編,秦暉 頁數(shù):37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編收入的十九篇演講稿,分為“人文與哲思”、“文獻與歷史”、“圖像與詮釋”、“經(jīng)濟與社會”、“思想與學術”五個單元。盡管主旨各有不同,但是,讀者諸君如果仔細省察,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新思路、新視角、新問題,是各個演講的共同特點。從史學的核心領域,到相關學科的交叉、延展,多角度呈現(xiàn)了人文學的前沿趨勢和創(chuàng)新點所在。
書籍目錄
人文與哲思 中學、西學與現(xiàn)代化 人文學的魅力與困境 時間與文明 《上帝之城》與奧古斯丁的歷史觀文獻與歷史 《古本竹書紀年》與夏商周年代 古文字學的現(xiàn)狀與展望 《三禮》與禮學研究 考據(jù)的虛與實圖像與詮釋 圖像與思想——論北朝及隋的佛教美術 從圖像看歷史——新發(fā)現(xiàn)的粟特圖像及其解釋 蒙古山水地圖——在日本新發(fā)現(xiàn)_的一幅中世紀絲綢之路地圖 印象與真相:英使馬戛爾尼覲禮之爭新探經(jīng)濟與社會 從明清史看宋元史——倡導一種“連續(xù)遞進”的思考方法 早期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以明清時期的中外經(jīng)濟關系為中心 牛津浸禮會文獻與基督教在華傳播史的若干新發(fā)現(xiàn)思想與學術 中國學者對“歐洲中心論”的批判 儒家思想的根源 儒者從祀孔廟的學術與政治問題 從“引西救儒”到“興法反儒”——晚清以來西儒關系之演變后記作者簡介
章節(jié)摘錄
人文與哲思 中學、西學與現(xiàn)代化 今天我講的題目叫作“中學、西學與現(xiàn)代化”。我不能說我的見解全都正確,同學們也不要單純地接受,歡迎提出不同的意見。學術是應該有不同的意見才能進步的,要定于一尊就沒有進步了。歷史上定于一尊的思想都沒有進步,凡是定于一尊的學術都是沒有生命力的?! ∫弧≈袑W與西學 大家知道,在從鴉片戰(zhàn)爭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時間里,中學與西學之爭始終不斷。我原以為解放以后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因為解放后我們的思想認識理應提高了一個層次,這個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墒浅龊跷业囊饬?,這些年——至少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學、西學的問題又成了一個爭論的焦點。因此我想先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再由此出發(fā)來談現(xiàn)代化(或者說“近代化”,這兩個詞在英文里都是“modernization”)?! ≈袑W西學之爭是怎么發(fā)生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打了敗仗,覺得自己原來的那套東西不行了,要改革,于是就反思為什么自認為是天下第一的天朝上國被打???是因為洋人的船堅炮利。所以那時先進的知識分子就提出,要“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這可以說是最早的西學,也就是要學“夷人”所擅長的技術。又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fā)現(xiàn)船堅炮利不單是一個技術的問題,船堅炮利得有船堅炮利的根據(jù),這個根據(jù)就是那一套近代科學。中國沒有近代科學,所以就形成了一個“西學”的概念,“西學”亦即“西洋的科學”。這個科學也很簡單,就是聲光化電,就是化學、物理學、數(shù)學。因為沒有這些自然科學知識,就沒有近代工業(yè)。我們可以說,近代的工業(yè)就是實用科學,就是把科學的原理應用到實業(yè)上。所以,這時候的人們、至少是先進的知識分子在思想上又提高了一步:我們要學習“夷人”的“長技”,也要學習“西學”。到了甲午戰(zhàn)爭的時候,原先中國的藩屬把中國打敗了,這是更加丟臉的事情。人們開始覺得中國的不行,表面上是科學技術的不行,但實際上我們整個學術體系不行。這個時候便出現(xiàn)了中學西學之爭的一個高潮。這實際上把中國的思想界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西學陣營,他們認為,我們的中學不行了,我們要學習西學。這里的西學主要還是指西方的科學。另一個可以說是保守的陣營,他們還是要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當然也有折中派,折中派的提法也不盡同,最有名的是清末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在《勸學篇》里說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當然,這個說法并不是他最先提出的)。一直到今天,也有人贊成這個口號?!爸袑W為體,西學為用”說的是,我們中國過去有一套學問,主要指儒家的思想體系,這個才是我們的主體,但我們也不能光要這個主體,也要有一點技術性的東西,那就是西學,就是要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以為中學的體系所用。