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講歷史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何炳松 著  頁數(shù):343  

內(nèi)容概要

  何炳松是我國近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出版家。何炳松的學術(shù)貢獻主要在歷史學方面,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影響很大的史學家。他致力于將西方史學理論與方法引入中國,并且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予以闡發(fā),在中國史學近代化進程中起到了不可抹殺的作用,與梁啟超并譽為“中國新史學派的領(lǐng)袖”。《何炳松講歷史》呈現(xiàn)了何炳松的著名學術(shù)論著及其學術(shù)研究過程,從微觀與宏觀的角度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了其學術(shù)成就與思想,對其在中國近代史學思潮中應具有的學術(shù)地位作出了客觀評價。

作者簡介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華人。我國著名愛國人士、史學家、教育家、編輯學家。留學美國,獲普林斯敦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貒螅瑲v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教育雜志》主編,中華學藝社理事長等職。1935年6月至1946年5月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1946年6月,何炳松調(diào)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卻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于上海中華學藝社。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學研究方面頗有建樹,著述甚豐。他著有:《通史新義》、《新史學》、《歷史研究法》、《歷史教育法》、《西洋史學史》、《中古歐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歐洲史》、《近代歐洲史》、《浙東學派溯源》、《程朱辯異》等十多部專著,其它零篇散幅,為數(shù)更多。

書籍目錄

新史學
 新史學序
 譯者導言
 譯者再志
 一、新史學
 二、歷史的歷史
 三、歷史的新同盟
 四、思想史的回顧
 五、普通人應讀的歷史
 六、“羅馬的滅亡”
 七、一七八九年的原理
 八、史光下的守舊精神
歷史研究法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博采
 第三章 辨訛
 第四章 知人
 第五章 考證與著述
 第六章 明義
 第七章 斷事
第八章 編比
第九章 著作
第十章 結(jié)論
通史新義
自序
導言歷史研究法與社會科學
上編 社會史料研究法
 第一章 史料之理論
 第二章 考訂之原理
 第三章 史料來歷之考訂
 第四章 詮釋之考訂
 第五章 誠偽及正確之考訂
 第六章 事實之利用
 第七章 事實之編比
 第八章 社會科學事實之編比
 第九章 并時事實之編比法
 第十章 連續(xù)事實之編比法
下編 社會史研究法
 第十一章 歷史之種類
 第十二章 社會史之現(xiàn)狀
 第十三章 社會事實之編比
 第十四章 社會史之特殊困難
 第十五章 社會團體之決定
 第十六章 演化之研究
 第十七章 各類歷史聯(lián)合之必要
 第十八章 社會史之系統(tǒng)
 第十九章 社會史與其他歷史之連鎖
 第二十章 單獨事實及于社會事實之影響
 第二十一章 集合事實及于社會生活之影響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第四篇是說明歐洲思想的變遷,他的大意如下:Bacon說,我們?nèi)缃襁€沒有思想史的著作。現(xiàn)在離他說話的時候,已經(jīng)三百年了,但是還沒有一本好好的思想史。普通歷史家的注意思想史,有一件事實可以證明他,——這就是Draper的《思想發(fā)達史》一書,雖然一無可取,居然久受大眾的歡迎。同時有Lecky的《歐洲唯理主義之興起及影響》一書,雖然比較的好,但是只述最近的三百年。第三部就是White的《科學與神學之戰(zhàn)爭》,可惜書中以攻擊神學謬誤為主。Stephen的《十八世紀英國思想史》同Benn的《十九世紀英國之唯理主義》,統(tǒng)是很好的著作。Merz的《十九世紀歐洲思想史》,尤稱杰作。最近Taylor又著了一部很好的《中古心理》。但是以上諸書,無論好不好,就限于一個時代的,不是思想的通史。其實要著一部思想史,不是不可能的。不過要注重知識的獲得同傳播方面罷了。我們知道人類的心理,本來同動物差不多。最古人類的知識怎么樣,我們只能根據(jù)遺物來斷定他。到了埃及時代,人類才有真正的知識。至于狹義的知識生活,實始于紀元前七世紀的希臘人。自從Aristotle同Plato出世以后,知識生活好像很成熟了,無以復加了。到了Alexandria期,希臘知識并沒有增加;只有訓詁一類,倒很豐富。羅馬帝國的末造,希臘精神衰竭了,中古思想發(fā)生了。深信超自然的,反對理想的新Plato學派的出世,就是知識破產(chǎn)的特征。剛到這個時候,基督教義乘虛而起。不從實際上去求知識,專從知識里去求知識,所以終究失敗。十二十三兩世紀中,有學校哲學派的興起,頗具希臘的精神。他們專門研究Aristotle著作的譯本,但是懂得的人很少。而且尊崇太過了,反足阻止知識的進步。十五世紀的時候,古學復興了。但是希臘精神并沒有重新發(fā)見。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并不是一種思想的革命。新舊教徒的主張同迷信,還是“一丘之貉”,于知識上并沒有什么貢獻。

編輯推薦

《何炳松講歷史》是近代學術(shù)名家大講堂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何炳松講歷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