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論

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宇文所安  譯者:王柏華,陶慶梅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譯本序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早期文本
第二章 《詩大序》
第三章 曹丕《典論 論文》
第四章 陸機《文賦》
第五章 劉勰《文心雕龍》
第六章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第七章 詩話
第八章 嚴羽《滄浪詩話》
第九章 通俗詩學:南宋和元
第十章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與《詩經(jīng)》
第十一章 葉燮《原詩》
附錄
譯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文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我所買的是由上海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美國的一位大學教授,本書是他多年講學的結(jié)晶。他向他的學生介紹《樂記》、《文心雕龍》等文論的時候,找了很多原始資料和相關譯作,然后組織起來進行講述,并且其中很多文論直接由他本人翻譯。
        將宇文所安教授的文章回譯成漢語的王柏華和陶慶梅與宇文所安教授也有私交。
        以上是背景,下面說一下書本本身的的情況!
        全書用譯介的方式講述了從先秦到清代的著名文論,如《詩大序》、《典論·論文》、《文心雕龍》等,解說都非常詳細。
        挑選此書的理由有:
       ?。薄兴恼摱加杏⑽淖g文。得到此書相當于同時得到了一些文論的中英對照本。
       ?。?、解說的部分是宇文所安教授對他的美國學生講解的,通過他可以了解西方人是怎么理解中國文化的。
       ?。?、還有一些理由,比如說看到之后牽腸掛肚,不買不安心,買了才放心等等。
     ?。ù刃挠?006-11-19)
  •     對詩人的棒喝
        ──2003年閱讀回顧
      
      
        在今年能認真讀了的區(qū)區(qū)十來本書中,第一個要提的當屬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美國漢學家)的《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這本被哈佛作為教材的可怕的大部頭,如果不是拜五月非典所賜一個月的閉門賦閑,我還沒有打開它的勇氣。雖然我最后也只是讀了一半。因為我讀著讀著就深感回去重讀那些古代最基本的典籍的需要,如果我們對我們的精神傳統(tǒng)還沒有一個外國當代漢學家了解得多(且別說了解得深了),我們是很難奢望能把中國詩歌重新發(fā)揚光大的。說回這書,它雖然是以歷時性評論諸種中國詩學文本,但宇文所安無時無刻不忘記從他對中國文學的整體理解的背景下去反思那些個別的文學見解,所以使得他的逐點擊破更加有機和從容,因為他就像戰(zhàn)時將軍指點沙盤一樣,對整個戰(zhàn)局了然在胸。同時,他又有對西方批評傳統(tǒng)和文明的眷念,這眷念常常從旁激活那些我們已經(jīng)對之略顯麻木的“家訓”。
       此書幾乎每頁都有棒喝般的驚喜,且取幾章對我啟發(fā)較大的為例,比如對孟子“知言”一說的理解,宇文所安首先點出的是這么一種重要的中國閱讀傳統(tǒng):即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去理解作者這個人;而反過來說,一個誠實的作者則希望通過作品來使他最真實的一面被人所理解,這也是我所理解的寫作良心問題,如果一個詩人希望他詩歌中的詩人形象是問心無愧的話,他應該進一步去要求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誠實和完善,否則他詩歌中的煌煌空言是經(jīng)不得一個嚴格讀者的審視的。