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很有力的思潮?! ∥矣X得,其中有一個思想家值得一提,就是清末戊戌變法時候的譚嗣同。譚嗣同有一本重要的著作《仁學》。他想在書中構(gòu)成一個哲學體系,這里面既有中國傳統(tǒng)儒家的仁義道德,也有一些西方的概念。其實譚嗣同那個時候?qū)ξ鞣降牧私馐呛苣w淺的。他特別吸收了西方的“以太”觀念,認為以太就是世界的本體,以太就是仁,仁也就是以太。這件事表明,我們中國參與世界學術思想的主流是很晚的事情。因為在譚嗣同之前二十年,也就是19世紀80年代,就有兩位物理學家——邁克耳孫(Albert Ahraham Michelson,1852-1931)和莫雷(Edward Williams Morley,1838-1923)經(jīng)過反復試驗,證明世界上并不存在以太。而譚嗣同還是借用了這個概念。這里應該補充說明的是,我們也不應迷信科學,認為我們的科學知識就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我們對于科學應該有一個動態(tài)的理解,科學只是表明我們現(xiàn)在的認識所達到的地步,將來的進步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否定現(xiàn)在的認識?! ∵M入民國之后,中學西學的對立繼續(xù)存在。袁世凱要復辟帝制時的情形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思想上這兩方面的斗爭。此后,在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是“科學與民主”。在歷史上,科學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古代的科學,一種是近代的科學。近代的科學是有系統(tǒng)的、進行試驗的、實證的科學,這是古代所沒有的。西方為什么比中國先進?因為有了近代科學。但是近代科學本身并不能脫離社會獨立,一個社會是不會僅只有近代科學的,近代科學必須有其生存的社會條件或者政治條件。沒有這種政治、社會的背景,科學是產(chǎn)生不出來的。如果一個政體還是神權政治,那是不可能產(chǎn)生近代科學的。近代科學是講實證,而神學是講天命。例如洪秀全,他自認為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弟弟,他說的都是真理,那樣的話,科學就不會有進步,你只能聽洪秀全的。中國過去的專制政體也類似,天子是受命于天的,你不能反對。這種思想的專制之下,是不會有科學進步的。再舉一個西方的例子,一直到17世紀,甚至18世紀初,人們有一個信條,認為“自然畏懼真空”,就是自然界中的任何地方都有物質(zhì),自然界是沒有真空的。后來法國著名的科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做了一個實驗,證明自然界存在真空。這個實驗就打破了古老的信條——只有這樣,科學才能進步。而中國古代的科學總是要在古書中找根據(jù),而不是自己去摸索、去做試驗,然后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霸?jīng)圣人言,議論安敢到”,如果學術到了這個地步,這個學術是無法進步的。五四運動的口號是“科學與民主”,它的對立面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圣賢立言,那是原先人們以為的宇宙中不能觸動的大經(jīng)大法。五四運動雖然有政治性,但它本身應該算是一個思想文化的運動、一個思想解放的運動。五四之后,科學與民主的思想在我們國家占了主流地位,但守舊的思想并沒有退出。所以在30年代的時候,從國民黨中央到地方軍閥,比如說在北京的二十九軍的宋哲元,在山東的韓復榘,在我的家鄉(xiāng)湖南的湘系軍閥何鍵,在廣東的軍閥“天南王”陳濟棠,他們都贊成尊孔讀經(jīng)。而尊孔讀經(jīng)的對立面一個是科學與民主,一個是馬克思主義。他們是反對所有外來的新思想的?! ≈袑W西學的提法其本身就站不住,是錯誤的。因為作為知識的“學”并無所謂中西之別。舉一個例子來說,中國古代的《周禮》中記載,說一個圓是“周三徑一”。我們可以想象,只要你會做車輪,那么通過長期的實踐,就可以知道車輪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大概是三比一的關系。而這個知識西方也知道。你不能說圓周率是中學,或者是西學。又如,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國人知道它是勾三股四弦五,而古希臘的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定理也是這樣。作為知識的“學”可能是中國人最早發(fā)現(xiàn)的,也可能是西方人最早發(fā)現(xiàn)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說它是中學或者西學。順便說明一下,中國原來沒有幾何學,幾何學作為一門學問,是由明朝末年天主教教士利瑪竇傳來的,所以,自明朝末年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起,中國才有幾何學的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幾何學是西學。利瑪竇是意大利人,這也不意味著幾何學是“意學”?!