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 作者:王稼句 編 頁數(shù):405
Tag標簽:無
前言
王稼句,蘇州人也,1958年生,1982年大學畢業(yè),先后供職于蘇州市文聯(lián)、蘇州雜志社、古吳軒出版社。解組歸休已將八年,以讀書消遣歲月,偶也捉筆為文,自1990年以來印書五十馀種,凡主編或合作者不在其內(nèi),真是禍棗災梨。所作以隨筆為多,有《筆槳集》、《枕書集》、《補讀集》、《硯塵集》、《煎藥小品》、《談書小箋》、《秋水夜讀》、《看書瑣記》、《看書瑣記二集》、《看云小集》、《聽櫓小集》等。平素關心桑梓瑣碎,有《蘇州山水》、《姑蘇食話》、《吳門四家》、《吳門煙花》、《三生花草夢蘇州》、《一時人物風塵外》、《追憶》等,另校點、纂輯《蘇州文獻叢鈔初編》、《蘇州園林歷代文鈔》、《古新郭文鈔》、《古保圣寺》等鄉(xiāng)邦文獻,惟此或稍有其價值。
內(nèi)容概要
園林是中國文化領域中一個特別的門類,將其分解,并不能在某領域獨領風騷;將其聚合,卻媾化成一個如詩畫般美妙的境界。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園林是一門環(huán)境藝術(shù),具體講,它是人類的居住地,是人與自然完美結(jié)合的生活環(huán)境,是人類的理想家園。 本書為“園林文化叢書”之一,圍繞蘇州風景區(qū),將散落在歷代書籍中前人的記敘搜集整理,蔚成大觀,僅從文體來看,就有記、書、序、志、賦、銘、題跋等多種形式。這些文章,不僅對蘇州風景區(qū)各個歷史階段的來龍去脈演變狀況作了詳細闡述,如建于春秋時代、由伍子胥規(guī)劃的水陸盤門,吳王闔閭、夫差營造的規(guī)??捎^的宮室園林,虎丘塔下的闔閭墓、城西南石湖的吳越交戰(zhàn)古戰(zhàn)場,洞庭東西山的唐宋遺跡,以及名山寶剎、江楓漁火……同時,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可讀性強,瑯瑯上口,美學感召力極強??梢哉f,是眾多的人文勝跡造就了眾多的美文,而眾多的美文又使人文勝跡更勝。
作者簡介
王稼句蘇州人也,1958年生,1982年大學畢業(yè)。先后供職于蘇州市文聯(lián)、蘇州雜志社、古吳軒出版社。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從事寫作三十余年,有著作五十余種,近作有《消逝的蘇州風景》、《一時人物風塵外》、《晚清民風百俗》、《江南煙景》等。
本社出版作者著作:
《看書瑣記》王稼句著
《看書瑣記二集》王稼句著
《記憶》王稼句著
《漫游隨錄圖記》王稼著王稼句點校
《中國連環(huán)圖畫史話》阿英原著王稼句整理
《中國年畫史話》阿英原著王稼句整理。
書籍目錄
前言楊 泉 五湖賦 五湖賦顧愷之 虎丘山序王 殉 虎丘記吳 均 吳城賦張 種 與沈炯書沈 炯 答張種書顧野王 虎丘山序李 白 虎丘山夜宴序李 翱 虎丘山記白居易 太湖石記任公叔 登姑蘇臺賦皮日休太湖詩序?qū)O承祜 靈巖山寺磚塔記晁 迥 游虎丘詩序王禹傅 桂陽羅君游太湖洞庭詩序 劍池銘并序釋辯端 慧聚圣跡志趙 湘 姑蘇臺賦王 隨 虎丘云巖寺記楊 宿 穹窿山寺記葉清臣 松江秋泛賦蘇舜欽 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 陳 洙 太湖石賦并序 錢公輔 利往橋記蘇 軾 書游垂虹亭 曾 畋 天峰院記 朱長文 虎丘唱和題辭 陳純臣 薦白云泉書與范文正公陳 于 上真宮記蓋 嶼 慧聚寺山圖記崔 鸚 姑蘇臺賦程 俱 松江賦 后松江賦 太湖采石賦 王 侄 包山禪院記孫 覿 華山天池記崔敦禮 石湖賦范 浚 姑蘇臺賦洪 邁 游林屋范成大 館娃宮賦并序 中秋泛石湖記 重九泛石湖記 重修行春橋記周必大 吳郡諸山錄家之巽 千頃云記 陳文蔚 游吳江行記游 似 虎丘題壁張 雨 天平山游記鄭元祐 游天平山序朱德潤 游靈巖天平山記楊維楨 姑蘇臺賦 游橫澤記 游石湖記 游汾湖記 游昆山聯(lián)句詩序李 祁 石屋記倪 瓚 跋畫 題畫王云浦 米元暉畫湖山煙雨圖跋釋妙聲 行春橋記梁 寅 虎丘山賦有序顧 瑛 游虎丘雜詠詩序 過吳江紀行小序 復游寒泉詩序……