        又如另一章關于曹丕《典論》的評論,當中最能啟發(fā)我的是關于“視文本為演奏”的觀念在中國詩學中的深植,我覺得這也是中國詩歌特質(zhì)之一,完全獨立于西方傳統(tǒng)視文本為客體,“中國傳統(tǒng)更愿意或希望把詩歌視為時間中的事件”,一種進行式的、處在流變的詩歌所擁有的活力和人性,無疑比一種置于懸空于人世外的詩歌車床上打磨的靜物精品更能觸動我,也更能讓我體貼作者生命的存在。
        關于《文賦》、《文心雕龍》的章節(jié)就更多點現(xiàn)的是技藝問題。有時宇文所安明晰的翻譯就足以令人頓悟,如他將《文賦》“辭程才以效技,意司契而為匠?!狈g為“通過辭,他展現(xiàn)才能,競賽技藝;通過意,他控制局面,儼然一個匠人?!保m然和傳統(tǒng)的解說不一樣,卻重點從“辭”移到“作者”身上,令人想到一個詩人之綜合能力的必要;宇文所安繼而指出在《文賦》中“意”這一概念的轉(zhuǎn)變及其重要,一如在《典論》中點出“氣”所驅(qū)使的中國詩歌特質(zhì),這些都從大方面使人的創(chuàng)作思想高拔、明朗。
        這種種啟發(fā)應該新撰一文,且按下不說了。這些來自中國最深處、最基本的思想,越來越影響我的寫作。今年重讀的一些古典中,最可喜的是《論語》,孔夫子一矢中的或者妙趣橫生的教訓,親切地指導人如何成為君子,如何成為一個成熟、完整的人,未能為人又焉能為詩人?而其中最最要緊的,是他所褒有的赤子之心,做到一個君子大夫,還不夠,有這赤子之心方能體物、養(yǎng)志、抒情。
        今年所讀詩歌,最大驚喜來自近代詩。一冊錢仲聯(lián)編的《近代詩抄》令我重新評價清詩,關于清代詩歌,以前我只佩服三人:黎簡、龔自珍和黃仲則,龔的才力氣勢,黎黃的苦吟,足以卓然獨立成家?!督姵纷屛铱吹皆谂f體詩的末路一程竟有如許璀燦,何紹基、鄭珍、江湜、高心夔、范當世……越往后越見氣象,完全和大清日衰的氣數(shù)相逆,到了集大成者陳三立,真是“庾信文章更老成,暮年詩賦動江關”,一冊《散原精舍詩文集》著力經(jīng)營,幾乎字字擲地有聲,篇篇沉痛見血。至清末民初諸子,林旭、劉光第、章炳麟、秋瑾、汪辟疆、汪精衛(wèi)……關乎家國,在時代大潮中詩歌和命運沖挾并肩而行,就如杜鵑啼血,至哀、至怒、至真。
        前兩個月讀一奇書,汪辟疆先生文集,其中《光宣詩壇點將錄》、《近代詩派與地域》等宏文更為我的近代詩閱讀推波助瀾。汪辟疆論人評詩,句句如銀勾鐵筆,在讓人發(fā)現(xiàn)近代詩歌被埋沒的精彩的同時,更領略了其時文字的崢嶸、凄厲。譬如他評說林旭:“斷頭旭,血化碧。其心苦,其詞迫?!保u說譚嗣同:“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將軍乎?汝安知有不懼生死和尚邪?震動大千相,蓋取諸大壯?!笨芍^觸目驚心也!至于他評說黃節(jié)的一句:“一重一掩吾肺腑”,更是道盡了近代詩對我之觸動。詩要真,要深,事關一定要是肺腑之言。
        “詩窮而后工”,在近代,這個“窮”不止說的詩人個人盛衰命運,更說的是國家、世界之殘酷變遷。本已熟爛的舊體詩歌創(chuàng)作,在強大的外力逼迫下竟作出了天鵝絕唱,那才真叫作死水中翻出彩瀾,且不說單純的藝術意義,它們的時代意義也毫不遜色于同期或稍后的新詩,二十世紀詩歌史也當有它們的一筆。
        外國詩歌今年讀少了很多,但仍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乃愛德華.托馬斯(Edward Thomas)。也許是因為沒有好的翻譯,愛德華.托馬斯一直是被漢語寫作界嚴重忽略的一個偉大詩人,直到最近出版的《英美十人詩選》才填補了這個空白,周偉馳提供了優(yōu)秀的翻譯和對詩人恰到好處的介紹。愛德華.托馬斯的詩歌是我今年讀到最好的外國詩歌,出生于十九世紀末的愛德華.托馬斯有完全獨立于同時代那些現(xiàn)代主義前期詩人的風格:他樸素、直接然而又深入切割人心或世事的痛處,他不放棄抒情但又非??酥?,而且充滿了對自然、對工業(yè)社會和新世界之悲劇的敏感,這些點,再加上他的結(jié)構(gòu)明朗的詩歌建筑方式,無不令我想起我們的偉大詩人杜甫。我最愛他的一首《以前我從沒見過那片土地》,是我九月赴山西大同拍攝時讀的,它和我目睹的大同“風景”一樣深深的震撼了我。實際上這也是我們?nèi)遮呚汃さ淖鎳o我又痛又愛的感受,而就像這首詩最后所說的,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語言去為之言說。