稁缀卧尽肥欠g的歐幾里得幾何,歐幾里得是古希臘的數(shù)學家,但我們也不能說歐幾里得幾何學就是“希臘學”,它僅僅是源出于希臘,但和希臘并沒有本質(zhì)的關系。別的國家也能學會,這并不是誰的專利。再往早推一點,幾何學實際上是古埃及的“測地學”,是在尼羅河泛濫之后用來測量土地的?!癎eo”就是“大地”,“metry”就是“測量”,但我們當然也不能說“geometry”是“埃及學”。 當時還有一個流行的見解,認為西學,主要是近代的自然科學,是中國所沒有的;而中學,也就是孔孟之道、仁義道德是西方所沒有的。這個說法也不通。我們知道,聲光化電這些自然科學由于某些歷史的原因最先不是在中國出現(xiàn),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人就不能掌握這些東西,中國一樣出了世界級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這些不是某些地方的特產(chǎn),只不過是在某些地區(qū)率先出現(xiàn),某些地區(qū)后來才出現(xiàn)。西方也不是不講仁義道德,比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他鼓吹的是以“自利”這一普遍人性為基礎的自由市場,可是我們知道亞當·斯密當年在曼徹斯特大學是倫理學的教授,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論》也是講道德的。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就是講倫理道德的。所以并不是西方人就不講仁義道德。作為知識來說,無所謂中學西學,所謂中學西學,乃是我們?yōu)榱朔奖闫鹨?,按其最早出現(xiàn)的地方來劃分的。我們知道,近代科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牛頓(Isacc Newton,1643—1727)的體系,牛頓是17世紀英國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但牛頓以后,牛頓力學體系的發(fā)達不是在英國,而是在法國,法國出來一批沿著牛頓路數(shù)走的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他們在近代科學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我們只能說法國的科學家對近代科學有極大的貢獻,而不能說他們這就是“法學”,因為這門學問后來別的國家也都可以學到,也都有所貢獻,它不是某個民族的專利?! ∥疑厦嬲f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在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面也同樣如此。馬克思是德國人,你不能說馬克思主義是“德學”。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國民黨政權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他們最振振有詞的理由之一,便是馬克思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馬克思主義講階級斗爭,中國沒有階級斗爭或者階級斗爭不占主要地位。30年代初期,有十位教授在上海有一個宣言,叫做《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要建設“中國特色”的本位文化,什么是“中國特色”?還不過是中國古代的仁義道德、孔孟之道這些東西。那時候,馬克思主義陣營倒是反駁: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所以馬克思主義對中國也適用。 總之,就科學的本質(zhì)來說——這里指廣義的科學,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無所謂中學西學,只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高低之分。知識或真理是普世的,對一切人是一視同仁的。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把許多貴族都送上了斷頭臺,其中有一個叫拉瓦錫(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他是近代化學之父,近代化學是在他那里才開始成為系統(tǒng)的科學。但他是被送上了斷頭臺的反革命。他在科學上的正確與否是一回事,他的政治活動又是另一回事,我們不能用后者反對前者,也不能用前者論證后者,這是兩回事。學術中有真?zhèn)?、高低與精粗的問題,但這里面沒有中西的問題。那么還有沒有民族特色呢?在如下的意義上是有的。例如,中國過去黃河經(jīng)常泛濫,于是出了許多杰出的治水專家,同時中國的數(shù)學和治水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這是我聽一個老前輩講的,他說,中國解三次方程比別的國家都早,因為治黃河的時候要修堤壩,要計算堤壩用多少土方,一個土方就是一個立體,就是一個三次方程,所以中國數(shù)學的三次方程走在世界的前列??