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安徽師大 作者:李守鵬 頁數(shù):175
內(nèi)容概要
《中國通史故事》的內(nèi)容從遠古開始一直講到民國時期,把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都講到了。內(nèi)容豐富,涉及政治、軍事、經(jīng)濟、思想、科學(xué)、技術(shù)、文學(xué)、藝術(shù)、民間生活等各個方面,反映了各時代的基本面貌。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皇覺寺小僧投軍第二章 揮師南下奪金陵第三章 劉基定計戰(zhàn)鄱陽第四章 朱元璋開國登基第五章 削藩封燕王“靖難”第六章 鄭和七次下西洋第七章 英宗被俘土木堡第八章 于謙保衛(wèi)北京城第九章 安樂堂紀妃育子第十章 除“虎”患劉瑾伏法第十一章 嚴氏父子留罵名第十二章 清廉剛正的海瑞第十三章 戚家軍威震東南第十四章 畢生心血著《本草》第十五章 張居正輔政改革第十六章 努爾哈赤的崛起第十七章 科學(xué)先驅(qū)徐光啟第十八章 袁崇煥血戰(zhàn)寧遠第十九章 李白成占領(lǐng)北京第二十章 闖王敗北山海關(guān)第二十一章 皇太極開創(chuàng)清朝第二十二章 多爾袞攝政遷都第二十三章 守揚州可法殉國第二十四章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第二十五章 康熙帝平定“三藩”第二十六章 雅克薩大戰(zhàn)沙俄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力革舊弊第二十八章 殘酷荒唐文字獄第二十九章 畫家知縣鄭板橋第三十章 一代文宗紀曉嵐第三十一章 大貪官和坤破產(chǎn)第三十二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三十三章 三元里抗英斗爭第三十四章 太平軍起義出師第三十五章 陷天京天國悲歌第三十六章 洋務(wù)運動的興起第三十七章 馮子材英勇克敵第三十八章 衛(wèi)海疆中日決戰(zhàn)第三十九章 圖改良百日維新第四十章 風(fēng)雨飄搖清王朝
章節(jié)摘錄
元朝末期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發(fā)生大旱,赤日似火。緊接著,又出現(xiàn)蝗災(zāi),蝗蟲鋪天蓋地飛來,眼看著將已經(jīng)成熟的莊稼吃個精光。正當(dāng)窮苦的百姓哀嘆如何度過難關(guān)的時候,不料瘟疫又發(fā)生了。被饑餓折磨的莊稼人哪能經(jīng)受得了,老人、小孩、婦女甚至青壯年男人便接二連三地死去。濠州(今安徽鳳陽).一帶當(dāng)然也是一片荒涼景象,由于連續(xù)大災(zāi),到處草木凋零,雞犬不叫。九月的一天早晨,濠州太平鄉(xiāng)孤莊村的一座破敗的農(nóng)舍里,一位老年婦女正在跟一個青年后生依依話別。只見這個青年人衣衫破舊,表情凝重,一聲不吭地聽著老婦人的話,偶爾點點頭表示記住了老人的吩咐。老人布滿皺紋的手握住了青年人的手,哽咽著說:“孩子,去吧,先尋條活路再說。”這一老一小,并不是母子倆。老人汪氏,是年輕人的鄰居。而這年輕后生,就是朱元璋。此刻,朱元璋正準備離開收養(yǎng)他的汪家,到皇覺寺去當(dāng)和尚,先混口飯吃。朱元璋祖籍原在江蘇沛縣,祖上幾代都以務(wù)農(nóng)為生。由于生計艱難,總想挪個地方,幾經(jīng)搬遷,到他父親這一代,才在濠州定居下來。他的父親叫朱世珍,是個道地的農(nóng)民,老實厚道,一生都為地主開荒地,自家連巴掌大的一塊地也沒有。朱元璋小時候曾經(jīng)讀過幾個月私塾,后來家里實在供不起,只好叫他停學(xué),給村上的地主放牛牧羊。朱元璋從小點子就多,膽量也大,說到做到,敢做敢當(dāng),因此在放牧的小孩中挺有威信。有一回,他和一群小孩在山中放牛,太陽還未下山,但這些窮孩子們已經(jīng)餓得發(fā)慌,正在商量找什么東西來充饑。朱元璋眨了眨眼睛,說聲“有辦法了”,不慌不忙地從牛群中牽過一頭小牛,招呼小伙伴們用繩子把小牛的前后腿都捆住,又找來一把砍柴斧,當(dāng)頭一斧就將小??乘?。于是大家一哄而上,拾柴的拾柴,剝皮的剝皮,就在野外烤起牛肉來了。風(fēng)卷殘云,爭著搶著,一頭牛崽很快就被吃得精光。飽餐之后,有個小孩突然提出:“回去怎么向財主說?”大伙一時傻了眼,有的講丟了,有的講被人搶走了,說法不一。朱元璋伸手示意大家別吵,胸有成竹地說:“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這事是我出的主意,我來想辦法對付?!