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0-1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凡,張鳳民,黃敏 主編 頁數(shù):364
內(nèi)容概要
由李凡編著的《醫(yī)學微生物學(第6版)》沿用了上一版的基本框架,對具體內(nèi)容進行了修改和更新。同時對部分章節(jié)作了適當調(diào)整。例如,在細菌學總論中設了三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細菌的生物學性狀,包括細菌形態(tài)學、細菌生理學、噬菌體、細菌遺傳學、外界因素對細菌的作用以及細菌的分類與命名六章;第二部分為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即第七章細菌的致病性與機體的抗菌免疫性;以及第三部分細菌性感染的控制,即第八章細菌性感染的診斷與特異性防治。這樣,不但讓初學者或學生了解細菌總論的基本概念,而且也與病毒總論相對應。與此相應地將真菌一篇也分為真菌學總論與各論兩章。另外,原細菌學各論的第二十六章立克次體屬與巴爾通體屬一章,現(xiàn)改為立克次體屬、無形體屬和巴爾通體屬,加入了嗜吞噬細胞無形體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有關內(nèi)容,讓廣大讀者對當前這一新發(fā)傳染病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對書中涉及的微生物名稱、重要的致病物質(zhì)及所致疾病以及常見綜合征的英文詞匯進行了修改與補充,以滿足讀者對有關醫(yī)學英語詞匯的需要。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節(jié) 微生物和醫(yī)學微生物學
第二節(jié) 醫(yī)學微生物學發(fā)展簡史
第一篇 細菌學總論
第一部分 細菌的生物學性狀
第一章 細菌形態(tài)學
第一節(jié)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細菌的結構
第三節(jié) 細菌形態(tài)學檢查法
第二章 細菌生理學
第一節(jié) 細菌的物理性狀與營養(yǎng)類型
第二節(jié) 細菌的生長繁殖
第三節(jié) 細菌的代謝
第四節(jié) 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和菌種保存
第三章 噬菌體
第一節(jié) 生物學性狀
第二節(jié) 噬菌體與細菌的相互關系
第三節(jié) 噬菌體的應用
第四章 細菌遺傳學
第一節(jié) 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
第二節(jié) 細菌的變異現(xiàn)象
第三節(jié) 細菌的變異機制
第四節(jié) 細菌遺傳學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第五章 外界因素對細菌的作用
第一節(jié) 消毒與滅菌
第二節(jié)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三節(jié) 抗菌藥物的作用與細菌的耐藥性
第六章 細菌的分類與命名
第一節(jié) 細菌分類
第二節(jié) 細菌的命名
第二部分 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
第七章 細菌的致病性與機體的抗菌免疫性
第一節(jié) 正常菌群和條件致病菌
第二節(jié) 細菌的致病性
第三節(jié) 感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機體的抗菌免疫
第三部分 細菌性感染的控制
第八章 細菌性感染的診斷與特異性防治
第一節(jié) 細菌性感染的診斷
第二節(jié) 細菌性感染的特異性防治
第二篇 細菌學各論
第九章 葡萄球菌屬
第一節(jié) 金黃色葡萄球菌
第二節(jié)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
第十章 鏈球菌屬
第一節(jié) a群鏈球菌
第二節(jié) 肺炎鏈球菌
第三節(jié) 其他鏈球菌
第十一章 奈瑟菌屬
第一節(jié) 淋病奈瑟菌
第二節(jié) 腦膜炎奈瑟菌
第十二章 埃希菌屬
第十三章 志賀菌屬
第十四章 沙門菌屬
第十五章 克雷伯菌屬與變形桿
第一節(jié) 克雷伯菌屬
第二節(jié) 變形桿菌屬
第十六章 弧菌屬
第一節(jié) 霍亂弧菌
第二節(jié) 副溶血性弧菌
第三節(jié) 其他弧菌
第十七章 梭菌屬
第一節(jié) 破傷風梭菌
第二節(jié) 產(chǎn)氣莢膜梭菌
第三節(jié) 肉毒梭菌
第四節(jié) 艱難梭菌
第十八章 擬桿菌屬和其他無芽胞厭氧菌
第一節(jié) 擬桿菌屬
第二節(jié) 其他無芽胞厭氧菌
第十九章 棒狀桿菌屬
第二十章 分枝桿菌屬
第一節(jié) 結核分枝桿菌
第二節(jié) 牛分枝桿菌
第三節(jié) 麻風分枝桿菌
第四節(jié) 非結核分枝桿菌
第二十一章 布魯斯菌屬
第二十二章 芽胞桿菌屬
第一節(jié) 炭疽芽胞桿菌
第二節(jié) 蠟樣芽胞桿菌
第二十三章 耶爾森菌屬
第一節(jié) 鼠疫耶爾森菌
第二節(jié)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第三節(jié) 假結核耶爾森菌
第二十四章 其他細菌
第一節(jié) 螺桿菌屬和彎曲菌屬
第二節(jié) 非發(fā)酵革蘭陰性桿菌
第三節(jié) 鮑特菌屬
第四節(jié) 嗜血桿菌屬
第二十五章 支原體屬和脲原體屬
第一節(jié) 支原體屬
第二節(jié) 脲原體屬
第二十六章 立克次體屬、無形體屬和巴爾通體屬
第一節(jié) 立克次體屬
第二節(jié) 無形體屬
第三節(jié) 巴爾通體屬
第二十七章 衣原體屬
第二十八章 鉤端螺旋體屬
第二十九章 密螺旋體屬
第三十章 疏螺旋體屬
第一節(jié) 伯氏疏螺旋體
