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青島 作者:鄢敬新//鄢曉慧 頁數(shù):234 字?jǐn)?shù):250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就《佛珠的鑒賞與收藏》的實質(zhì)而言,作者當(dāng)初的本意,是將其撰寫成一本講述佛珠文化的專著。當(dāng)考慮到出版的方便和圖書市場的認(rèn)可將其定名為《佛珠的鑒賞與收藏》,想必細(xì)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其中關(guān)于佛教文化的含量,要遠(yuǎn)遠(yuǎn)超出一般關(guān)于收藏圖書的分量。本書由鄢敬新、鄢曉慧著。
作者簡介
鄢敬新,心理學(xué)家,1951年5月生于山東青島。現(xiàn)為自由撰稿人、人才測評師、青島市心理學(xué)會理事、青島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兼職教授。曾參與教育部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研究重大課題“大學(xué)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子課題研究,并撰寫、出版了《大學(xué)生就業(y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寶典》等多篇學(xué)術(shù)論文和學(xué)術(shù)專著。鄢曉慧,青島大學(xué)講師。
書籍目錄
目錄
前言
佛珠常識
佛珠的稱謂
佛珠的由來
佛珠的功用
佛珠的種類
佛珠的構(gòu)成
佛珠顆數(shù)的表征涵義
佛珠的材質(zhì)與功德較量
佛珠的形制與加工制作過程
佛珠的凈化
持佩佛珠的姿勢與方法
持佩佛珠的基本注意事項
佛珠個說
菩提類佛珠
星月菩提佛珠
金蟾子菩提佛珠
蓮花菩提佛珠
鳳眼菩提佛珠
龍眼菩提佛珠
金剛菩提佛珠
金線菩提佛珠
天意菩提佛珠
緬茄菩提佛珠
天竺菩提佛珠
三眼金鼠菩提佛珠
五眼六通菩提佛珠
十八子菩提佛珠
櫻桃核菩提佛珠
木質(zhì)類佛珠
沉香佛珠
檀香佛珠
紫檀佛珠
綠檀佛珠
黑檀佛珠
黃花梨佛珠
降龍木佛珠
寶石類佛珠
玉石佛珠
水晶佛珠
瑪瑙佛珠
綠松石佛珠
青金石佛珠
碧璽佛珠
木變石佛珠
金沙石佛珠
珍寶類佛珠
琥珀佛珠
紅珊瑚佛珠
硨磲佛珠
象牙佛珠
羚羊角佛珠
牦牛骨佛珠
工藝類佛珠
西藏天珠
琉璃佛珠
核雕佛珠
嵌銀佛珠
紫砂佛珠
景泰藍佛珠
金屬類佛珠
金佛珠
銀佛珠
銅佛珠
鐵佛珠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五十顆 一般認(rèn)為,表征佛教所說的五十法,若依《大智度論》卷所說,即《大品般若經(jīng)》所說的三三昧、四禪定、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等八種,總共合為五十法。 所謂“三三昧”,又稱“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指三種三昧。前面講過,“三昧”,就是“禪定”之異稱。若依《大乘義章》所說,心體寂靜,離于邪亂,稱為三昧。此三昧分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為三三昧;無漏定為三解脫門。 所謂“四禪定”,又作“四禪”、“四靜慮”,指用以治惑、生諸功德之四種根本禪定。也就是指色界中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因此又稱為“色界定”?!岸U”,即梵語“禪那”的略稱,意譯作“靜慮”,即由寂靜,善能審慮而如實了知之意。因此,四禪定又稱“四靜慮”、“四定靜慮”。佛教認(rèn)為,此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特點為已離欲界之感受,而與色界之觀想、感受相應(yīng)。自初禪至第四禪,心理活動逐次發(fā)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蛑^自修證過程而言,前三禪乃方便之階梯,僅第四禪為真實之禪(真禪)。 所謂“四無量心”,又作“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心”。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yīng)具有的四種精神。若依《中阿含經(jīng)》、《大智度論》所說,即: (1)慈無量,也就是說,緣無量眾生,思惟令彼等得樂之法,而入“慈等至”。 (2)悲無量,也就是說,緣無量眾生,思惟令彼等離苦之法,而入“悲等至”。 (3)喜無量,也就是說,思惟無量眾生能離苦得樂,于內(nèi)心深感喜悅,而入“喜等至”。 (4)舍無量,也就是說,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無有怨親之別,而入“舍等至”。據(jù)《增一阿含經(jīng)》所載,修四等心得度欲界天,而住于梵處,因此,四無量又稱“四梵堂”、“四梵處”、“四梵行”。 所謂“四無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處定”、“四無色”。指超離色法(物質(zhì))系縛的四種境界,即由思惟四無色界所得之定。佛教認(rèn)為,若欲生于此四無色界,則必須修習(xí)四無色定。也就是說,四無色定,乃對治色法之系縛,滅除一切對外境之感受與思想的修行,及借此修行所達到的清凈無染、虛空靜寂的精神境界。若依《法蘊足論》、《大智度論》所說,此四無色定,即: (1)空無邊處定,又作“空處定”。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禪,滅除障礙禪定之一切想,思維“空間為無限大”,亦即思空無邊之相。 (2)識無邊處定,又作“識處定”。此定超越空無邊處定,而思維“識為無限大”,亦即思維識無邊之相。(3)無所有處定,又作“少處定”。此定超越識無邊處定,與無所有相應(yīng)。即思維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 (4)非想非非想處定,又作“非有想非無想定”。此定超越無所有處定,思維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此定無明勝之想,因此異于滅盡定;也非無想,因此也異于無想定。 所謂“八背舍”,又作“八解脫”、“八惟無”、“八惟務(wù)”,即依八種定力而舍棄對色與無色之貪欲。若依《中阿含經(jīng)》、《俱舍論》所說,即: (1)內(nèi)有色想觀諸色解脫,為除內(nèi)心之色想,于外諸色修不凈觀。(2)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nèi)心之色想雖已除盡,但因欲界貪欲難斷,故觀外不凈之相,令生厭惡以求斷除。 (3)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為試練善根成滿,棄舍前之不凈觀心,于外色境之凈相修觀,令煩惱不生,身證凈解脫具足安住。 (4)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盡滅有對之色想,修空無邊處之行相而成就之。(5)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舍棄空無邊心,修識無邊之相而成就之。 (6)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舍棄識無邊心,修無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7)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脫,舍棄無所有心,無有明勝想,住非無想之相并成就之。
編輯推薦
《佛珠鑒賞與收藏》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