闭f著,他將小牛皮和啃下來的骨頭挖個坑埋了,將血用泥土和沙掩蓋住,將牛尾巴插在一個窄窄的石縫之中。傍晚回去后。朱元璋哭喪著臉對地主說:“小牛鉆進山洞,夾在石縫里,怎么拉都拉不出來?!必斨麟m然生氣,也沒辦法,把朱元璋好一頓毒打。于是,放牛娃更加欽佩他的勇氣,都將他視為孩子王。那么,朱元璋與汪氏老母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原來,在這年災(zāi)荒中,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和大哥在半個月時間里先后病死,連一片掩埋尸首的墳地也沒有,虧得村里一位好心人給了一小塊地,他才將親人草草掩埋。鄰居汪氏老母是個十分慈善的人,見朱元璋無依無靠,走投無路,就先把他收留下來。老人家里也很貧窮,無法養(yǎng)得起年已17歲的朱元璋。再說,這年頭也沒人雇工,親友中也是投奔無門。汪氏老母只好托人為朱元璋找了一個窮生路:去皇覺寺出家當(dāng)和尚。汪氏老母讓自己的兒子汪文送朱元璋上路。臨行前,她噙著眼淚,喊著朱元璋的小名說:“重八啊,你大娘這也是窮得沒辦法啊,你這一出家,我可害了你一輩子??!”朱元璋此時反倒鎮(zhèn)靜下來,他擦了擦濕潤的眼睛,反過來安慰老人說:“大娘,這總比在家餓死的好。”汪氏老母忍住淚,再三叮囑兒子汪文說:“見了廟里的高彬大師,要多說好話,拜托他多關(guān)照?!蓖粑念I(lǐng)著朱元璋進了廟,找到和尚高彬,呈上香火祭禮,恭敬地說:“請大師收下他吧!”高彬和尚半瞇著眼,不停地捻動著一串珠子,打量著朱元璋,見他雖然面容枯瘦,但身材高大,奇骨貫頂,當(dāng)一名小行童,干些廟里的雜活正好。便說:“好吧,留在這兒先干些零活,明天你就打掃大殿和禪房吧?!睆拇耍煸熬驮诨视X寺里當(dāng)一個小行童,開始了他的佛門生涯,整天掃地、侍候長老,還得處處留神,成天小心。其實,佛門之內(nèi)并不是窮人的樂土,同樣存在著不平等。類似朱元璋這樣的小和尚要受到各種規(guī)矩的約束,違背規(guī)矩就要受到懲罰。而地位較高的大和尚們則沒有任何法規(guī)約束他們。高彬大師是寺里長老,曾經(jīng)把施主們捐的錢財拿出去放債,還討了老婆,養(yǎng)了孩子。其他的大和尚,便有恃無恐,在外面胡作非為,尋歡作樂。朱元璋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僅要服侍好高彬長老,也不能得罪了大和尚,只能忍氣吞聲,否則就會丟掉飯碗。真是無事生非。皇覺寺的大和尚們實在是閑得無聊,便找機會作弄朱元璋,以此開心和逗樂。寺里慣例都是敲鐘吃飯,這一天,他們不聲不響地把飯吃光了,然后才敲鐘。等朱元璋來時,飯桶已是空空的。朱元璋又氣又餓,而那些大和尚們則像什么也不知道,一個個假裝正經(jīng)地念經(jīng)誦佛。朱元璋恨不得搬起飯桶砸向他們,可他知道不能這樣做,便忍耐著出去繼續(xù)干活。先掃干凈大殿,又幫廚房的雜役挑了幾擔(dān)柴,這才拖著疲倦的身軀回房休息,此時已經(jīng)月出東山了。不料與他同房歇宿的和尚竟然將門從里面閂死了,任他怎么喊,門也不開。朱元璋滿肚子委屈,也只得暗自掉淚,返身到大殿中,和衣在地下躺了一夜。和尚們并未因朱元璋的忍耐而收斂,他們?nèi)匀徊粩嗟刈冎ㄗ討蚺煸?,?jīng)常把他餓得頭暈眼花。把他折磨得骨瘦如柴,而分派給他的活計,卻限定他必須每天做完。有—天,大殿中如來佛腳下的大紅燭夜里被耗子偷吃了,值班和尚不問青紅皂白,把朱元璋罵了一番。恰好這時高彬大師過來,發(fā)現(xiàn)桌案上的供果也不見了,于是大怒,不容朱元璋辯白,便讓人把他按倒,用木板將他的屁股打得青一塊,紫一塊。朱元璋渾身疼痛,趴在地上半天起不來,他真想一躍而起與這幫欺侮凌辱他的和尚們拼了??赊D(zhuǎn)念一想,這些和尚們有的曾習(xí)武弄棒,身體比自己強壯,自己勢單力薄,遠不是他們的對手。于是,他心情沮喪,默默地走到如來佛的腳下,雙膝跪倒在蒲團上,抱住如來佛的腿,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直流。他想,如來老佛,你怎么不發(fā)發(fā)慈悲拯救我這個無家可歸的窮孩子呢?你怎么不講公平去懲罰這幫無恥的壞和尚們呢?他抬頭看了看大殿中的十八羅漢,一個個都兇神惡煞地盯著他,絲毫沒有救助他的意思。此時,入寺院以來的屈辱、痛苦、仇恨,突然間一齊涌上心頭,一股熱血直往腦門上沖,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長期壓抑和忍耐的感情了。他順手抄起身邊的一把掃帚,一竹柄揮去,一尊佛像“咚”地一聲倒地破碎。聞聲而來的僧人一看全傻了,慌忙跑去喊來了高彬大師。等高彬長老和眾和尚們趕到大殿問罪時,已不見朱元璋的蹤影。一名執(zhí)事和尚到僧房一看,發(fā)現(xiàn)小行童朱元璋的行李、瓦缽和木魚都不見了,趕忙向高彬長老報告:“朱元璋跑了!”