第二節(jié) 回歸熱螺旋體
第三十一章 放線菌屬與諾卡菌屬
第一節(jié) 放線菌屬
第二節(jié) 諾卡菌屬
第三篇 醫(yī)學真菌學
第三十二章 真菌學總論
第一節(jié) 生物學性狀
第二節(jié) 致病性與免疫性
第三節(jié) 微生物學檢查法
第四節(jié) 防治原則
第三十三章 真菌學各論
第一節(jié) 皮膚感染真菌
第二節(jié) 皮下組織感染真菌
第三節(jié) 深部感染真菌
第四篇 病毒學總論
第三十四章 病毒的生物學性狀
第一節(jié) 病毒形態(tài)學
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
第三節(jié) 病毒遺傳學
第四節(jié) 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第五節(jié) 病毒的分類
第三十五章 病毒的感染與機體的抗病毒免疫
第一節(jié) 病毒感染及病毒性疾病
第二節(jié) 病毒的致病機制
第三節(jié) 抗病毒免疫
第三十六章 病毒感染的診斷和防治
第一節(jié) 病毒感染的診斷
第二節(jié) 病毒感染的預防
第三節(jié) 病毒感染的治療
第五篇 病毒學各論
第三十七章 腸道病毒
第一節(jié) 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
第二節(jié) 柯薩奇病毒
第三節(jié) ??刹《?br /> 第四節(jié) 新型腸道病毒
第三十八章 呼吸道病毒
第一節(jié) 正黏病毒
第二節(jié) 副黏病毒
第三節(jié) 冠狀病毒
第四節(jié) 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三十九章 黃病毒
第一節(jié) 登革病毒
第二節(jié)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第三節(jié) 森林腦炎病毒
第四十章 出血熱病毒
第一節(jié) 漢坦病毒
第二節(jié) 新疆出血熱病毒
第三節(jié) 埃博拉病毒
第四十一章 狂犬病病毒
第四十二章 反轉錄病毒
第一節(jié)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節(jié) 人類嗜爬田胞病毒
第四十三章 肝炎病毒
第一節(jié)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節(jié)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節(jié)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節(jié)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節(jié) 戊型肝炎病毒
第四十四章 腺病毒
第四十五章 人類皰疹病毒
第一節(jié) 單純皰疹病毒
第二節(jié) 田病毒
第三節(jié) 巨細胞病毒
第四節(jié)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第五節(jié) 其他人類皰疹病毒
第四十六章 其他病毒
第一節(jié) 人乳頭瘤病毒
第二節(jié) 人類輪狀病毒和其他急性胃腸炎病毒
第三節(jié) 痘病毒
第四節(jié) 人細小病毒b19
第四十七章 朊毒
參考文獻
專業(yè)名詞及縮寫詞索引
常見醫(yī)學細菌名稱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微生物學(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命活動規(guī)律以及與機體相互關系的科學。微生物學工作者的任務是在不斷深入研究的過程中,使對人類有益的微生物服務于社會生產(chǎn)實踐,并使對人類有害的微生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消滅。隨著微生物科學的飛速發(fā)展,微生物學已形成若干分支。例如,著重研究微生物基本生命規(guī)律的有普通微生物學、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微生物生態(tài)學、分子微生物學等。根據(jù)其應用領域分為工業(yè)微生物學、農(nóng)業(yè)微生物學、醫(yī)學微生物學、獸醫(yī)微生物學、海洋微生物學、環(huán)境微生物學等。根據(jù)研究的微生物對象又可分為細菌學、病毒學及真菌學等。這些分支學科通過各自領域的深入研究,為微生物學全面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內(nèi)容。醫(yī)學微生物學是研究與醫(y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以及特異性預防和治療原則等內(nèi)容的一門科學。醫(yī)學微生物學是醫(yī)學基礎課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與寄生蟲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分子遺傳學等學科有著廣泛的聯(lián)系,可為學習臨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應性疾病、腫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可運用所學知識直接為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服務。
編輯推薦
《醫(yī)學微生物學(第6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高等醫(yī)學院校規(guī)劃教材(供基礎、預防、臨床、口腔及藥學等專業(yè)用)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