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志武納西學論集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民族  作者:和志武  頁數(shù):501  

內(nèi)容概要

  納西學,就是以納西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在實踐上,它貫穿古今;在空間上,它橫跨東西。既包括對納西族的本體性研究,也包含這種研究本身。它起步于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初,源于西方學者、傳教士、軍事人員對納西族地區(qū)的游歷……  本書論文有:《納西族的社會歷史與東巴教的形成和發(fā)展》、《略論納古族的東巴教和東巴文化》、《炎黃、古羌與納西東巴文化》、《納古族原始巫教古文化之淵源》、《東巴文原名內(nèi)涵》……

作者簡介

  和志武(1930~1994年),納西族,著名的東巴文化學者,云南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1952年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學院干訓班,歷任民語系教員、麗江師范教員、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室主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所研究員等職,兼任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顧問、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主編《中國原始宗教研究資料叢編’納西族卷》,參訂方國瑜編撰的《納西象形文字譜》,合著《納西族史》,撰《納西東巴文化》、《納西語基礎語法》等200多萬字著述,曾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書籍目錄

序(任繼愈)代自序:做學問必須做老實人上篇 東巴文化論納西族的社會歷史與東巴教的形成和發(fā)展略論納西族的東巴教和東巴文化炎黃、古羌與納西東巴文化納西族原始巫教古文化之淵源麗江下長水古許群體之祭天東巴文原名內(nèi)涵納西東巴經(jīng)中的tsho21“人”和lv33“牧奴”納西東巴經(jīng)語言試析納西族古文字概論試論納西族象形文字的特點從象形文東巴經(jīng)看納西族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幾個問題藏文化對納西文化的影響論《魯般魯饒》東巴經(jīng)中的木氏土司事跡關于納西族天文學方面的若干資料日文版《納西東巴文化》序下篇 歷史語文論納西語概況納西人學漢語的語音矯正納西新文字的制定和試驗推行試論漢語在納西語豐富和發(fā)展中的作用納西族支系研究一題納西族口傳文學概論納西族的民歌麗江江邊調(diào)古代納西族的“拇瓜”制度近代納西族的歷史發(fā)展納西族的道德觀念納西族民間殉情的社會歷史原因附錄:和志武先生學術年譜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納西族的社會歷史與東巴教的形成和發(fā)展  ——《中國原始宗教資料叢編·納西族卷》前言  一:  納西族居住在我國西南滇、川、藏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其地東經(jīng)99°~102°,北緯26°~29°,屬于青藏高原的南端。人口共約30萬人(1990年普查數(shù)),其中云南省納西族有265708人,占總?cè)丝诘?0%,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有18萬多人,占總?cè)丝诘?0%;其他分布于中甸、維西、德欽、寧蒗、永勝和四川省的鹽源、木里、鹽邊和西藏自治區(qū)的芒康等縣?! 〖{西族有自己獨立的語言和古老的象形東巴文。納西語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劃分為以麗江壩區(qū)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寧蒗永寧為代表的東部方言。東部方言區(qū)多數(shù)屬納西古氏族“買”、“何”兩支后裔,到20世紀上半葉仍處于封建領主制的社會經(jīng)濟和土司制度,在家庭和婚姻方面保留有原始母系家庭和對偶婚的殘余,其信仰為原始達巴教和藏傳佛教(俗稱黃教),只有流行達巴口誦經(jīng)而無象形文字經(jīng)書。西部方言區(qū)多數(shù)屬納西古氏族“束”、“葉”兩支后裔,到20世紀上半葉已處于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麗江大研鎮(zhèn)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有一定發(fā)展,家庭和婚姻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其信仰仍屬原始宗教范疇的東巴教和藏傳佛教(俗稱紅教),麗江壩區(qū)與河谷區(qū)還有信仰大乘佛教和道教的,東巴教中使用象形文東巴經(jīng),麗江壩區(qū)和西部山區(qū)還流行標音的哥巴文東巴經(jīng)。從明代起,麗江上層人物中開始出現(xiàn)掌握漢字的作家群,清初改土歸流以后,有了考取舉人、進士的上層文化人,民國以后普遍建立了漢文學校?! 〖{西族自稱“納西”、 “納日”和“納恒”?! 凹{”意為“大”,“西”、“日”、“恒”均意為“人”,合起來為“偉大民族”之意。其古稱“麼些”,首見于晉常璩《中陽國志》蜀志、越巂郡、定笮縣(今鹽源縣),有“摩沙夷”。此后史不絕書,因此國外一般用moso書寫?!澳ι场敝Q當源于我國古代商周時之“羌、霧”和稍后的“牦牛羌”,因其牧養(yǎng)牦牛而著稱。據(jù)考證,“摩”(牦)為族名,“沙”即“人”(見方國瑜《麼些民族考》),納西古語“牛”和“牲”均讀“摩”音,因此“摩沙”(麼些、摩梭)之稱,當是根據(jù)古納西語“牧牛人”之音譯,并與“牦牛羌”之名相沿承傳至今。寧蒗縣納西族現(xiàn)仍用“摩梭”這一稱謂。  納西族主要淵源于我國商周時期南下的西北古羌人,并與髳人和兩漢以來西南藏彝走廊的牦牛羌(夷)有淵源關系。到了蜀漢和晉代,她以“摩沙夷”的單獨族稱出現(xiàn)于歷史舞臺。其后,其中一部分逐漸往金沙江南岸遷徙,融合隋唐時在今麗江的“漢裳蠻”和“濮懈蠻”形成納西族。古羌人對形成“華夏”民族有過重大貢獻,古羌、霧皆與炎黃有著共同文化淵源,而留存于納西族東巴教及東巴文化的不少古文化特征,亦可追溯到古羌文化和炎黃文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和志武納西學論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