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出版時間:1979-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呂叔湘  頁數(shù):9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語法研究的順利前進主要有兩方面的配合:一方面要廣泛地調查實際用例,一方面也要不斷地把問題拿出來理一理,看看這個問題是不是有可能或者有必要從一個新的角度或者更深入一層去考察,看看一個問題的探討是不是牽動另一個問題?!  稘h語語法分析問題》的宗旨是擺問題。問題擺出來了,有時候只提幾種看法加以比較;有時候提出自己的意見,也只是聊備一說,以供參考。這些意見比較零散,不足以構成什么關系。其中也很少能說是作者的‘創(chuàng)見’。有的是很多人說過的,不用交代出處;有的只記得有人說過,出在哪本書或者哪篇文章已經(jīng)查不出來,只好在這里總的聲明一句:沒有掠美的意思。  這本書原來是作為一篇論文來寫的。雖然現(xiàn)在的篇幅已經(jīng)不能容納在期刊里而只能印成小冊子。

書籍目錄

序一 引言1 本書宗旨2 實質性問題和名稱問題3 術語4—6 形態(tài)7 意義二 單位8 單位:舊的和新的9—18 語素和詞10 語素:大小問題11—2 異同問題13 語素和漢字14 語素和詞類15 詞16 有時是詞17 有的義項是詞18 語素分四種19—29 詞和短語20 能不能單用?2l 語法的詞和詞匯的詞22 幾個語素的組合?23 有沒有專門意義?24 形名組合不完全自由25—26‘短語詞’27 能不能拆開?28 簡稱29 省縮30—32 主謂短語,小句,句子33 小結三 分類34 分類目的35 結構分類和功能分類36—37 劃分詞類38—39 大類小類40—53 詞類40 名詞41 方位詞42 量詞43—47 動詞43 動詞和形容詞44 非謂形容詞45 動詞和介詞46 及物和不及物47 趨向動詞,助動詞,是,有48 副詞49 代詞50 介詞5l 連詞52 助詞53 詞類轉變54 詞根55—56 前綴,后綴,中綴……四 結構附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老先生的講義
  •   珍藏的書
  •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的宗旨是擺問題
  •     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70多年以來一直孜孜不倦地從事語言教學和語言研究,涉及一般語言學、漢語研究、文字改革、語文教學、寫作和文風、詞典編纂、古籍整理等廣泛的領域。而這本《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則是他在語言學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全書雖然篇幅不長,但很多問題也超過了我的認知水平,我只是一知半解或是不知不解,希望能通過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一步一步向語法學邁近。而今天,我想著重談談我在閱讀本書后對書中動詞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本書中涉及動詞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 動詞和形容詞的分合問題
      呂先生認為,與西方語言中動詞和形容詞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大不相同、能輕易分類相比,在中國語言中,兩者存在諸多共同點:都可以直接做謂語;可用“不”否定;可用“﹡不﹡”的格式提問等。當然也有區(qū)別,如多數(shù)動詞能用“沒”“了”“著”“過”,雙音動詞很多能整個重疊(ABAB)。若把形容詞作為動詞的小類,就會遇上部分形容詞只能修飾名詞,不能做謂語的尷尬。
      二、動詞與介詞的劃分問題
      我國語法學界一直持有一種觀點,即現(xiàn)代漢語沒有介詞,所謂介詞實際都是動詞,因為在漢語中介詞幾乎都是由動詞演變而來的。但是呂先生認為,介詞不能算作動詞,因為它們已經(jīng)不能作謂語了。雖然有些場合介詞能帶上一個名詞做謂語,但是依然無法像多數(shù)動詞那樣甩開賓語,因此介詞不能與動詞歸為一類。
      三、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