赡悴荒苷f這就是中學,后來過了兩三百年,意大利的兩位數(shù)學家對于三次方程、四次方程找出了通解,你也不能說這個就是“意學”,你只能說它是數(shù)學,真理是普世的,它沒有中西之別或古今之異?! ≈袑W西學之爭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我們也沒有必要強調(diào)中國特色,你強調(diào)中國特色的目的是什么?是用這種方法來對抗西學?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每個人自然有每個人的特色,每個人都不會和別人相同,這就是你的特色,但你不必特別強調(diào)你的特色以對抗別人。學術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共同的事業(yè),大家都應當參與進去。假如強調(diào)中學特色是用以對抗西方的話,那我以為這種辦法是錯誤的。應該是善于吸收別人先進的東西,而不必用這種辦法為自己打氣,什么“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我覺得這種說法不是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而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一旦泛濫就會引致災難,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不應該宣傳這種東西。歸根到底,人道的價值乃是普世的?! 《〗 ∪祟惖奈拿髦辽僖呀?jīng)有六七千年了。而就世界上出現(xiàn)生物學意義上的智人(Homo Sapien)來說,已經(jīng)有幾百萬年了。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據(jù)說是五十萬年前的,在東非等地的發(fā)現(xiàn)至少是兩三百萬年了。人類文明史相對于人類史來說,是非常短的一段?! ∧敲词裁词俏拿??我想簡單地做一個解說。文明是不斷進步的,這是人類和其他任何物種都不同的地方。有些生物也很聰明,比如狗,但狗沒有文明,下一代的狗和上一代的狗是一樣的,它超不過上一代,只有人能夠而且必然超過上一代的人。因為人類有進步,有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這是人類的特殊之處,文明就是靠的人類在積累的基礎上不斷地進步。你們看譚嗣同的《仁學》里面講,世界萬物是73種元素構(gòu)成的,這個觀點要比我們的老祖宗進步了,老祖宗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組成的。我這一代人又比譚嗣同晚了兩代,到我做中學生學化學的時候,說所有的物質(zhì)都是由92種元素構(gòu)成的。我們今天知道,元素已經(jīng)有106種之多,將來怎么樣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將來我們對于物質(zhì)的認識比今天還有進步。人類的文明怎么來的?就是靠人類不斷地進步。人類為什么能不斷地進步?借用牛頓的話,那是因為我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們今天就不要一定以孔孟為準,我們比孔孟高明,高明在哪里?我們踩在他們的肩膀上。人類的文明就是這樣進步的?! ∵@個進步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字的出現(xiàn)。文字的出現(xiàn)才可能把人類的文明傳承下去,如果沒有文字的話,我們每一代還是簡單地重復前一代,這在某種程度上就和狗的生活一樣了?! ∵€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人類有了農(nóng)業(yè)。在此之前,人類的生活跟動物的生活沒有多大區(qū)別,就好像動物每天都要覓食,要延續(xù)自己的生命,然后生產(chǎn)下一代。有了農(nóng)業(yè),人類才有可能定居;有了安定的生活,才能創(chuàng)造文明。等到有了文字,文明就可以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進步。我們把農(nóng)業(yè)社會作為人類文明真正的開端。但是,農(nóng)業(yè)社會延續(xù)了幾千年,一直到16世紀,基本上還都是農(nóng)業(yè)社會。農(nóng)業(yè)社會也有一個特點,就是年年重復上一年的生活和勞動,它可以幾十年、幾百年生活不變、思想不變,所以它的知識的進步是非常有限的。用一個術語來說,這叫做“單純的再生產(chǎn)”,其規(guī)模、內(nèi)容基本年年不變。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進步,但進步是很微小的。 16世紀以后,西歐開始了近代化的步伐,人類文明進入了近代。近代社會和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擴大再生產(chǎn)”。我們知道,資本主義的方式是擴大再生產(chǎn),它的資本、生產(chǎn)規(guī)??梢阅昴瓴粩鄶U大,它的生產(chǎn)技術也年年進步。這種擴大再生產(chǎn)也影響了生活方式,人的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改變了,所以人的思想文化也隨之改變。總的來說,這就是近代化?!