      最后要致敬的一本書卻和文學無關,C.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建筑的永恒之道》。我很久以前的一個想法:“現(xiàn)代詩歌處理的事物﹑問題和現(xiàn)代人的情感的日益復雜,要求詩歌形式上有相應復雜的技巧──像建筑學一樣──唯其如此,詩歌方有足夠的承受力去面對這個時代?!绷钗曳_這本書,但這本書的偉大嘲笑了我的詩歌功利主義:它真正教給我的,絕不止于建筑或詩歌的技藝,更關乎其宏旨。他反復強調(diào)的一個“無名特質(zhì)”實際上也是詩歌/生活的必需,“無名特質(zhì)”由“生氣”、“完整”、“舒適”、“自由”、“準確”、“無我”、“永恒”等概念一步步界定和修正,最后又被“平常”二字洗滌,“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日本村莊的簡易魚池,它也許就是永恒的?!保驗榻M成它的一切都無比的忠于自己的天性。
      曾幾何時,詩人就等于最忠于自己天性的人,現(xiàn)在卻不知怎的,某些“詩人”竟幾乎成了虛偽的代名詞了,他們或自欺或欺人地在虛妄中過活,寫著誑騙自己或者讀者的甜言蜜語,且全不知羞愧,他們距離“無名特質(zhì)”該有多遠?!督ㄖ挠篮阒馈穼嶋H上是在強調(diào)藝術所應虛懷向往的“真”何謂,“當你遇到忠實于自己的人,你會立即感到,他比旁人‘更真實’?!庇扇硕鴣淼乃囆g亦如是,一首詩尚未說服、感動那個你心底最深處那個自己,你怎么奢望它能說服、感動別人。當然這還遠遠不夠,這說服和感動還要經(jīng)起考驗,所以說“技巧檢驗真誠”,這真誠帶來的是富有生氣的創(chuàng)造:“只有我們放棄了支配我們生活的意象時,我們才會有自由?!薄八暮锰巵碜运鎸嵱谧约簝?nèi)力這個事實,而不是來自任何特定的目標意識。”這就又觸及到創(chuàng)作意圖的問題了,所謂的“特定的目標意識”就等于我們的文學史意識、被批評意識、潮流意識等等,然而這一切,對于詩歌本身都是虛妄的。
      
      2003.12.31.
      
  •      斯蒂芬?歐文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叫做宇文所安,讓人看了就喜歡。有蘊味,又貼切。宇文所安者,于文所安也。他也曾自己說,他父親怕他愛好中國詩無以謀生,想不到后竟得自立,實屬僥幸爾。呵呵,可見學術的不易處。
      
       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一書中,是其在初唐詩盛唐詩的基礎上的更成系統(tǒng)的對中國古代文論的文論之作。我本怕翻開后看到的是一本自以為是的洋洋灑灑的大家伙。還好,倒是甚像我們傳統(tǒng)中的札記,逐文逐條地剖析過來,一種看來非常異樣的解讀和比較。不要去企求這里能揭示出古人寫書為文時候的初衷或是文化的來去蹤影,我倒更傾向于認為在宇文教授的此書里想要整理的是在以西方的觀念和手段下,如何重新闡發(fā)對我們固有的文章中“氣”的脈絡的探隱。
      
       這書另外的好處就是,你從此對照著我們所看慣的那些導讀、賞析、評論等著作時,有了異樣的樂趣。
  •   在見到宇文所安之前,我也以為他的研究會是讓我安的方式。和國內(nèi)的研究相比,他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把作品當作客體。
    我們今天看到的詩,藏在哪本書里?藝文類聚?太平廣記?古詩紀?別人的書?注疏?我們所解的義,依據(jù)為何?典故安在?為什么過去的人這樣理解?異文間關系。
    和以前的學習不同,他強調(diào)作品與當時的關系,作品的流變。
    打個比方,我們會審美陶詩,他卻考據(jù)每首詩在當時的情況。我們以為我們懂陶,他的方法是力證哪部分是陶的陶,哪些是想象的陶。
    當然,這是全新的路徑,冷靜的方法??捎袝r我不由思索,我們所愛的,本就并非千年前的論語與陶詩,而是跨越千年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作品。千年之間,它們披上的色彩,與它們最原來的自己一起,構(gòu)成目前的審美對象。
    我們真的有必要去看千年之前那只雞嗎?