      呂先生認為,這一分類標準是界限不清的。從定義上來說,及物動詞是能帶賓語,不及物動詞是不能帶賓語的,當一個動詞有幾個義項,并且這些義項中有的能帶賓語,有的不能帶賓語時,它就兼屬及物和不及物兩類。關鍵是“賓語”的范圍如何劃定,如果規(guī)定動詞后邊的名詞都是賓語,那漢語中的動詞很少是不及物的了。如果把賓語限于代表受事者的名詞,那則及物和不及物的分類還有用處,但是“受事”的范圍也需要進一步的規(guī)定。第二,及物動詞的再分類,也需要探討。而從96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到,“賓語”、“雙賓語”、“兼語”這些概念的加入仍無法完善解決該分類問題。
      四、 動詞下的三個附類:趨向動詞、助動詞、判斷詞
      1、 關于趨向動詞:呂先生認為它附在別的動詞之后構成的復合動詞比單獨用的時候還要多。
      2、 關于助動詞:首先先生清除了一種常見的誤解,即“助動詞”一詞是從英語語法中引進,意思是“輔助性的動詞”而并非“輔助動詞的詞”。一般來說,助動詞被劃為兩類,一類表示可能與必要的;另一類表示意愿愿望之類的,又稱“能愿動詞”。呂先生認為助動詞分成的這兩類的界限很不容易劃清,這個分類是有問題的。他在這一問題上舉了兩個例子。一方面表示可能與必要的助動詞接近副詞,但是常常會碰到助動詞和副詞并列的例子,如:可以并且曾經(jīng)進行實地考察。這個時候助動詞和副詞如何劃分呢?;另一方面,助動詞和一般動詞并列的例子也有,如:他一不會抽煙,二不愛喝酒。這個時候,助動詞和一般動詞的區(qū)別又在哪里呢?
      3、 還有一些詞:如“你高興參加就參加得了”中的“高興”、 “你好意思不答應?”中的“好意思”等,這些詞單獨拿出來時不像助動詞,但是放在一定的格式里時,把它們當作“助動詞”來解釋最恰當。這也是其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4、 關于“是”一詞:把“是”作為判斷詞還是系動詞,這是個問題。
      以上是在《漢語語法分析問題》中我所看到的關于動詞相關問題的一些研究,下面我想結合我們的現(xiàn)代漢語教材即黃廖本與呂先生的觀點做一些比較,從而加深自己對動詞問題的認識。
      一、 動詞與形容詞比較表
       動詞 形容詞
      1 能否帶賓語 絕大多數(shù)能 不能
      2 能否受“很”修飾 多數(shù)不能 多數(shù)能
      3 重疊方式和意義 AA式、ABAB式
      表示動量少或時量少 AA式、AABB式
      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適中
      4 概括意義 表示動作、行為、活動 表示性質、狀態(tài)
      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黃廖本在呂先生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動詞和形容詞在能否帶賓語,能否受“很”修飾等方面的區(qū)別,為我們進一步辨別兩者差別提供了便利。
      二、動介分類
      黃廖本指出,介詞大都是由及物動詞虛化而來的。鑒于許多介詞與動詞同形,因而只能根據(jù)結構和語境、意義判別其詞性,如“他在家里住嗎”(介詞)和“他在家嗎”(動詞)。另外,動詞能單獨作謂語或謂語中心,能加動態(tài)助詞或者重疊。
      三、對于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
      就能否帶受事賓語來對動詞進行分類,能則為及物動詞,不能則為不及物動詞。同時,及物動詞又分為名賓動詞、謂賓動詞和名謂賓動詞。
      四、 動詞有三類需單獨說明:
      1、 趨向動詞: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或者謂語中心,但經(jīng)常用在別的動詞或者形容詞后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
      2、 助動詞:不能用在名詞前面,不能重疊、不能帶助詞“了、著、過”等,不 能帶數(shù)量補語。
      3、 “是”:黃廖本把“是”作為判斷動詞,表示肯定,有多種意義關系:(1)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屬于什么;(2)表示事物的特征、質料、情況;(3)表示事物的存在。
      以上是我對《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和《現(xiàn)代漢語》中對動詞相關問題的概括和歸納。鑒于認識水平的局限,我很難對其中很多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但是在這次閱讀體驗中,我看到了大師們對語法學的不懈研究和探索精神。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