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我看來,文史之學,大概就是一種“無待”之學(莊子《逍遙游》的典故),不講外在條件,沒有心靈羈絆,甚至不用考慮經(jīng)費、前途、成果轉(zhuǎn)化等,單憑研究者個人的意志與趣味就能夠繼續(xù)生存下來的學問。在這個意義上,陳寅恪所提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較容易實現(xiàn),也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地面對當今中國學術界正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鑫氖费芯康娜?,整天和文獻打交道,這是很幸福的事情。文是典籍,獻是人事,跟古今中外的典籍以及典籍背后的人物打交道,這種狀態(tài),對于一個人文學者來說,確乎是有值得夸耀之處的。 ——陳平原《人文學的魅力與困境》 可以預見,21世紀中國古文字學將有重大發(fā)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強調(diào)學科的基礎性研究……近幾年有一種偏向,就是過多追逐新發(fā)現(xiàn)、新公布的材料,形如一陣風,對那些需要長期努力、深入探索的問題則少有人過問。即使是沒有多少時間以前的發(fā)現(xiàn),比如云夢睡虎地秦簡、長沙馬王堆帛書,除少數(shù)學者外,過問者已頗寥寥。這種現(xiàn)象,是學術界流行的浮躁空疏風氣的一端,殊不利于學科的建設,尤其妨礙了基礎性的研究,是我們有必要反對的?! 顚W勤《古文字學的現(xiàn)狀與展望》 粟特首領墓葬圖像表現(xiàn)了粟特文化、波斯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解讀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圖像,應當像陳寅恪先生反復強調(diào)的那樣,需要具有“通識”的態(tài)度,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不同的圖像特征來加以解說,而不要固守一個方面。這樣,我們必然會在宗教、民俗、器物乃至音樂舞蹈等方面,利用圖像資料來研究歷史,特別是推動中古時期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進展?! 獦s新江《從圖像看歷史》 過去對中國經(jīng)濟史上很多重大問題的看法應當修正。這些看法多是建立在19世紀西方一些主要思想家對中國看法的基礎上。經(jīng)過了20世紀的變革,特別是20世紀后二三十年中國經(jīng)濟起飛,證明19世紀很多看法有偏見,是西方中心論的產(chǎn)物。所以,我們愛好歷史的學者和同學都有義務、有責任為歷史提供一種新的解釋?! 畈亍对缙诮?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 儒家思想之所以可能在漢代以后居于中國文化的主流地位,除了社會-政治的結(jié)構(gòu)原因以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家思想本身是三代以來中國文化的產(chǎn)物,其中的一些要素,在三代的思想里邊已經(jīng)慢慢形成,而且在話周,這些因素成型地發(fā)展為對整個文化有規(guī)范意義的取向。西周時代是中國的文化模式與文化取向開始確定和成型的時期,我們說,孔子以前的儒家思想的要素,正是參與了這個過程的建構(gòu)。因此,如果離開了夏商周三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我們就難以真正解決儒家思想起源這一思想史的問題?! 悂怼度寮宜枷氲母础?/pre>編輯推薦
本編收入的十九篇演講稿,分為人文與哲思、文獻與歷史、圖像與詮釋、經(jīng)濟與社會、思想與學術五個單元。盡管主旨各有不同,但是,讀者諸君如果仔細省罕,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新思路、新視角、新問題,是各個演講的共同特點。從史學的核心領域,到相關學科的交叉、延展,多角度呈現(xiàn)了人文學的前沿趨勢和創(chuàng)新點所在?!獜垏鴦傇谖铱磥恚氖分畬W,大概就是一種無待之學,不講外在條件,沒有心靈羈伴,甚至不用考慮經(jīng)費、前途、成果轉(zhuǎn)化等,單憑研究者個人的意志與趣味就能夠繼續(xù)生存下來的學問。在這個意義上,陳寅恪所提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較容易實現(xiàn),也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地面對當今中國學術界正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做文史研究的人,整天和文獻打交道,這是很幸福的事情。文是典籍,獻是人事,跟古今中外的典籍以及典籍背后的人物打交道,這種狀態(tài),對于一個人文學者來說,確乎是有值得夸耀之處的。——陳平原對于過去中國經(jīng)濟史上很多重大問題的看法應當修正。這些看法多是建立在19世紀西方一些主要思想家對中國看法的基礎上,經(jīng)過了20世紀的變革,特別是20世紀后二三十年中國經(jīng)濟起飛,證明19世紀很多法有偏見,是西方中心論的產(chǎn)物。所以,我們愛好歷史的學者和同學都有義務有責任為歷史提供一種新的解釋?!畈?/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