  •   莫礪鋒對宇文批評很多的說 呵呵
  •   貓小姐說得好。但是千年之前那只雞,看看也不錯。
    莫礪峰和宇文根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不理解是當然的。
  •   哇,莫立峰侮辱宇文所安,那叫一個狠啊。。。
    其實我覺得宇文所安他們對國內(nèi)的研究界很平和的態(tài)度,非常坦然地承認彼此之間有差異,但是對待國內(nèi)的研究成果還是滿尊重的。
    相反,國內(nèi)的老師僅僅就宇文所安是外國人這一差異就夠嗤之以鼻了。
    其實彼此都應該平和一點?;蛟S大家都只是在摸象的盲人而已
  •   我倒是覺得莫礪鋒對于宇文所安的很多批評蠻中肯的,很多批評西方的色彩太重
    話說田曉菲的中國研究(諸如陶淵明)也一直被邊緣化。。。
    西方做中國學,關于社會,思想的討論都極為贊,不過一到比較感性的領域就不一定了
  •   我覺得宇文所安滿感性呢?其實莫礪鋒講作品的時候也滿好的,就是批評宇文所安的時候稍微有些不厚道。
    我覺得他們都是不同觀點各自表述,有方法和取舍之異,無價值高下之別。
    其實田曉菲的陶淵明研究很有意義??!她的大方向就是文學史的另一維度書寫。所以她盡量冷靜地對陶抽絲剝繭,分出主觀與客觀的真實與虛構(gòu),歷史與想象。不過這樣太打擊國內(nèi)廣大學者的神經(jīng)了,因為他們畢生研究的東西,很有可能只是誤會。
    田曉菲是治學非常嚴肅嚴謹?shù)膶W者,頭腦很好而為人極善。
  •   我本人對田曉菲沒什么意見 呵呵 只是在表述大陸學界對田曉菲的一種態(tài)度 話說大陸主流學者對于田曉菲大都“存而不論” 倒是民間讀書人對于田曉菲喜愛異常 呵呵。。。 話說以前她那本薩福做得倒真是不錯
    還有就是宇文所安啊 其實局限的原因是因為在唐詩這個領域太復雜了 不像史學啊 社會學啊很多東西可以量化 也不像思想史 西方研究的比對有很多 雖說哲學思想理路差別很大 但研究起來不至于差別太大 但是詩歌就不同 比如在典故的使用 今典古典的運用 作者的憂患 中國詩歌與西方詩歌不同之處更大 容易產(chǎn)生“代溝”吧
  •   嘿嘿,偷偷的求一下宇文所安的 《傳統(tǒng)中國詩歌與詩學:世界的征兆》和《詩是自我的明鏡》一文。
  •   宇文所安的 《傳統(tǒng)中國詩歌與詩學:世界的征兆》和《詩是自我的明鏡》,我也想看。。。。你找到了嗎
  •   沒有。找到了互相豆油。。?!侗泵乐袊诺湮膶W研究名家十年文選》有宇文所安三篇文章:《自我的完整印象——自傳詩》、《地——金陵懷古》、《情投字合:詞的傳統(tǒng)里作為一種價值的真》,莫礪鋒編的《神女探尋》有一篇《傳統(tǒng)的叛逆》。
  •   《自我的完整印象——自傳詩》、《地——金陵懷古》、《情投字合:詞的傳統(tǒng)里作為一種價值的真》我都讀了,極好,尤其第一篇對我影響極大。傳統(tǒng)的叛逆,沒讀過。
  •   對了。書中的序很好。看來黛先生是很推崇這本書的了。哈哈
  •   樂黛云寫的序,當然是樂先生好不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