高彬長老雙手合十,慢慢地搖搖頭,氣憤地說道:“讓他去吧!佛法無邊,他是逃不掉的,罪過,罪過!”朱元璋自知闖下大禍,急匆匆離開皇覺寺,顧不上疲勞和饑渴,一氣走了很遠才停下來歇息。他向老百姓討了口水喝,洗把臉,喘口氣,然后戴著從廟里帶出的舊笠帽,背著一床破舊的被子,手托瓦缽,腰里掛著木魚,一路云游化緣去了;“化緣”是佛家用語,其實就是要飯。朱元璋穿城越村,站在大戶人家門口敲木魚,軟化硬討,到處隨緣乞食,風(fēng)餐露宿,受盡了人間的白眼。三年多的時間,朱元璋一直在安徽、河南交界的地方游來游去。逢到寺廟處,他便在廟里掛單寄食,與當(dāng)?shù)貜R里的和尚們一道做佛事,于是學(xué)會了背誦一些經(jīng)文,文化知識上也有了一些長進。云游過程中,他結(jié)交人緣,到處尋師訪友,學(xué)到了不少武藝。有人欺侮他時,和幾十個人對陣搏斗,他也面無懼色。幾年的漂泊生活,他走遍了淮西的荒山野嶺,游遍了淮河沿岸的通衢鬧市,廣泛接觸了社會下層,接觸到私塾先生、長工佃戶、陶工鐵匠等各類人員,對民間疾苦和人心向背也很了解。當(dāng)時,正逢彭瑩玉在這一帶宣傳彌勒教,秘密進行起義的組織活動。朱元璋由于深受壓迫和剝削,加之對下層社會的接觸了解,比較快地接受了起義造反的思想。這段云游生活對他后來毅、然作出投奔紅巾軍的決定,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對這一帶山川地理形勢的熟悉,也為他后來指揮戰(zhàn)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游子思鄉(xiāng)。盡管鳳陽已經(jīng)沒有什么親人了,可遠游在外的朱元璋還是禁不住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21歲的朱元璋又回到鳳陽太平鄉(xiāng)孤莊村時,他內(nèi)心十分希望能就此結(jié)束這飄忽不定的游方生涯。鄉(xiāng)親們幾年未見,都十分高興地看著已長大成人、面貌奇特、身軀魁偉的朱元璋。朱元璋無家可歸,又回到了皇覺寺,此時他見多識廣,各方面都較以往成熟多了。皇覺寺已非昔日可比,香火寥寥,年久失修。原先的一班僧眾,已經(jīng)離開的十有八九,高彬長老也已死了。留下來的幾個和尚,也是得過且過,異常清苦地打發(fā)時光。朱元璋回寺同他們互相問安后,便在寺里落了腳。轉(zhuǎn)眼間又過了三年,爆發(fā)了紅巾軍大起義。朱元璋雖然身居佛門清靜之地,但心潮難以平靜,他不斷從過往行人中打聽外面的消息。先是劉福通在潁州(今安徽阜陽)揭竿起義;接著,定遠人郭子興在濠州起兵,于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亂。很多老百姓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紛紛投奔起義軍。朱元璋兒時有個放牛娃朋友,叫湯和,已經(jīng)投奔在郭子興的隊伍里。他托人給朱元璋捎了一封信,邀他參加紅巾軍。本來,他就有投奔濠州紅巾軍的念頭,只是一時下不了決心,邁不出造反的一步。接到湯和的來信后,還是猶猶豫豫,鼓不起勇氣。就在前幾天,朱元璋因看不慣附近的一個財主橫行鄉(xiāng)里,找上門去狠狠揍了他一頓,財主表面上唯唯諾諾,內(nèi)心恨透了朱元璋,彼此結(jié)了仇。湯和來信的事被這個財主知道后,便悄悄地向元朝官軍密告,說朱元璋私通紅巾軍,還引著一隊官軍來皇覺寺捉拿朱元璋。恰好這時朱元璋不在廟里,元朝官軍撲了個空?! ?/pre>編輯推薦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記錄了我們祖先漫長而曲折的奮斗歷程,記錄了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記錄了無數(shù)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也記錄了我們民族的聰明才智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中蘊藏的成敗之道、歷史規(guī)律,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仍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吨袊ㄊ饭适拢?清)》梳理中國明代至清代的歷史知識,用故事的形式講述歷史,使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了解歷史,學(xué)到知識。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