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期的和聲研究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作者:徐平力  頁數:148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音樂進入了多元化的現代音樂發(fā)展時期,在創(chuàng)作思想、創(chuàng)作技法等許多領域中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體現在和聲方面則是從根本上否定了傳統(tǒng)和聲賴以生存的基礎:即以協和三和弦為中心,以四、五度關系為基礎的音高關系體系?! ≡谖鞣揭魳钒l(fā)展史的各個階段中,和聲的變化發(fā)展往往是最突出、最明顯的?! ≡?9世紀的音樂作品中,和聲是創(chuàng)作的核心、基礎,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的主要因素,它與音樂思維邏輯、組織形式、表現內容等方面的發(fā)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對19世紀音樂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M入20世紀以來,音樂作品從美學觀念到作曲技法都發(fā)生重大的改變,這些變化在和聲方面則集中體現在音高關系體系的變化發(fā)展上。  在20世紀的新音樂作品申,其和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在橫向方面擺脫了以七個自然音級為主的功能性半音體系的束縛,形成了十二個音級的獨立運用?! ?.在縱向方面擺脫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協和與不協和觀念,使得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不協和音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3.在整體方面形成各種不同的獨立的音高關系體系?! ∮捎趧?chuàng)作思想的改變,導致20世紀音樂作品中出現了許多新的音高關系體系,本課題擬對2C世紀有影響的幾大和聲體系,如:斯克里亞賓的“神秘和弦”音高關系體系、巴托克的軸心體系、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欣德米特的調性半音體系等各主要流派的和聲體系進行研究,同時對20世紀多元化現象做一定的歸納與闡述?! ∑鋵嶋H操作的意義在于:20世紀的音樂雖不是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繼續(xù),但它在許多方面都與上一世紀的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歷史的演變與發(fā)展,從我們今天(21世紀)的角度來看,20世紀的各種音高關系(和聲)體系,總體上是站在“反傳統(tǒng)”的共性基礎上,加以演變、發(fā)展、形成的。

內容概要

本書在以個性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20世紀和聲的共同邏輯原理:“以合理選擇的中心成分為基礎,而形成的結構成分相互關系體系”作為指導方法,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通過研究來證明20世紀音樂中所存在的共性與個性方面的差異,在以個性為前提的條件下,力求對20世紀初期的音樂寫作風格做一定的概括與總結。

作者簡介

徐平力,1964年2月生,滿族。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作曲及作曲技術理論專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作為北京市市屬高等學校“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項目中的成員,長期活躍于科研教學第一線。 
出版專著有:《多彩的和聲》、《和聲對位化寫作與綜合性分析》、《浪漫樂派后期的和聲研究》等;在《中國音樂》等刊物上曾發(fā)表論文《傳統(tǒng)音樂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影視音樂創(chuàng)作的精品》等。
在創(chuàng)作方面,曾先后參與了《開國大典》、《決戰(zhàn)之后》等多部獲獎影視作品的音樂創(chuàng)作。

書籍目錄

前言導讀第一章  20世紀初期的和聲語言特征  一、概述  二、20世紀初期的音樂美學基礎  三、20世紀初期的和聲手法第二章  近現代作曲家風格介紹  一、概述  二、近現代作曲家風格介紹  三、結語第三章  從共性思維的角度看20世紀初期的和聲現象  一、概述  二、和聲概念的歷史發(fā)展演變  三、20世紀和聲的重要性及認識方法  四、從共性思維的角度看20世紀初期的和聲現象  五、結語第四章  自由無調性音樂的基本特征及中心音組對結構的控制  一、概述  二、自由無調性音樂的基本特征  三、音級集合理論簡述  四、中心音組對結構的控制  五、結語第五章  十二音序列音樂的產生及非十二音序列音樂  一、概述  二、調性體系的瓦解與十二音序列音樂的產生  三、非十二音序列音樂第六章  十二音序列音樂  一、概述  二、十二音序列音樂的基本特征  三、序列在多聲部音樂中的織體形態(tài)  四、十二音作曲法的和聲  五、結語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概述近現代作曲家基本上可以分為五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以繼承為起點,在創(chuàng)作的手法上將新音樂與浪漫主義音樂結合在一起,試圖在浪漫主義時期與20世紀兩個時代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這是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一個特征,如:福列、馬勒、拉赫瑪尼諾夫、理查.斯特勞斯等人的作品。  第二種類型:是以德彪西為首的印象派音樂,在繼承晚期浪漫派、民族樂派等音樂風格的基礎上,結合文學、繪畫中的各種藝術元素,創(chuàng)立了以色彩性為主的印象主義風格,其代表作品,如:《牧神午后》前奏曲等。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回避傳統(tǒng)大小調的風格寫作特征,更多的是采用對自然音回歸的做法?! 〉谌N類型:是以勛伯格為首的表現主義音樂,在創(chuàng)作上追求音樂的理性化、有序化,著重于音的邏輯處理等,它是一種基于反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上的思潮形成的音樂風格。代表人物如:勛伯格、韋伯恩、貝爾格等?! 〉谒姆N類型:是基于另一種反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上的思潮,形成的新古典主義音樂。主張音樂應該回到“古典”、回到“離巴赫更遠的時代”去。代表人物:欣德米特、普羅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 〉谖宸N類型:是以巴托克、柯達伊等為主的新民族主義樂派的作曲家?! ∠旅娼榻B一下這段歷史時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音樂風格特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0世紀初期的和聲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蠻好的,對我們這個專業(yè)會有一定的幫助
  •   這本書對我很有用的,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