章節(jié)摘錄
吳中山水莫佳于洞庭,而西山尤勝,他山之秀在巖壁,洞庭之奇在山根,水小耗則奇小露,水大耗則奇大露。往歲余嘗游焉,未盡厥勝。去冬迄今春,久不雨,山根盡出,余數(shù)數(shù)訂友人同游,多負約,乃擬獨往。會山塘宋雪谿、顧仲文奮請偕行,遂以二月廿八日發(fā)閶門,過楓橋訪勞在茲,則已先入山矣。放舟抵胥口,日已西傾,適風便,張帆徑行,屢膠于淺,深更抵東山之麓,昏黑不辨港漢,輒艤舟湖中,藉濤而寢,終夜有聲。質(zhì)明微雨,雨止登岸。循橘社觀蜆子泉,游華嚴寺,寺久圮,橐翁和尚始修復之,為豪右所尼,功未就。居僧寥落,而庭宇無塵,繁花在樹,深松茂竹,不聞雞犬,真清修佳地也。有言諸巨室多新治園館,華整可觀,余懶謁主人,一不往。欲從翠峰、法海登莫釐,以陰晦不果。念東山無他奇,決意西邁。次日為三月朔,天晴風便,揚帆過余山,遙見西山崢泓綠縟,巍然尊高,而東山長圻一帶插入湖心,如人褰裳欲渡者然。舟行兩山中,應接不暇。頃之抵黿山,西山之東北支也,產(chǎn)石皆秀潤,石工斫取為碑版,殘毀無足觀。稍南一支為龜山,山椒村落名后保,余與兩生步行訪勞生,可三里許抵崦上,在茲出迎,歡甚。其尊人老而強健,出三杖授客,而自負手為客導游。時殘梅未盡而櫻桃花盛開,取仄徑,行籬落間,仰餐玉英,俯踏香雪,恍然兜羅綿世界矣??扇镌S至天王寺,寺前有曲澗,臨澗一庵甚幽雅,試款扉小憩,則佘舊游地也,不到十五年矣。入門,頓憶往境,主僧名字面目,房中某幅某聯(lián),不假思維,一時涌現(xiàn),“藏識含攝,多生不忘”,此其驗矣。主僧為含士璞公,一見喜甚,開篋出余書扇,宛然如新。遂同入寺,訪葛洪井,觀梁時古柏,柏枝折于風,干挺立,鐵色嚴毅可畏。往時,繞寺長松千株,皆不存,新栽者短而茂密,風戛之畟畟?cè)?。暮還,飲于勞氏,遂宿焉。翼日,含師晨至,導游碧螺峰,峰高百馀丈,自巔及趾,奇石錯立,如百千猿猴連臂下飲,如萬馬群戲跳蹙奔騰,大抵一石各具一態(tài)。往年見有若堂隍者,若床榻者,若硯山者,坐臥其間竟日,今尋之猝不可遇。此峰秀甚,在大道旁,土人無稱焉,游人率耳食啖名,至者亦絕少。余謂西山之不臨水而奇者,惟此峰獨也。緣峰南行,得橘香庵,庵為同岑禪師棲隱地,茅屋數(shù)楹,環(huán)植梅杏橙橘數(shù)十本,目不絕花,口不絕果,同師樂之,一坐十六年,忽為嘉禾人拉去主楞嚴,遂使山中無禪宿無詩僧,清泉,若寄聲招師歸也。去庵數(shù)百武,有大櫟樹,古藤纏之,自本及梢,重重旋繞,如蛇蟠虬結(jié),亦他處所無。稍南出后保,復穿花圃中,行二里許,至洞山,林屋洞存焉。入林屋,有三道,西為雨洞,南為旸谷洞,又南為丙洞。嚦谷洞如溝,丙洞如圭竇,皆道塞不可入,雨洞門如覆甑,不屬地者尺許,窺之窅黑,沮洳在中,以未備游具,姑含去。循崖行,歷嚦谷,憩無礙庵,觀曲巖、屏巖,石多怪偉,有削壁高數(shù)丈作奔云蹴浪之勢者,使在他山皆絕境矣。宋人嘗祈雨于此,石上多題字,惜無拓者。清泉一道,遠從毛公壇來,縈絡山麓,石不雨而潤,樹不溉而滋,一花一草,皆作藥苗香也。南出半里許,至鎮(zhèn)下,山中一聚落也,余舟已徙泊焉。詩人周覲侯隱居于此,偕在茲訪之,遂拉以登舟。無何,抵石公,石公在西山東南隅,山盡矣,一支隴透入湖心,別聳一峰,如蓮花,其莖北屬,馀三面并覆水。往時山根沒于水,路在山腰,今水涸,可環(huán)麓而步也。白右掖下穿巖竇行,為石梁,內(nèi)倚削壁,外臨奔濤,懸棧飛渡?! ?/pre>編輯推薦
《蘇州山水名勝歷代文鈔》:園林是中國文化領域中一個特別的門類,將其分解,并不能在某領域獨領風騷;將其聚合,卻媾化成一個如詩畫般美妙的境界。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園林是一門環(huán)境藝術(shù),具體講,它是人類的居住地,是人與自然完美結(jié)合的生活環(huán)境,是人類的理想家園。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